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柞蚕免疫血淋巴干冻粉和纳米银对耐药性菌的杀菌效果研究
1
作者 王俊杰 王兴顺 +1 位作者 韩茗可 李文楚 《广东蚕业》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研究人员发现新的耐药性菌株含有耐药性基因mcr-1,使细菌对抗生素之一的多黏菌素(polymyxins)具有很强的抗性。文章致力于柞蚕免疫血淋巴干冻粉(ApDIH)和纳米银(AgNPs)对耐药性菌的杀菌效果研究,以丰富天然抗菌物质和饲料添加剂的种类... 研究人员发现新的耐药性菌株含有耐药性基因mcr-1,使细菌对抗生素之一的多黏菌素(polymyxins)具有很强的抗性。文章致力于柞蚕免疫血淋巴干冻粉(ApDIH)和纳米银(AgNPs)对耐药性菌的杀菌效果研究,以丰富天然抗菌物质和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用途。实验以ApDIH和AgNPs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以平皿抑菌圈法和分光光度法定性和定量测定ApDIH、AgNPs对若干病原菌的杀菌活性,通过测定杀菌圈直径以及吸光度变化计算其杀菌活力,并进行方差分析。实验结论:(1)在低浓度下,ApDIH和AgNPs对E.coli K12D31、K.pneumoniae和Salmonella有较强的杀菌效果,而当ApDIH浓度升高到5.00×10^(-3) mg/mL以上,AgNPs浓度升高到2.0×10^(-8) mg/mL以上时,才表现出对E.coli mcr-1的杀菌效果。(2)实验数据证实了ApDIH和AgNPs的杀菌活力存在浓度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菌株 免疫血淋巴干冻粉 纳米银 杀菌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免疫血淋巴对几种动、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永富 饶军华 +4 位作者 阳建春 罗裕良 伍明亮 李文楚 黄自然 《昆虫天敌》 CSCD 1997年第1期15-20,共6页
针刺损伤诱导的家蝇三龄幼虫免疫血淋巴对几种动、植物病原菌具有抗菌活性。同时,未经诱导的家蝇幼虫血淋巴也具有抗菌活性,但外源诱导能衡量增强抗菌物质的活性,这表明家蝇免疫血淋巴中抗菌物质的表达可能受结构基因的调控。
关键词 家蝇 幼虫 免疫血淋巴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蝇免疫血淋巴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饶军华 周永富 +3 位作者 阳建春 吴晓萍 郑青 黄自然 《昆虫天敌》 CSCD 1999年第3期121-125,共5页
带菌(E.coli.K12D31)针刺诱导36- 48h 后家蝇三龄幼虫免疫血淋巴的抑菌活性最高。其中抗菌成分为一种弱碱性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耐低温的特性。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证实:经针刺诱导后家蝇免疫血淋巴的吸收峰与对照组大致相同,这表明家... 带菌(E.coli.K12D31)针刺诱导36- 48h 后家蝇三龄幼虫免疫血淋巴的抑菌活性最高。其中抗菌成分为一种弱碱性物质,具有热稳定性、耐低温的特性。毛细管区带电泳(CZE)证实:经针刺诱导后家蝇免疫血淋巴的吸收峰与对照组大致相同,这表明家蝇抗菌物质的产生可能受结构基因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蝇 免疫血淋巴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粉虫幼虫免疫血淋巴最佳制样条件的确定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小平 徐冠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2-446,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L27(313)的方法对大肠杆菌诱导黄粉幼虫的免疫血淋巴最佳制样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每虫105菌量诱导较小的虫体(0.7g以下)后72h取样得到的样品活性最高。
关键词 黄粉虫 大肠杆菌 免疫血淋巴 制样 抑菌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抗菌肽免疫血淋巴对一些肿瘤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戴祝英 郭玉梅 胡云龙 《广东蚕业》 1994年第2期60-60,共1页
抗菌肽对多种危害人体、动物和农作物的致病菌有广谱的杀菌作用。试验亦发现家蚕抗菌肽能明显抑制某些昆虫病毒包含体的形成。最近的研究还发现无论是纯化的抗菌肽或是免疫血淋巴对多种肿瘤细胞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结果如下:
关键词 抗菌肽 免疫血淋巴 肿瘤细胞 抑制作用 家蚕 杀菌作用 昆虫病毒 农作物 包含体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氯酚钠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和胁迫作用
6
作者 刘志伟 黄晓林 +2 位作者 滕爽爽 肖国强 李敏 《水产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为了研究五氯酚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急性毒性和胁迫作用,在盐度25~26和水温26~28℃下,将体质量为(14.51±0.97)g、体长为(13.86±0.78)cm的凡纳滨对虾置于含有0 mg·L^(-1)、50 mg·L^(-1)、70 mg&#... 为了研究五氯酚钠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急性毒性和胁迫作用,在盐度25~26和水温26~28℃下,将体质量为(14.51±0.97)g、体长为(13.86±0.78)cm的凡纳滨对虾置于含有0 mg·L^(-1)、50 mg·L^(-1)、70 mg·L^(-1)、90 mg·L^(-1)、110 mg·L^(-1)、130 mg·L^(-1)和150 mg·L^(-1)五氯酚钠的水中,采用静态毒性实验法得到五氯酚钠对凡纳滨对虾的48 h(48 h LC_(50))和96 h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分别为103.75 mg·L^(-1)和87.44 mg·L^(-1),安全浓度为1.04 mg·L^(-1)和0.87 mg·L^(-1)。据此设置五氯酚钠胁迫浓度分别为0.87 mg·L^(-1)(0.01×LC_(50))和8.74 mg·L^(-1)(0.1×LC_(50)),以不含五氯酚钠的砂滤海水为空白对照组。在20 d的胁迫实验中,于第1 d、第10 d和第20 d取肝胰腺和血淋巴测定免疫相关指标及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发现,五氯酚钠胁迫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具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sod和cat基因表达量在胁迫后第1 d显著升高(P<0.05),第10 d和第20 d显著降低(P<0.05)。