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联合应激反应指标对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魏峰 周广军 +2 位作者 李双辉 王艳艳 季智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82-2487,共6页
目的:探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联合应激反应指标对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复杂肾结石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治疗的患者97例为感染组,同期选取进行复杂肾结石术后... 目的:探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联合应激反应指标对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复杂肾结石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治疗的患者97例为感染组,同期选取进行复杂肾结石术后未发生尿路感染患者87例为作为未感染组。检测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图,分析SII、MDA、SOD、CAT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未感染组对比,感染组患者SII、中性粒细胞、MDA水平升高,SOD、CAT水平降低(P<0.05)。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尿路病史手术、手术操作时间≥100 min、尿导管留置时间≥7 d、存在术前尿路感染、结石负荷≥1000 mm^(2)、合并肾功能障碍、术前血糖≥6.15 mmol/L是影响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复杂肾结石患者术后尿路感染诊断效能显著高于SII、MDA、SOD、CAT单一检测。结论:复杂肾结石术后尿路感染患者SII、MDA水平升高,SOD、CAT水平降低,以上指标表达水平的异常升高或降低是复杂肾结石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预测因子,可能与病情的诊断、发展及预后情况等具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复杂肾结石 术后尿路感染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预后营养指数对晚期前列腺癌病人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江琴 周敏 +2 位作者 王媛 尹丹 张馨月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3-360,共8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晚期前列腺癌病人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3—2018年温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收集...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晚期前列腺癌病人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13—2018年温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收集病人病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情况[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预后营养指数预测病人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和最佳截断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分析病人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随访时间为54(38,62)个月,随访期内死亡54例(56.25%),中位总生存时间为50(33,61)个月,3年和5年总生存时间生存率分别为70.83%和45.83%,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5.00(27.25,56.75)个月,3年和5年无进展生存时间生存率分别为61.46%和43.75%。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预后营养指数预测病人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9和0.904,其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71.70和46.35。全身免疫炎症指数≥671.70组实际生存时间短于<671.70组,预后营养指数≥46.35组实际生存时间长于<46.35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显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为Ⅲ期是病人总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HR=0.562,95%CI(0.349,0.748),P=0.011],全身免疫炎症指数≥671.70[HR=2.427,95%CI(1.731,6.109),P<0.001]和预后营养指数<46.35[HR=10.869,95%CI(5.311,22.244),P<0.001]是病人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AJCC分期Ⅳ期[HR=2.035,95%CI(1.404,5.072),P=0.014]和预后营养指数<46.35[HR=10.344,95%CI(5.080,21.062),P<0.001]是病人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预后营养指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AJCC分期是晚期前列腺癌病人总生存时间的预测因子,预后营养指数和AJCC分期也是病人无进展生存时间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预后营养指数 KAPLAN-MEIER法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忠满 朱轶 +2 位作者 陈旭锋 王连生 武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2-388,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早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早期发生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23年9月—2024年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NSTEMI患者临床资料,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入院SII与入院1周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峰值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基于Logistic回归的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分析探讨SII与NSTEMI患者早期AHF发生风险间的具体关系。结果:共纳入202例NSTEMI患者,其中104例(51.5%)患者在入院1周内发生AHF。AHF组患者SII水平明显高于无AHF组患者[1 390.55(939.45,2 459.93)vs.667.15(431.58,1 140.25),P <0.001]。ROC曲线下面积达0.745(95%CI:0.677~0.812,P <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入院SII与入院1周内NT-proBNP峰值之间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317(P <0.001)。RCS曲线显示,NSTEMI患者早期发生AHF的风险与SII呈线性正相关。结论:SII对NSTEMI患者早期发生AHF具有预测价值,NSTEMI患者早期发生AHF的风险随SII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急性心力衰竭 限制性立方样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联合C反应蛋白/白蛋白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价值
4
作者 郭昊欣 吴文博 +3 位作者 薛文飞 任大虎 张霄鹏 段国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05-1609,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可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生存状态。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262例NSCLC患者。对患者术后SII和CRP/Alb表达进行K-M生存曲线分...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可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生存状态。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262例NSCLC患者。对患者术后SII和CRP/Alb表达进行K-M生存曲线分析、Cox多因素风险回归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SII高表达(>961.78)和CRP/Alb高表达(>0.025)患者预后较SII和CRP/Alb低表达患者更差(P<0.001)。SII-CRP/Alb评分(P=0.032)、年龄≥60岁(P=0.038)和T分期T2~T3期(P<0.001)均与总生存期缩短相关。SII-CRP/Alb评分的AUC分别大于SII和CRP/Alb。结论:SII-CRP/Alb评分可有效评估NSCLC患者术后生存状态,是NSCL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率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免疫炎症值、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和军辉 万大国 +1 位作者 董静 张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76-2981,共6页
