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开发 被引量:6
1
作者 习远兵 张登前 +1 位作者 褚阳 高晓冬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在较高空速和氢油比条件下有利于催化剂选择性的发挥;原料油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原料B,C,D,当采用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技...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在较高空速和氢油比条件下有利于催化剂选择性的发挥;原料油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原料B,C,D,当采用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将硫质量分数分别从206,357,69μg/g降低到10,10,7μg/g时,产品RON损失分别为0.7,0.6,0.2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馏分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CDOS-FRCN Ⅱ)的工业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蔡建崇 田振兴 +1 位作者 彭成华 杨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介绍了DCC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CDOS-FRCN Ⅱ)工艺技术生产超低硫汽油的优越性,该工艺省去了催化裂化汽油轻重馏分(LCN/HCN)切割过程,具有流程简单、操作灵活、投资少、耗能低的特点。该工艺配套的新型纳米钛基催化剂HDDO-100/HDOS... 介绍了DCC汽油全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CDOS-FRCN Ⅱ)工艺技术生产超低硫汽油的优越性,该工艺省去了催化裂化汽油轻重馏分(LCN/HCN)切割过程,具有流程简单、操作灵活、投资少、耗能低的特点。该工艺配套的新型纳米钛基催化剂HDDO-100/HDOS-200/HDMS-100具有高脱硫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性,适用于全馏分加氢脱硫工艺,在处理高二烯烃、高烯烃含量的FCC汽油及DCC汽油中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新建的500kt/a DCC汽油加氢装置上,采用CDOS-FRCN Ⅱ工艺技术及配套催化剂,实现了DCC汽油的产品升级,生产出符合国Ⅴ排放标准的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解汽油 CDOSFRCNⅡ工艺技术 选择性 烯烃 国Ⅴ排放标准 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馏分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宇静 赵会吉 +2 位作者 殷文奎 高传宝 刘晨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487-488,共2页
研究了载体的酸碱度及孔径分布对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向γ-Al2O3中添加适量的碱性组分后,载体的酸性显著下降,同时比表面积和孔分布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
关键词 馏分催化裂化汽油 饱和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馏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在加氢装置改造中的应用
4
作者 宋鹏俊 蒋红斌 赖全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61,共4页
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将某石化公司原有的一套0.3Mt/a喷气燃料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0.2Mt/a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用不切割方案,氢气一次通过工艺,生产出可满足国Ⅳ汽油... 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将某石化公司原有的一套0.3Mt/a喷气燃料加氢精制装置改造为0.2Mt/a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装置,用不切割方案,氢气一次通过工艺,生产出可满足国Ⅳ汽油调合组分要求的精制汽油产品,精制汽油硫质量分数小于100gμ/g、硫醇硫质量分数小于20gμ/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小于1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 气一次通过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的工艺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晨曦 彭成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4-136,共3页
中海油惠州炼化分公司(下简称惠炼)新建的50万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惠炼与北京海顺德钛催化剂有限公司(下简称海顺德)合作开发的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CDOS-FRCN)技术。该技术催化汽油馏分不需要切割,具有设备投资... 中海油惠州炼化分公司(下简称惠炼)新建的50万t/a催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采用惠炼与北京海顺德钛催化剂有限公司(下简称海顺德)合作开发的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CDOS-FRCN)技术。该技术催化汽油馏分不需要切割,具有设备投资少、能耗低、脱硫选择性高及辛烷值损失小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处理惠炼催化裂化汽油,在原料硫含量不大于450μg/g的情况下,能够生产硫含量不大于20μg/g的低硫汽油,而且辛烷值损失<1.5个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 催化汽油 选择性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OS-FRCN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加氢脱硫技术的首次工业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赵晨曦 王旭 +3 位作者 彭成华 付玉梅 杨峰 李捷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102,104,共4页
介绍了CDOS-FRCN技术在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50万t/a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加氢脱硫装置上的开工情况及运行结果。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CDOS-FRCN技术可将FCC汽油硫含量由320~336μg/g降至10~17μg/g,相应RON损失仅为... 介绍了CDOS-FRCN技术在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50万t/a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加氢脱硫装置上的开工情况及运行结果。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CDOS-FRCN技术可将FCC汽油硫含量由320~336μg/g降至10~17μg/g,相应RON损失仅为0.8~1.4个单位,满足了生产硫含量≤10μg/g国Ⅴ汽油(类似欧Ⅴ)的技术要求。CDOS-FRCN技术相比传统选择加氢脱硫技术投资可节省25%以上,能耗可降低3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馏分FCC汽油 辛烷值 CDOS-FRCN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壳型Co/Mo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加氢脱硫性能
