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8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机制
1
作者 张树山 刘赵宁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微观视角出发,考察具有显著差异化特征的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不仅能够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精准的政策指引,还能够为经济运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微观视角出发,考察具有显著差异化特征的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不仅能够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精准的政策指引,还能够为经济运行的关键微观基础提供有效改善生产效率的战略指导。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在通过熵值法测算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文本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地区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机制检验结果来看,地区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赋能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数字技术应用成效以及内外部交易成本降低,进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公司内部治理与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强化均能增强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以及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为此,应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并激发数据要素潜能,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发展;重视企业治理效能提升,优化信息披露机制,强化披露质量,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将公司治理水平纳入信用评估体系,切实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与健康竞争生态,以期助力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要素生产率 市场公平竞争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2
作者 郑军 宁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2,I0003,共18页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路径。本文基于30个省份2010—2022年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系统诠释农业保险能够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进而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具有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和生产普惠效应,农业保险的保障性表现为分散风险和改变农户生产预期,提升劳动力的经济效率和生产活动的灵活性,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形成劳动力要素配置效应;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表现为减轻农民负担和促进农业生产投资与技术创新、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形成生产普惠效应。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农业保险推动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中介机制。同时进一步的拓展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农村现代产业融合程度、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和农村自然禀赋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异质性。此外,通过对农业保险多维生产普惠效应的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进步、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产品市场标准化和农业生产绿色化都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劳动力资源配置 农业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内卷式竞争”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吗?:基于239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李雪松 高辛睿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5,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年... 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增速下滑趋势,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遇到严峻挑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2004—2023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论证了地方政府“内卷式竞争”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内卷式竞争”对地区技术聚集、创新质量和创新成果持续性存在负面影响,但促进了创新投入持续性的提升,最终导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研究还发现,“内卷式竞争”还会放大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偏差。为此,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式竞争 为增长而竞争 新质生产 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与机制研究——来自中国277个城市的经验数据
4
作者 克甝 滕彦琼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03-122,共20页
凭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强劲驱动,数字技术已成为赋能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技术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 凭借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的强劲驱动,数字技术已成为赋能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基于2011—2022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技术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技术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且这一促进作用在地理区位优越、公众环境关注度高以及资源型城市中表现更为突出;第二,通过历史数据工具变量法和“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保持稳健;第三,要素重构是数字技术释放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红利的重要传导路径;第四,数字技术的正向影响呈现非线性递增的“边际效应”特征,并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不仅深化了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因素的理论认知,而且从效应、机制、区域异质性三个维度拓展了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为推进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绿色要素生产率 要素错配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配置和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5
作者 刘慧悦 李奇 《新经济》 2025年第2期88-104,共17页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要素流动理论,借助SBM-GML模型,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纵、横双向测算比较并进行要素错配程度测算。在...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绿色发展已成为各国各地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要素流动理论,借助SBM-GML模型,对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纵、横双向测算比较并进行要素错配程度测算。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创新要素投入以及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效率变化指数较为出色,但技术变化指数相对落后。同时,珠三角城市群逐渐由劳动力资源错配向资本资源错配转化。而创新要素以及数字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动进而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合珠三角产业结构与资源配置特征,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人才引进与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等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要素生产率 要素流动 珠三角城市群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皮革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王雅楠 《中国皮革》 2025年第6期14-17,共4页
数字经济是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大爆炸时代的产物,对于皮革制造业全要素的生产率水平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通过数字经济,皮革制造业能大大提升生产效率,改善盈利模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本文重点阐述了数字经济对皮革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 数字经济是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大爆炸时代的产物,对于皮革制造业全要素的生产率水平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通过数字经济,皮革制造业能大大提升生产效率,改善盈利模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本文重点阐述了数字经济对皮革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的影响,以期为皮革制造业未来的良性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皮革制造要素 生产率水平 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ESG表现对供应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高杰英 刘庆红 《金融经济》 2025年第2期85-97,共13页
