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DNA D-LOOP区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秋帆 徐淑梅 +3 位作者 王化泉 邢莉民 付蓉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6-191,共6页
目的:研究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多态性的意义及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43例初治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对其D-LOOP区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正反向直接测序法对PCR扩增... 目的:研究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多态性的意义及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43例初治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对其D-LOOP区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正反向直接测序法对PCR扩增产物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人线粒体DNA文库记录的剑桥序列以及mtDB数据库的Polmorphic Sites子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库进行对比。结果:43例IRP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 D-LOOP区中共有110个变异位点,其中62个为多态位点(SNP),48个为突变位点,其中14个位点为数据库中未提及的新突变位点。在110个变异位点中共发现516个碱基改变,最主要的改变是410个碱基置换,常见的碱基置换为T/C(184/410)和A/G(113/410);110个变异位点中高频变异位点73和263,其变异率为43/43,位点311的变异率为32/43,位点310和16 224的变异率为27/43,16 519的变异率为25/43,位点489和16 362为24/43。对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 D-LOOP区多态性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相关性统计发现,以年龄18岁为界的35例成年组中淋巴细胞mtDNA D-LOOP区多态性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CD15 IgM、GLYCoA^+细胞IgM、CD34^+细胞IgG、CD34^+细胞IgM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mtDNA D-LOOP区存在高频突变,且在成年组(年龄≥18岁)中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膜结合自身抗体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症 线粒体DNA(mtDNA) D-LOOP区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滕广帅 付蓉 +16 位作者 刘惠 王红蕾 王一浩 阮二宝 瞿文 梁勇 王国锦 王晓明 刘鸿 吴玉红 宋嘉 王化泉 邢莉民 关晶 王珺 李丽娟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2-72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树突状细胞(DC)亚群和数量,并探讨DC在IRP发病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IRP(37例初治、28例恢复)患者及17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Li... 本研究旨在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树突状细胞(DC)亚群和数量,并探讨DC在IRP发病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IRP(37例初治、28例恢复)患者及17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Lin-HLA-DR+CD123+细胞)、髓系DC(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Lin-HLA-DR+CD11c+细胞)数量、亚群。结果显示,IRP初治组外周血pDC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比例为(0.91±0.64)%,明显高于恢复组(0.39±0.11)%和正常对照组(0.29±0.13)%(均P<0.01),恢复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恢复组mDC占PBMNC的比例分别为(0.21±0.20)%、(0.34±0.21)%,与正常对照组(0.29±0.09)%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pDC/mDC比值为6.75±7.11,明显高于恢复组(1.55±0.93)和正常对照组(1.07±0.43,均P<0.01),恢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别(P>0.05)。IRP组外周血pDC占PBMNC的比例与Th1/Th2呈负相关(r=-0.347,P<0.05),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膜表面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606,P<0.05),与CD5+B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709,P<0.05),与血红蛋白(r=-0.381,P<0.01)和血小板水平(r=-0.343,P<0.01)均呈负相关;mDC占PBMNC的比例与Th1/Th2呈正相关(r=0.595,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292,P<0.05);pDC/mDC与Th1/Th2水平呈负相关(r=-0.395,P<0.05),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膜表面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421,P<0.05),与CD5+B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423,P<0.05),与血红蛋白(r=-0.304,P<0.05)和血小板水平(r=-0.287,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IRP患者外周血pDC数量增多,可能与IRP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邵宗鸿 付蓉 王化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7-590,共4页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 免疫相关 发病机制 COOMBS试验阳性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细胞减少 静脉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燕 王晓敏 +2 位作者 富玲 木拜尔 聂玉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68-471,共4页
本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诊断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P)的临床意义。5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入院后进行了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及维生素B12浓度,免疫学检查,血小板抗体,乙肝六项,甲肝及丙肝抗体... 本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诊断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P)的临床意义。5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入院后进行了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及维生素B12浓度,免疫学检查,血小板抗体,乙肝六项,甲肝及丙肝抗体、溶血相关检查、骨髓涂片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常规检查。50例患者分为A组(未明确诊断组)和B组(明确诊断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正常人)。A组:22例拟诊为IRP。B组: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9例。