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斑丹毒丝菌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1
作者 吴雪军 董琦 +2 位作者 周彩琴 章晓炜 刘威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37-141,共5页
病原菌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其各项生命活动、揭示信号转导机制、预测潜在药物靶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利用DIP蛋白互作数据库和同源蛋白映射方法,构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结... 病原菌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是理解其各项生命活动、揭示信号转导机制、预测潜在药物靶标的重要途径。旨在利用DIP蛋白互作数据库和同源蛋白映射方法,构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编码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共包含2113对非冗余的相互作用关系,涉及330个蛋白,并绘制了互作网络的拓扑结构图。通过全基因组内蛋白之间的互作频率分析,确定了在红斑丹毒丝菌中互作频率最高的40个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翻译、转录、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伴侣蛋白DnaK、DnaJ、GroEL以及DEAD/DEAH解旋酶的互作频率较高,能与核糖体蛋白、代谢相关、伴侣蛋白、细胞分裂蛋白等多种功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若DnaK、DnaJ、GroEL、DEAD/DEAH解旋酶的功能受到抑制,则会对红斑丹毒丝菌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蛋白间相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持绿蛋白与候选分泌效应蛋白互作分析
2
作者 陈蒙 邹杭宇 +1 位作者 刘海峰 李正焕 《种业导刊》 2025年第2期17-23,共7页
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黄瓜持绿蛋白(Stay green,SGR)互作的候选分泌效应蛋白(Candidate secreted effector protein,CSEP),并通过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克隆获得黄瓜CsSGR和CsCSEP基因。酵母双杂交试验... 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黄瓜持绿蛋白(Stay green,SGR)互作的候选分泌效应蛋白(Candidate secreted effector protein,CSEP),并通过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克隆获得黄瓜CsSGR和CsCSEP基因。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CsSGR蛋白与CsCSEP30、CsCSEP47、CsCSEP48蛋白具有交互作用。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试验均验证了CsSGR蛋白与CsCSEP30、CsCSEP47、CsCSEP48蛋白的交互作用。综上,CsSGR蛋白与CsCSEP30、CsCSEP47、CsCSEP48蛋白互作,CsSGR蛋白可能有助于减缓叶片的衰老进程并增强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持绿蛋白 候选分泌效应蛋白 蛋白 酵母双杂交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HSPA6蛋白特性分析及蛋白互作网络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丽筠 马旭华 +1 位作者 李亚蕾 罗瑞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通过构建牛热休克蛋白A6(heat shock protein A6,HSPA6)序列与其他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以及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牛HSPA6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等,并结合蛋白互作网络,探究牛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显示,牛HSPA... 通过构建牛热休克蛋白A6(heat shock protein A6,HSPA6)序列与其他生物的系统进化树,以及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牛HSPA6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亲疏水性等,并结合蛋白互作网络,探究牛HSPA6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结果显示,牛HSPA6蛋白与羊、长江江豚等哺乳动物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较高;牛HSPA6蛋白分子质量为70 570.64 u,理论等电点为5.66,为酸性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可能存在11个得分>0.900的磷酸化位点,与N-糖基化激活位点可能位于后端碱基;牛HSPA6蛋白是一种主要由40.38%的α-螺旋和33.65%的无规卷曲组成的二级结构相对稳定的蛋白质,包含N-端核苷酸结合域和C-端多肽结合域两个主要的结构域,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蛋白质互作网络构建结果显示,牛HSPA6蛋白主要与BAG1、DNAJA4、DNAJB1、DNAJC2等蛋白发生互作,参与腺苷酸交换因子活性、ATP酶调节活性、伴侣绑定等,表明牛HSPA6蛋白在牛机体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潜在生物学功能。这些多重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探讨牛HSPA6蛋白对肉品质的影响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A6 结构特点 功能特性 蛋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蛋白质互作网络预测乳腺癌相关蛋白质的细致功能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靖 李彦辉 +4 位作者 郭政 朱晶 马文财 彭春方 刘庆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61-1066,共6页