背景泛免疫炎症值(PIV)、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被认为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新型炎症指标,然而较少有研究探讨PIV、SII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IV、... 背景泛免疫炎症值(PIV)、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被认为是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新型炎症指标,然而较少有研究探讨PIV、SII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PIV、SI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2月—2023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的ACS患者52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OCT检查,根据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FCA)诊断标准分为非TCFA组(112例)和TCFA组(106例)。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CFA的影响因素。绘制PIV、SII诊断TCF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基于PIV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IV组(PIV<337.86,79例)和高PIV组(PIV≥337.86,139例),同时基于SII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SII组(SII<775.63,74例)和高SII组(SII≥775.63,144例)。结果TCFA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泛PIV、SII、C反应蛋白(CRP)、有吸烟史比例、术前收缩压高于非TCFA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IV(OR=1.015,95%CI=1.010~1.020,P<0.001)、SII(OR=1.005,95%CI=1.003~1.007,P<0.001)为发生TCFA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PIV、SII诊断TCFA的AUC分别为0.785(95%CI=0.725~0.845,P<0.001)、0.707(95%CI=0.639~0.776,P<0.001)。高PIV组巨噬细胞浸润、点状钙化、易损斑块比例高于低PIV组(P<0.05);高SII组巨噬细胞浸润、微通道、易损斑块比例高于低SII组(P<0.05)。高PIV组纤维帽厚度低于低PIV组,最大脂质斑块角、平均脂质斑块角度、脂质斑块长度、脂质指数高于低PIV组(P<0.05),高SII组纤维帽厚度低于低SII组,最大脂质斑块角、平均脂质斑块角度、脂质斑块长度、脂质指数高于低SII组(P<0.05)。结论高水平PIV、SII可能与ACS患者易损斑块的发生率相关。PIV、SII水平在评估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特征及易损性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脉综合征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免疫炎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及躯体化症状评分对首发心梗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梦奕 毛家亮 +3 位作者 邹治国 张瑞雷 张厚 李世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4-341,共8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及躯体化症状评分(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及躯体化症状评分(somatic symptom scale-China,SSS-CN)对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就诊于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并接受PCI治疗的首发AMI患者305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相关事件分为MACEs组(n=203)与非MACEs组(n=102)。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进一步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SII及SSS-CN预测院内MACE发生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syntax评分(syntax score,SS),评价三者联合的预测效能,根据最大约登指数确定诊断的最佳cut-off值。结果·共有203例患者发生MACE事件,其中179例(88.1%)患者发生心力衰竭,16例(7.9%)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4例(2.0%)患者发生休克,2例(1.0%)患者发生再发心肌梗死,2例(1.0%)患者死亡。与非MACE组相比,MACEs组SII及SSS-CN评分显著升高(1925.86 vs 934.23,38.57 vs 23.30;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两者均为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当SII≥952时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达64.0%,特异度达62.7%(AUC 0.675,95%CI 0.612~0.737);SSS-CN≥28.5分时预测效能最佳,敏感度达80.7%,特异度达77.5%(AUC 0.840,95%CI 0.794~0.886);联合SS后,三者对MACE的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AUC 0.898,95%CI 0.862~0.933)。结论·首发AMI患者的入院SII及SSS-CN分值为此类患者行PCI术后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监测首发AMI患者PCI术后SII变化,或对有明显躯体化症状的患者及时进行SSS-CN评分能帮助识别院内MACE发生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躯体化症状评分 首发急性心肌梗死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牙周炎患者分级诊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梦洁 徐文华 +3 位作者 刘青青 康毓聃 刘蓉 朱丽雷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6-712,共7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牙周炎分级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23年1—10月于长沙市口腔医院就诊患者进行筛选,共选择263人,分为牙周炎组(131例)和牙周健康组(132例),分析两组间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牙周炎分级诊断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2023年1—10月于长沙市口腔医院就诊患者进行筛选,共选择263人,分为牙周炎组(131例)和牙周健康组(132例),分析两组间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牙周炎的患病相关因素及诊断价值,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细胞指标与牙周炎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牙周健康组相比,牙周炎组SII、NLR、PLR明显升高,LMR明显降低(P<0.05)。SII、NLR、PLR、LMR均对牙周炎有预测价值,其中SII约登指数最大,价值优于NLR、PLR、LMR。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NLR与牙周炎有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炎组各分级间SII、NLR、PLR、LM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炎分级与SII、NLR、PLR呈正相关,与LMR呈负相关(P<0.05)。