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活圈理论视角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江苏省邳州市为例 被引量:132
1
作者 孙德芳 沈山 武廷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72,共5页
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承载城乡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质载体,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生活圈理论,结合城乡居民对于获取公共服务设施所愿意付出的时间成本,把整个县... 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承载城乡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质载体,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异、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生活圈理论,结合城乡居民对于获取公共服务设施所愿意付出的时间成本,把整个县域划分为由初级生活圈、基础生活圈、基本生活圈和日常生活圈构成的生活圈层系统,构建基于生活圈理念的以县域为完整单元的四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体系,有助于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门槛人口 邳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厦门市92个保留村庄为例
2
作者 肖铭 罗帅韬 +1 位作者 罗娆 杨思声 《新建筑》 2023年第5期132-138,共7页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的人口、就业、交通等基本情况发生很大改变,形成了以流动性为特点的“新乡村”模式,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也因此产生了供需不匹配的新问题。文章以厦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92个保留村庄的基本公服...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的人口、就业、交通等基本情况发生很大改变,形成了以流动性为特点的“新乡村”模式,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也因此产生了供需不匹配的新问题。文章以厦门市城镇开发边界外92个保留村庄的基本公服设施配置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配置标准的评价模型对村庄进行分类,继而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指导下对村庄进行调研,发现现有设施配置与村民实际需求有差异、信息反馈渠道缺乏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自下而上的村民需求反馈和自上而下的规范要求相结合,形成以设施跨界共享为主的新配置模式,并对改良后的配置模式进行可达性验证。最终总结出设施统筹配置及政村沟通机制两项建议,对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模式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乡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供给水平 可达性 流动性 马斯洛需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路径探索——《广州社区生活圈及公共中心专项规划》编制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周岱霖 胡嘉佩 《城乡规划》 2021年第4期117-124,共8页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影响社区生活品质的关键。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对社区异质化人口结构响应不足、与行政管理机制衔接不足以及缺乏与社区生活圈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开发建设机制等问题。广州市在2017年开展社区生活圈...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影响社区生活品质的关键。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对社区异质化人口结构响应不足、与行政管理机制衔接不足以及缺乏与社区生活圈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开发建设机制等问题。广州市在2017年开展社区生活圈专项规划工作,对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路径进行了重点探索,提出应首先建立从规划、管理到实际使用的全链条统一的社区生活圈空间划分。其次,兼顾公平与异质化需求,构建"标准表单式"设施配置模式,并结合需求提出差异化引导。最后,优化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创新设施开发建设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规划路径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宜居生活圈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片区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邵咪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1期126-128,共3页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观的指导下,宜居生活圈的规划更关注居民在新时代背景下需求特征的变化;在开发区自身的发展要求中,公共服务设施有效合理配置是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是否充分考虑了居民对设...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观的指导下,宜居生活圈的规划更关注居民在新时代背景下需求特征的变化;在开发区自身的发展要求中,公共服务设施有效合理配置是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和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是否充分考虑了居民对设施的需求特征,直接决定了产城融合、宜居建设的整体效率和质量。文章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高铁片区为例,分析了其人口的社会构成特征,并从人口地域结构、年龄结构和社会阶层三个视角出发,详细剖析了不同社会群体在设施方面的差异化需求,在此基础上,探讨更为科学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方法,希望能有效地促进产城和谐发展,构建宜居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宜居生活圈 居民差异化需求 社区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分钟健康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评价研究——以长沙市开福区、岳麓区、天心区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佳嘉 何林海 +3 位作者 邓子怡 邓泓祥 樊秉鸿 杨靖 《城市建筑》 2022年第11期22-26,共5页
15分钟健康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对打造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沙市开福区、岳麓区和天心区为研究对象,构建15分钟健康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路网和POI点划定健康生活圈,... 15分钟健康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对打造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沙市开福区、岳麓区和天心区为研究对象,构建15分钟健康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路网和POI点划定健康生活圈,利用GIS分析和覆盖率模型计算养老、卫生、文化、环境和应急五大类设施覆盖率,结合需求度得出三区服务水平,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三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结果表明,15分钟健康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岳麓区、天心区和开福区。优化策略包括完善以养老为导向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提升公共绿地网络化配置,以及加强社区健康教育知识传播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15分钟健康生活圈 POI 空间连接 GIS分析 覆盖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策略——以广州开发区为例
6
作者 张擎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20,共8页
分析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与存在问题,深入挖掘影响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的因素,全面梳理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关系的转变趋势,基于此提出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策略,并以广州开发区为例展开实证分... 分析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特征与存在问题,深入挖掘影响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的因素,全面梳理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关系的转变趋势,基于此提出大都市成长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策略,并以广州开发区为例展开实证分析,以期为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成长区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策略 广州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城区社区生活圈测度及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7
作者 周波 廖元培 +2 位作者 周玥姮 宋桂君 冯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18,共7页
在我国城镇化的下半场,以人为本、存量规划和集约发展成为当下城市的主旋律,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城区社区生活圈亟待更新优化。以宜宾市老城组团为例,采用连锁网络模型和基于真实路网的设施可达性分析等方法,结合10大类公服设施POI数... 在我国城镇化的下半场,以人为本、存量规划和集约发展成为当下城市的主旋律,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城区社区生活圈亟待更新优化。以宜宾市老城组团为例,采用连锁网络模型和基于真实路网的设施可达性分析等方法,结合10大类公服设施POI数据、当地居民对设施的重要性评价数据,对研究区域进行了10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测度探索,并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以生活圈为视角提出了相应公服设施的优化及择址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宜宾老城共可划定出4个10分钟社区生活圈,平均用地规模较小于平原、省会、特大型城市;第二,4个生活圈整体都存在公园广场、社会福利、科教文化这3类设施数量较为欠缺及覆盖范围较小的共性问题;第三,各生活圈生活便利度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未来宜侧重优化过渡区、边缘生活圈欠缺设施;第四,基于设施覆盖率及居民可达程度考虑,每个生活圈宜提供中心度前三的地块中心点作为10分钟层级设施的推荐设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分钟社区生活圈 生活圈测度:连锁网络模型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县(区)域生活圈体系构建——以大同市云州区为例
8
作者 许慧芳 《门窗》 2020年第6期254-255,共2页
基于我国城乡融合的发展背景,借鉴“生活圈”体系构建的理念,结合传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原则,构建大同市云州区居民点“生活圈”体系,并进行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满足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
关键词 城乡融合 “生活圈”体系构建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