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N型TFT ESD瞬态检测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颜骏 吴为敬 夏兴衡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4,共4页
为适应有源发光二极管显示(AMOLED)以及有源液晶显示(AMLCD)技术的发展,使用三级反向器反馈结构设计了一种全N型的TFT静电放电(ESD)瞬态检测电路,并采用对比仿真研究的方式分析该电路的性能优劣.结果显示:反馈器件一方面可以提高各功能... 为适应有源发光二极管显示(AMOLED)以及有源液晶显示(AMLCD)技术的发展,使用三级反向器反馈结构设计了一种全N型的TFT静电放电(ESD)瞬态检测电路,并采用对比仿真研究的方式分析该电路的性能优劣.结果显示:反馈器件一方面可以提高各功能器件的转换速度,以保证箝位器件能够及时打开与关闭,避免因长时间流过大电流而引起箝位器件失效;另一方面可以控制箝位器件栅极电压的保持时间,从而满足不同电路的需求;三级反向器可以稳定箝位器件的栅极电压波形,有利于电路功能的更好实现.该设计满足基本ESD检测电路的相关参数要求,并且提高了电路的总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放电(ESD) 全n型TFT 瞬态检测电路 三级反向器 反馈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分数(g,f,n,m)-临界消去图的孤立韧度条件
2
作者 兰美辉 高炜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20年第4期56-69,共14页
作为衡量网络易受攻击性的参数,一个不完全图G的孤立韧度定义为I(G)=min{|S|/(i(G-S))|S■V(G),i(G-S)≥2},其中i(G-S)是G-S中孤立点的个数.否则对完全图定义I(G)=∞.本文研究孤立韧度和全分数(g,f,n,m)-临界消去图的关系,得到若I(G)>... 作为衡量网络易受攻击性的参数,一个不完全图G的孤立韧度定义为I(G)=min{|S|/(i(G-S))|S■V(G),i(G-S)≥2},其中i(G-S)是G-S中孤立点的个数.否则对完全图定义I(G)=∞.本文研究孤立韧度和全分数(g,f,n,m)-临界消去图的关系,得到若I(G)>(b^(2)+an-Δ+m)/a,则图G是全分数(g,f,n,a m)-临界消去图,其中a,b是正整数,1≤a≤b,b≥2且Δ=b-a.本文得到的理论对网络设计有潜在的指导意义.最后我们以一个公开问题结束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传输网络 孤立韧度 分数因子 分数(g f n m)-临界消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化中间砧短枝富士苹果Ca、N含量对苦痘病发病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余贤美 聂佩显 +2 位作者 薛晓敏 安淼 王金政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24-126,共3页
为研究果实Ca、N含量对苹果苦痘病发病特征的影响,笔者以矮化中间砧短枝富士苹果(天红2号/SH/八龙海棠)为试材,测定了健康果实、发病果实以及病果不同部位的Ca、N含量。结果显示,发病果实的全Ca量显著低于健康果实,全N量和N/Ca值均高于... 为研究果实Ca、N含量对苹果苦痘病发病特征的影响,笔者以矮化中间砧短枝富士苹果(天红2号/SH/八龙海棠)为试材,测定了健康果实、发病果实以及病果不同部位的Ca、N含量。结果显示,发病果实的全Ca量显著低于健康果实,全N量和N/Ca值均高于健康果实;发病程度越严重,全Ca量降低的越多,全N量和N/Ca值增加的越多。与健康果实相比,病果病斑部位的全Ca降低量和N/Ca比值增加量均大于无病斑部位,而无病斑部位的全N增加量大于病斑部位。说明苦痘病对果实Ca、N含量影响较大,而且,对病果不同部位的影响也有差异。本试验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苹果苦痘病对果实P、K等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奠定基础,并为苹果苦痘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苦痘病 Ca量 全n n/Ca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棉田土壤剖面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垂直分布特征及碳储量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赖冬梅 李志国 田长彦 《中国棉花》 2012年第7期24-28,共5页
以休闲地为对照,对准葛尔盆地南缘典型干旱区棉田土壤有机C、全N垂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垂直分布上看,土壤有机碳、全N、C/N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30cm土层明显高于30cm以下。棉花生长初期,棉田与休闲地有机... 以休闲地为对照,对准葛尔盆地南缘典型干旱区棉田土壤有机C、全N垂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从垂直分布上看,土壤有机碳、全N、C/N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30cm土层明显高于30cm以下。棉花生长初期,棉田与休闲地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明显;到生长后期,棉田与休闲地有机碳含量差异明显,并且休闲地土壤有机碳逐月下降。(2)棉田土壤全N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3)棉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情况,棉花开始生长时,0~30cm和0~90cm土层有机碳储量降低,到花期(7月)时最低;而随着棉花生长逐渐放缓(8月末),由于凋落物分解输送到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呈现增加趋势。而休闲地有机碳储量由于没有凋落物的输入而逐月降低。总之,与休闲地相比,棉田土壤有机碳含量更高,土壤碳储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n C/n 有机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电站“1+N”与“全过程”创新工作方法研究
5
作者 舒安稳 《云南水力发电》 2020年第1期206-208,共3页
结合梨园水电站创新工作实际,介绍电站围绕"三个一线"创新思路和"三个一"创新基本目标,研究实施"1+N"与"全过程"创新工作方法,为大型水电站创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推广应用的范本。
关键词 大型水电站 “1+n”与“过程” 创新工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联结数角度看NFV网络中的资源调度条件
6
作者 吴剑章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22年第3期46-60,共15页