结论SII与牙周炎分级存在相关性,在临床评估牙周炎进展速度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分级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脓毒症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柴豆豆 王晓苗 邢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9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对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生脓毒症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3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9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连续变量预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并发脓毒症的最佳界值,转化为二分类变量,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影响因素。并以此构建预测脓毒症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分别通过校准曲线和ROC曲线验证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和准确性,并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确定模型的临床实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89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其中发生脓毒症者96例(16.30%)。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的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ac、PCT、SII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Lac、SII为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发生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826(95%CI:0.780~0.872),校准曲线趋于理想曲线,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决策曲线表明,该模型的阈值在0.10~0.78之间时,该模型有临床获益优势。结论:基于SII构建的预测低中危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发生脓毒症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的发生,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和及时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脓毒症 列线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剑 李敏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04-908,共5页
目的 研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9年1-12月期间我院接受免疫治疗的88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时... 目的 研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9年1-12月期间我院接受免疫治疗的88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曲线判断SII的最佳截断值。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不同SII水平患者生存预后的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接受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SII的最佳截断值为423。SII与NSCLC患者肿瘤分期有关(均P <0.05)。高SII组疾病控制率为23.26%(10/43),明显低于低SII组53.33%(2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90,P=0.004)。高SII组3年总体生存率为18.60%(8/43),明显低于低SII组51.11%(23/45)(Log-rankχ2=6.721,P <0.001);高SII组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为16.25(9.20~19.36)个月,明显低于低SII组22.23(14.57~26.92)个月(U=4.886,P <0.001)。肿瘤分期Ⅳ期(HR=1.637,95%CI:1.054~2.269,P=0.030)、SII高表达(HR=1.854,95%CI:1.120~2.568,P=0.009)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II高表达是NSCLC患者免疫治疗预后预测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NSCLC患者免疫治疗前SII是新的预后判断的外周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免疫治疗 预后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1
10
作者 庞健 王守满 +1 位作者 廖立秋 刘祥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58-965,共8页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预后相对较差。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TNBC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炎症与... 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乳腺癌亚型,预后相对较差。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是TNBC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TNBC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炎症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息息相关,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是一项全面反映机体炎症状态的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SII与NAC治疗TNBC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NAC和系统治疗的TNBC患者资料,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231例TNBC患者。根据患者化疗前1周的血常规结果计算NAC前SII,将患者分为NAC前低SII组(SII<412,115例)和NAC前高SII组(SII≥412,116例)。根据患者所有化疗结束后2~3个月的血常规结果计算化疗后SII,将患者分为化疗后低SII组(SII<474,115例)和化疗后高SII组(SII≥474,116例)。采用Pearson’sχ^(2)检验分析TNBC患者SII与其他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TNBC患者NAC疗效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TNBC患者NAC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影响TNBC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TNB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在NAC前,不同年龄、肿块大小组之间SII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7和P=0.002);在化疗后,不同年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分期、Ki-67组之间SI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AC前低SII组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率为15.7%,NAC前高SII组pCR率为6.0%。NAC前低SII组较NAC前高SII组pCR率更高(P=0.019)。淋巴结分期为pN_(0)的患者156例,pCR率为14.7%;淋巴结分期为pN_(1)~pN_(2)的患者75例,pCR率为2.7%。淋巴结分期为pN_(0)的患者较淋巴结分期为pN_(1)~pN_(2)的患者pCR率更高(P=0.006)。随访期间有34例患者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AC前低SII、NAC前高SII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87.8%、8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5);肿块大小为T_(1)~T_(2)、T_(3)患者的3年DFS率分别为89.0%、67.5%,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1);淋巴结分期为pN_(0)、pN_(1)~pN_(2)患者的3年DFS率分别为87.8%、82.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9)。