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接免疫荧光法及蛋白质印迹法对肺癌患者体内自身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夏晴 仲人前 +3 位作者 范列英 高春芳 薛昌 孔宪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5-317,F003,共4页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细胞内定位及荧光图形特点,探索自身抗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IIF)检测 77份肺癌以及 140份不同年龄段正常人血清中自身抗体。提取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蛋白抗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对81份肺癌患者及52份正常人血清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组和对照组的自身抗体阳性率有显著差别,两组人群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皆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5),在不同年龄段,肺癌组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和对照组在自身抗体荧光图形、靶抗原细胞内定位上均有明显不同。74份肺癌患者血清中检测到阳性条带(74/81,91.4%),显著高于对照组(31/52,61.5%),其中大多数与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不同,并发现82.7%(67/81)的肺癌患者具有针对相对分子质量初步鉴定为6.5万的靶抗原的阳性条带,该条带仅在22.2%(12/52)的正常人中查及。结论:肺癌患者血清的自身抗体谱与正常人生理性自身抗体谱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自身抗体谱不同,进一步研究其靶抗原本质及其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自身抗体 蛋白印迹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免疫印迹法在G蛋白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2
作者 熊仁平 周元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建立一项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含量的技术。方法:取冷冻组织块200mg置于4℃预冷的匀浆缓冲液中匀浆、离心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电转移法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经5%脱脂奶粉封闭... 目的:建立一项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鸟苷酸结合蛋白(G蛋白)含量的技术。方法:取冷冻组织块200mg置于4℃预冷的匀浆缓冲液中匀浆、离心后,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电转移法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上,经5%脱脂奶粉封闭后,依序与抗G蛋白抗体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IgG反应,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所得的G蛋白目标带清晰、明显,重复性好。不同种属大鼠主动脉、心房、心室、脑组织中Goα和Giα均为单一带,Fischer344大鼠Gsα主动脉为4条带,Sprague-Dawley和WKY/SHR大鼠主动脉Gsα为3条带,心房和心室Gsα为3条带,Fischer344和Wistar大鼠脑组织中Gsα只有两条带。Wistar大鼠肺组织浆和膜中Gqα、Giα均为单一带,Gsα两条带;肺组织膜中Goα为单一带,肺组织浆中未能检出Goα。结论:用Westernblot技术可较好地检测G蛋白含量和带型分布。不同种属动物及组织G蛋白亚型的含量和带型分布是不完全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 大鼠 蛋白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印迹法与免疫荧光法检测白血病患者Survivin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延风 刘雅 +1 位作者 姬晓梅 任利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比较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Survivin表达结果,以探寻临床上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s)和免疫荧光法检测18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Survivin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 目的 比较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Survivin表达结果,以探寻临床上切实可行的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s)和免疫荧光法检测18例白血病患者和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Survivin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s 法检测Survivin 表达阳性13 例(72. 2%);免疫荧光法检测Survivin 表达阳性11 例(61.1%)。两种方法检测1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urvivin的表达均为阴性。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88.89%。