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王金莲 梁胜昌 +3 位作者 郭怡斌 张琪 屈坤鹏 韩晓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85-1891,共7页
目的比较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MHI)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CNSI)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于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科行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种类将患者分为米托蒽... 目的比较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MHI)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CNSI)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2月至2024年2月于甘肃省中心医院普外科行腔镜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患者,根据术中使用示踪剂种类将患者分为米托蒽醌组和纳米炭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淋巴结及甲状旁腺显影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米托蒽醌组110例,纳米炭组126例,纳米炭组的中央区淋巴结显影时间明显快于米托蒽醌组(P<0.05);米托蒽醌蓝染率为97.5%,纳米炭黑染率为9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托蒽醌组清扫出(9.34±0.22)枚中央区淋巴结,纳米炭组清扫出(9.88±0.24)枚中央区淋巴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托蒽醌组甲状旁腺误切率1.8%,纳米炭组甲状旁腺误切率为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 d、1个月、6个月血钙和PTH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永久性声音嘶哑。米托蒽醌组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乳糜漏和皮肤染色,纳米炭组出现1例术后大出血、1例乳糜漏及2例皮肤染色;米托蒽醌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纳米炭组(P<0.001)。结论在腔镜下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示踪用MHI与CNSI在淋巴结示踪效果和甲状旁腺保护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相比之下,CNSI中央区淋巴结染色时间更快,而MHI操作更简便、代谢更快、性价比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切除术 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效果初步评价初期体会 被引量:111
2
作者 郑传铭 毛晓春 +2 位作者 王佳峰 谭卓 葛明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4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开展的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和颈前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各1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满意程度。结...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4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开展的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和颈前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各11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满意程度。结果:腔镜组平均年龄(35.6±2.6)岁较开放组(48.5±2.3)岁更年轻(P=0.002),而性别比例、肿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区清扫后平均淋巴结数目腔镜组(2.4±1.7)枚与开放组(2.8±1.6)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23.9±28.1)min和引流液量(145.9±81.8)m L均较开放组(48.6±9.8)min、(87.7±18.9)m L更多,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腔镜组延长约1 d住院日。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胸部疼痛在术后3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外,其余时间颈胸部疼痛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腔镜组获得理想的美容满意度(P<0.01)。结论: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极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根治术 腋窝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高飞 姜金汐 +3 位作者 褚俊杰 李建波 陆晓筱 章德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大直径为(6.6±5.4)mm,平均手术时间(156.5±32.7)min,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目为(12±6.4)枚,术后住院时间为(3.3±1.2)d。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暂时性声音嘶哑6例,均在术后1月恢复正常,术后出血1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切口感染发生。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颈前区功能保护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经锁骨下入路 甲状腺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腔镜与中转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比较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伟 仇明 +4 位作者 江道振 郑向民 沈宏亮 刘晟 单成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回顾对比分析完全腔镜和中转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评价腔镜甲状腺手术适应证扩展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6月~2008年5月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且术中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根据继续腔镜手术或中转开放手术分为腔镜组(15例)和... 目的回顾对比分析完全腔镜和中转开放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评价腔镜甲状腺手术适应证扩展的可行性。方法 2001年6月~2008年5月接受腔镜甲状腺手术且术中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根据继续腔镜手术或中转开放手术分为腔镜组(15例)和中转组(10例)。手术范围均为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次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回顾性对比分析两组肿瘤直径、手术时间、出血量、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结果的差异。结果腔镜组乳头状微小癌(直径<1 cm)的比例显著高于中转组(9/15 vs.1/10,P=0.018),且肿瘤直径显著小于中转组[(1.1±0.6)cm vs.(1.6±0.5)cm,t=-2.132,P=0.045]。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腔镜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中转组(3.1±1.2 vs.4.6±1.4,t=-2.945,P=0.007),术后3个月美容评分显著高于中转组(7.7±1.1 vs.3.5±1.2,t=9.009,P=0.000)。腔镜组低钙血症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中转组低钙血症1例,均于出院前缓解。2组分别随访(41.5±22.6)月和(46.8±22.3)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对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医师,严格选择的甲状腺癌病例可以作为腔镜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充气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效果初探 被引量:20
5
作者 项洋锋 郑传铭 葛明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438,共5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经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鲜有报道。探讨该术式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2月—2019年1月选取无充气耳后入路完全腔镜下和颈前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各1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 背景与目的:目前国内经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鲜有报道。探讨该术式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2月—2019年1月选取无充气耳后入路完全腔镜下和颈前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各1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满意程度。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住院时间、颈部疼痛、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88.1±13.8)min]较开放组[(60.4±9.4)min]更长,引流液总量[(134.2±62.0)mL]较开放组[(87.1±26.7)mL]更多(P=0.024)。腔镜组可获得更理想的美容满意度(P<0.01)。结论:无充气耳后发际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极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根治术 耳后发际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下单切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及美容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纪男 刘淑珍 +1 位作者 李鹏 刘杨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570,共5页