Cox分析结果显示:NAC前SII和肿块大小是患者DFS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P=0.038和P=0.010)。结论:SII对预测TNBC患者NAC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具有成为生物学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三阴性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风险指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海梅 郭春宣 +2 位作者 李永超 刘海珊 廖雪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指数(N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和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P患者173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MAP轻度急性胰腺炎(79例)组、MSAP中度急性胰腺炎(44例)组和SAP重度... 目的探讨营养风险指数(N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Ⅱ)和三酰甘油葡萄糖(TyG)指数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P患者173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MAP轻度急性胰腺炎(79例)组、MSAP中度急性胰腺炎(44例)组和SAP重度急性胰腺炎(50例)组。50例SAP患者根据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19例)和存活组(31例)。记录各组NRI、SⅡ及TyG指数并进行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RI、SⅡ及TyG指数预测SAP发生及死亡的价值。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SAP患者NRI、SⅡ及TyG指数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SAP组(89.25±4.50)NRI低于MSAP组(93.40±6.25)和MAP组(97.62±8.60),而SAP组SⅡ及TyG指数(2706.30±1052.74,7.84±1.21)高于MSAP组(1937.24±983.48,6.52±1.05)和MAP组(1280.58±717.36,4.6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死亡组NRI(86.40±3.70)低于存活组(91.46±5.28),而死亡组SⅡ及TyG指数(3085.73±1192.48,9.05±1.37)高于存活组(2270.26±994.53,6.7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NRI、SⅡ及TyG指数三者联合预测SAP发生及死亡的AUC分别为0.850(95%CI:0.792~0.908)、0.905(95%CI:0.843~0.966)。相关分析显示,SAP患者NRI与SⅡ及TyG指数均呈负相关(r=-0.761,P<0.001;r=-0.813,P<0.001),而SⅡ与TyG指数呈正相关(r=0.842,P<0.001)。结论NRI、SⅡ及TyG指数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有关,三者联合预测SAP发生及预后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营养风险指数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疾病严重程度 预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晶 树成森 +4 位作者 徐杰 商显府 吕墩涛 徐浩 魏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A)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A)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接受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的无法切除的ECCA患者128例,术前3 d内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并依此计算SI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SII最佳临界值,根据该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SII最佳临界值为1050,敏感度为66.0%,特异度为69.3%,ROC曲线下面积为0.676。高SII组ECCA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SII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管侵犯、T分期、辅助化疗、CA19-9、术前SII是影响ECCA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CA19-9、术前SII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辅助化疗是保护性因素。KM曲线显示高SII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SII组。结论术前SII对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ECCA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预后 胆道支架置入术 125I粒子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其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王张羽 曹少清 +3 位作者 李成思 王玉琴 叶江平 宗刚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SIIRI)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其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因胸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住院治疗并行冠...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SIIRI)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其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因胸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545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35例)和非冠心病组(110例),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患者分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30分,272例)和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Gensini评分为1~<30分,163例)。SIIRI计算公式为SIIRI=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冠心病患者随访1年,成功随访216例患者,根据有无终点事件分为MACE组(77例)、非MACE组(139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SIIRI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和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冠心病组的SIIRI高于非冠心病组[305.19×10^(18)(170.98×10^(18),550.76×10^(18))/L^(2) vs 121.25×10^(18)(91.17×10^(18),194.41×10^(18))/L^(2),P<0.001];当SIIRI取临界值251.02×10^(18)/L^(2)时预测冠心病的效能最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9%和90.9%。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组的SIIRI高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420.75×10^(18)(238.76×10^(18),810.13×10^(18))/L^(2) vs 185.41×10^(18)(127.39×10^(18),294.07×10^(18))/L^(2),P<0.001];当SIIRI取临界值304.86×10^(18)/L^(2)时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效能最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0%和79.1%。MACE组的SIIRI高于非MACE组[942.38×10^(18)(528.00×10^(18),1494.43×10^(18))/L^(2) vs 319.93×10^(18)(176.41×10^(18),498.90×10^(18))/L^(2),P<0.001];当SIIRI取临界值650.23×10^(18)/L^(2)时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预测能力最强,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84.9%。