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对于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 DS)分类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来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就...目的:研究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对于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 DS)分类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来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832例,入选病人全部双体位拍摄并进行COMBO模式检查[包括DBT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 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分别对COMBO及FFDM检查进行BI-RA DS分类,并比较COMBO模式和FFDM检查模式在同一患者图像中腺体含量的判断、肿块特征的显示以及间接征象的显示;对832例进行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判断两种检查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对有病理结果的79例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本组乳腺疾病患者中,多量腺体者(包括c类及d类)占87.6%,少量腺体者(包括a类及b类)占11.7%。判断腺体含量时,COMBO模式可以观察到更细致的腺体分布状况;秩和检验结果显示:COMBO模式及FFDM检查模式对乳腺BI-RADS分类诊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MBO整体分类级别高于FFDM;诊断效能的比较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FFDM ROC曲线下面积是0.805,COMBO模式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COMBO模式最佳截点值的敏感度为82.9%,高于FFDM的敏感度(60%),二者的特异度相同,均为93.2%。结论:DBT在乳腺X线检查进行BI-RA DS分类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MRI增强检查和手术...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MRI增强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应用Medcalc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FFDM和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160例患者中,FFDM检出肿块131例,发现钙化37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3例;MRI增强扫描检出肿块134例,发现钙化31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8例。ROC曲线分析FFDM和增强MR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24和0.929,P>0.05,在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上,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FDM是筛查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增强MRI能更多地显示乳腺癌病灶的特征,两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FFDM及CDFI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FFDM及CDFI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于术前行FFDM及CDFI检查的435例乳腺癌患者和23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FFDM、CDFI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一步分析FFDM及CDFI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结果 FFDM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指数均高于CDFI,FFDM+CDF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指数均高于单独诊断。FFDM、CDFI、病理检查结果均一致的患者,乳腺良/恶性病变的FFDM及CDFI特征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及浸润、结构扭曲及钙化的比例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浸润及小分叶、回声不均匀、钙化、血流信号2-4级的比例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结论 FFDM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FFDM与CDFI联合检查对乳腺癌及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的诊断均优于单独诊断。乳腺病变中FFDM及CDFI特征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超声(US)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US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应用Me...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超声(US)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US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应用Medcalc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FFDM和US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 :160例患者中,乳腺癌64例,浸润性导管癌48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导管内癌4例,炎性乳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FFDM检出肿块131例,发现钙化37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3例;US检出肿块129例,发现钙化3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58例。ROC曲线分析FFDM曲线下面积(AUC)是0.924,US的AUC是0.897,在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上,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是筛查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FFDM在诊断乳腺癌上比US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多地显示乳腺癌病灶的特征,二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的大规模使用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对于致密型乳腺患者,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减低。本研究旨在对比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背景与目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的大规模使用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对于致密型乳腺患者,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减低。本研究旨在对比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术前评估乳腺癌肿块大小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13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FFDM、DB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选取每种检查均可测量最大径的肿块纳入本研究。由3名高年资放射诊断科医师分别测量可见肿块最大径,利用方差分析比较DBT、超声、FFDM及MRI与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种检查与大体标本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并应用配对t检验评价DBT术前评估肿块大小的能力。结果:136例患者共发现140枚肿块,排除26例患者选择先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最后纳入研究的为114枚肿块。DBT及MRI测得肿瘤最大径与病理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FDM和超声与病理测量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FFDM相比:t=3.30,P=0.013 4;与超声相比:t=2.58,P=0.021 5)。DBT(r=0.81)、MRI测量值(r=0.84)与病理测量值的相关性显著高于超声(r=0.68)和FFDM组(r=0.69)。结论:DBT术前评估乳腺癌肿块大小的能力显著优于超声和FFDM,与MRI相似;DBT作为乳腺X线摄影新技术,在乳腺癌术前分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融合断层(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59例来院做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分别采用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DBT摄影,并独立诊断,以病理诊...目的探讨数字乳腺融合断层(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59例来院做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分别采用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DBT摄影,并独立诊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FFDM、FFDM结合DBT诊断乳腺癌的能力。结果 759例患者中,正常和良性病变555例,恶性病变204例。FFDM与FFDM结合DBT检查诊断乳腺疾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94,P<0.000 1),两者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082,P<0.000 1)。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FFDM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67.6%,特异度96.2%,Youden指数0.638,阳性预测值86.8%,阴性预测值89%;FFDM结合DBT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80.9%,特异度97.1%,Youden指数0.78,阳性预测值91.2%,阴性预测值93.3%。FFDM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9,FFDM结合DBT诊断乳腺癌的AUC值为0.969。