本文基于2009-2021年的客户-供应商配对样本,采用SBM-ML法测算供应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实证考察客户企业ESG表现对供应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供应商的绿色全要... 本文基于2009-2021年的客户-供应商配对样本,采用SBM-ML法测算供应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实证考察客户企业ESG表现对供应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供应商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地,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并结合理论进行机制分析,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通过刺激供应商降低环境成本、增加环保背景高管数和提高绿色创新水平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供应商客户集中度较高、环境规制程度较高时,企业ESG表现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本文从供应链视角出发,丰富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研究,并为供应链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转型、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ESG表现 绿色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评价及演化特征分析
8
作者 董大朋 陆小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08-211,249,共5页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 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11—2020年江苏省64个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以GML指数法分析生产率变动的动力来源和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县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整体上实现了平稳且快速增长,其中苏南地区的增长表现要优于苏中和苏北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农业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出下降态势,并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演化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最后,从强化农业技术应用、协调区域农业发展、制定差异化发展政策等方面,提出提升江苏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农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SBM超效率模型 GM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气候适应性措施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投入要素视角
9
作者 李文启 牛健敏 《世界农业》 2025年第5期29-41,共13页
为探索气候变化及气候适应性措施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2004—2022年地级市气象与农业生产数据,从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要素角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气候适应性措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气... 为探索气候变化及气候适应性措施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基于2004—2022年地级市气象与农业生产数据,从资本、劳动力和环境要素角度,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气候适应性措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气温偏差增大与降水偏差增加显著降低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看,技术效率改进与规模效率的损失较大。机制分析表明,气温偏差增大导致干旱程度增加、劳动力效率损失,但并未导致农业资本损失;降水偏差增加导致洪涝灾害、农业资本损失,但并未导致劳动力效率损失。调节效应分析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农业保险均减弱了气温偏差增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利影响,其中农业保险的影响存在跨期效应;农业保险减弱了降水偏差增加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适应性措施 农业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韩光鹤 姜枫 王银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35-242,共8页
基于黑龙江省2012—2021年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进一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单项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程度。结... 基于黑龙江省2012—2021年面板数据,在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以及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进一步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单项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联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十年来稳步提升,年平均增长率达14%。黑龙江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32,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单项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关联度最高的是生产资料服务,加工流通销售服务关联度不显著。因此,黑龙江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力度,优化各项服务水平,以求更好地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要素生产率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人工智能应用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11
作者 张龙鹏 唐芳 《新经济》 2025年第4期81-103,共23页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衡量大数据发展,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人工智能应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大数据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衡量大数据发展,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讨论了人工智能应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大数据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人工智能应用,此为重要影响机制之一;大数据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效应对于五大城市群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制造业企业更为显著;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信息消费城市建设具有同向的政策联动效应。进一步地,从空间视角来看,大数据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隔离,数据要素跨省域流动受阻,进而削弱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本研究深化了大数据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认识,对推动大数据发展、助力企业数字成长和提升生产效率提供启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人工智能 要素生产率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产业协同集聚对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2
作者 李玉超 张立杰 乔心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5-998,共14页
本文基于构建的棉花产业协同集聚“要素流动-产业互动-空间联动”理论分析框架,以2003—2022年中国棉花产地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棉花产业协同集聚对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棉花产业协同集聚与棉花绿色... 本文基于构建的棉花产业协同集聚“要素流动-产业互动-空间联动”理论分析框架,以2003—2022年中国棉花产地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棉花产业协同集聚对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棉花产业协同集聚与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关系;2)棉花产业协同集聚具有“自我强化”的累积循环效应,其效应可以显著持续4年;3)拐点位于样本的94.12%分位数,说明现阶段中国绝大多数棉花产区处于促进阶段;4)棉花产业协同集聚对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自然资源和要素需求弹性方面具有明显的异质性;5)棉花产业协同集聚通过竞争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3条机制作用于棉花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其中竞争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能够缓解“倒U型”关系,而规模效应强化了“倒U型”关系,知识溢出效应和规模效应能够推动拐点右移,扩大促进阶段的区间,而过度竞争会推动拐点左移,导致抑制阶段提前。最后,提出了优化棉花产业布局、避免过度竞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建议,以实现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产业协同集聚 棉花绿色要素生产率 竞争效应 知识溢出效应 规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周靖 《现代金融》 2025年第4期12-19,共8页
本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具体通过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强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 本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具体通过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强商业银行风险承受能力、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来提高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在分样本进行的异质性分析中发现,在小型商业银行、非上市商业银行以及资本风险较低的商业银行中,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正面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外部金融科技进步与商业银行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为商业银行在金融科技浪潮中保持稳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4
作者 张娜 孟子楚 宋连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12-215,共4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西藏2009—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Tobi...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西藏2009—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Tobit模型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升了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越多,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越低;随着西藏农业经济比重增加,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也会提升。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有效性,也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农业要素生产率 DEA-MALMQUIST指数法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时空变化评价
