-
题名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防治西兰花根腐病药效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余山红
王会福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14年第2期12-13,58,共3页
-
基金
浙江省台州市科技计划农业重点项目(121KY17)
-
文摘
[目的]预防西兰花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提高种植经济效益。[方法]进行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不同梯度防治西兰花根腐病药效试验,以25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作为对照。[结果]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对西兰花根腐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剂量的加大而上升,其中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 750 mg/kg的防效达60.40%,与对照药剂25 g/L咯菌腈FS 3 750 mg/kg的防效相当,且对西兰花出苗、植株长势等无明显不良影响,安全性较好。[结论]该种衣剂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
关键词
西兰花根腐病
2
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防治效果
安全性
-
Keywords
Broccoli root rot
2.5% fludioxonil FS
Controlling efficiency
Safety
-
分类号
S4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西兰花根腐病田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会福
王永才
余山红
汪恩国
-
机构
浙江省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临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临海市植物保护站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1394-1397,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台州市科技计划农业重点项目(121KY17)
-
文摘
为进一步提高对西兰花根腐病预测预报与持续控制能力,对病株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兰花根腐病病株田间分布趋向于聚集,以个体群作为空间分布的基本成分,病株个体间相互吸引;病害在大田中存在明显的发病中心,而个体群之间趋于均匀分布;且病株个体的空间格局随病株密度的提高越趋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wao最适理论抽样模型N=507.926 7/m-37.234 7,并建立序贯抽样模型T0(N)=0.982 0N±4.298 9√N。
-
关键词
西兰花根腐病
空间分布型
最适理论抽样模型
序贯抽样模型
抽样数
-
分类号
S436.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防治兰花根腐病的药剂筛选及复配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杨文
-
机构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5期26-29,共4页
-
文摘
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兰花根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毒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剂混配增效筛选实验。结果表明: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50%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对兰花根腐病菌的EC_(50)分别为9.87mg/L和14.28mg/L。二元混配增效药剂筛选结果显示: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50%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按照2∶1体积比混配,对供试病菌的室内抑菌增效作用明显,为最佳增效配比。
-
关键词
兰花根腐病
立枯丝核病菌
杀菌剂
复配
联合毒力
-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