在资源调度网络中,资源调度的可行性等价于对应网络图中分数因子的存在性.研究特定图结构中分数因子的存在性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构建有效利用资源的网络.一个图称为全分数(g,f,n′,m)-临界消去图,如果从G中删除任何n′个顶点后,剩余... 在资源调度网络中,资源调度的可行性等价于对应网络图中分数因子的存在性.研究特定图结构中分数因子的存在性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构建有效利用资源的网络.一个图称为全分数(g,f,n′,m)-临界消去图,如果从G中删除任何n′个顶点后,剩余的图仍然是全分数(g,f,m)-消去图.在本文中,我们给出两个使图成为全分数(g,f,n′,m)-临界消去图的联结数条件,并且通过例子说明结果是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V网络 资源调度 分数因子 分数(g f n m)-临界消去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盐渍化荒地不同开垦年限土壤碳氮储量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雷军 张凤华 +2 位作者 林海荣 韩春丽 赵瑞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6-271,共6页
在天山北坡绿洲区分别选取连续开垦3 a、8 a、15 a盐渍化棉田和未开垦的盐渍化荒地,采集0~10、10~20、20~40、40~60、6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结果表明:盐荒地开垦后棉田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开垦年... 在天山北坡绿洲区分别选取连续开垦3 a、8 a、15 a盐渍化棉田和未开垦的盐渍化荒地,采集0~10、10~20、20~40、40~60、6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结果表明:盐荒地开垦后棉田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开垦年限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开垦后棉田土壤全N含量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盐荒地与开垦棉田土壤有机碳、全N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其中盐荒地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N含量明显高于40 cm以下土层;开垦棉田土壤C/N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盐荒地和开垦棉田土壤C/N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开垦棉田土壤有机碳储量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结论:干旱区盐荒地开垦后,棉田土壤有机碳、全N含量均随开垦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储量随开垦年限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盐荒地与开垦棉田土壤有机碳和全N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荒地 开垦农田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n 土壤有机碳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耕地土壤氮磷钾现状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麻万诸 章明奎 吕晓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80,共10页
对浙江省11个地市83县(市、区)的耕地土壤全N、有效P和有效K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浙江省耕地土壤全N和有效K平均含量略有下降,有效P平均含量明显增加;全N质量分数低于1g爛kg-1、有效P质量分数低于10mg爛kg-1和有效K... 对浙江省11个地市83县(市、区)的耕地土壤全N、有效P和有效K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浙江省耕地土壤全N和有效K平均含量略有下降,有效P平均含量明显增加;全N质量分数低于1g爛kg-1、有效P质量分数低于10mg爛kg-1和有效K质量分数低于80mg爛kg-1的比例分别占13.90%、44.80%和48.17%;土壤全N、有效P和有效K等3种养分中存在1种以上养分低于以上数值的样本占总样本的73.79%,土壤N、P、K等3种养分不平衡状况明显;土壤全N、有效P和有效K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异,变异程度为有效P(192%)>有效K(71%)>全N(39%);土壤全N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积累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中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高丘、低丘>滨海平原;土壤有效P含量随pH的下降而增加,其中砂土>壤土>黏壤土、黏土,高丘、滨海平原>河谷平原、低丘>水网平原;土壤有效K与土壤pH、质地和地貌类型存在一定的关系,随土壤pH值的下降而下降,其中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低丘>高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耕地土壤 全n 有效P 有效K 状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耕作土壤氮素含量与循环 被引量:9
9
作者 黄伟生 彭佩钦 +2 位作者 黄道友 苏以荣 朱奇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9-52,共4页
通过对洞庭湖典型地区的密集采样分析和农户调查,研究了4种利用方式耕作土壤全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两者关系和N素循环特征。结果表明:耕作土壤全N、MB-N含量平均值为3.00±0.48g/kg和101.4±49.2mg/kg。双季稻、一季... 通过对洞庭湖典型地区的密集采样分析和农户调查,研究了4种利用方式耕作土壤全N、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两者关系和N素循环特征。结果表明:耕作土壤全N、MB-N含量平均值为3.00±0.48g/kg和101.4±49.2mg/kg。双季稻、一季稻、水田旱作和旱地全N平均含量依次为3.12±0.40g/kg、3.03±0.39g/kg、2.79±0.43g/kg2、.10±0.46g/kg。4种利用方式的MB-N含量分别为124.0±56.6mg/kg、96.4±39.2mg/kg、108.0±48.6mg/kg、75.2±30.5mg/kg。除水田旱作外,MB-N与全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N素盈余量依次为双季稻(105.0kg/hm2.a)>一季稻(75.1kg/hm2.a)>水田旱作油菜(64.5kg/hm2.a)>旱地苎麻(51.9kg/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土地利用方式 全n 微生物生物量氮 n循环 n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