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心肌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信使核糖核酸水平相关性研究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萌萌 赵勇 +2 位作者 刘伟 张杰 王建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心肌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01至2007-08因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接受二尖瓣替换术的心力衰竭患者38例(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15例、Ⅳ级12例),正常...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心肌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01至2007-08因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接受二尖瓣替换术的心力衰竭患者38例(心功能Ⅱ级11例、Ⅲ级15例、Ⅳ级12例),正常对照1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功能参数。取静脉血和少量左心室前乳头肌,分离静脉血淋巴细胞后,提取淋巴细胞及乳头肌组织的总RNA,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测定CaN A亚基α、β异构体(CnAα和CnAβ)mRNA在两者中的水平。结果:3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心肌组织中的CnAαmRNA水平呈正相关r=0.820,P<0.01;CnAβmRNA水平呈正相关r=0.875,P<0.01。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心肌组织的CnAα和CnAβ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随心力衰竭级别增加,CnAβmRNA增加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淋巴细胞CnAβmRNA水平和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877,P<0.01;心肌组织CnAβmRNA水平和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r=0.805,P<0.01。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CaNA mRNA水平可以反映心肌组织中的CaNA mRNA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外周血淋巴细胞 心肌组织 钙调神经磷酸 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诱生细胞毒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赫甡 杨明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应用人肺癌细胞制备免疫核糖核酸(i-RNA)再用i-RNA致敏家兔诱生细胞毒因子,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其细胞毒因子对L92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用抗肿瘤细胞i-RNA能诱生杀伤作用较强的细胞毒因子。血清稀释1:800时,仍具有50%以上的杀伤作用。
关键词 细胞毒因子 免疫核糖核酸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和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静 纪灏 李志夫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eoxyrib onu cleic acid,ctDNA)检测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和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irculating tumor deoxyrib onu cleic acid,ctDNA)检测在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免疫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收治的接受免疫治疗的79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磁珠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TC数目,采用杂交捕获高通量测序检测外周血ctDNA的单核苷酸变异,分析CTC数目、ctDNA基因突变与免疫治疗效果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 free survive,PFS)时间的关系。结果79例晚期NSCLC患者中有54例检测到CTC,阳性率为68.35%,每4 ml外周血含有的中位CTC数目为4个(0~53个)。Ⅳ期NSCLC患者CTC阳性率显著高于Ⅲ期NSCLC患者(P<0.05),免疫治疗后CTC阳性率显著低于免疫治疗前(P<0.05)。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部分缓解23例,疾病稳定46例,疾病进展10例;部分缓解患者中,CTC数目升高2例,不变9例,降低12例;ctDNA基因变异数<2为24例,变异数≥2为55例。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TC数目变化和ctDNA基因变异数与免疫治疗效果均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基线期CTC阴性组与阳性组患者、ctDNA基因变异数<2组与≥2组患者PFS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C和ctDNA基因突变与晚期NSCLC患者肿瘤转移相关,外周血CTC和ctDNA检测对接受免疫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循环肿瘤脱氧核糖核酸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免疫细胞中潜在药物成瘾生物标记物及其m RNA定量分析的动态特征与应用前景
4
作者 吴美霖 王一凡 +4 位作者 段文劲 党王杰 韩静 任维 段海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3-614,共12页
药物成瘾是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止药物复吸行为产生是当前戒毒工作面临的难点。外周血生物标记物可动态反映中枢系统中相关标记物的含量水平,相比传统行为心理分析具有更加有效地识别成瘾状态的潜力。通过分析外周血中成瘾相关的... 药物成瘾是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防止药物复吸行为产生是当前戒毒工作面临的难点。外周血生物标记物可动态反映中枢系统中相关标记物的含量水平,相比传统行为心理分析具有更加有效地识别成瘾状态的潜力。通过分析外周血中成瘾相关的生物标记物含量变化来辅助评估戒治人员的易感性、戒治反应和戒治成效,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减少成瘾药物复吸的发生概率。本文综述了当前药物成瘾主要的外周血免疫细胞潜在生物标记物,总结了在不同药物成瘾类型和成瘾状态的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中相关生物标记物m RNA表达水平变化的趋势,并对其应用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外周血 生物标记物 免疫细胞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核糖核酸诱生细胞毒因子检测方法的研究
5
作者 赫甡 杨明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细胞毒的检测,常用形态学法,同位素标记法,结晶紫染色法等。随着临床免疫的发展和生物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细胞毒实验将成为常规检测手段。本室新建的苯胺黑染色法能测定悬浮靶细胞,检测附壁靶细胞,直接计数死亡细胞数。
