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八聚体转录因子4蛋白表达
1
作者 王道协 文建国 +5 位作者 王琪 郑湘予 王庆伟 朱志强 樊长晖 索振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7-259,共3页
目的:检测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4(Oct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7例,Ⅱ级27例,Ⅲ级10例)、2例非典型增生、19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 目的:检测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4(Oct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Ⅰ级7例,Ⅱ级27例,Ⅲ级10例)、2例非典型增生、19例癌旁组织和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Oct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28/44)和36.8%(7/19),非典型增生和正常膀胱黏膜上皮组织中无Oct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5)。结论:Oct4蛋白的表达可速膀胱移行细胞的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移行细胞癌 八聚体转录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3c靶向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1调控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
2
作者 夏盼盼 章威 +1 位作者 李思思 王红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369,共7页
目的研究miR-23c及其靶基因OCT1(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对肝细胞肝癌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脏细胞系LO2与肝细胞癌细胞系(涵盖Huh7、HepG2、Hep-3B、SK-HEP... 目的研究miR-23c及其靶基因OCT1(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对肝细胞肝癌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正常肝脏细胞系LO2与肝细胞癌细胞系(涵盖Huh7、HepG2、Hep-3B、SK-HEP1、HCCLM3以及MHCC97H)内miR-23c的表达水平。设计了miR-23c模拟物,在肝癌细胞系Huh7中,运用CCK-8检测法、细胞迁移实验以及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细胞的增殖状况、迁移能力和凋亡水平予以测定。通过预测网站预测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了miR-23c与OCT1的靶向关系,并通过Western blot分析miR-23c过表达对OCT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回复实验研究miR-23c靶向OCT1对肝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结果相较于肝脏正常细胞系LO2,miR-23c于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呈现明显下调。在与NC组进行对比时发现,转染miR-23c模拟物的Huh7细胞,其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均有所降低,细胞凋亡现象则明显增强。miR-23c和OCT1在分子层面上存在相互作用。miR-23c过表达后,Huh7细胞中的OCT1蛋白表达减少。转染miR-23c模拟物能够抑制Huh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促进其凋亡,而这些现象能够被过表达OCT1逆转。结论miR-23c能够下调OCT1,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R-23c 结合转录因子1 增殖 迁移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Notch1及DLL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俞岚 焦云杰 +3 位作者 周蕾 宋文庆 武世伍 王丹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450,共7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Notch1及DLL4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意义。方法收集207例EOC术后标本和6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以及D...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EOC)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Notch1及DLL4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意义。方法收集207例EOC术后标本和65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标本,应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EOC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以及DLL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OC组织和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OCT4、Notch1和DLL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1.8%、60.9%和9.2%、6.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4、Notch1和DLL4的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化、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DLL4蛋白的表达分别与OCT4和Notch1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758和0.704,P均<0.001),同时,OCT4与Notch1蛋白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645,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OCT4、Notch1和DLL4蛋白的过表达均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3种蛋白表达阳性组患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蛋白表达阴性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OCT4、DLL4蛋白的表达和FIGO分期是影响EO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OCT4、Notch1及DLL4的过表达与EOC的组织学分化程度、转移和预后等因素密切相关,联合检测这些指标可能对于EOC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给予重要提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结合转录因子4 NOTCH1 DLL4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调控细胞应激反应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黄蓉(综述) 韦曦(审校)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547-549,共3页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Oct)4是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和自我更新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其功能多样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Oct4基因转录异构体、Oct4基因剪接异构体、Oct4基因对细胞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Oct4基因对牙髓细胞的调控作用等... 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Oct)4是维持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和自我更新的关键性调控因子,其功能多样性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Oct4基因转录异构体、Oct4基因剪接异构体、Oct4基因对细胞应激反应的调控作用、Oct4基因对牙髓细胞的调控作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 结合转录因子4 应激反应 牙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4上调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表达促进胃癌细胞的干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玉云 杨泓莹 +5 位作者 覃勇 汪苏敏 张亚丽 刘胜伟 杨仕明 杨应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79-685,共7页