结论 Survivin是否表达可能成为白血病临床诊断、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免疫荧光法操作比较简单,适于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SURVIVIN表达 蛋白印迹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印迹法检测绵羊朊蛋白prp^c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乔俊文 赵德明 +3 位作者 吴长德 王志刚 周向梅 王秀菊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蛋白免疫印迹 化学检测 prp^c 蛋白 病理组织学检查 海绵状脑病 绵羊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自显影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绒山羊皮肤组织中催乳素受体蛋白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庆林 王和平 德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采集不同季节绒山羊皮肤组织样品,提取总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电泳结果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然后与催乳素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结合,后者作用于化学发光底物,暗室中置X-光胶片上自显影数分钟,经显影、定影,得到黑色... 采集不同季节绒山羊皮肤组织样品,提取总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电泳结果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然后与催乳素抗体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二抗结合,后者作用于化学发光底物,暗室中置X-光胶片上自显影数分钟,经显影、定影,得到黑色曝光斑,根据胶片上曝光斑的位置确定出催乳素受体的分子量为87kD。根据不同时期样品黑斑的大小得出各时期催乳素受体表达量与绒毛生长趋势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生长 分子量 日照时间 化学发光自显影免疫印迹 绒山羊 皮肤组织 催乳素受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受体亚型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方法
6
作者 何金 陆祖谦 +1 位作者 刘会敏 刘志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100-1100,共1页
关键词 褪黑素受体 免疫组化 亚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免疫印迹法的生物素化标准分子量蛋白质的制备
7
作者 徐晓平 陈志华 苏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免疫印迹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确定抗原分子量通常使用标准分子量蛋白平行电泳并转移至NC膜,切下相应条带用氨基黑等染料染色,不但费时,敏感性低,而且在染色和脱色时易引起NC膜的皱缩。1986年Della-Penna等报告用生物素化蛋白作为蛋... 免疫印迹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确定抗原分子量通常使用标准分子量蛋白平行电泳并转移至NC膜,切下相应条带用氨基黑等染料染色,不但费时,敏感性低,而且在染色和脱色时易引起NC膜的皱缩。1986年Della-Penna等报告用生物素化蛋白作为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s)的分子量标准品。目前国外已有商品出售,但价格较贵。本文利用国产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和自制N-羟基琥珀酰亚胺生物素酯制备生物素化蛋白取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免疫印迹 标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半干式印迹法的免疫酶染色检测膜糖蛋白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建华 朱正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93-395,共3页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化新技术.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细胞的相互识别、分化和组织发生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凝集素具有对糖结构专一识别和结合的能力,因此,它在组化、细胞化学、鉴...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生化新技术.糖蛋白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细胞的相互识别、分化和组织发生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凝集素具有对糖结构专一识别和结合的能力,因此,它在组化、细胞化学、鉴定糖链结构、分离纯化含糖高分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快速有效地检测膜糖蛋白,我们首次综合利用PAGE,Blotting,ABC(卵白素-生物素标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Lectin(凝集素)探针几种方法的优点,结合现有的实验室条件,摸索出一种新的检出方法——半干式免疫印迹法的 ABC 免疫酶染色,现将方法介绍加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免疫酶技术 凝集素 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豚鼠牙齿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分布
9
作者 韩天龙 王敏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6-167,共2页
采集健康Hartley豚鼠牙齿,经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制作、抗原修复等过程,利用PV两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研究,检测了Ⅰ型胶原蛋白在豚鼠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Ⅰ型胶原蛋白在牙本质中呈短纤维状均匀分... 采集健康Hartley豚鼠牙齿,经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制作、抗原修复等过程,利用PV两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IHC)研究,检测了Ⅰ型胶原蛋白在豚鼠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Ⅰ型胶原蛋白在牙本质中呈短纤维状均匀分布;牙骨质和牙髓细胞内均可见大量Ⅰ型胶原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胶原蛋白 免疫组化PV 牙齿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升结肠癌远处转移风险的有效易行的免疫组化法