关键词 细胞毒因子 免疫核糖核酸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的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6
作者 余永胜 陈有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HBV感染后乙肝保护抗体抗_HBs产生机体外周淋巴细胞iRNA (h_iRNA)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作用 ,并与目前单用HBsAg 免疫动物来源的抗乙肝iRNA(a_iRNA)相比较。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观察h_iRNA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淋... 目的探讨HBV感染后乙肝保护抗体抗_HBs产生机体外周淋巴细胞iRNA (h_iRNA)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作用 ,并与目前单用HBsAg 免疫动物来源的抗乙肝iRNA(a_iRNA)相比较。方法利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法观察h_iRNA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淋巴细胞HBV抗原特异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在HBsAg 刺激组中 ,h_iRNA、a_iRNA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HB sAg 特异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皆有一定程度的增强作用 ;但HBcAg 刺激组中 ,h_iRNA对慢性乙肝患者HBcAg 特异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具有增强作用 ,与a_iRNA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HBV感染后保护抗体产生机体外周淋巴细胞iRNA具有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对HBV抗原的特异增殖反应 ,对主要靶抗原HBcAg特异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增强作用 ,有利于清除肝内HBV。目前单用HBsAg 免疫动物的抗乙肝iRNA ,不具有对HBV其它抗原的免疫信息 ,尤其是不能对免疫细胞识别肝细胞内HBV的主要靶抗原HBcAg 产生有效免疫作用 ,可能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免疫核糖核酸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调节 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免疫核糖核酸抗胸腺萎缩作用的比较
7
作者 李文学 迟奎香 +3 位作者 梁成华 朱辉 赵雅媛 张福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25-29,共5页
本文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小鼠胸腺萎缩动物实验模型对FCA-iRNA、抗菌iRNA、人脾RNA、酵母RNA等抗胸腺萎缩作用进行了初步比较。观察了光镜电镜下胸腺形态结构变化和末梢血淋巴细胞数、酸性非特异酯酶活性改变。
关键词 免疫核糖核酸 胸腺萎缩 淋巴细胞 酸性非特异酯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脾免疫核糖核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8
作者 穆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8-18,共1页
人脾免疫核糖核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近期疗效观察穆华①笔者用人脾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杭州澳亚生物技术公司生产)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甲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乙组30例男16例... 人脾免疫核糖核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近期疗效观察穆华①笔者用人脾免疫核糖核酸注射液(杭州澳亚生物技术公司生产)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甲组40例,其中男19例,女21例。乙组30例男16例,女14例。两组进行期与静止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脾免疫核糖核酸 银屑病 近期疗效观察 寻常型 细胞介素 机体细胞免疫 治疗观察 免疫功能异常 诱生干扰素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核糖核酸在动物疫病防治上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君玲 冒云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2年第10期8-9,共2页
免疫核糖核酸,别名免疫核酸、IRNA,是动物经抗原免疫后,在体外免疫活性细胞经抗原致敏,由免疫活性细胞中提取出来的核糖核酸制品。对核糖核酸酶敏感,对脱氧核糖核酸酶和蛋白酶可有抵抗,不具有抗原性。
关键词 免疫核糖核酸 动物疫病防治 脱氧核糖核酸 免疫活性细胞 应用 抗原免疫 IRNA 核酸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金葡萄球菌免疫核酸诱生细胞毒因子的研究
10
作者 吕晓钟 杨明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核酸致敏家兔,发现兔血清中含有直接杀伤L929细胞的细胞毒因子。就其成分进行了探讨,推测其中主要成分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可有淋巴毒素及起协同作用的少量干扰素等其他一些成分。分别用体外细胞毒实验即结... 用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核酸致敏家兔,发现兔血清中含有直接杀伤L929细胞的细胞毒因子。就其成分进行了探讨,推测其中主要成分为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可有淋巴毒素及起协同作用的少量干扰素等其他一些成分。分别用体外细胞毒实验即结晶紫染色法及地~125I—UDR掺入法,计算细胞毒指数,评估结果,对两种检测手段进行了比较,染色法虽不如同位素法灵敏度高,但无放射性污染、不易保存等缺点。应用放线菌酮可以使细胞毒作用放大,便于检测到较微弱的细胞毒活性,而且实验条件易于控制,结果也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核糖核酸 细胞毒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调控miR-155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17/Treg平衡的影响
11
作者 余欣然 陈云志 +2 位作者 张璐 杨泽云 周雪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通过调控miR-155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硒酵母组),造模后给药8周,HE...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通过调控miR-155表达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硒酵母组),造模后给药8周,HE染色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大鼠甲状腺中miR-155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法验证miR-155对SOCS1的靶向作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TGAb、TPOAb、IL-10、IL-17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SOCS1表达,流式细胞法检测脾脏CD4+细胞中Th17、Treg占比。结果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大鼠甲状腺miR-155表达明显增加,血清TGAb、TPOAb、IL-17水平明显提高,Th17占比增加;IL-10水平明显降低,Treg占比减少,SOCS1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芍总苷高、中、低剂量组及硒酵母组miR-155表达量降低,TGAb、TPOAb、IL-17水平降低、Th17占比减少,IL-10水平增加,Treg占比增加,SOCS1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白芍总苷中剂量组的改善更为明显。结论白芍总苷可下调miR-155表达,调节Th17/Treg平衡,减轻炎症反应,发挥免疫调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微小核糖核酸-155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 T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T细胞免疫缺陷症揭示Mg^(2+)可作为第二信使