目的探讨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N-methyltransferase,PRMTs)调控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以pc DNA3.1载体构建PRMT4过... 目的探讨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protein arginine N-methyltransferase,PRMTs)调控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以pc DNA3.1载体构建PRMT4过表达质粒,转染至人胃腺癌MKN45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成球能力的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胃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Lgr5及"干性"维持分子Nanog、Oct4的改变;继而构建含Oct4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分析PRMT4对Oct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最后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Ch IP)实验证实PRMT4与Oct4基因启动子结合情况。结果 MKN45细胞转染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4基因过表达载体后,形成肿瘤干细胞球的能力显著增强;随后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胃癌干细胞标志物CD44、Lgr5的mRNA及蛋白水平上调;此外,过表达PRMT4可明显增加"干性"维持分子Oct4的mRNA及蛋白水平,而对Nanog则无明显影响;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RMT4过表达组Oct4的启动子活性明显增强(P<0.05);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证实,PRMT4可与Oct4启动子结合。结论 PRMT4可结合至Oct4基因启动子上,通过增加启动子活性,从而促进Oct4转录及表达,进而增强胃癌细胞的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精氨酸N-甲基转移酶 结合转录因子4 肿瘤干细胞 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4与EMT相关因子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超 任静文 +2 位作者 梁迪 赵连梅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5-530,共6页
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因子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干细胞因子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 目的:观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因子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干细胞因子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OCT4与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9年手术切除的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40例,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OCT4、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OCT4和EMT相关蛋白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OCT4、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0%(12/40)、55%(22/40)和65%(26/40)。OCT4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Her-2的表达有关,E-钙黏着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波形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OCT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E-钙黏着蛋白和mRNA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与波形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而E-钙黏着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波形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也呈负相关。OCT4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钙黏着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率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干细胞因子OCT4可能通过EMT促进浸润性乳腺癌细胞的转移,可能是影响浸润性乳腺癌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乳腺癌 结合转录因子4 上皮间质转化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兆顺 尚培中 +2 位作者 谷华平 苏红 李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9-702,共4页
目的探讨Oct4在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直肠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轻微慢性炎症患者黏膜组织中Oct4的表达情况,分析Oct4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距肿物1、2、3cm... 目的探讨Oct4在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直肠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以及轻微慢性炎症患者黏膜组织中Oct4的表达情况,分析Oct4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在距肿物1、2、3cm处取黏膜组织作为手术切缘,分别标记为A、B、C组,以轻微慢性炎症患者黏膜组织为对照组(D组),分析与肿物不同距离处Oct4表达情况。结果 Oct4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52.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0.00%,P<0.01)。Oct4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化、TNM分期、肠周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癌组织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无关(P>0.05)。手术切缘A组Oct4阳性表达22例(27.50%),B组18例(22.50%),C组7例(8.75%),D组2例(2.50%)。与C组和D组比较,A、B组Oct4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存在肿瘤干细胞的异常分化,Oct4过表达可为判断手术切缘状态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八聚体转录因子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Oct4与细胞穿膜肽融合蛋白的表达