目的 探讨锁骨下单切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4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2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传统颈前入路开放手术,68例)和B... 目的 探讨锁骨下单切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4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32例拟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依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传统颈前入路开放手术,68例)和B组(锁骨下单切口入路腔镜手术,6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状况、甲状腺功能、切口美容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术中出血量低于A组,术后引流量高于A组(均P<0.05);两组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B组术后3 d、术后7 d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低于A组(均P<0.05)。B组术后3 d的TSH、FT3及FT4水平均高于A组(均P<0.05)。术后3个月,B组切口美容满意度高于A组(χ^(2)=10.534,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0.706,P=0.401)。结论 锁骨下单切口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较轻,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小,切口美容满意度高,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手术 锁骨下单切口入路 疗效 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伟 陈德兴 +2 位作者 董加纯 金永焕 李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69-170,175,共3页
关键词 甲状腺根治术 临床研究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素钠 甲状腺手术 手术并发症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镇痛对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楠 王康 +2 位作者 孙磊 李德闽 姚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0-723,共4页
目的全腔镜食管癌术后的疼痛是影响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因素,关于术后静脉使用氟比洛芬酯在食管癌手术后镇痛作用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氟比洛芬酯镇痛对全腔镜食管癌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东部战区总医... 目的全腔镜食管癌术后的疼痛是影响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因素,关于术后静脉使用氟比洛芬酯在食管癌手术后镇痛作用的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氟比洛芬酯镇痛对全腔镜食管癌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东部战区总医院64例心胸外科接受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使用氟比洛芬酯+自控镇痛泵)、对照组(单纯使用自控镇痛泵),每组32例。观察2组在术后12h、24h、 48h、72h血清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并使用静息时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氟比洛芬酯组术后12h时血清IL-6、PCT[(120.19±13.52 )μg/L、(1.89±0.18)μg/L]较对照组血清[(156.53±13.46 )μg/L、(1.99±0.12 )μg/L]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48h、72h时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氟比洛芬酯组术后12h、24h、48h、72h时VAS评分[(2.37±0.87)分、(3.84±0.92)分、(2.84±1.02)分、(2.62±0.83)分]较对照组[(4.53±1.08)分、(5.04±1.27)分、(4.00±1.05)分、(3.81±1.0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食管癌术后静脉使用氟比洛芬酯镇痛能显著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疼痛,对全腔镜食管癌手术后快速康复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食管根治术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曲红莲 李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573-574,共2页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自1997年问世[1],其美容效果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我院自2001年9月开展腔镜下甲状腺手术[2],手术逐渐由甲状腺良性疾病扩展至甲状腺恶性疾病,至2010年1月实施胸乳晕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22例,取得满意治疗护理效果,现...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自1997年问世[1],其美容效果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我院自2001年9月开展腔镜下甲状腺手术[2],手术逐渐由甲状腺良性疾病扩展至甲状腺恶性疾病,至2010年1月实施胸乳晕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22例,取得满意治疗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根治术 围术期护理 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良性疾病 美容效果 恶性疾病 乳晕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和原位保留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金伟 王泽升 +5 位作者 张琪 成晓舟 张宇鹏 王小虎 曹维嘉 屈坤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885-2887,2892,共4页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手术是甲状腺结节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中甲状腺全切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1]。低钙血症是甲状腺全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文献报道[2],接受双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者占...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手术是甲状腺结节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其中甲状腺全切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1]。低钙血症是甲状腺全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相关文献报道[2],接受双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中,术后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者占23.6%,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者占7.2%。低钙血症临床症状[3]常表现为感觉异常、肌肉痉挛或手足抽搐,严重者可表现为癫痫发作、气管痉挛、喉痉挛及心律失常。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甲状腺癌患者的手术方案,以减轻对甲状旁腺功能的损伤,是近几年腔镜甲状腺癌手术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于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报道多为传统开刀手术,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腔镜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并规律随访其甲状旁腺及钙离子恢复情况,比较甲状旁腺自体移植和原位保留中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的情况,探讨甲状旁腺自体移植的临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术 手足抽搐 气管痉挛 喉痉挛 甲状腺结节 低钙血症 肌肉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对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琪 王泽升 +3 位作者 高金伟 章婧 张宇鹏 屈坤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7-444,共8页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1年4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3例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选择性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 目的探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联合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对术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1年4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3例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行选择性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分为移植组(n=171)与非移植组(n=152)。