15
作者 常思媛 尚松浩 《灌溉排水学报》 2025年第5期57-69,共13页
【目的】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国各省、市和自治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有助于识别出各省市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有重要... 【目的】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效率存在较大差异。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国各省、市和自治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计算和分析,有助于识别出各省市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均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区2004—2022年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算,利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一步评价了生产效率的构成及时间变化特征。【结果】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山东、海南和重庆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在2004—2022年均达到DEA有效,天津、江苏、浙江、福建、河南、广东、四川、贵州、西藏、陕西、青海和新疆在部分年份中达到DEA有效,河北、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云南、甘肃和宁夏在2004—2022年均为非DEA有效;全国及各省市区2004—2022年农业投入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均大于1.000,说明从2004—2022年各省市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均有所提高,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但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基本保持稳定。部分非DEA有效省区(如河北、山西)的农业水资源或有效灌溉面积有冗余,这些省区需要减少有冗余变量的投入或适当补充松弛为0变量的投入,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田水利投入要素效率。所有省市区在2004—2022年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都在1.000附近波动,均需提高现有技术生产效率,并调整生产规模,推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对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较低的省区(如新疆、云南)应优化技术,推广高效节水技术,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结论】中国各省市区的农业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本研究针对不同限制性因素的情况分别提出了建议,为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有针对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用水效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综合效率 纯技术效率 规模效率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黄河流域城市
16
作者 张晗 石红莲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5年第2期8-10,共3页
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呈现高增长态势,全球价值链的调整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使得黄河流域成为参与国际合作、承接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的经济增速放... 一、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呈现高增长态势,全球价值链的调整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使得黄河流域成为参与国际合作、承接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然而,近年来黄河流域的经济增速放缓,且流域内部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绿色要素生产率 球价值链 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增速放缓 一带一路 持续推进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17
作者 赵烁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213,共12页
以我国2006—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市场数据为样本,实证探讨工业机器人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机器人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相对不明显,但对于... 以我国2006—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市场数据为样本,实证探讨工业机器人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机器人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国有企业中相对不明显,但对于高劳动密集型、低产品市场竞争度行业以及重工业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研究结果肯定了工业机器人在提升企业生产水平上的积极作用,为政府今后在生产端推广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师关注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18
作者 晏军 彭军 刘辉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8-67,共10页
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作为一种关键的外部监督机制,分析师的关注对企业成长具有深远影响。文章选取2010—2022年间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深入了解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 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作为一种关键的外部监督机制,分析师的关注对企业成长具有深远影响。文章选取2010—2022年间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旨在深入了解分析师关注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发现,分析师的密切关注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和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中,这种正向效应更加明显。机制检验揭示,提高企业内控质量是分析师关注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关键路径。本研究不仅揭示了分析师关注如何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也扩展了对分析师治理作用的认识,并对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师关注 企业要素生产率 内部控制 产权性质 代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对外依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兼论技术差距的门槛效应
19
作者 姜新华 刘志鹏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近年来,技术对外依赖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产业安全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妥善处理技术对外依赖问题,聚焦技术依赖的影响机制,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探讨技术对外依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利用... 近年来,技术对外依赖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和产业安全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妥善处理技术对外依赖问题,聚焦技术依赖的影响机制,基于2003—2019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探讨技术对外依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技术差距的门槛效应,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引进型、进口型、外商投资型、对外投资型技术对外依赖以及创新投入的增加、公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交通设施的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技术对外依赖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均会产生影响。随着技术差距的缩小,技术对外依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应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强地区间联动发展,加大研发、教育投入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并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技术对外依赖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对外依赖 要素生产率 技术差距 空间溢出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0
作者 吴梦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3,共8页
合理的环境规制有利于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9—2021年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城市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受水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 合理的环境规制有利于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9—2021年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城市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受水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及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受水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了15.01%,相对落后的生产技术阻碍了受水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治理投资型和经济激励型环境规制均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且随着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越发突出;两种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单门槛效应,高阈值区间的环境规制更有利于提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不同时期两种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较通水前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工业绿色要素生产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