8
作者 周承亮 徐凤青 +3 位作者 王春红 刘韬 彭新荣 钱其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9-493,共5页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人Oct4(hOct4)与细胞穿膜肽融合蛋白,优化其表达方法并观察其穿膜效果。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pET原核表达载体,利用BL21(DE3)和Rosetta2(DE3)蛋白表达菌表达蛋白。Ni亲和纯化方法纯化蛋白,蛋白质印迹分析检... 目的通过原核表达获得人Oct4(hOct4)与细胞穿膜肽融合蛋白,优化其表达方法并观察其穿膜效果。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了pET原核表达载体,利用BL21(DE3)和Rosetta2(DE3)蛋白表达菌表达蛋白。Ni亲和纯化方法纯化蛋白,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融合蛋白组成。将融合蛋白用罗丹明染色后加入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株BJ观察其穿膜进入细胞情况。结果构建了pET21a(+)-hOct4-11R-His和pET21a(+)-EGFP-11R-His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中后诱导获得了hOct4-11R-His和EGFP-11R-His融合蛋白,经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表明融合蛋白正确。经BJ细胞测试,观察到融合蛋白进入细胞中。结论成功获得了hOct4-11R-His和EGFP-11R-His融合蛋白,且融合蛋白能够高效进入BJ细胞并聚集于细胞核周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聚体转录因子3 细胞穿膜肽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4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侯露 葛晓晴 +2 位作者 张进 乔孟晗 杨鲲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38-1443,共6页
目的:旨在使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电子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 目的:旨在使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OCT4)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电子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核心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3月,查找涉及OCT4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参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筛选及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运用Revman 5.2软件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905例患者。OCT4阳性组471例,OCT4阴性组4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CT4阳性表达与肺腺癌(OR=1.75,95%CI=1.22~2.53,P=0.003)、低分化癌(OR=2.93,95%CI=1.25~6.84,P=0.010)、中分化癌(OR=1.81,95%CI=1.12~2.94,P=0.020)、T3/T4期肿瘤(OR=1.95,95%CI=1.10~3.45,P=0.020)、术后生存期短(鳞癌:MD=-4.49,95%CI=-7.73^-1.55,P=0.003;腺癌:MD=-8.52,95%CI=-9.82^-7.23,P=0.000)及总体生存率低下(HR=1.99,95%CI=1.52~2.60)关系较为密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CT4阳性表达与肺腺癌、NSCLC恶性特征以及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可以为肺癌靶向治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结合转录因子4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对人胚胎干细胞中OCT4与SOX2蛋白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孙潇智 李爽 +1 位作者 金颖 廖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3-420,共8页
目的·探究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对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的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protein 4,OCT4)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究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对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hESC)的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protein 4,OCT4)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SOX2)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分散酶Dispase或胶原酶Ⅳ(collagenase typeⅣ,COL4)]、酶消化单细胞法(细胞分离溶液Accutase或胰酶)和机械刮取法对hESC中OCT4和SOX2蛋白水平的影响。(2)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EGTA)破坏hESC-hESC细胞间连接,然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EGTA单独处理或联合COL4处理对hESC中OCT4与SOX2的蛋白水平的影响。(3)通过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COL4单独处理或与EGTA联合处理hESC细胞样本中差异表达的磷酸化蛋白和总蛋白,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4)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蛋白酶体抑制剂bortezomib或溶酶体抑制剂氯喹预处理对COL4引起的hESC中OCT4与SOX2蛋白水平下调的影响。(5)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COL4对丝切蛋白(cofilin)的影响,以及Rac1小分子抑制剂EHT1864和EHop-016对SOX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1)COL4和Dispase引起OCT4和SOX2的蛋白水平下降;Accutase、胰酶和机械刮取法未观察到此作用。(2)EGTA处理能够抑制COL4消化hESC引起的OCT4和SOX2蛋白水平下降。(3)蛋白质谱和功能富集分析发现,COL4消化hESC引起的OCT4和SOX2蛋白水平下降可能与肌动蛋白微丝(actin filament,F-actin)、微管和溶酶体相关蛋白的变化有关。(4)氯喹能够抑制COL4消化hESC引起的OCT4和SOX2蛋白水平下降,bortezomib则不能。(5)COL4处理或Rac1抑制剂均能下调cofilin和SOX2的蛋白水平。结论·当使用酶消化细胞团块法处理hESC时,OCT4和SOX2蛋白水平下降,Rac1/cofilin/F-actin信号通路和溶酶体可能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胚胎干细胞 细胞外基质 结合转录因子4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溶酶 丝切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