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河北省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
1
作者 杨飒 刘宏权 +2 位作者 魏丽贤 明宇 潘增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5,共10页
微咸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有效利用可以显著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探究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微咸水在农业、... 微咸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资源,其有效利用可以显著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探究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微咸水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的用水量以及微咸水单方水成本作为投入指标,微咸水替代淡水的占比、微咸水灌溉作物产量变化、农业灌溉面积增加值以及微咸水工业增加值作为产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的测度分析,对2012—2022年间河北省微咸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表明:2012—2022年间,河北省微咸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平均值为0.575,效率较高的微咸水利用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北部的沧州市和邢台市,其中,黄骅市的综合效率最高,而永清县的综合效率最低;近年来,河北省微咸水资源利用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1.115,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技术进步对其影响较大,而效率变动的驱动作用次之。尽管河北省微咸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较低,但仍存在显著的提升空间和潜力。此外,技术进步在提高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需持续增强河北省在微咸水利用领域的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并优化资源配置,以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资源利用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全局比malmquist指数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及内部视角下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局参比的US-SBM模型 被引量:14
2
作者 卜洪运 崔雪飞 李红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4,共7页
从投入产出角度定义生态经济效率以衡量地区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经济产出能力,结合全局参比法利用USSBM模型对京津冀13个城市2003—2013年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和演变分析,并从构成区域投入产出系统的资源、环境和经济三方面分析了生... 从投入产出角度定义生态经济效率以衡量地区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经济产出能力,结合全局参比法利用USSBM模型对京津冀13个城市2003—2013年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和演变分析,并从构成区域投入产出系统的资源、环境和经济三方面分析了生态经济无效率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京津冀13个城市的生态经济效率呈两极分化且跨期变化不大;对生态经济无效率影响最严重的为环境产出无效率,其次为资源投入无效率和经济产出无效率。其中,二氧化硫和烟尘过量排放对环境无效率合计贡献约80%,水、能源和土地等过度消耗对资源无效率合计贡献超过70%;个别城市生态经济无效率主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效率 全局参比 US-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效率的动态分析——基于博弈交叉效率模型与全局Malmquist指数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必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5-72,共8页
利用博弈交叉效率DEA模型与全局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0-2016年高等教育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教育平均效率水平以2006年为拐点呈现V字形趋势,省际效率水平存在差异,东部省市区总体优于中西部省市区;从全国平均水平看,教... 利用博弈交叉效率DEA模型与全局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000-2016年高等教育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教育平均效率水平以2006年为拐点呈现V字形趋势,省际效率水平存在差异,东部省市区总体优于中西部省市区;从全国平均水平看,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是由效率变动和技术变动共同决定的,2004年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较为平稳;从省际角度出发,各省市区的教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存在差异,东部省市区的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由技术进步推进,而中西部省市区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更多地由效率改善推进。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效率水平,国家需要继续统筹全国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创新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等方式提升各省市区教育效率,针对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弈交叉效率DEA模型 全局malmquist指数 高等教育效率 动态分析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河北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刘继为 姜安隆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2-803,共12页
“双碳”战略下农业领域将迎来广泛且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河北省农业发展长期处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趋紧局面,研究其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基于2002—2021年11个地市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 “双碳”战略下农业领域将迎来广泛且深刻的系统性变革。河北省农业发展长期处于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趋紧局面,研究其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可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基于2002—2021年11个地市面板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非期望产出的全局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水平,通过ArcGIS软件进行时空分布格局可视化呈现与演变趋势分析,并采用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识别空间分异主要影响因素及因素间交互作用。结果表明,2002—2021年河北省农业生态效率均呈现阶段性波动上升态势,由2002年的0.63提升至2021年的0.94。各地市效率值曲线演变特征差异性显著,空间格局分异特征明显,东西部差异逐渐缩小,北高南低差异凸显。农民收入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密度、农作物种植结构、城镇化率是影响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各因子解释力及因子交互解释力随时间演进均呈现波动变化趋势。未来应因地制宜探索不同地区农业发展重点,着力消解不均衡发展态势,加快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找准与农业生态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有效契合点,切实提升农业生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效率 全局参比 超效率SBM模型 数最优地理探测器 时空演进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生产技术、规模、管理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全局DEA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臧洪 丰超 周肖肖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本文引入全局DEA和"环境技术"概念框架,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SBM模型来构造绿色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并运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绿色生产技术、规模、管理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11年间中国绿... 本文引入全局DEA和"环境技术"概念框架,结合方向距离函数和SBM模型来构造绿色生产率和能源利用效率指标,并运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实证研究绿色生产技术、规模、管理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2~2011年间中国绿色生产率累积增长达9.79个百分点,技术进步、规模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对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65.57、-76.43、-89.14个百分点;(2)绿色生产技术、规模效率、管理水平以及煤炭占比、能源价格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4450、0.8099、0.9309、-0.2515、0.0390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合理调整生产规模,提高规模效率,加快市场化改革,积极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作用,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是现阶段中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生产率 全局DEA 资源配置效率 TOBIT模型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效应 被引量:82
6
作者 吴丹丹 冯学钢 +2 位作者 马仁锋 郝晨 吴杨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65,共19页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产业驱动力,已成为促进区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但基于城市尺度,数字经济与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在学术上仍未得到系统性实证。文章融合多源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运用全局可参比Malmquist模型测... 数字经济作为新型产业驱动力,已成为促进区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但基于城市尺度,数字经济与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间的关系在学术上仍未得到系统性实证。文章融合多源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运用全局可参比Malmquist模型测算2011—2019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继而采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探索性实证数字经济与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平滑转换效应。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且旅游业技术进步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2)数字经济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平滑转换特征。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其影响效果保持稳健。(3)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创新潜力和数字普惠金融等分维度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同样具有显著的非线性促进效应。(4)分地区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高旅游业发展地区和高数字经济发展地区,数字经济对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上述结论不仅为理解和分析中国城市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合理利用数字经济促进城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未来,政策上应推动“数字经济+旅游”深度融合、完善互联网营销体系,加强数字经济时代的旅游业制度创新,同时高度关注数字经济影响效应的异质性特征,促进不同类型城市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效率 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 全局可参比malmquist模型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下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基于平衡充分发展水平的门槛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锴 周雅慧 +1 位作者 王嵩 张耀光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共8页