对照A组和B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有核红细胞、髓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同时检测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的比率。对正常对照组仅进行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的比率检测。结果表明:A组22例拟诊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中20例骨髓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90.90%。抗体结合类型以IgG型最多见,其次为IgM型,IgA型较少;B组中2例骨髓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7.14%。前者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后者(p<0.01)。A组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B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后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及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的检测能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检测手段,而且还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血细胞减少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自身抗体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接Coombs试验方法的应用及其对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邴丽娟 付蓉 +13 位作者 刘惠 王红蕾 阮二宝 瞿文 梁勇 王国锦 王晓明 刘鸿 吴玉红 宋嘉 王化泉 邢莉民 李丽娟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50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应用骨髓间接Coombs试验方法,并探讨其对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实验组选取3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IRP 22例,意义未明血细胞减少患者(ICUS)8例〕骨髓上清液和15名缺铁性贫血对照者骨髓有核细胞孵... 本研究旨在应用骨髓间接Coombs试验方法,并探讨其对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实验组选取3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IRP 22例,意义未明血细胞减少患者(ICUS)8例〕骨髓上清液和15名缺铁性贫血对照者骨髓有核细胞孵育,对照组选取15名缺铁性贫血患者自身骨髓有核细胞与骨髓上清液孵育。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孵育45 min后骨髓造血细胞(CD15+、GlyCoA+和CD34+细胞)膜抗体阳性率,并与其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骨髓直接Coombs试验16例阳性,14例阴性),骨髓间接Coombs试验阳性者共16例,阳性率53.33%;其中8例ICUS患者中4例骨髓膜抗体出现阳性,阳性率50%。实验组CD15+IgM中位阳性率为0.34%,明显高于对照组0.20%(P<0.05);CD34+IgG、IgM中位阳性率分别为0.64%,0.21%,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0.05)、0.00%(P<0.05);GlyCoA+IgG、IgM阳性率分别为(0.83±0.75)%,(2.12±1.98)%,明显高于对照组(0.47±0.43)%(P<0.05)、(0.68±0.64)%(P<0.01)。CD15+IgG、IgM阳性率分别与CD5+B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临床指标均无相关性;GlyCoA+IgG、IgM阳性率分别与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率、骨髓红系比例及树突细胞亚群比例(DC1/DC2)呈明显负相关,与CD5+B细胞比例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部分IRP及ICUS患者骨髓上清液中存在针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抗体(IgG或IgM),且阳性率的高低与疾病的进展呈一定相关性;部分抗体可作用于正常骨髓有核细胞膜蛋白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库姆试验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细胞膜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治疗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症相关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谷昊 吴润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36-1840,共5页
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症是常见的非骨髓造血异常所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在一线治疗无效情况下,患者生存质量大幅降低。雷帕霉素具有明确的抑制mTOR靶蛋白机制,可以上调调节性T细胞及其诱导特定细胞凋亡,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从而对各类... 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症是常见的非骨髓造血异常所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在一线治疗无效情况下,患者生存质量大幅降低。雷帕霉素具有明确的抑制mTOR靶蛋白机制,可以上调调节性T细胞及其诱导特定细胞凋亡,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从而对各类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疗效。因此,本文就雷帕霉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症(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ALPS)等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 雷帕霉素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造血细胞岛在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患者中的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孙黎飞 韩冰 +4 位作者 李钢 吴强强 郝红峰 明汇 张金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8-461,464,共5页
目的:观察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或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Immuno-related hematocytopenia/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H/IRP)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岛"(Hematopoietic islands,HI)的不同性质,分析其与MHCⅠ/Ⅱ类分子和骨... 目的:观察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或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Immuno-related hematocytopenia/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H/IRP)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岛"(Hematopoietic islands,HI)的不同性质,分析其与MHCⅠ/Ⅱ类分子和骨髓造血细胞抗人球蛋白(IgG)的关联,探讨相关免疫机制及其对临床诊疗的指导意义。方法:①对37例IRH/IRP患者骨髓涂片行常规瑞氏染色,观察HI的细胞成分和岛中免疫细胞性质;②细胞化学染色观察HI中免疫细胞过氧化物酶(POX)活性和铁贮存情况;③HLA-DR抗体免疫化学染色,观察免疫细胞MHCⅡ分子表达情况;④抗人IgG免疫荧光抗体(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观察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表面抗人IgG抗体表达;⑤观察不同HI在患者骨髓中出现的情况。