10
作者 陈瑚(摘译) 余英豪(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1-631,共1页
结肠癌(CC)的病死率为40%。CC患者行根治术后,其肿瘤相关病死率高低主要取决于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发现能够判断CC是否远处转移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患者临床管理有重要意义。作者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LH1、CD133和β-连环蛋白的表... 结肠癌(CC)的病死率为40%。CC患者行根治术后,其肿瘤相关病死率高低主要取决于是否发生远处转移。因此,发现能够判断CC是否远处转移的生物学标志物对患者临床管理有重要意义。作者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LH1、CD133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对57例已有转移的升结肠癌和57例未转移的升结肠癌标本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处转移 免疫组化 升结肠癌 风险 预测 生物学标志物 Β-连环蛋白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的基因克隆及其免疫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桂月 张鹏宇 +5 位作者 王奭骥 台桂香 劳凤学 杨煜 崔雪玲 柳忠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3,118,共6页
目的:研究新克隆的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ActR IP3)的免疫学特性和其介导Ser/Thr激酶型受体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方法:以酵母双杂交法发现的ActR IP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克隆ActR IP3基因。EIA法分析其与激活素ⅡA型... 目的:研究新克隆的激活素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ActR IP3)的免疫学特性和其介导Ser/Thr激酶型受体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方法:以酵母双杂交法发现的ActR IP基因片段作为探针,从小鼠脑cDNA文库中克隆ActR IP3基因。EIA法分析其与激活素ⅡA型受体(ActRⅡA)结合能力,W estern b lot杂交检测成熟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采用pcDNA-ActR IP3与CAGA-lux报告基因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分析信号传导作用。结果:克隆的Ac-tR IP3基因全长1 197 bp,编码101个氨基酸残基,EIA分析显示ActR IP3与ActRⅡA具有特异性结合作用,这种作用与Ac-tR IP3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有关。W estern b lot杂交显示天然ActR IP3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 000,在多种组织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以海马及下丘脑为主。通过表达ActR IP3可促进激活素诱导的特异性基因转录活性。结论:ActR IP3属于ActR IP家族新成员,具有特异结合ActRⅡA的能力,并具有促进激活素信号传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索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信号传导 免疫印迹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木中松材线虫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白钢 王玉嬿 +2 位作者 马洪周 李海燕 杨文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5,共5页
以松材线虫的粉碎虫体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 ,通过免疫印迹考察抗血清的特异性。利用固相松材线虫抗原和游离线虫抗原同线虫抗体相竞争 ,建立竞争型ELISA法用于疫木中松材线虫的分析。该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出 10mg的木屑中 0 1μg微量的线... 以松材线虫的粉碎虫体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 ,通过免疫印迹考察抗血清的特异性。利用固相松材线虫抗原和游离线虫抗原同线虫抗体相竞争 ,建立竞争型ELISA法用于疫木中松材线虫的分析。该方法可以直接检测出 10mg的木屑中 0 1μg微量的线虫蛋白 ,约 7条线虫的存在。利用该方法对 2 0个不同地区、树种及类型的松材样品进行检测 ,疫木中松材线虫的检出率为 10 0 % ,但拟松材线虫也呈现了一定的交叉反应。研究结果表明 ,以松材线虫抗原蛋白为指标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方 免疫 ELISA 拟松材线虫 免疫印迹 直接检测 交叉反应 研究结果 抗原蛋白 快速检疫 抗血清 特异性 检出率 灵敏度 竞争 家兔 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免疫印迹法检测公羊和鹿布氏杆菌
13
作者 朱其太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7期7-7,共1页
