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党领导一切”:观念和体制的变迁——基于《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的文本考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郭为桂 胡俊祺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4期1-16,168,共17页
"党领导一切"是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及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的性质定位的观念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一切"的观念和体制随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而持续形塑。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 "党领导一切"是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及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的性质定位的观念表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一切"的观念和体制随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而持续形塑。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1-26册)为主要文本依据的考察发现,"党领导一切"的观念和体制在此间约略经历三个阶段,其对象所涉和语义所指亦各有侧重。建党时期到土地革命时期,观念层面主要指领导一切群众斗争(群众运动),强调党对其他组织的绝对领导作用,同时初步建立了领导军队和领导苏维埃政权的体制;全面抗战时期,观念层面指领导一切其他组织,并侧重于构建横向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一元化领导);解放战争时期,无论在观念层面还是在体制层面,都强化了纵向的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党领导一切"的话语是革命年代话语的总结升华,不论在"观念-叙事"层面还是在"规则-施为"层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语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 党领导一切 一元化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导一切”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启示 被引量:5
2
作者 方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6-156,共11页
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维度考察"党领导一切",可以发现,早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就在建立根据地一元化领导中明确提出党"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为克服分散主义,通过建立健全政府系统向党的请示报告制度、... 从中国共产党历史维度考察"党领导一切",可以发现,早在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就在建立根据地一元化领导中明确提出党"应该领导一切其他组织"。新中国成立后,为克服分散主义,通过建立健全政府系统向党的请示报告制度、成立领导小组等,强化了"党领导一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教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治建设,规范了"党领导一切"。新时代坚持"党领导一切",必须在纠正偏差中实现,在科学理解中全面把握,在深化改革中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 领导 党领导一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锻造逻辑
3
作者 陈文新 王君丽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51,共8页
国家治理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锻造提供了场域,二者内在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亟须锻造强大的政治领导力。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继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的经验与成就,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式现代化的... 国家治理为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锻造提供了场域,二者内在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亟须锻造强大的政治领导力。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继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的经验与成就,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出发,直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治理的现有格局、未来情势,在现有的治理资源结构和治理体系条件下,进一步锻造思想引领力,引领时代发展;推进党政协同,打造执行有力的党政协同体系;以制度化、信息化为核心锻造党的政治决策力;以国家安全为核心,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驾驭力。党的政治领导力的锻造是在与国家、社会互动的场域中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的政治领导 新时代新征程 锻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党领导逻辑 被引量:4
4
作者 唐皇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定海神针。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权理论,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独有的品格及其使命型、变革型、先锋型政党的鲜明特质,以及有效应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复杂性和艰巨性的...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定海神针。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权理论,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所独有的品格及其使命型、变革型、先锋型政党的鲜明特质,以及有效应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内在需要,共同构成了坚持和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领导的多维逻辑。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委(党组)制、领导小组制度、党管干部制度、选贤任能制度以及党的系列领导法规等,共同构成了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全面领导的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全党把握改革规律的水平,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有效落实改革的领导责任,是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水平的战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的全面领导 制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历史性成就和基本经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振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3,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的领导核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一切事业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以来,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层面“正本清源”,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等视角... 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的领导核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一切事业的根本保证。新时代以来,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层面“正本清源”,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等视角深化了对党的领导地位的认识,以“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视角揭示了党的全面领导的本质内涵及原则要求,以“两个维护”明确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主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学说新境界;在制度层面“立梁架柱”,明确了党的领导制度的根本领导制度地位,建构了系统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党的全面领导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贯彻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执行机制;在实践层面“扎实推进”,巩固了党对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国防和军队建设、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全面领导,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纵观新时代以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伟大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坚持并发展党的创新理论、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长期执政能力、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是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 的全面领导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毅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重要论断。这个论断指明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的重要论断。这个论断指明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确保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才能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领导核心作用 领导 的全面领导 全面深化改革 协调各方 根本保证 集中统一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全面领导、广义政党政府与中国特色权力监督的底层逻辑
7
作者 刘红凛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4,共10页