结果:①HI中的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各异,并与患者血沉和IgG、血清HLA-B27抗体浓度和过氧化物酶(POX)、HLA-DR和IF染色表达情况密切相关。②根据免疫细胞的生物学性质分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 cytotoxicity,AD-CC)型HI、巨噬细胞(Mφ)型HI、抗原提呈(Antigen presenting,AP)型HI、浆细胞型HI和幼粒细胞型HI 5种。③HI中幼稚的造血细胞膜上均表达抗人IgG荧光抗体,HI中免疫细胞与造血细胞接触处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浆中呈现不同的强阳性IF颗粒。④Mφ型HI数量最多,常与ADCC型HI在血沉升高患者骨髓中同时出现,HLA-B27和血沉均升高的IRP患者骨髓中可同时存在ADCC型、Mφ型和AP型HI。结论:IRH/IRP患者骨髓幼稚造血细胞膜表面抗原改变产生抗人IgG抗体是HI产生的基础;HI异质性及在骨髓中出现的不同形式则为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不同程度的活化对造血细胞多重性损伤的生物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 血细胞 MHC分子 HLA-D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等炎性因子在风湿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中的分泌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8
作者 孙黎飞 孙志宏 +3 位作者 吴强强 张晓席 杜延会 王桂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6,73,共6页
目的:观察风湿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Rheumatism immune-related hematocytopenia,RIRH)患者骨髓免疫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状态,探讨其对骨髓造血细胞损伤的病理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①ELISA法检测66例RIRH患者血清IL-5、IL-10、IL-12、IL... 目的:观察风湿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Rheumatism immune-related hematocytopenia,RIRH)患者骨髓免疫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状态,探讨其对骨髓造血细胞损伤的病理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①ELISA法检测66例RIRH患者血清IL-5、IL-10、IL-12、IL-17和IFN-γ浓度,对照组30例采自健康查体血清;免疫化学法观察骨髓免疫细胞HLA-DR表达;②免疫荧光法观察骨髓细胞抗人球蛋白(IgG)抗体、FcγⅡ受体(FcγⅡR)、甘露糖受体(MR)、ICAM-1、IL-12、IL-17A与IL-17RA表达;3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作为疾病对照;③随机抽取32例血小板>50×109L-1无出血倾向患者,常规治疗同时联合复方丹参促进炎性因子代谢,与30例不联合复方丹参患者对照治疗效果。结果:①66例患者血清IL-5、IL-10、IL-12、IL-17和IFN-γ浓度分别为(126.04±7.66)ng/L,(316.23±25.163)ng/L,(328.43±27.01)ng/L,(48.17±4.22)ng/L和(40.28±3.69)ng/L,较之对照组(33.16±2.17)ng/L,(176.25±10.69)ng/L,(94.05±3.26)ng/L,(20.03±1.14)ng/L和(8.25±2.01)ng/L显著升高;②骨髓中活化的组织嗜碱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Mφ)等免疫细胞高表达HLA-DR、FcγⅡR、MR、ICAM-1、IL-12、IL-17A和IL-17RA;③32例IRHS患者联合复方丹参组经治疗2周后,血清IL-5和IL-17含量较之对照组显著降低,血象恢复时间较之对照组提前1周。结论:RIRH患者骨髓中多种免疫细胞活化,表达和分泌多种免疫分子,介导ADCC效应、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是损伤病变的造血细胞的重要免疫机制。抗感染、抑制免疫联合复方丹参活血化瘀,能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 IL-5 IL-17 炎性因子 造血微环境 复方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文献报道恶性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系统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会 李婉影 +1 位作者 高清平(综述) 姜道滋(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94,共6页
本文通过收集198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内学者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40例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utoimmune cytopenia,AIC)病例,包括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 本文通过收集198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国内学者发表在国内外期刊上的文献及参考文献,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40例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合并自身免疫性血细胞减少(autoimmune cytopenia,AIC)病例,包括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及Evans综合征等。虽然各亚型淋巴瘤病例数均较少(n=1~28),但通过系统性分析仍得到部分有意义的发现。除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autoimmune neutropenia,AIN)外,各类AIC均有报道,发生率依次为AIHA>ITP>冷凝集素综合征(cold agglutinin syndrome,CAS)>PRCA>Evans综合征。AIC见于各亚型淋巴瘤,但各类AIC在不同亚型发生率存在差异。CAS仅见于淋巴瘤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lymphoma,B-NHL)、AIHA、ITP,Evans综合征多见于B-NHL,PRCA则多见于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 cell non Hodgkin′s lymphoma,T-NHL)。相较于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合并ML的AIC抗肿瘤治疗对有效率更高。恶性淋巴瘤合并AIC临床情况复杂,需引起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身免疫血细胞减少 溶血性贫血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冷凝集素综合征 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亚茹 马艳萍 秦小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67-1670,共4页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是对所有体液或细胞免疫异常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总称,其共同免疫机制决定了免疫抑制治疗的重要性。西罗莫司作为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免疫抑制剂,通过调整Treg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在难治性免疫性血细胞...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是对所有体液或细胞免疫异常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总称,其共同免疫机制决定了免疫抑制治疗的重要性。西罗莫司作为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免疫抑制剂,通过调整Treg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在难治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中具有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西罗莫司在原发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应用进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血细胞减少 西罗莫司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时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意义 被引量:16