新西兰学者Kittelberyer等应用碱性磷酸酶结合的重组G蛋白和Tris缓冲液建立一种改良免疫印迹法来检测血清中绵羊布氏杆菌抗体。试验所检测的样本为绵羊布氏杆菌阴性的绵羊血清106份,从精液中检出绵羊布氏杆菌的公山羊血清69份,感染公山... 新西兰学者Kittelberyer等应用碱性磷酸酶结合的重组G蛋白和Tris缓冲液建立一种改良免疫印迹法来检测血清中绵羊布氏杆菌抗体。试验所检测的样本为绵羊布氏杆菌阴性的绵羊血清106份,从精液中检出绵羊布氏杆菌的公山羊血清69份,感染公山羊群的血清110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 羊布氏杆菌 碱性磷酸酶 绵羊血清 电泳 公羊 鹿血清 G蛋白 血清学检测 公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向电泳、免疫印迹和质谱技术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标志物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虹 牛屹东 +2 位作者 冯捷 郭慧方 叶雪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寻找子宫内膜异位症标志物。方法:提取子宫内膜异位症和非内膜异位症子宫在位内膜总蛋白后,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离,Phoretix2D软件分析凝胶图像,经数据库查询初步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组织总蛋白... 目的:寻找子宫内膜异位症标志物。方法:提取子宫内膜异位症和非内膜异位症子宫在位内膜总蛋白后,用双向电泳技术进行分离,Phoretix2D软件分析凝胶图像,经数据库查询初步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组织总蛋白双向电泳后转膜,用患者血清和正常血清作为一抗行Westernblot检测,比较杂交蛋白点的差异,取差异点用MALDI-TOF-MS分析,根据其肽质量指纹图谱进行数据库查询,鉴定抗原。结果:经优化条件,获得了内膜异位症和对照组的在位内膜总蛋白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并分析出11个差异点。利用Westernblot方法比较正常人血清和患者血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总蛋白的杂交点,取其中3个差异点测质谱分别为波形蛋白、β-肌动蛋白、ATP合成酶β亚单位。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蛋白质表达谱与非内膜异位症者相比发生了变化,抗子宫内膜抗体可能针对波形蛋白、β-肌动蛋白、ATP合成酶β亚单位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电泳 双向 印迹 蛋白 光谱分析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凝血酶敏感蛋白-1及其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柏林 邢之华 +4 位作者 唐涛 刘宜峰 阳鹤鹏 刘清娥 吴汉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及其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将1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和活...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法对脑出血大鼠脑内损伤区凝血酶敏感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及其受体CD36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益气活血法治疗脑出血的机制。方法将1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组、益气组和活血组;用Ⅶ型胶原酶诱导脑出血大鼠模型,再对相应的组分别灌服补阳还五汤及该方的益气药组和活血药组,在不同的时间点取脑组织并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鼠脑TSP-1及CD36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不同时间点TSP-1和CD36表达无明显变化。模型组TSP-1在脑出血后4 d达高峰,CD36分别在脑出血后4、28 d达高峰。益气活血组1 d TSP-1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4 d TSP-1和CD36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1),28 d CD36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法有可能通过影响脑出血后损伤区TSP-1及其受体CD36的表达,降低其对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促进新生血管成形、成熟和脑组织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益气活血 凝血酶敏感蛋白-1 受体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裕 滕银燕 +1 位作者 徐朝伟 张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分子CD34、CD44的表达。经Lewis大鼠尾静脉注射经体外培养至第3...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Lewis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分子CD34、CD44的表达。经Lewis大鼠尾静脉注射经体外培养至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7d后腹腔注射抗乙酰胆碱受体单克隆抗体(mAb35)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动物模型,按照Lennon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症状评分、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肌肉组织中乙酰胆碱受体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干扰素-γ和IL-4表达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模型临床评分降低(t=8.062,P=0.000),乙酰胆碱受体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8.092,P=0.000);同时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升高(t=9.859,P=0.000),干扰素-γ(t=9.040,P=0.000)和IL-4(t=3.320,P=0.004)表达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减轻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大鼠模型临床症状,减少乙酰胆碱受体缺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分泌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以及抑制炎性促进因子干扰素-γ和IL-4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 实验 间质干细胞移植 印迹 蛋白 骨髓移植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氏疏螺旋体与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的免疫交叉反应抗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毅 杨勇 +3 位作者 顾黎莉 侯学霞 耿震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6-388,382,共4页