7
作者 徐景东 李文涛 +3 位作者 李慧胜 艾子龙 王廷海 徐人威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5-732,共8页
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和保护烯烃不被加氢饱和为烷烃,依然是中国汽油质量升级的技术需求。本论文从传质角度出发,设计并制备了蛋壳型加氢脱硫催化剂,采用调控陈化时间的方法,可控制备了一系列的蛋壳型催化剂。采用SEM-EDX、XRD、H... 催化裂化汽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和保护烯烃不被加氢饱和为烷烃,依然是中国汽油质量升级的技术需求。本论文从传质角度出发,设计并制备了蛋壳型加氢脱硫催化剂,采用调控陈化时间的方法,可控制备了一系列的蛋壳型催化剂。采用SEM-EDX、XRD、H2-TPR、N2吸附-脱附、XPS和HRT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蛋壳型催化剂具有蛋壳厚度可调、蛋壳分布均匀的优点;蛋壳厚度对层状结构MoS2的片层长度和层数略有影响,但随着蛋壳厚度的增加,催化剂中Edge边位比例(fe)和Rim角位比例(fc)的比值fe/fc略有降低。选用模型催化裂化汽油对催化剂的脱硫性能进行考察,蛋壳型催化剂对脱硫活性影响较小,但蛋壳型催化剂具有更低的烯烃饱和活性,这主要归因于蛋壳催化剂具有更高的fe/fc,同时更低的传质阻力使得烯烃分子在含Mo活性相的壳层停留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 蛋壳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氢中硫化氢对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富春 高晓冬 屈锦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0,共4页
采用Co-Mo型催化剂在中型固定床加氢试验装置上考察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不同脱硫深度下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对加氢脱硫反应和烯烃加氢饱和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氢对加氢脱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对烯烃加氢饱和反应具有... 采用Co-Mo型催化剂在中型固定床加氢试验装置上考察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不同脱硫深度下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对加氢脱硫反应和烯烃加氢饱和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氢对加氢脱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对烯烃加氢饱和反应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的增大,催化剂的选择性下降。不同反应苛刻度下,硫化氢对脱硫反应和烯烃加氢饱和反应的影响程度不同,在较低苛刻度条件下,控制产品硫质量分数不大于50μg/g时,硫化氢对脱硫反应和烯烃加氢饱和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在较高苛刻度条件下,控制产品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μg/g时,硫化氢对脱硫反应和烯烃加氢饱和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烯烃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流程选择 被引量:39
9
作者 李明丰 习远兵 +1 位作者 潘光成 聂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共6页
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各种可能的加工流程。结果表明,将汽油切割成轻重馏分分别进行处理,可以大幅度减少汽油烯烃在加氢脱硫过程中的饱和;轻馏分汽油中硫醇可以通过碱抽提方式脱除,不影响汽油烯烃含量;由于汽油中的二烯烃在较缓... 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各种可能的加工流程。结果表明,将汽油切割成轻重馏分分别进行处理,可以大幅度减少汽油烯烃在加氢脱硫过程中的饱和;轻馏分汽油中硫醇可以通过碱抽提方式脱除,不影响汽油烯烃含量;由于汽油中的二烯烃在较缓和条件下能促进胶质的生成,需要进行选择性脱二烯烃;由于循环氢中的硫化氢对加氢脱硫反应有抑制作用、对烯烃饱和反应有促进作用,应增加循环氢脱硫化氢系统;产品中的硫醇可经固定床氧化脱除。根据催化裂化汽油原料特性、反应动力学及工业应用需要确定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工艺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选择性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RSDS-1的开发 被引量:63
10
作者 李明丰 夏国富 +1 位作者 褚阳 胡云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4,共4页
介绍了用于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RSDS-1的研究开发,考察了载体、活性组元、金属原子比以及助剂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的加氢饱和受扩散限制;Co-Mo组合对烯烃饱和的能力相对较弱;较高的Co/M... 介绍了用于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RSDS-1的研究开发,考察了载体、活性组元、金属原子比以及助剂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的加氢饱和受扩散限制;Co-Mo组合对烯烃饱和的能力相对较弱;较高的Co/Mo原子比有利于提高催化剂选择性;助剂的加入对催化剂选择性有明显的影响;RSDS-1催化剂用于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脱硫,对不同原料油适应性好,脱硫率可达80%,RON损失小于2个单位,且可长周期稳定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 催化剂 RSDS—1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的中试研究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勇 习远兵 +1 位作者 周立新 褚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8,共4页
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及烃类分布进行详细分析,确立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的工艺路线。中试试验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对多种原料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以烯烃体积分数38.7%~43.3%、硫... 对催化裂化汽油中硫化物及烃类分布进行详细分析,确立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技术的工艺路线。中试试验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对多种原料油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以烯烃体积分数38.7%~43.3%、硫质量分数250~470μg/g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经过RSDS-Ⅱ技术处理后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小于50μg/g,满足沪Ⅳ/欧Ⅳ排放标准,RON损失0.3~0.6个单位,说明RSDS-Ⅱ技术具有较好的脱硫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完全可以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 辛烷值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和EDTA对Co-Mo-P/TiO_2-γ-Al_2O_3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舜光 王欣 +2 位作者 杨红健 梁香娜 侯凯湖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6-321,共6页