12
作者 罗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80-1780,共1页
镁离子(Mg2+)是哺乳动物中含量最丰富的二价阳离子,它作为ATP、多聚磷酸盐(如DNA和RNA)和多种代谢酶的辅因子,是生命过程所必需的;然而它是否像Ca2+一样作为第二信使参与胞内信号转导,目前仍不清楚。
关键词 人类T细胞 免疫缺陷症 MG^2+ 第二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素对杂交瘤细胞内第二信使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缪德年 苏小运 +2 位作者 樊生超 姚惠娟 陈溥言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以分泌抗人Ig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为对象 ,通过免疫试验测定了囊素对其第二信使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囊素处理对杂交瘤细胞内cAMP浓度的影响不明显 (P >0 .0 5 ) ,而对cGMP浓度的影响与囊素作用的时间和剂量有关。分别用 5 0 ... 以分泌抗人IgG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为对象 ,通过免疫试验测定了囊素对其第二信使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囊素处理对杂交瘤细胞内cAMP浓度的影响不明显 (P >0 .0 5 ) ,而对cGMP浓度的影响与囊素作用的时间和剂量有关。分别用 5 0 μg mL和 5 0 0 μg mL囊素处理 5min后 ,两组细胞cGMP浓度均显著下降(P <0 .0 5 ) ,导致cAMP cGMP值明显上升 (P <0 .0 5 ) ,10min后 ,前者的cGMP浓度不再变化 ,而后者的cGMP浓度继续下降。提示囊素可能以cGMP浓度或cAMP cGMP值的变化为介导而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素 杂交瘤细胞 第二信使物质 CGMP CAMP 环腺苷三磷酸 环鸟苷三磷酸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抗病毒i-RNA制剂中病毒核酸的残留及其在免疫小鼠体内的动态变化
14
作者 谢光临 杨明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5期344-346,共3页
以生物素化dUTP标记CI(?)、株基因组Hind Ⅲ酶切Y片段为探针,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抗HCMV-iRNA制剂中巨细胞病毒核酸的残留,同时用HCMV免疫小鼠观察病毒核酸在小鼠体内的存留时间。结果,HCMV DNA在小鼠体内的存留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而... 以生物素化dUTP标记CI(?)、株基因组Hind Ⅲ酶切Y片段为探针,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抗HCMV-iRNA制剂中巨细胞病毒核酸的残留,同时用HCMV免疫小鼠观察病毒核酸在小鼠体内的存留时间。结果,HCMV DNA在小鼠体内的存留时间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而与HCMV DNA有同源序列的RNA在免疫后7天被清除。在4批来自羊肝、脾组织的抗HCMV-iRNA 制剂中,有3批查出HCMV核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病毒 免疫核糖核酸 DNA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T细胞表面抗原CD2、CD4和CD8mRNA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泽松 许成素 +7 位作者 刘士廉 郑德先 赵相印 杨敏 李守静 戚道一 张进友 柳端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3-306,共4页
用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2例干燥综合征(SS)、2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及16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CD4和CD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这3种病人CD2mRNA水... 用斑点杂交技术检测了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2例干燥综合征(SS)、2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及16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CD2、CD4和CD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这3种病人CD2mRNA水平均较正常人有明显升高,SLE和RA患者CD4/CD8mRNA比值也明显升高,而SS患者CD4/CD8mRNA比值在正常范围。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CD2先于CD4和CD8的表达,结果提示这3种疾病患者T细胞CD2mRNA表达的增加.影响了CD4和CD8mRNA的表达,从而可以影响淋巴细胞乃至整个机体的免疫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T淋巴细胞 表面抗原 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健 盛康亮 王永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4-228,共5页
外泌体是一种携带蛋白质、RNA、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样小体,由胞内向胞外分泌,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研究发现,免疫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的生长、侵袭、... 外泌体是一种携带蛋白质、RNA、脂质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囊泡样小体,由胞内向胞外分泌,作用于靶细胞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结直肠癌是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研究发现,免疫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参与调控结直肠癌的生长、侵袭、转移等过程,且在肿瘤的诊断、治疗以及治疗后监测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作用。该文将对免疫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免疫细胞 结直肠癌 免疫调节 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信号通路在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孔伟浩 张剑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83-485,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免疫调节功能的干细胞,能够从骨髓、脂肪、脐血等组织中分离得到。