新时代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增强监督合力与监督效能,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也要坚持制度自信与守正创新,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国体与政体、党的领导体制与执政体制来建构中国特色权力监督的底层逻... 新时代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增强监督合力与监督效能,既要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也要坚持制度自信与守正创新,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国体与政体、党的领导体制与执政体制来建构中国特色权力监督的底层逻辑与理论逻辑,将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中,将党的全面领导、广义政党政府与中国特色权力结构有机统一起来,奉行积极的权力观与权力监督观,正确认识权力监督的多维价值目标,并以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理论来指导实践创新。从根本上看,党的全面领导与广义政党政府理论,可谓健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底层逻辑;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实现各监督要素的系统集成与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全面领导 广义政政府 权力监督体系 多重价值 底层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领导立法的司法解释机制研究
8
作者 聂友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8,共15页
党领导立法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基本路径和根本保障,其核心关切在于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使党的政策通过国家法律的实施得到贯彻。基于政治、思想、组织等领导方式的有机整合与灵活运用,党领导立法形成了政策法律化的机制。然而,法律... 党领导立法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基本路径和根本保障,其核心关切在于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使党的政策通过国家法律的实施得到贯彻。基于政治、思想、组织等领导方式的有机整合与灵活运用,党领导立法形成了政策法律化的机制。然而,法律本身具有局限性,无法全面、及时、系统地承载政策内涵,仅凭政策法律化难以保证政策在法治活动中的落实。作为具有立法性质的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能够为司法机关及其他主体提供更明确、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载体,在内容、时效、体系上补充政策法律化的不足,构成了党领导立法的补充机制。该机制主要经由对政策进行规范转换、赋予政策执行的实效、促进政策向法律转化发挥作用,有效推动了党领导立法的目的达成。在未来,应当在组织安排、体制设置、规范执行等方面加强党对司法解释工作的领导,以更好地发挥机制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立法 领导 依法治国 政策 司法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优势
9
作者 阚道远 惠乐怡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30,共7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坚守改革的决心信心;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锻造推进改革的卓越能力;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构建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体制机制;积极主动有效作为,不断营造有利于... 中国共产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根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始终坚守改革的决心信心;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锻造推进改革的卓越能力;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构建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体制机制;积极主动有效作为,不断营造有利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善于持续总结规律性认识,丰富和运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经验。这些系统性政治优势科学回答了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何以可能”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关切。要深刻认识、系统把握和持续增强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优势,将其更好转化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的全面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10
作者 祝伟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0-143,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根本制度保证,是更好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力制度支撑,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根本制度保证,是更好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力制度支撑,是推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强大制度力量。我们党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有序转化为国家政治权力,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政治力量。其基本环节是: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秩序与活力相统一的难题;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协商,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多元化利益冲突难题;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公共决策难题;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管理,破解现代化进程中执政者与基层群众脱节的难题;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监督,破解现代化进程中的权力腐败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持的全面领导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建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实加强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领导
11
作者 马福运 张琪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始终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而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始终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和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而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和解放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战略定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政治领导保证改革正确方向,以思想领导凝聚改革广泛共识,以组织领导保证改革强大合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全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自觉性,推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规范体系更加完善、成熟、定型,从而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新的社会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全面领导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自我革命 社会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刍论
12
作者 靳帅帅 胡新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23,共4页
从战略价值看,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能够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争取战略主动,能够为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塑造领导力量,能够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坚强保障。从基本要求看,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应该处理好党性与人民性、主导... 从战略价值看,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能够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争取战略主动,能够为实现精神上独立自主塑造领导力量,能够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坚强保障。从基本要求看,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应该处理好党性与人民性、主导性与多样性、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从实践举措看,新时代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党领导文化工作的体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的文化领导 战略价值 基本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理论阐释和实践遵循
13
作者 齐卫平 谭敏 《理论探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2,共8页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党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具体实践中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提出党的文化领导权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积累了丰...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党的文化领导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具体实践中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提出党的文化领导权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强化党的文化领导权,不仅是党领导文化工作的历史延伸,更是创造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现实要求。新时代以确立党的领导的根本领导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创造了贯彻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鲜活经验。把中国共产党领导转化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优势,必须遵循落实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国共产领导 的文化领导 理论阐释 实践遵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特质的分析
14