11
作者 邵剑峰 詹乾钢 +5 位作者 刘忠民 钟永根 管允理 付佳萍 封蔚莹 楼大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了 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 为探讨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采用流式细胞术 (FCM)测定了 76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小板表面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PAIg)及血小板膜糖蛋白 (CD4 1,CD6 1,GPIIb/IIIa)。结果发现 ,初治 3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 (PAIgG、PAIgM、PAIgA)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9例经激素治疗的ITP患者PAIgG ,PAIgM ,PAIgA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2 )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SLE、Evans综合征、甲亢、乙肝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相关抗体在血小板表面阳性百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血小板膜糖蛋白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12例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抗体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血小板膜糖蛋白上升 ,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FCM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 ,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相关抗体 血小板膜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V、PDW联合PAIg对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加勤 侯香华 +5 位作者 洪强 陈志奇 卢榕 刘朔婕 赵金涛 洪国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49-1954,共6页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摘要: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输血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摘要: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aITP)患儿中的变化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用Sysmex XN血细胞自动分析仪分别检测36例aITP患儿和33例未累及巨核细胞系的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ATP)的血小板数量及其相关参数、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及其分类;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2组PAIg水平;SPSS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两组患者MPV、PDW、PAIg的分布,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的影响因素后,绘制ROC曲线,计算MPV、PDW、PAIg及其联合检测对aITP患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的ROC曲线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ATP患儿组相比,aITP组MPV、PDW及PAIg升高,Plt和产板型巨核细胞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RBC、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位面积巨核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MPV、PDW及PAIg进入回归模型,其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χ^2=65.491,P=0.000,R^2=0.713)。MPV+PDW+PAIg联合检测的AUC为0.863,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167%和89.697%,均高于单独检测及MPV、PDW、PAIg两两联合检测。结论:MPV及PDW用于a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的诊断存在不足,联合PAIg检测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血小板相关抗体 巨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 被引量:12
13
作者 彭绵 方伟强 +1 位作者 蔡举瑜 吕丽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72-3074,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229例脓毒症且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的...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入选的229例脓毒症且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干预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0.4 g/(kg·d),每天1次,连用5 d。统计两组患者在应用免疫球蛋白静滴第1、3、5、7天的血小板计数以及两组患者的ICU留治时间和28 d住院病死率。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在应用免疫球蛋白第5天后开始,其血小板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28 d住院病死率与存活患者的ICU留治时间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于严重脓毒症伴严重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30×109/L)的患者,其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显著,并能明显缩短患者ICU留治时间,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相关性血小板减少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迟秀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68-468,共1页
背景:干扰素(IFN)-α相关的血细胞减少症较为常见,并可能受剂量影响。我们对一组确定为基因型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队列进行了基因组关联研究,寻找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 背景:干扰素(IFN)-α相关的血细胞减少症较为常见,并可能受剂量影响。我们对一组确定为基因型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队列进行了基因组关联研究,寻找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的遗传因素。方法:参加IDEAL研究(共3070名)中1604名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测。试验入选标准包括:血小板计数≥8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00/m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丙型肝炎患者 血细胞减少 全基因组 治疗相关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症1例
15