目的研究莱姆病螺旋体与梅毒、钩端螺旋体较常出现的交叉反应抗原,明确产生交叉反应的蛋白抗原成分,为精确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莱姆病的阳性判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PD91作抗原,用蛋白... 目的研究莱姆病螺旋体与梅毒、钩端螺旋体较常出现的交叉反应抗原,明确产生交叉反应的蛋白抗原成分,为精确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莱姆病的阳性判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国莱姆病螺旋体伽氏疏螺旋体基因型代表菌株PD91作抗原,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梅毒病人和钩端螺旋体病人的血清进行抗体(IgG和IgM)检测。结果共检测梅毒病人血清196份和钩端螺旋体病人血清68份。伯氏疏螺旋体与苍白密螺旋体抗原在75kDa,60kDa,43kDa,41kDa处有交叉,交叉反应阳性率分别为IgG8.2%、20.4%、9.2%、17.3%,IgM7.7%、10.2%、8.7%、9.7%;伯氏疏螺旋体与钩端螺旋体抗原的交叉发生在75kDa,60kDa,41kDa,交叉反应阳性率分别为IgG1.5%、1.5%和13.2%,IgM8.8%、2.9%、17.6%。结论莱姆病螺旋体蛋白抗原中75kDa,60kDa,43kDa和41kDa蛋白成分与梅毒和钩端螺旋体存在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蛋白免疫印迹 交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进口牛及其后代中检测出牛免疫缺陷病毒
18
作者 秦贞奎 赵祥平 +4 位作者 侯艳梅 耿运琪 纪永刚 陈荷新 刘淑红 《天津畜牧兽医》 1996年第1期14-15,共2页
牛免疫缺陷病毒在牛群中的自发感染,已先后在美国和新西兰等国相继报道。本文应用蛋白质印迹法以TrpE-p26融合蛋白做抗原对我国近年来进口的514份奶牛血清和B市、Z市部分奶牛场的进口牛后代共963份血清进行了检测。发... 牛免疫缺陷病毒在牛群中的自发感染,已先后在美国和新西兰等国相继报道。本文应用蛋白质印迹法以TrpE-p26融合蛋白做抗原对我国近年来进口的514份奶牛血清和B市、Z市部分奶牛场的进口牛后代共963份血清进行了检测。发现进口牛阳性13头,阳性率为2.53%;进口牛后代中阳性34头,阳性率为3.53%。这一结果经以TrpE-gp45做抗原的蛋白质印迹法和反转录酶序列的PCR反应及其产物的狭缝杂交所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病毒 蛋白印迹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惕牛免疫缺陷病在我国蔓延
19
作者 魏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5期7-8,共2页
天津动植物检疫局秦贞奎等和南开大学耿运淇等,用蛋白印迹法以TrepE—P<sup>26</sup>融合蛋白做抗原,对我国近年来进口奶牛的514份血清和另外两个市的部分奶牛场进口牛的后代采集963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进口牛阳性... 天津动植物检疫局秦贞奎等和南开大学耿运淇等,用蛋白印迹法以TrepE—P<sup>26</sup>融合蛋白做抗原,对我国近年来进口奶牛的514份血清和另外两个市的部分奶牛场进口牛的后代采集963份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进口牛阳性的13头,阳性率为2.53%;进口牛后代阳性的34头,阳性率为3.53%,上述结果,用蛋白印迹法和反转录酶序列的PCR反应及其产物的夹缝杂交所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缺陷病 融合蛋白 蛋白印迹 阳性率 奶牛场 动植物检疫 PCR反应 反转录酶 南开大学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es相关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文宾 王德林 +2 位作者 盛夏 刘武江 罗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癌旁(pericarcinoma,PC)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例P...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癌旁(pericarcinoma,PC)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例PCa,15例PC和15例BPH中YAP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15例PCa和相应PC中YAP的表达水平。结果:32例PCa中YAP阳性表达25例,阳性率为78.13%;15例PC中YAP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为26.67%;15例BPH中未发现YAP阳性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YAP的表达与PCa的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有关(分别为P=0.019;P=0.012)。临床分期越高,Gleason评分越高,YAP的阳性率越高。Western blot显示15例PCa中YAP表达(0.723±0.084)均高于相应PC(0.455±0.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YAP在PCa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织,表现出明显的肿瘤特异性,有望成为PCa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Yes相关蛋白 免疫组化 蛋白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