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木耳散治兔传染性口炎有奇效
1
作者 孙耀华 《北方牧业》 2010年第4期22-22,共1页
兔传染性口腔炎又称流涎病.多侵害5~8周龄的仔兔,2~3月龄幼兔也常发病。发病率高,常导致大批死亡。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饲养不当、喂给霉烂变质饲料等引起。
关键词 兔传染性口炎 木耳 复方 变质饲料 流涎病 口腔炎 常发病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预防兔传染性口炎
2
作者 刘晓静 《农村实用技术》 2018年第4期49-49,48,共2页
1病原本病主要是由兔传染性水疱口炎病毒寄存于兔的体内造成病毒性感染而形成。传染性口炎病原为一种滤过性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兔口腔黏膜的坏死组织(水疱液、水疱皮、局部的淋巴结)及其唾液中。此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成员,在... 1病原本病主要是由兔传染性水疱口炎病毒寄存于兔的体内造成病毒性感染而形成。传染性口炎病原为一种滤过性病毒,主要存在于患病兔口腔黏膜的坏死组织(水疱液、水疱皮、局部的淋巴结)及其唾液中。此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成员,在4℃时能存活30d,-20℃可长期存活,加热至60℃或在阳光的作用下,则很快失去毒力。2 流行特点病毒随污染的饲料或饮水,经舌、唇、齿龈和口腔黏膜而侵入体内,病兔的唾液及尿液均含有病毒且具有可传染性,蚊蝇等吸血昆虫的叮咬也可传播本病。本病多发于春、秋时节,在降雨量较大及温差较大的时期该病传染性较广,是一种地方性传染病;主要侵害范围为30~90d的幼兔,尤其是7~14d的断奶仔兔易感,青年兔和成年兔极少发病,其他家畜或实验动物不受感染。此病又称流涎病,即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流口水”。饲养管理不当,不经意的饲喂腐败或变质饲草、饲料,以及兔在进食或啃咬其他物体时对口腔粘膜造成损伤等为发病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传染性口炎 传染性水疱口炎 病毒性感染 预防 口腔黏膜 长期存活 发病诱因 滤过性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兔传染性口炎
3
《农技服务》 2003年第3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治疗验方 中药治疗 兔传染性口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的诊断与防治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冠军 《广东蚕业》 2016年第4期16-17,共2页
该病为一种病毒性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发生水泡和伴有大量流涎,故亦称"流涎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死亡率可达50%。文中就对兔传染性水泡性口炎的诊疗做一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 传染性水泡性口炎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水泡性口炎防治措施
5
作者 秦建明 汤国海 秦凯 《农家致富》 2008年第17期43-43,共1页
兔传染性口炎俗称兔流涎病,是由传染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急性传染病。以口腔粘膜水泡性炎症,并伴发大量流涎为特征。由于本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故对养兔业构成严重的威胁。
关键词 兔传染性口炎 水泡性口炎 防治 急性传染 口腔粘膜 流涎病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