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体循环甲状旁腺激素(PTH)、Ca2+浓度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收集移植患者双臂肘窝静脉PTH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果移植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非移植组(33.33%vs.23.03%),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低于非移植组(0.58%vs.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移植组术后1周至术后12个月的PTH浓度均高于非移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移植患者术后1周至术后12个月移植侧肘窝静脉PTH浓度明显高于非移植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移植组甲状旁腺PTH分泌功能恢复至术前的85.42%,非移植组恢复至术前的67.6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OR=1.671,95%CI 1.020~2.738,P=0.041)和桥本甲状腺炎(OR=1.925,95%CI 1.138~3.259,P=0.015)是甲状腺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移植(OR=0.106,95%CI 0.013~0.857,P=0.035)是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移植(OR=1.736,95%CI 1.044~2.887,P=0.034)和桥本甲状腺炎(OR=1.903,95%CI1.111~3.258,P=0.019)是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移植(OR=0.101,95%CI0.012~0.839,P=0.034)是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保护因素。结论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是预防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有效策略,但同时可导致术后短期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尽可能在原位保留上极甲状旁腺的基础上,选择性移植术中损伤或血供不良的下极甲状旁腺,更有利于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根治术 选择性甲状旁腺自体移植术 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双管胸腔引流对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安立 郑超 王康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比较胸腔-纵隔双管胸腔引流和单管胸腔引流对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TERE)围术期吻合口瘘、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行TERE的10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 目的比较胸腔-纵隔双管胸腔引流和单管胸腔引流对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TERE)围术期吻合口瘘、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行TERE的105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放置双管胸腔引流进行分组:双管组(双管胸腔引流,n=45)及单管组(单管胸腔引流,n=60)。比较两组围术期吻合口瘘、食管气管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双管组围术期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管组(4.4%vs 25.0%,P=0.005),在食管气管瘘(0%vs 1.6%)、住院总时间(15d vs 17d)、住院总费用(93530元vs 98464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ERE双管胸腔引流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食管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食管根治术 双管胸引流 吻合口瘘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的临床经验及疗效 被引量:18
13
作者 宫毅 左仲坤 +2 位作者 刘子儒 叶飞 黄江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09-1015,共7页
目的:探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和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117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腔镜手术组(n=72)和开放手术组(n=45),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 目的:探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经验和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共117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腔镜手术组(n=72)和开放手术组(n=45),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与开放手术组相比,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P<0.05)、手术时间较长(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随访时间超过20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结论:全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手术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具有颈部无痕、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更易被年轻患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入路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三保 王亚兵 任俊玲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究3种不同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2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口组(经口腔... 目的:探究3种不同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240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对象,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经口组(经口腔前庭入路,n=71)、经腋窝组(经腋窝入路,n=73)和经胸乳组(经胸乳入路,n=96)。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围术期指标,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切口美观度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腋窝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经口组、经胸乳组(均P<0.001);各组切口总长度比较:经口组<经胸乳组<经腋窝组(均P<0.001);经口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经腋窝组、经胸乳组,清扫时间短于经腋窝组、经胸乳组(均P<0.001)。术后6 h、12 h、24 h和48 h,经口组、经腋窝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小于经胸乳组(均P<0.001)。经口组、经腋窝组的切口美观度、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经胸乳组(均P<0.001)。3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1)。结论:3种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疗效相当,术后并发症无差别,但经腋窝入路手术时间最短,经口腔前庭入路清除中央区淋巴结效果更好,用时更短,在保证疗效的同时,美容效果更佳,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 手术 经口前庭入路 经腋窝入路 经胸乳入路 临床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娜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8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乳癌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皮下气肿的护理、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训练,给予出院指导。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和功能恢复满...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乳癌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皮下气肿的护理、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训练,给予出院指导。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创伤小、术后外形恢复好,恰当的护理可促进患者心理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切口长度及术后血清Tg、VEGF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4
