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71篇文章
< 1 2 2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战略升级能否提升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数字化转型的驱动与赋能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素荣 徐文昊 霍江林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3,共19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 环境战略升级(从被动的反应型向主动的前摄型转变)有助于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转型在驱动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同时,还能通过降本增效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采用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22年的数据,通过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环境战略升级企业比环境战略未升级企业具有更高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明环境战略升级能够促进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化转型水平提高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企业环境战略升级具有更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驱动和赋能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绿色金融创新发展会弱化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驱动作用、增强环境战略升级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而“重污染”的生产属性会限制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发挥。因此,应以数字化转型加快企业环境战略升级,以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企业环境战略升级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并重点助推重污染企业的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环境战略 战略转型 绿色要素生产率 绿色创新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完整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4
2
作者 刘胜强 余鑫月 +1 位作者 胡轩瑜 张宇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3,共12页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化转型—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三条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上述路径中,内部控制和专业化分工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以及地区差异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完整创新 要素生产率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晨 穆靖昊 后青松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91,共14页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现的。进一步,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以及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凸显。为缓解反向因果和不可观测因素引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基于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因果识别,并排除了市场拓展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竞争性假设,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检验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能够为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经验证据,有利于政府制定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研发中心 企业要素生产率 知识吸收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树山 刘赵宁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14,共1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微观视角出发,考察具有显著差异化特征的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不仅能够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精准的政策指引,还能够为经济运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从微观视角出发,考察具有显著差异化特征的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不仅能够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精准的政策指引,还能够为经济运行的关键微观基础提供有效改善生产效率的战略指导。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地区)和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在通过熵值法测算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文本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究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地区新质生产力能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机制检验结果来看,地区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赋能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数字技术应用成效以及内外部交易成本降低,进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公司内部治理与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强化均能增强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以及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地区新质生产力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为此,应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并激发数据要素潜能,促进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发展;重视企业治理效能提升,优化信息披露机制,强化披露质量,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将公司治理水平纳入信用评估体系,切实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与健康竞争生态,以期助力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要素生产率 市场公平竞争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9
5
作者 强国令 郏盼盼 冯萧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6,共13页
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的注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 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的注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具体表现为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升创新水平,进而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市场竞争程度低以及未持有银行股份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企业处于成长期,稳定型股权的耐心资本更能发挥作用,当企业处于成熟期,关系型债权的耐心资本更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资源配置 高质量发展 企业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6
作者 宋冬林 曾昭懿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2,共12页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数智化转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融资约束负向调节数智化转型与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环境竞争性则正向调节两者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智化转型情境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结论可为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转型 制造企业 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的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龚勤林 乔涛 冷玉婷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7,共13页
在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背景下,利用2011−2019年中国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 在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背景下,利用2011−2019年中国27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二,技术进步和要素流动是数字经济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农业技术进步、农业劳动力转移、农用耕地流转与农业资本深化;第三,数字经济作用存在异质性,其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不显著,且由于粮食主产区的萎缩与限制政策,数字经济带来的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资本深化效应会受到抑制。基于此,文章认为政府应当推动农业基础设施数字化、助力降低数字技术使用门槛、以数字赋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健全农地流转管理体制,强化粮食主产区农业支持政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进步 要素流动 农业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绩效 被引量:1
8
