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全息协调优化研究——以宁夏固原县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利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6-781,共6页
运用全息协调的理论和方法, 以黄土丘陵区宁夏固原县为例, 选择粮食总产、输沙模数为目标因子, 土地利用结构、降水量、积温为结构因子, 利用1949-2003年的生态经济数据, 对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生态-经济优化。结果表明:牧草地对粮食产... 运用全息协调的理论和方法, 以黄土丘陵区宁夏固原县为例, 选择粮食总产、输沙模数为目标因子, 土地利用结构、降水量、积温为结构因子, 利用1949-2003年的生态经济数据, 对土地利用系统进行了生态-经济优化。结果表明:牧草地对粮食产量和水保效益起显著作用, 土地利用系统优化可实现粮食总产增加和输沙模数下降的“双赢”。全息协调分析表明, 粮食总产的最大值为18.92万t·a^-1, 最小输沙模数为1 052.9 t·km^-2·a^-1;目标因子相等权重条件下的土地优化利用调整方案是:在2003年基础上, 将〉25°全部和10°- 25°部分坡耕地共计3.07万hm^2退耕还林(草), 输沙模数将由6 000 t·km^-2·a^-1降至2 000 t·km^-2·a^-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全息协调理论 结构优化 退耕还林(草) 生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理论基础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巧生 王华 朱蓓 《理论月刊》 2001年第4期21-22,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区域矿产资源规划 已成为各级政府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本文论析了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理 论基础,即市场经济理论、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理论和劳动地域分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区域矿产资源规划 已成为各级政府矿产资源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本文论析了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理 论基础,即市场经济理论、大协调全息经济运行理论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探讨了该理论对 规划的指导作用,并结合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就优势转化理论与实践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 优势转化理论 市场经济理论 协调全息经济运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