乳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有的关于乳腺癌相关蛋白质的功能注释比较宽泛,制约了乳腺癌的后续研究工作。对于已知部分功能的乳腺癌相关蛋白质,提出了一种结合Gene Ontology功能先验知识和蛋白质互作的方法,通过构建功能特异的... 乳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已有的关于乳腺癌相关蛋白质的功能注释比较宽泛,制约了乳腺癌的后续研究工作。对于已知部分功能的乳腺癌相关蛋白质,提出了一种结合Gene Ontology功能先验知识和蛋白质互作的方法,通过构建功能特异的局部相互作用网络来预测乳腺癌相关蛋白质的细致功能。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以很高的精确率为乳腺癌相关蛋白质预测更为精细的功能。预测的相关蛋白质的功能对于指导实验研究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蛋白质功能 预测 网络 基因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免疫蛋白互作网络提取及分析
5
作者 王彬 宁黔冀 +3 位作者 王倩 彭玮 郝彤 孙金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40-45,共6页
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蛋白作用机制,在已构建的中华绒螯蟹蛋白互作网络基础上,采用邻接节点注释方法对其全局网络进行细胞组分注释,为网络的903个未定位蛋白中的830个添加了GO注释,占未定位蛋白的91.9%.从中华绒螯蟹蛋白互作网络中... 为了研究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蛋白作用机制,在已构建的中华绒螯蟹蛋白互作网络基础上,采用邻接节点注释方法对其全局网络进行细胞组分注释,为网络的903个未定位蛋白中的830个添加了GO注释,占未定位蛋白的91.9%.从中华绒螯蟹蛋白互作网络中提取了包含142个蛋白和158条蛋白互作关系的免疫互作网络,并且结合GO细胞组分注释信息,得到了其中62个免疫蛋白的细胞组分定位.通过对细胞定位的分析发现,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蛋白多位于膜结构、细胞核和细胞骨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蛋白网络 邻接节点注释 免疫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IP联合质谱分析筛选中华蜜蜂气味受体OR1和OR2的互作蛋白
6
作者 郭丽娜 申红英 +3 位作者 王珏 于点点 张旭凤 郭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6,共10页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其高度灵敏的嗅觉系统能在复杂气味环境中识别群体内化学信号以及区分食物源散发的特异性气味分子,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在中蜂识别气味分子的行为过程中起到了... 【目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是我国特有的蜜蜂品种,其高度灵敏的嗅觉系统能在复杂气味环境中识别群体内化学信号以及区分食物源散发的特异性气味分子,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在中蜂识别气味分子的行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而又关键的作用。通过分析筛选OR1和OR2的互作蛋白,为深入探究OR1和OR2蛋白在蜜蜂嗅觉系统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构建OR1和OR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FastBac-OR1和pFastBac-OR2载体,转染Sf9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利用免疫共沉淀(Co-IP)联合质谱分析技术筛选鉴定与OR1和OR2互作的细胞蛋白,并对这些互作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KEGG信号通路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IP组和IgG组重组蛋白在细胞内得到正确表达,利用Co-IP联合质谱分析技术共筛选到273个与OR1互作的细胞蛋白和204个与OR2互作的细胞蛋白,主要为微管蛋白、热休克蛋白、核糖体蛋白等。对这些蛋白进行GO功能富积分析,发现这些蛋白质涉及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RNA剪接、核糖体和能量运输有关。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互作蛋白参与调节了多条细胞内的重要通路,包括核糖体、剪接体、RNA转运等与核糖体相关的通路,丙酮酸代谢、硫胺素新陈代谢、脂肪酸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FoxO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等。【结论】OR1和OR2可能通过与多种蛋白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调控并影响其嗅觉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 气味受体 免疫共沉淀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结构域对网络拓扑与蛋白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丽娜 王倩 +8 位作者 尚玉奎 张良才 孙钊 何伟明 赵研 李琬 王宏 何月涵 李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7-526,共10页