作者 任颖洁 丁建国 卢阳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9-173,共5页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企业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常面临绿色技术创新和传统经营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绿色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然而,企业在推进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常面临绿色技术创新和传统经营效益提升的双重压力。文章以2012—2021年沪深A股重污染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绿色技术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绩效;绿色技术创新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企业绩效。经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和Bootstrap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要素生产率 企业绩效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应用与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全球生产率分化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永中 刘东升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共21页
机器人技术作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仅直接影响就业需求,还通过就业替代机制和产业结构机制对各国生产率产生分化影响,导致技术红利难以均等惠及所有国家,不利于缩小各国生产率差距。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推断机器人对生产率具... 机器人技术作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不仅直接影响就业需求,还通过就业替代机制和产业结构机制对各国生产率产生分化影响,导致技术红利难以均等惠及所有国家,不利于缩小各国生产率差距。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推断机器人对生产率具有积极影响,且“机器换人”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渠道。基于多个经济体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机器人应用提高了各经济体全要素生产率,但由于高生产率经济体的产业结构与机器人技术的匹配度更高、形成的就业替代效应更强,使其生产率的提升幅度更大,进而总体上加剧了全球生产率分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少数产业结构适宜、政策环境良好的低生产率经济体,也能通过大量引入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高生产率经济体间的生产率差距,凸显了明确政策导向和优化产业结构以确保机器人等新技术能够带来可持续技术收益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应用 要素生产率 生产率分化 产业结构 就业替代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创新广度与创新深度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海本禄 马昂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9,共12页
企业创新是资源分配和创新投入的有机统一。基于2003—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创新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深度对企业全... 企业创新是资源分配和创新投入的有机统一。基于2003—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创新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研究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创新深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相较于非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创新广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曲线更加陡峭。进一步研究表明,高市场化水平情景下,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情景下,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曲线呈现峰值提高、拐点左移的特点,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说明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企业创新效应更加显著,但随之而来的创新广度“门槛”问题也更加突出。由此,提出测度企业创新活动的新视角和新方法,进一步揭示不同市场化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下企业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创新广度 创新深度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探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小华 高洋洋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与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三重内在逻辑。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与全要素生产率创新与发展的理论出发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是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提... 新质生产力与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三重内在逻辑。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与全要素生产率创新与发展的理论出发点,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着力点,高质量发展是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落脚点。我国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基本生产要素的变迁、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减弱,国内经济发展和全球激烈竞争的新环境新趋势,突显了建立新型生产关系、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必要性。需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实体经济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要素生产率 内在逻辑 实践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供应链韧性——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和ESG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盛明泉 裴彩霞 许绍双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6,共14页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演化的背景下,我国供应链体系频现“堵链”“卡链”“断链”等风险隐患。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为增强供应链韧性打开了关键窗口。以2013—202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刻演化的背景下,我国供应链体系频现“堵链”“卡链”“断链”等风险隐患。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为增强供应链韧性打开了关键窗口。以2013—202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显著增强了企业的供应链韧性,全要素生产率与ESG表现发挥了关键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该影响在大规模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韧性 新质生产 ESG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内卷式竞争”影响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了吗?:基于239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雪松 高辛睿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5,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年... 新质生产力是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资本、资源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为增长而竞争”的政治体制背景下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出现增速下滑趋势,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遇到严峻挑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基于2004—2023年地级市层面数据论证了地方政府“内卷式竞争”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内卷式竞争”对地区技术聚集、创新质量和创新成果持续性存在负面影响,但促进了创新投入持续性的提升,最终导致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研究还发现,“内卷式竞争”还会放大地方政府对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偏差。为此,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视角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式竞争 为增长而竞争 新质生产 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与门槛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敬全 李烁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是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05—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是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基于2005—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法测算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探讨FDI对中国GTFP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FDI流入不仅阻碍了本地GTFP的提升,还会产生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即阻碍周边地区GTFP的提升;通过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中西部地区FDI流入对GTFP的负面影响比东部地区更大,呈现“东弱西强”的特征,但东部地区的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其通过“虹吸效应”“以邻为壑”等方式抑制邻近地区GTFP水平的提高;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存在以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为门槛变量的单门槛效应,当跨越门槛值后,FDI对GTFP的影响会从抑制作用转为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绿色要素生产率 空间计量模型 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数字化、绿色科技创新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玲 周煊 +1 位作者 孙璐 刘白鹤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4-214,共11页