制备了添加螯合剂柠檬酸(C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Co-Mo-P/TiO2-γ-Al2O3加氢脱硫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BET、SEM和H2-TPR表征。以FCC汽油重馏分为原料,考察了螯合剂对Co-Mo-P/TiO2-γ-Al2O3催化剂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备了添加螯合剂柠檬酸(CA)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Co-Mo-P/TiO2-γ-Al2O3加氢脱硫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BET、SEM和H2-TPR表征。以FCC汽油重馏分为原料,考察了螯合剂对Co-Mo-P/TiO2-γ-Al2O3催化剂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A或EDTA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Co-Mo-P/TiO2-γ-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适量的加入CA或EDTA可有效改善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分散状态,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加入CA可明显改进催化剂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而加入EDTA同时提高了催化剂的脱硫活性和加氢活性,没能改善催化剂的选择性加氢脱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剂 催化剂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稳定运转的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被引量:13
13
作者 习远兵 屈建新 +1 位作者 张雷 褚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9-32,共4页
确立了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的工艺技术路线,并提出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转的技术措施,即采用催化裂化稳定汽油作为原料、在加热炉前设置低温脱二烯烃反应器、设置原料过滤器等。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可... 确立了第二代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RSDS-Ⅱ)的工艺技术路线,并提出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转的技术措施,即采用催化裂化稳定汽油作为原料、在加热炉前设置低温脱二烯烃反应器、设置原料过滤器等。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SDS-Ⅱ技术可用于生产硫含量满足国Ⅲ或国Ⅳ排放标准的优质汽油,且产品辛烷值损失小,同时装置可以长周期稳定运行,完全可以满足炼油厂汽油质量升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 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抽提-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登前 唐文成 +4 位作者 习远兵 褚阳 潘光成 戴立顺 李明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41,共5页
针对以硫含量和烯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加氢脱硫生产满足车用汽油(Ⅴ)标准的汽油(简称国Ⅴ标准汽油)时辛烷值损失偏大的问题,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溶剂抽提-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技术(简称RCDS技术)。中试结果表明,采用... 针对以硫含量和烯烃含量高、芳烃含量低的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加氢脱硫生产满足车用汽油(Ⅴ)标准的汽油(简称国Ⅴ标准汽油)时辛烷值损失偏大的问题,开发了催化裂化汽油溶剂抽提-选择性加氢脱硫组合技术(简称RCDS技术)。中试结果表明,采用RCDS技术处理具有上述特点的催化裂化汽油生产国Ⅴ标准汽油时的RON损失比单独采用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时减少0.9~1.9个单位。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RCDS技术处理硫质量分数为418~460μg/g、烯烃体积分数为27.6%~27.9%、芳烃体积分数为19.2%~19.3%的催化裂化汽油,当产品硫质量分数降低至7μg/g时,汽油RON损失仅为1.0~1.3个单位,且装置汽油收率高达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 溶剂抽提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达建文 韩新竹 +1 位作者 徐兴忠 郑绍宽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4,共4页
报道了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LH-07的研制及小试性能评价结果。该剂对催化裂化汽油有较高的脱硫活性和较低的烯烃饱和活性,硫含量为1100μg/g的原料加氢脱硫后硫含量降为295μg/g,RON及MON的损失分别为0.5及0.7个单位。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汽油 选择性 催化剂 研制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烃类组成与辛烷值损失的关系 被引量:19
16
作者 樊莲莲 高晓冬 习远兵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73,共4页
以典型的FCC汽油重馏分为原料,在Co-Mo/Al_2O_3催化剂上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试验。结果表明,烯烃加氢饱和是导致汽油加氢后辛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按照烯烃加氢后辛烷值损失的大小,将其分成五类。五类烯烃加氢饱和后辛烷值损失由大到小... 以典型的FCC汽油重馏分为原料,在Co-Mo/Al_2O_3催化剂上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硫试验。结果表明,烯烃加氢饱和是导致汽油加氢后辛烷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按照烯烃加氢后辛烷值损失的大小,将其分成五类。五类烯烃加氢饱和后辛烷值损失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直链内烯烃〉直链端烯烃〉C_(7+)单支链烯烃〉环烯烃〉多支链和C_5、C_6支链烯烃。建立了烯烃变化量与辛烷值损失量的关联式,可以预测加氢汽油辛烷值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 烯烃 辛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Mo催化剂上MoS_2形貌与其DBT加氢脱硫选择性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理华 刘迪 +3 位作者 刘宾 李广慈 柳云骐 刘晨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38-843,共6页