高通量的蛋白质互作数据与结构域互作数据的出现,使得在蛋白质组学领域内研究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进一步揭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的潜在关系成为可能.蛋白质上广泛分布的结构域被认为是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进化的基本功能单元.然而... 高通量的蛋白质互作数据与结构域互作数据的出现,使得在蛋白质组学领域内研究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进一步揭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的潜在关系成为可能.蛋白质上广泛分布的结构域被认为是蛋白质结构、功能以及进化的基本功能单元.然而,结合蛋白质的结构信息(例如蛋白质结构域数目、长度和覆盖率等)来研究这些表象后的内部机制仍然面临着挑战.将蛋白质分为单结构域蛋白质与多结构域蛋白质,并进一步结合蛋白质互作信息与结构域互作信息构建了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通过与人类蛋白质互作网络进行比较,研究了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的特殊结构特征;对于单结构域蛋白质与多结构域蛋白质,分别进行了功能富集分析、功能离散度分析以及功能一致性分析等.结果发现,将结构域互作信息综合考虑进来后,人类蛋白质结构互作网络可以提供更多的单纯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无法提供的细节信息,揭示蛋白质互作网络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域 蛋白质结构网络 蛋白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基于序列的蛋白质互作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景勇 李钧翔 +2 位作者 李旭辉 张瑾 毋文静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106,共19页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代谢调控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鉴定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复杂生物过程至关重要。预测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为药物发现、蛋白质功能研究和设计等领域提供帮助。近年来,随...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和代谢调控等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鉴定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复杂生物过程至关重要。预测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为药物发现、蛋白质功能研究和设计等领域提供帮助。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在预测蛋白质互作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其中基于序列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学习蛋白质序列信息的深层特征进行互作预测。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在基于序列的蛋白质互作预测中的应用,按照算法框架和时间线对该领域进展进行分类归纳,介绍了数据处理、序列编码方法、算法架构以及模型的评估指标等内容,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预测蛋白质互作的效率大幅提高,未来需要发展泛化能力更强的预测模型,助力蛋白质互作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序列编码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支原体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9
作者 刘威 袁芳艳 +6 位作者 周丹娜 刘泽文 杨克礼 段正赢 郭锐 肖少波 田永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24,共5页
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组学研究是揭示潜在信号转导通路和新型药物靶标的有力工具。通过同源蛋白映射的方法构建了牛支原体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包含138个蛋白和693个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蛋白的互作频率分析,确定了在牛... 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组学研究是揭示潜在信号转导通路和新型药物靶标的有力工具。通过同源蛋白映射的方法构建了牛支原体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包含138个蛋白和693个相互作用关系。通过蛋白的互作频率分析,确定了在牛支原体中互作频率最高的20个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转录、翻译、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伴侣蛋白DnaK和ClpB发生互作的频率较高,能与核糖体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等多种功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结果提示,若DnaK和ClpB的功能受到抑制,将会对牛支原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支原体 蛋白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流产嗜性衣原体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
10
作者 刘威 袁芳艳 +7 位作者 周丹娜 刘泽文 高婷 郭锐 杨克礼 段正赢 梁婉 田永祥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2期124-128,共5页
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组学研究是揭示潜在信号转导通路和新型药物靶标的有力工具。通过同源蛋白映射的方法构建了羊流产嗜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包含220个蛋白和1276个相互作用关... 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组学研究是揭示潜在信号转导通路和新型药物靶标的有力工具。通过同源蛋白映射的方法构建了羊流产嗜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表明,所构建的互作网络包含220个蛋白和1276个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分析蛋白的互作频率,确定了在羊流产嗜性衣原体中互作频率最高的20个蛋白,主要与转录、翻译、分子伴侣等功能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伴侣蛋白DnaK、GroEL、DnaJ发生互作的频率较高,能与核糖体蛋白、代谢相关蛋白等多种功能蛋白发生相互作用。若DnaK、GroEL、DnaJ的功能受到抑制,将会对羊流产嗜性衣原体的正常生命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流产嗜性衣原体(Chlamydia abortus) 蛋白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腺苷琥珀酸裂解酶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欢 李辉 +4 位作者 陈友波 石钰仕 赵德鹏 龙霞 谭启松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526,共12页