基于2008—2022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村数字化水平及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村数字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析农村... 基于2008—2022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农村数字化水平及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村数字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探析农村数字化发展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农村数字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绿色科技创新在农村数字化影响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农村数字化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建议通过倡导优化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机械能节约,减少碳排放,推进循环农业发展,以及加强区域合作协同保护环境等举措,为实现粮食产能提升目标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数字化 粮食要素生产率 绿色科技创新 EBM-GML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路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天建 樊逸男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3,共12页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根本路径。以我国2014-2021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制造业行业、112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识别了知识产权...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根本路径。以我国2014-2021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27个制造业行业、112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机制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识别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系数为0.225,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影响存在明显的行业研发密度异质性;(2)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制造业企业会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两种路径进行技术升级,长期来看,自主创新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明显大于技术引进;(3)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技术引进水平和自主创新水平影响,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激励企业实现创新路径转换,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引进 自主创新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坚 康心 刘新恒 《系统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6-779,共14页
绿色发展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为核心目标,是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作为涵盖环境资源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指标,GTFP受地方政府绿色发展政策导向的显著影响。基于2011~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 绿色发展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为核心目标,是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作为涵盖环境资源要素的资源配置效率指标,GTFP受地方政府绿色发展政策导向的显著影响。基于2011~2021年中国266个城市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文本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对GTFP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主要通过促进绿色技术进步提升地区GTFP;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正向调节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与地区GTFP的关系。异质性分析显示,在大城市、资源型城市及人力资本积累较高城市,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对GTFP的推动作用更为突出。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证实,地方政府绿色发展关注度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协同发展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关注度 绿色要素生产率 金融科技 绿色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体育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艳丽 赵萱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3,共11页
绿色金融是我国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的重要驱动力。该研究基于对绿色金融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的深刻剖析,以我国体育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动态关... 绿色金融是我国体育产业实现高质量的重要驱动力。该研究基于对绿色金融及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的深刻剖析,以我国体育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与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因果链条。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对体育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主要得益于绿色金融在优化企业生产结构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随着企业外部融资约束的缓解,绿色金融对体育企业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在不同经济地带和行业细分领域,绿色金融的影响力呈现出差异性。基于此,从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绿色金融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政府应加强绿色政策引导,完善政策体系;金融机构应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促进产业协同;体育服务业企业应瞄准新兴业态提升服务附加值,体育制造业企业应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体育建筑业企业应通过科技赋能推动智慧建造与绿色升级的协同发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体育企业 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企业生产结构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翠玲 乌云高娃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3,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进行,商贸流通业在城市经济中的角色日益凸显。商贸流通业集聚作为一种城市产业集聚模式,吸引了广泛关注。然而,过度的商贸流通业集聚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绿色全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进行,商贸流通业在城市经济中的角色日益凸显。商贸流通业集聚作为一种城市产业集聚模式,吸引了广泛关注。然而,过度的商贸流通业集聚可能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标之一。与此同时,就业市场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被认为是推动城市经济向绿色方向发展的两大引擎。本研究立足于此,旨在深入研究商贸流通业集聚如何影响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就业市场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两个中介变量探讨其中的机制,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促使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和环境友好的双赢局面。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资源型城市,商贸流通业的集聚能够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就业市场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商贸流通业集聚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过程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对于资源型城市,商贸流通业的集聚会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就业市场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商贸流通业集聚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没有起到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产业集聚 绿色要素生产率 就业市场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要素市场活跃度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以我国四大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鞠志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4-187,共4页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构建实证模型分析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四大城市群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整体较高,但区域差异较大,创新效率呈现先增后降趋...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构建实证模型分析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我国四大城市群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整体较高,但区域差异较大,创新效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技术要素市场发展不仅对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备直接效应,还可以通过改善创新效率间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且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约为85%;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直接提升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能增强技术要素市场发展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最后,从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各生产要素市场协同建设发展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市场发展 流通业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效率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