作者 胡立法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1,共10页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从理论与实践来看,必须也必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目前有关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学理阐释多从政治与经济矛盾运动、政党与国家之间关系等视角来进行,...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治国理政的重大任务。从理论与实践来看,必须也必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目前有关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学理阐释多从政治与经济矛盾运动、政党与国家之间关系等视角来进行,鲜有从中国共产党自身所具有的特质来阐释。严密的组织体系、把控改革的能力以及对执政资源的引导力与协调力,是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决定了必须也必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具体来说,党拥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党拥有有效把控改革进度和节奏的能力,能在经济体制改革不同阶段作出不同的重大决定;党拥有实现对执政资源的引导力与协调力,能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和为国家制定中长期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物质保障。同时,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也进一步证明了,正是上述特质,决定了必须也必然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特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执政 执政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党的文化领导权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波 石美亲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9,共10页
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体现,具有引领方向和凝聚共识的双重作用。新时代党的文化领导权的价值定位,从理论依据、历史生成和现实要求等三个方面展开;新时代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内容构成,应包括理论建构权、工... 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和权威性的重要体现,具有引领方向和凝聚共识的双重作用。新时代党的文化领导权的价值定位,从理论依据、历史生成和现实要求等三个方面展开;新时代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内容构成,应包括理论建构权、工作管理权、价值引领权、话语主导权等内容;从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实践进路上,应形成系统化建设、管理、传播、监督的闭环链路。推而论之,深刻认识党的文化领导权的价值定位、准确把握其内容构成、系统深化其实践进路,对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文化领导 价值意蕴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哲学视域下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结构与功能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振 杨玉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3,共10页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为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首次提出了“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这一时代命题。回应“制度如何健全”的逻辑前提与实践基础是厘清“制度是什么”等问题,制度哲学为剖析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内在结...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为当代中国国家制度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首次提出了“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这一时代命题。回应“制度如何健全”的逻辑前提与实践基础是厘清“制度是什么”等问题,制度哲学为剖析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内在结构样态与外在功能表现提供了合理可行的理论密钥。在制度哲学视域下,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内部呈现出“三大制度层次”与“两大制度类型”相互联结的“三层两型”结构,同时与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等外围制度系统存在结构性关系。依据特定结构及结构性关系,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既发挥着规范领导权责、形成自由秩序与推进规模治理等基本功能,也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图谱中具有清晰的功能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全面领导制度 制度哲学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外法治中党的领导权运行逻辑与优化进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方雷 张爱斌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7,共10页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重大战略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党对涉外法治的领导权成为当前加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议题。党的领导权贯穿于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整个涉外法治体系,体现了党的领导权形成、实施、拓展... 统筹推进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重大战略对党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党对涉外法治的领导权成为当前加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议题。党的领导权贯穿于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整个涉外法治体系,体现了党的领导权形成、实施、拓展、监督的内在运行逻辑。为坚持与巩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地位,需要不断完善与优化党在涉外法治中的领导权运行机制,具体包括:构建党与涉外民主立法的联结机制;健全党对涉外司法改革的领导机制;完善党对涉外法治社会的引领机制;强化党对涉外法治机构的监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领导 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晓冬 刘爱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7,共3页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论述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起点,中国...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从理论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权的论述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起点,中国共产党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思想实现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发展,习近平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论述标志着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全面领导 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规范论视角下党的领导法规探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金若山 周悦丽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运用法规范理论分析,党的全面领导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共同构成了党的领导行为的整体。在党的全面领导视域下,党的领导法规是党的意志的最高表达形式,具有完整的规范逻辑结构,其完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样的逻辑。在党的全面领导关系链中... 运用法规范理论分析,党的全面领导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共同构成了党的领导行为的整体。在党的全面领导视域下,党的领导法规是党的意志的最高表达形式,具有完整的规范逻辑结构,其完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样的逻辑。在党的全面领导关系链中,党的领导法规主要规范和保障作为党组织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作为非党组织的被领导者的行为,其要解决的是领导者应如何实施领导的问题,起着科学配置党的领导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 内法规 领导法规 的全面领导 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领导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适性引领:党领导社会组织制度的变迁逻辑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磊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党领导社会组织,对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落实党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面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组织制度相继经历了“总体性支配中的党政社一体化”“转型社会中... 党领导社会组织,对于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落实党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面向。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社会组织制度相继经历了“总体性支配中的党政社一体化”“转型社会中的党社同构”“服务型社会中的党政吸纳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党社嵌入式发展”四个阶段。在使命引领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时期的具体治理情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主动调适来推动领导制度的创新,可以称之为“调适性引领”。调适性引领反映的是“政党中心论”的思想,是政党作为一种统合型的力量主动对社会组织进行思想引领、规范调整和资源整合的方式,凸显了政党自主性。它具有一定的调整与适应周期,应采取纵向嵌入与横向整合相结合的方式,并以去除、保留与创新等政策工具实现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调适性引领超越了传统“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研究的边界,对于构建中国特色政治社会学的话语体系具有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 社会组织 调适 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