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图像后处理对全数字化乳腺影像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 1
-
-
作者
陈羽琦
贺文
赵丽琴
陈疆红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38-2241,共4页
-
文摘
目的比较全数字化乳腺影像(FFDM)的两种图像后处理方式———动态对比度全智能优化(PV)与组织均衡技术(TE)对乳腺病变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乳腺X线图像,按经PV和TE两种后处理方式的图像和原始图像(RAW)分为3组,由2名放射科医师阅片并记录评分结果。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例患者共62个病灶,均经病理证实。PV组、TE组及RAW组ROC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770±0.031、0.684±0.033、0.709±0.032。3组中PV组Az值及敏感度最高,RAW组假阴性率最高,TE组假阳性率最高。对于恶性病灶,PV组优于TE组及RAW组,TE组与RAW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良性病灶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恰当的后处理能够增加FFDM对特定类型病变的显示能力;对检出恶性病灶,PV优于TE。
-
关键词
全数字化乳腺影像
图像后处理
乳腺
动态对比度全智能优化
组织均衡技术
-
Keywords
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Image post-processing
Breast
Premium view
Tissue equalization tech nique
-
分类号
R388.2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宝钢数字化自动煤岩分析技术
被引量:4
- 2
-
-
作者
胡德生
王文韬
刘其真
-
机构
宝钢技术中心
复旦大学
-
出处
《炼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150-154,共5页
-
文摘
多学科合作开发的数字化自动煤岩分析技术,采用高精度和可改变曝光时间数码摄像头,扩展了灰度级, 提高了反射率测定精度。利用所获高分辩率显微图像,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煤岩组分的自动识别分类。结合自动扫描、自动聚焦,实现了煤岩特性的自动快速分析。克服了显微光度计速度慢和图像分析仪精度低的不足,继承了显微光度计精度高和图像分析仪的测定速度快的优点,使得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实现了煤岩特性测定的数字化和自动化,速度快、劳动强度低,操作人员不要经过专业培训。
-
关键词
煤岩组分
反射率
分析技术
自动化
数字化
自动扫描
图像分析仪
显微光度计
宝钢
图像识别技术
-
Keywords
maceral specification
reflectance
analysis technique
automation, digital
-
分类号
TF526.1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
-
题名图像扫描技术的局限性
- 3
-
-
作者
周纳新
-
机构
漯河市档案馆
-
出处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1,共1页
-
-
关键词
档案资源数字化
档案原文存储
图像扫描技术
局限性
档案原文检索
图像存储空间
-
分类号
G272.4
[文化科学—档案学]
-
-
题名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7
- 4
-
-
作者
王君玲
许乙凯
周芳
黎依文
陈文迪
-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34-39,共6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厅基于医学图像大数据的肿瘤精准诊断系统(2015B010131011)资助
-
文摘
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IMR)在低管电压、低管电流、低造影剂总量与低流速条件下,在256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并评估其对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影响。将50例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正常剂量和低剂量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选择120 kV、约220 mA·s、45 mL对比剂、流速4.5 mL/s。低剂量组选择80 kV、约155 mA·s、40 mL对比剂、流速4.0 mL/s,其余扫描条件保持一致。对照组使用滤波反投影法(FBP)对数据进行重建,低剂量组使用IMR算法对数据进行重建。对两组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价和客观统计分析包括强化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辐射剂量。结果 2名医师对动脉期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较高。低剂量组各段血管强化CT值、SNR、CNR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明显低于正常剂量组。说明在头颈部CTA检查中采用低管电压、低管电流、低流速与低对比剂总量扫描模式结合IMR重建技术既可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又可以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和较低的辐射剂量。
-
关键词
头颈部CT血管成像
低剂量扫描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Keywords
CT angiography of cerebral and carotid
low dose scan model
iterative model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image quality
radiation dose
-
分类号
R445.3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
题名数字化小型影碟V-CD
- 5
-
-
作者
刘学达
-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38-39,共2页
-
-
关键词
数字化
压缩技术
影碟机
小型
全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高质量
图像质量
多媒体
数字技术
声音
-
分类号
TN946.5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
-
题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在数字病理学中的进展
被引量:9
- 6
-
-
作者
杨鑫(综述)
章真(审校)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
-
出处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1-155,共5页
-
文摘
全切片数字化图像扫描技术的进步促成了数字病理学的诞生。随着存储技术的提高和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深度学习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图像的分析中,其目标是化解病理学图像冗余复杂的信息导致病理学医师诊断和分析困难的问题,减轻病理学医师日常繁琐的分析工作,并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回顾分析常用于病理学分析的深度学习方法,介绍深度学习在病理学分析中各领域的应用,并讨论深度学习在病理学分析中的挑战和机遇。
-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字病理学
全切片数字化图像扫描技术
-
Keywords
Deep learn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gital pathology
Whole-slide imaging
-
分类号
R36
[医药卫生—病理学]
-
-
题名多媒体技术在电教教材制作中的运用
- 7
-
-
作者
李仲
徐辉
-
机构
海军潜艇学院电教中心
-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34,共3页
-
文摘
多媒体技术在电教教材制作中的运用李仲,徐辉(海军潜艇学院电教中心·青岛·266071)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使得计算机可以实时地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被认为是计算机领域的又一次革命,将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电教教材
计算机
彩色投影片
制作系统
彩色扫描仪
数字化仪
电视图像
图像处理软件
三维动画软件
-
分类号
G43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