FFDM结合DBT和FFDM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26,P<0.001)。DBT的辐射剂量高于FFD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位:Z=-27.005,P<0.000 1;MLO位:Z=-27.514,P<0.000 1)。结论 FFDM结合DBT诊断乳腺癌的能力高于FFDM,然而辐射剂量也高于FFDM,所以DBT不适于乳腺普查,更适用于对可疑病灶的鉴别诊断。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研究数字乳腺三维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对于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 DS)分类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11月来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832例,入选病人全部双体位拍摄并进行COMBO模式检查[包括DBT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 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分别对COMBO及FFDM检查进行BI-RA DS分类,并比较COMBO模式和FFDM检查模式在同一患者图像中腺体含量的判断、肿块特征的显示以及间接征象的显示;对832例进行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判断两种检查方法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对有病理结果的79例患者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本组乳腺疾病患者中,多量腺体者(包括c类及d类)占87.6%,少量腺体者(包括a类及b类)占11.7%。判断腺体含量时,COMBO模式可以观察到更细致的腺体分布状况;秩和检验结果显示:COMBO模式及FFDM检查模式对乳腺BI-RADS分类诊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MBO整体分类级别高于FFDM;诊断效能的比较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FFDM ROC曲线下面积是0.805,COMBO模式ROC曲线下面积为0.941,COMBO模式最佳截点值的敏感度为82.9%,高于FFDM的敏感度(60%),二者的特异度相同,均为93.2%。结论:DBT在乳腺X线检查进行BI-RA DS分类时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文摘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磁共振(MRI)增强扫描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MRI增强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应用Medcalc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FFDM和增强MRI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160例患者中,FFDM检出肿块131例,发现钙化37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3例;MRI增强扫描检出肿块134例,发现钙化31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8例。ROC曲线分析FFDM和增强MRI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24和0.929,P>0.05,在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上,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FDM是筛查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增强MRI能更多地显示乳腺癌病灶的特征,两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文摘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FFDM及CDFI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为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于术前行FFDM及CDFI检查的435例乳腺癌患者和23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FFDM、CDFI及其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比较三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一步分析FFDM及CDFI特征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关系。结果 FFDM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指数均高于CDFI,FFDM+CDF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指数均高于单独诊断。FFDM、CDFI、病理检查结果均一致的患者,乳腺良/恶性病变的FFDM及CDFI特征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及浸润、结构扭曲及钙化的比例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乳腺癌患者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浸润及小分叶、回声不均匀、钙化、血流信号2-4级的比例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P〈0.05)。结论 FFDM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FFDM与CDFI联合检查对乳腺癌及不同临床分期乳腺癌的诊断均优于单独诊断。乳腺病变中FFDM及CDFI特征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文摘目的:对比性研究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超声(US)在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乳腺肿物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接受FFDM、US检查和手术病理检查。应用Medcalc软件对影像资料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FFDM和US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 :160例患者中,乳腺癌64例,浸润性导管癌48例,浸润性小叶癌9例,导管内癌4例,炎性乳癌2例,印戒细胞癌1例。FFDM检出肿块131例,发现钙化37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3例;US检出肿块129例,发现钙化3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58例。ROC曲线分析FFDM曲线下面积(AUC)是0.924,US的AUC是0.897,在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上,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是筛查乳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FFDM在诊断乳腺癌上比US有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多地显示乳腺癌病灶的特征,二者结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文摘背景与目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的大规模使用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对于致密型乳腺患者,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减低。本研究旨在对比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与常规影像学检查术前评估乳腺癌肿块大小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13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FFDM、DB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选取每种检查均可测量最大径的肿块纳入本研究。由3名高年资放射诊断科医师分别测量可见肿块最大径,利用方差分析比较DBT、超声、FFDM及MRI与术后大体标本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种检查与大体标本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并应用配对t检验评价DBT术前评估肿块大小的能力。结果:136例患者共发现140枚肿块,排除26例患者选择先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最后纳入研究的为114枚肿块。DBT及MRI测得肿瘤最大径与病理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FDM和超声与病理测量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FFDM相比:t=3.30,P=0.013 4;与超声相比:t=2.58,P=0.021 5)。DBT(r=0.81)、MRI测量值(r=0.84)与病理测量值的相关性显著高于超声(r=0.68)和FFDM组(r=0.69)。结论:DBT术前评估乳腺癌肿块大小的能力显著优于超声和FFDM,与MRI相似;DBT作为乳腺X线摄影新技术,在乳腺癌术前分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文摘目的探讨数字乳腺融合断层(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59例来院做乳腺X线检查的患者,分别采用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和DBT摄影,并独立诊断,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FFDM、FFDM结合DBT诊断乳腺癌的能力。结果 759例患者中,正常和良性病变555例,恶性病变204例。FFDM与FFDM结合DBT检查诊断乳腺疾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94,P<0.000 1),两者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082,P<0.000 1)。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FFDM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67.6%,特异度96.2%,Youden指数0.638,阳性预测值86.8%,阴性预测值89%;FFDM结合DBT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80.9%,特异度97.1%,Youden指数0.78,阳性预测值91.2%,阴性预测值93.3%。FFDM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9,FFDM结合DBT诊断乳腺癌的AUC值为0.969。FFDM结合DBT和FFDM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26,P<0.001)。DBT的辐射剂量高于FFD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位:Z=-27.005,P<0.000 1;MLO位:Z=-27.514,P<0.000 1)。结论 FFDM结合DBT诊断乳腺癌的能力高于FFDM,然而辐射剂量也高于FFDM,所以DBT不适于乳腺普查,更适用于对可疑病灶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