作者 李颂文 肖扬 +1 位作者 夏燕林 蒋祖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704-2704,共1页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 血细胞综合 病毒相关 大剂量 血小板减少 精神萎靡 家族疾病史 反复发热 医院检查 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伴随自噬的降低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琦 计雪强 +3 位作者 邵惠江 季正华 朱宏 邵雪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4-838,共5页
目的检测自身抗体阳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出初诊ITP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中的Treg,根据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统计自噬相关基... 目的检测自身抗体阳性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以及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出初诊ITP患儿和健康对照儿童外周血中的Treg,根据抗体的平均荧光强度分别统计自噬相关基因5(ATG5)和ATG7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D4^+CD25^+Treg的蛋白激酶B(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儿童相比,ITP患儿Treg数量显著降低,ATG5和ATG7表达降低,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结论在初诊自身抗体阳性的ITP患儿中,Treg数量降低,伴随增殖相关蛋白磷酸化水平及细胞自噬水平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 调节性T细胞(Treg) 自噬相关基因5(ATG5) 自噬相关基因7(ATG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伴复杂性全血细胞减少1例
17
作者 雷小添 冷蔚玲 +2 位作者 隆敏 谢来平 陈刘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9-1094,共6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治疗中所用抗甲亢药物可导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全血细胞减少罕见。粒细胞缺乏或全血细胞减少合并甲亢危象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甲巯咪唑导致...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治疗中所用抗甲亢药物可导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全血细胞减少罕见。粒细胞缺乏或全血细胞减少合并甲亢危象时,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1例甲巯咪唑导致粒细胞缺乏伴感染,继发甲亢危象、全血细胞减少,同时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抗体异常的甲亢患者。通过完善检查检验鉴别病因,及时给予抗感染、促粒细胞生成、复方碘溶液控制甲状腺功能等治疗,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对于甲亢合并严重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早发现和鉴别全血细胞减少的可能病因,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血细胞减少 免疫相关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且血清sLAIR水平升高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洋 刘伟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和T细胞表面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的表达以及血清可溶性LAIR-1(s LAIR-1)、s LAIR-2水平。方法选取ITP患者45例(ITP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3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例和T细胞表面白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LAIR-1)的表达以及血清可溶性LAIR-1(s LAIR-1)、s LAIR-2水平。方法选取ITP患者45例(ITP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35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及LAIR-1在Treg表面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s LAIR-1和s LAIR-2水平。结果 ITP组患者外周血Treg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ITP组和对照组CD4+CD25+Treg和CD8+T细胞膜LAIR-1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ITP组血清s LAIR-1和s LAIR-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LAIR-1可能通过影响CD4+CD25+T细胞在ITP发病过程起关键作用,LAIR-2可部分抑制LAIR-1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 细胞相关免疫球蛋白样受体(LA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及与免疫相关性血液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丽静 瞿文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66-1770,共5页
Th17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T细胞亚群,可特异性分泌IL-17。RORγt和STAT3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近年来已发现,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比例增高且功能亢进。本文简要综述了Th17细胞及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Th17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T细胞亚群,可特异性分泌IL-17。RORγt和STAT3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近年来已发现,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比例增高且功能亢进。本文简要综述了Th17细胞及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几种免疫相关性血液病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1例报道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芬琴 耿梅 +3 位作者 奚文崎 蒋劲松 楼谷音 叶正宝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 :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 ,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 ,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 (PAIgG、PAIgA、PAGgM...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方法 :本院住院恶性肿瘤合并血小板减少者30例 ,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及免疫功能 ,并给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 :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 11例血小板相关抗性 (PAIgG、PAIgA、PAGgM)明显升高 ,特别腺癌中晚期病人 ,这些病人给予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血小板数增加 ,出血症状改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 恶性肿瘤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相关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