低浓度组凡纳滨对虾在胁迫后第20 d血淋巴的血细胞总数、吞噬率、细胞活性和血清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高浓度组在胁迫后第10 d和第20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个实验组在胁迫后第10 d和第20 d的活性氧(ROS)含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五氯酚钠可造成凡纳滨对虾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影响对虾的正常生长发育。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甲壳动物应对五氯酚钠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氯酚钠 凡纳滨对虾 急性毒性 酶活性 基因表达 淋巴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在蚕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自然 《广东蚕业》 1995年第Z1期66-71,共6页
生物技术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及发酵工程等几个主要领域。运用生物技术的原理方法研究、开发蚕业生产上的重要问题,密切与常规传统技术结合,将会促进科学的发展。七十年代末,通过学习及思考开始起步,作为交叉学... 生物技术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及发酵工程等几个主要领域。运用生物技术的原理方法研究、开发蚕业生产上的重要问题,密切与常规传统技术结合,将会促进科学的发展。七十年代末,通过学习及思考开始起步,作为交叉学科互相渗透,运用蚕业的深厚基础与前沿学科并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杀菌肽 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 大肠杆菌 溶菌酶 蚕业生产 免疫血淋巴 基因转化 柞蚕蛹 探针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农药和大肠杆菌诱导蓖麻蚕产生抗菌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戴祝英 高建 +1 位作者 张双全 沙巨姣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90-95,共6页
用微量除虫菊酯类农药和大肠杆菌(E·coli)诱导蓖麻蚕(Philosamiacynthia ricini)蛹后,其血淋巴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活和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层析分离后,在蛹血淋巴中至少可分离到4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3种为偏碱性的抗菌蛋... 用微量除虫菊酯类农药和大肠杆菌(E·coli)诱导蓖麻蚕(Philosamiacynthia ricini)蛹后,其血淋巴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活和葡聚糖凝胶、琼脂糖凝胶层析分离后,在蛹血淋巴中至少可分离到4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3种为偏碱性的抗菌蛋白和抗菌多肽,1种为偏酸性的大分子抗菌蛋白。蓖麻蚕蛹免疫血淋巴中的抗菌物质以抗菌蛋白为主,其分子量为7万-7.5万和2.3万-2.4万道尔顿。两种小分子抗菌物质的含量较少,按其电泳位置推测,分子量为4000道尔顿左右。诱导前和诱导后3hr内注射放线菌素D均能抑制抗菌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 抗菌活性 免疫血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hemocytin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菁菁 胡宏旺 胡琼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87-1694,共8页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绿僵菌素A与家蚕Bombyx mori的hemocytin蛋白互作,强烈抑制血淋巴免疫,预示hemocytin可能成为一种杀虫剂的新型作用靶标。因此,进一步了解hemocytin十分必要。Hemocytin是昆虫血淋巴免疫的重要因子,作为一种凝集素... 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绿僵菌素A与家蚕Bombyx mori的hemocytin蛋白互作,强烈抑制血淋巴免疫,预示hemocytin可能成为一种杀虫剂的新型作用靶标。因此,进一步了解hemocytin十分必要。Hemocytin是昆虫血淋巴免疫的重要因子,作为一种凝集素,介导血淋巴中的凝血、结节和囊胞化过程,防止表皮破损造成的血淋巴外溢和微生物入侵,并参与对已入侵病原的固定与清除。昆虫的hemocytin一般由3000~4000个氨基酸组成,是一个巨大的多结构域蛋白,含有多个重复排列的结构域,包括FA58C(coagulation factor 5 or 8 C-terminal),VWD(von Willebrand factor type D),TIL(trypsin inhibitor like cysteine rich),VWC(von Willebrand factor type C),CT(C-terminal cystine knot-like),C8(8 conserved cysteine residues),ChtBD2(chitin-binding domain type 2)和MUC(mucin-2 protein WxxW repeating region);不同昆虫间hemocytin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小,但其结构域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Hemocytin由血细胞生物合成,以成熟形式分泌至血淋巴中。Hemocytin是凝血块的主要成分,通过其纤维结构凝聚血细胞和凝血因子形成软凝块封闭伤口,再通过交联作用形成硬凝块和结痂。Hemocytin在结节和囊胞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将血细胞、免疫因子和病原体凝聚,最后联合黑化作用隔绝和杀死病原体。总体上,昆虫hemocytin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解析hemocytin调控昆虫免疫的分子机理,对于丰富昆虫免疫学基础研究,促进基于hemocytin为靶点的新型杀虫剂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mocytin 淋巴免疫 凝集素 囊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