16
作者 丁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3581-358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我院72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统计... 目的探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6年9月我院72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统计对比两组术后第1天手术情况、入院时及术后第1天血清VEGF及Tg水平变化情况、手术美观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疼痛评分、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手术用时较对照组长(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数目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两组血清VEGF及Tg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手术美观效果总满意度(97.22%)较对照组(75.00%)高(P<0.05)。结论采用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显著,切口小,术后疼痛感轻,可有效降低血清Tg、VEGF水平,提高手术美观效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 切口长度 TG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cT1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景铧 张帆 +2 位作者 张毅 苑龙 姜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61-1467,共7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全腔镜(totally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在cT1N0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完成的287例原发性cT1N0甲状腺乳...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全腔镜(totally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TET)在cT1N0甲状腺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完成的287例原发性cT1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全腔镜手术治疗(腔镜组)145例,行开放治疗(开放组)1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并发症、复发及美容效果。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平均年龄(P=0.283)、性别比例(P=0.344)、肿瘤大小(P=0.265)及病灶分布情况(P=0.872)具有可比性。手术效果方面,针对一侧腺叶切除+一侧中央区清扫患者,腔镜组与开放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P=0.847)、转移淋巴结数目(P=0.839)方面无显著差异。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P<0.001),而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组(P<0.001)。针对双侧腺叶切除+一侧中央区清扫患者,腔镜组与开放组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P=0.092)、转移淋巴结数目(P=0.241)方面无显著差异。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放组(P<0.001),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放组P<0.001)。手术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暂时性/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喉返神经损伤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腔镜组患者术后无1例出血皮下积液及创面感染。在美容效果方面,腔镜组显著优于开放组(P<0.01)。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6~30)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TET治疗cT1N0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安全可行的,TET可作为有美容需求cT1N0甲状腺乳头状癌者的优选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 甲状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与开放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红强 殷德涛 +4 位作者 马润声 王勇飞 柳桢 苌群刚 唐艺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评价腔镜与开放两种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探讨腔镜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按... 目的评价腔镜与开放两种术式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疗效,探讨腔镜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外科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98例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46例,开放组52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清扫淋巴结数量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低钙血症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9 3,0.914 1,0.581 9);腔镜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5.06±3.20)枚,开放组患者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为(4.80±3.19)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6 7)。结论腔镜与开放术式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疗效相当,但腔镜术式美容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 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冯萍 马立 +4 位作者 余一平 方静 陈曦 夏苗火 徐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331-2333,共3页
目的:通过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临床效果的比较,以探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其优缺点。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单侧甲状腺肿块患者60例,行全乳晕入路27例,胸乳入路33例,比较两种手术入... 目的:通过对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全乳晕入路与胸乳入路临床效果的比较,以探讨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及其优缺点。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单侧甲状腺肿块患者60例,行全乳晕入路27例,胸乳入路33例,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种手术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甲状旁腺暴露率、喉返神经暴露率、手术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手术切口美容效果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胸乳入路相比,全乳晕入路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同时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入路 甲状腺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0
作者 黎东伟 李君久 +4 位作者 熊秋华 张慧嫦 莫大超 孙达 欧阳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 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4年6月采用胸乳三孔入路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67例,于左侧乳房内侧缘及双乳晕上缘做切口置入trocar,在颈前颈阔肌下间隙建立手术操作空间,次全切除双侧甲状腺,仅保留背内侧薄片状腺体组织。结果67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5-155 min,(109.6±34.1)min;术中出血量5-300 ml(中位数80 ml);术后引流总量10-325 ml,(115.3±64.5)ml;术后引流时间2-4 d,(2.3±0.5)d;术后住院时间3-8 d,(5.0±1.0)d。术后3例一过性声嘶,1例饮水后呛咳,无呼吸困难、窒息、抽搐、甲亢危象等并发症。67例随访6-36个月,(23.6±8.8)月,3例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4例复发,其余患者无复发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原发性甲亢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胸乳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