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的负性调控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免疫调节功能的干细胞,能够从骨髓、脂肪、脐血等组织中分离得到。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的负性调控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PD-1/PD-L1信号通路在MSCs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PD-1/PD-L1通路在不同组织来源MSCs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 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 间充质干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小干扰核糖核酸(si RNA)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DO) 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枣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李凤娇 李敬双 +3 位作者 王一伦 金鑫 李贤 于洋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研究大枣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将小鼠淋巴细胞无菌分离,制备细胞悬液,设计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左旋咪唑)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大枣多糖组(终浓度为20、40、80、160和320μg/mL)。按照MTT法观察大枣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 研究大枣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将小鼠淋巴细胞无菌分离,制备细胞悬液,设计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左旋咪唑)以及不同质量浓度的大枣多糖组(终浓度为20、40、80、160和320μg/mL)。按照MTT法观察大枣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情况;采用ELISA法观察大枣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L-2、IL-6、IL-10、IL-12水平的影响;QRT-PCR检测大枣多糖对小鼠淋巴细胞IL-2、IL-6、IL-10、IL-12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影响。在20~320μg/mL浓度范围内,大枣多糖能促进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同时提高细胞因子的分泌量,进而促进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2 mRNA表达。在20~320μg/mL浓度范围内,大枣多糖通过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淋巴细胞因子IL-2、IL-6、IL-10、IL-12分泌以及mRNA表达,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多糖 淋巴细胞 细胞增值 细胞因子 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A mRNA及CK19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丁凯 周华富 +1 位作者 周晓艳 郭建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癌胚抗原mRNA(CEA mRNA)及细胞角蛋白19 mRNA(CK19mRN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病理类型、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8例NS...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癌胚抗原mRNA(CEA mRNA)及细胞角蛋白19 mRNA(CK19mRNA)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病理类型、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8例NSCLC患者、15例肺良性疾病(BLD)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CEA mRNA及CK19 mRNA的表达。结果 NSCLC患者外周血中CEAmRNA及CK19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28/48)、68.75%(33/48),在BLD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1/15)、13.33%(2/15),而健康对照组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Ⅱ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CEA mRNA及CK19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78%(5/18)、83.33%(10/12)及44.44%(8/18)、75%(9/12)。外周血CEA mRNA及CK19 mRNA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而与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NSCLC患者早期(Ⅰ、Ⅱ期)外周血中也有微转移的存在,说明微转移可能是NSCLC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CEAmRNA与CK19 mRNA均可作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较为合适的分子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外周血 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细胞角蛋白19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周期运动后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2 mRNA的表达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勇 陈佩杰 杨德洪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周期运动对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周期跑台运动为运动模式 ,观察了一周运动、二周运动和三周运动后 2 4h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2mRNA的表达。结果 :安静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存在HSP72m... 目的 :探讨不同周期运动对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周期跑台运动为运动模式 ,观察了一周运动、二周运动和三周运动后 2 4h大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 72mRNA的表达。结果 :安静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存在HSP72mRNA的基础结构性表达 ;一周运动后大鼠心肌细胞HSP72mRNA表达明显增多 ,两周运动后HSP72mRNA表达较一周运动稍减少 ,但无统计学意义 ;三周运动后大鼠心肌细胞HSP72mRNA表达较运动一、二周减少 ,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运动可以造成心肌细胞HSP72mRNA的表达增加 ,长时间规律运动可以使HSP72mRNA表达在细胞中累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热休克蛋白 运动 信使核糖核酸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