制备了两个系列不同镍钼负载量的NiMo催化剂,并用X衍射、N2物理吸附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硫化物,在高压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对该Ni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MoS2形貌与催化剂加氢脱硫选择性之间的关... 制备了两个系列不同镍钼负载量的NiMo催化剂,并用X衍射、N2物理吸附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为模型硫化物,在高压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上对该NiMo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MoS2形貌与催化剂加氢脱硫选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镍钼负载量对MoS2形貌有明显的影响。Mo18Ni4催化剂(含18%MoO3和4%NiO)上MoS2呈多级层状结构,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活性和优异的加氢脱硫选择性。加氢选择性与催化剂上活性组分MoS2的堆积层数相关联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堆积层数越多,其加氢选择性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Mo催化剂 MoS2形貌 选择性 二苯并噻吩 堆积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变载体表面性质设计制备高加氢脱硫选择性的CoMoAl_(2)O_(3)催化剂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会峰 李明丰 +2 位作者 褚阳 刘锋 王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共7页
为了探究调变载体表面性质对钴钼催化剂加氢脱硫选择性的影响,分别以3种不同氧化铝为载体制备了相应的催化剂。钼平衡吸附试验、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 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结果发现,3... 为了探究调变载体表面性质对钴钼催化剂加氢脱硫选择性的影响,分别以3种不同氧化铝为载体制备了相应的催化剂。钼平衡吸附试验、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 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结果发现,3种氧化铝载体的比表面积、孔体积以及孔径分布具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是由其微观晶粒的大小、晶粒的形状以及晶粒之间堆积方式的不同所导致。不同氧化铝表面性质的差异可以通过钼平衡吸附量来进行对比。采用钼平衡吸附量较低的氧化铝为载体制备的钴钼催化剂因其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较弱,更有利于促进金属物种的硫化,从而形成更多尺寸较大的Co-Mo-S活性相片晶,因此表现出更高的加氢脱硫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表面性质 钼平衡吸附 Co-Mo-S活性相 片晶尺寸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改性CoMo/γ-Al_2O_3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 被引量:8
19
作者 柯明 王雪颖 +2 位作者 鹿明 宋昭峥 蒋庆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7-983,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Fe和Cu改性的CoMo/γ-Al2O3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并用XRD,BET,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金属种类、浸渍溶剂种类、焙烧温度、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浸渍溶...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Fe和Cu改性的CoMo/γ-Al2O3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并用XRD,BET,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改性金属种类、浸渍溶剂种类、焙烧温度、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浸渍溶剂、550℃下焙烧制备的CoMoFe/γ-Al2O3催化剂活性最高;当催化剂中CoO质量分数4%、MoO3质量分数5%、Fe2O3质量分数0.5%时,加氢脱硫选择性最高。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上对CoMoFe/γ-Al2O3催化剂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的液态空速、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分别为2h-1,245~255℃和1.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催化剂 铁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结合分子模拟计算研究FCC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选择性 被引量:7
20
作者 齐和日玛 赵晓光 +2 位作者 张韫宏 袁蕙 徐广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83-388,共6页
以脱硫选择性不同的2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表征了2组催化剂的活性相特征,并通过分子模拟计算方法比较了助剂Co加入前后噻吩和1-己烯在催化剂表面的电荷分布、吸附能及其加氢反应的活化能等,... 以脱硫选择性不同的2组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为研究对象,采用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表征了2组催化剂的活性相特征,并通过分子模拟计算方法比较了助剂Co加入前后噻吩和1-己烯在催化剂表面的电荷分布、吸附能及其加氢反应的活化能等,探讨了助剂Co的加入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脱硫选择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加氢脱硫催化剂CoMoS活性相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加氢降烯烃(HDS/HYD)选择性.与1-己烯加氢位相比,Co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噻吩分子加氢位的缺电子性,噻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度增强,显著降低噻吩加氢反应的能垒,从而使噻吩加氢反应更易进行.这也表明CoMoS为高HDS活性、高HDS/HYD选择性的活性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吸附 原位红外光谱 量子化学计算 催化裂化汽油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