SIIRI预测冠心病和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及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AUC值分别为0.809(95%CI 0.770~0.848)、0.775(95%CI 0.732~0.819)、0.798(95%CI 0.732~0.864),均高于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结论SIIRI是冠心病及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也对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后远期发生MACE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 冠心病 GENSINI评分 疾病严重程度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全身性炎症指标对急性胰腺炎早期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其柱 卢曼曼 +4 位作者 孙杰 张家泉 丁升 张健 王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63-1968,共6页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和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LMR)对早期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PLR)和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LMR)对早期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666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轻症组(MAP组,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非轻症组(non-MAP组,包括中度重症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收集患者入院时和入院24 h后的血常规、生化指标,比较两组SIRI、SII、NLR、PLR和LMR的差异及预测non-MAP的价值。结果666例AP患者,MAP组507例,non-MAP组159例。non-MAP组患者入院24 h后C反应蛋白(CRP)、SIRI、SII和NLR较MAP组高,而LMR低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HR=1.008,95%CI:1.004~1.012,P<0.05)和SIRI(HR=1.216,95%CI:1.029~1.436,P<0.05)是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入院24 h后SIRI预测non-MAP的AUC和灵敏度分别为0.718和75.00%,高于SII、CRP、NLR和LMR。SIRI和CRP的AUC均>0.7,两者联合AUC为0.788(0.738~0.837)、灵敏度86.00%、特异度81.44%。结论SIRI可作为早期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联合CRP后可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指数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炎症标志物对脑出血不良预后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
15
作者 黄琴 宋紫薇 +6 位作者 况洪腊 张治 朱玉萍 吴麟 洪道俊 林晶 朱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多种炎症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并比较多种炎症标志物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多种炎症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并比较多种炎症标志物的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根据脑出血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比较两组的一般信息、检验、检查和随访资料,其中炎症标志物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monocyte to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ratio,MHR)、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white blood cell count to mean platelet volume ratio,WM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全身凝血炎症指数(systemic coagulation-inflammation index,SCI)。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脑出血后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并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来比较其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总共入组510例脑出血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297例(58.2%),预后不良组213例(41.8%)。基线资料的比对显示与预后良好的患者相比,预后不良的患者在入院时具有更高水平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NLR、PLR、SIRI、SII、WMR;基线血肿体积和基线水肿体积较大,脑叶出血比例更高,年龄更大,更低水平的血小板、淋巴细胞、LMR和SC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NLR(OR:1.081,95%CI:1.032~1.1131,P=0.001)、SIRI(OR:1.089,95%CI:1.014~1.169,P=0.019)、SII(OR:1.000,95%CI:1.000~1.001,P=0.011)、WMR(OR:2.627,95%CI:1.267~5.445,P=0.009)为脑出血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在预测脑出血患者的不良预后方面,NL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0.729(95%CI:0.685~0.774)]大于SIRI[0.692(95%CI:0.645~0.738)]、SII[0.688(95%CI:0.641~0.735)]和WMR[0.65(95%CI:0.602~0.698)],提示NLR预测能力最强。结论NLR、SIRI、SII、WMR为脑出血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而NLR的预测能力优于其他炎症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后不良 炎症标记物 预测能力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白细胞计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及炎症指标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影 李淑然 +4 位作者 段莎莎 朱铭洋 潘志强 陈立平 申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7-276,共10页
目的:探究全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CPS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择期行全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arthroplasty,TJA)病人478例,根据术后3个月疼痛情况,将病人... 目的:探究全关节置换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operative pain,CPSP)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择期行全关节置换术(total joint arthroplasty,TJA)病人478例,根据术后3个月疼痛情况,将病人分为CPSP组和非CPSP组。记录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术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7分、术前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服用>30天、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术后24 h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第3天疼痛水平可能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NLR水平以及术后24 h SII水平是TKA后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单独预测时效能较低;术后第3天疼痛水平可能是THA后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慢性疼痛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炎症标志物与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风险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赵晋晋 皮银珍 +1 位作者 龚海燕 高海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663,共7页