创新驱动是破解中国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破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采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运用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通过构建指标... 创新驱动是破解中国区域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破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采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市(因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面板数据,运用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测度了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分别对中国各省市的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然后通过门槛回归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平衡和充分发展水平下创新驱动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①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②各省市平衡和充分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各省市之间的变化情况差异较大,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③在不同的平衡及充分发展水平下,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当平衡充分发展水平较低时,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没有显著影响;当平衡充分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平衡充分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创新驱动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平衡充分发展 创新驱动 全局比malmquist模型 门槛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碳排放的长三角港口群动态效率测度 被引量:8
8
作者 郑琰 巴文婷 肖玉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4-46,共13页
为探究考虑碳排放的港口动静态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探寻兼顾节能减排与港口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三阶段SBM-DEA(Slack-based Measurement Model-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与方向距离函数,构建考虑非期望产... 为探究考虑碳排放的港口动静态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探寻兼顾节能减排与港口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三阶段SBM-DEA(Slack-based Measurement Model-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与方向距离函数,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港口动态效率测度模型;应用面板引力模型,剥离环境因素与随机噪声的影响;结合改进的Malmquist指数,根据港口投入、产出要素距前沿面映射点的相对距离计算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最后,选取长三角港口群2008—2020年16个主要港口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港口之间的效率存在明显差异,第3阶段较第1阶段效率均值提升3.474个百分点;多数港口投入指标增加,但产出指标未按同比例增长,这是因为非期望产出指标港口碳排放量逐年增长;货物运输水平增长1个百分点,港口整体泊位数、码头长度和万吨级泊位数冗余分别对应减少0.4192、0.0436和0.3862个百分点;考虑碳排放后港口群第3阶段效率均值下降0.062,效率值低的港口受碳排放的抑制作用较为显著;从动态变化角度来看,长三角港口群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增长1.400个百分点,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提升是促进港口发展的重要因素;碳排放产出会对技术进步指数、纯技术效率变动指数和ML指数产生不利影响,对港口结构加以优化及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有助于促进港口综合动态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碳排放动态效率 三阶段SBM-DEA模型 长三角港口群 改进的malmquist全局参比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产技术推广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彭乐威 杨正勇 +1 位作者 闫周府 张迪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8-82,共5页
水产技术推广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推动渔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16—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和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对水产技术推广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全方位测度,并借助... 水产技术推广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推动渔业绿色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16—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和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对水产技术推广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的全方位测度,并借助Tobit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产技术推广效率地区差异较大,呈东部最高、东北次之、西部再次、中部最低的分布格局;水产技术推广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呈增长态势,不同地区增长不均衡,呈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依次递减的特征,技术进步是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技术效率贡献有限;渔业产业规模、渔技人员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以及渔民的技术采纳程度和收入水平对推广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渔业灾情对推广效率呈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技术推广 效率测度 EBM模型 全局比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测度、空间溢出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07
10
作者 吴昊玥 黄瀚蛟 +1 位作者 何宇 陈文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62-1773,共12页
准确测度农业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可为加快实现农业减排增效提供理论参考。已有研究未将碳排放与其他要素的共同作用进行分离,研究实质为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而非农业碳排放效率。为完善既有测算思路,本文在农业全要... 准确测度农业碳排放效率并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可为加快实现农业减排增效提供理论参考。已有研究未将碳排放与其他要素的共同作用进行分离,研究实质为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而非农业碳排放效率。为完善既有测算思路,本文在农业全要素框架下搭建碳排放效率的理论模型,基于GB-US-SBM模型测算2000—2019年间中国30省(市、自治区)的农业碳排放松弛量,根据碳排放松弛量与实际值计算农业碳排放效率。在此基础上,从产业、要素、环境3个方面出发,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与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均值为0.778,具有较大减排潜力。省级层面上,仅内蒙古和青海两地的农业碳排放效率达1.000,其余地区均存在不同规模的减排空间;根据总量与效率的双重特征,将30省(市、自治区)分为高排高效区、低排高效区、高排低效区和低排低效区。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全局Moran’s I显著大于0(P<0.01),说明效率整体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农业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表明邻近地区间的效率呈良性互动的演进特征。就直接效应而言,本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农业投资强度、财政支农力度和受灾程度对本省农业碳排放效率存在负向影响,有效灌溉率和城镇化率则表现为正向作用。从溢出效应来看,邻近地区的受灾程度将负向影响本省农业碳排放效率,而城镇化率则呈积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分区域、分类别推进低碳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效率 全局参比 GB-US-SBM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段新 戴胜利 张志胜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0,共5页
文章首先对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30个省份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一方面采用全局参比法、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 文章首先对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构建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30个省份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一方面采用全局参比法、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采用熵权法对不同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2008—2019年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但是教育发展水平的上升速度快于城市化效率。(2)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呈现阶梯状分布,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递减。(3)2008年我国的城市化效率和教育发展水平处于轻度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但是经过12年的发展,在2019年我国城市化效率与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了勉强协调和初步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效率 教育水平 全局参比 DEA-SBM模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