目的 分析泛免疫炎症值(PIV)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11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206例),非骨质疏... 目的 分析泛免疫炎症值(PIV)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411例,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206例),非骨质疏松组(205例),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计算PIV、SII,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较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女性患者占比更多,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更低,骨代谢指标OC、β-CTX更高,各部位骨密度均显著下降,PIV、SII显著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SII、PIV与骨形成指标OC、股骨颈骨密度(FN-BMD)及全髋骨密度(TF-BMD)呈负相关,与骨质疏松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性别、BMI、病程、Cr、ALT、AST、HbA1C、Ca、25(OH)D、吸烟史、饮酒史、既往用药史、合并症后,PIV(OR=1.66,95%CI:1.18~2.35,P=0.004)、SII(OR=1.97,95%CI:1.29~3.01,P=0.006)为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IV、SII第四分位数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分别是第一分位数的2.44倍和2.81倍;亚组分析提示在≥65岁及BMI<24 kg/m2的2型糖尿病人群中,PIV、SII与骨质疏松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显著。限制性立方样条图显示PIV、SII与发生骨质疏松风险呈线性正相关,与股骨颈骨密度(FN-BMD)、全髋骨密度(TH-BMD)呈线性负相关(总体P<0.05,非线性P>0.05)。结论 PIV、SII是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高水平PIV、SII的T2DM患者需警惕骨质疏松发生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2型糖尿病 免疫炎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指标对创伤性脑损伤后阵发性交感神经亢进的预测价值: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18
作者 史汉童 陈文 +3 位作者 郭彦谷 桑贤正 张丹枫 侯立军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索炎症指标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发生阵发性交感神经亢进(PS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4例TB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过PSH分为PSH... 目的探索炎症指标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后发生阵发性交感神经亢进(PS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4例TB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过PSH分为PSH组(n=41)与非PSH组(n=43)。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Kendall相关分析法分析炎症指标与TBI后PSH发生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炎症指标对PSH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非PSH组患者相比,PSH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均升高(均P<0.05)。NLR、SII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与PSH呈正相关(r=0.360、0.308、0.289,均P<0.01),对应ROC的AUC值分别是0.752、0.716和0.702。结论炎症指标NLR、SII及中性粒细胞对TBI后PSH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阵发性交感神经亢奋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肌肉减少症与新型炎症标志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蒋思琪 黄欢欢 +7 位作者 胡吉丽 罗业涛 王春妮 罗欣 黄琪 陈梅 赵庆华 贾雯碧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了解炎症标志物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3年1~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将其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了解炎症标志物与老年肌肉减少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23年1~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招募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老年人,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AWGS)2019将其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老年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炎性指标对老年肌肉减少症的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炎性指标与肌肉减少症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377名,肌肉减少症的检出率为17.5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47,95%CI:1.091~1.206)、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OR=1.043,95%CI:1.025~1.061)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OR=3.236,95%CI:1.984~5.278)、体质量指数(BMI)(OR=1.147,95%CI:1.091~1.206)是老年人发生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SII、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三者联合诊断能力高于3个单项指标,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64~0.872)。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I、PLR与肌肉健康指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肌肉减少症与SII、NLR、PLR等新型炎症标志物具有一定相关性,对肌肉减少症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减少症 炎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炎症因子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20
作者 冯红红 高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56,共5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骨骼免疫学的提出进一步映证了慢性炎症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多项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参与其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骨骼免疫学的提出进一步映证了慢性炎症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多项炎症因子及免疫细胞参与其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作为反映系统性炎症的指标,成本低廉,监测较稳定,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它们可与其他炎症指标、骨转化标志物等相结合,实现OP早期诊断,甚至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与目前临床常用的OP筛查方法相比,可避免费时、费力及结果滞后等问题,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便于早期发现OP并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炎症因子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