通过探究鸡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基因ADSL与其互作基因的调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ADSL在肌肉中高表达的原因和ADSL影响肌肉风味的机制提供参考。本研究构建了鸡(gallus)ADS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ADSL,将pE... 通过探究鸡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基因ADSL与其互作基因的调控关系,为进一步研究ADSL在肌肉中高表达的原因和ADSL影响肌肉风味的机制提供参考。本研究构建了鸡(gallus)ADS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ADSL,将pEGFP-C1-ADSL和pEGFP-C1质粒分别转染鸡成肌细胞,提取表达成功的细胞总蛋白,利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联合质谱分析鉴定与鸡ADSL蛋白互作的细胞蛋白,并对结果进行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通过分析筛选出RPL4、PDLIM5、ACTG1和SRSF10蛋白,检测在ADSL基因过表达和沉默状态下,RPL 4、PDLIM 5、ACTG 1和SRSF 10基因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ADSL互作的蛋白共94个;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些蛋白定位于细胞结构体、胞内和含蛋白质的复合物上,它们主要参与细胞进程、生物调节和刺激反应等生物进程。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EGFP-C1-ADSL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ADSL过表达时,成肌细胞内RPL 4基因和PDLIM 5基因的表达下调,ACTG 1和SRSF 10基因的表达上调;当ADSL被沉默后,成肌细胞内RPL 4和ACTG 1基因的表达上调。研究结果丰富了调控风味的ADSL蛋白,为进一步了解ADSL的功能及该基因在肌肉中高表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琥珀酸裂解酶 赤水乌骨鸡 免疫共沉淀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非结构蛋白的表达及与hnRNP K的相互作用
12
作者 郝悦 徐胜奎 阮文科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为探明JEV病毒复制与宿主蛋白的关系。【方法】首先构建非结构蛋白质粒,然后将构建成功的非结构蛋白的质粒转染至Vero细胞中,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蛋白表达情况,再分别与pCMV-MYC-hnRNP K质粒同时转染至Vero细胞中,培养24 h,... 【目的】为探明JEV病毒复制与宿主蛋白的关系。【方法】首先构建非结构蛋白质粒,然后将构建成功的非结构蛋白的质粒转染至Vero细胞中,24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蛋白表达情况,再分别与pCMV-MYC-hnRNP K质粒同时转染至Vero细胞中,培养24 h,收取细胞蛋白样,进行Co-IP试验相关步骤,用Western-blot实验进行结果呈现,得出试验结果。【结果】构建的非结构蛋白质粒在Vero细胞中可以表达,通过与表达hnRNP K蛋白的质粒共转染,通过Co-IP试验经Western-blot结果分析能够得出JEV的NS1与hnRNP K之间存在相互作用,JEV的NS2a、NS3、NS5与宿主hnRNP K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结论】JEV的NS1蛋白与宿主蛋白hnRNP K存在相互作用,为JEV非结构蛋白的研究进一步拓宽了思路,同时为JEV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活动周期的研究提供了基础,为深入研究JEV病毒复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 非结构蛋白 hnRNP K 免疫共沉淀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共沉淀联合质谱技术筛选柔嫩艾美耳球虫钙依赖蛋白激酶3互作蛋白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焕之 赵其平 +6 位作者 朱顺海 王璐 刘桂玲 李志行 董辉 黄兵 韩红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共7页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钙依赖蛋白激酶3(EtCDPK3)在钙离子信号通路中是如何将信号传递给下游效应分子,进一步促进虫体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为实验材料,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EtCDPK...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钙依赖蛋白激酶3(EtCDPK3)在钙离子信号通路中是如何将信号传递给下游效应分子,进一步促进虫体入侵宿主细胞的机制,以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为实验材料,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EtCDPK3的互作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分析,使用Maxquant软件对获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SDS-PAGE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2个样品组出现差异条带;免疫共沉淀洗脱液质谱鉴定分析结果显示,获得6个可能与EtCDPK3相互作用的相关蛋白。以上实验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EtCDPK3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钙依赖蛋白激酶3 免疫共沉淀 质谱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MoYpt5蛋白互作网络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党谢 陈健 +2 位作者 连璧 王宗华 周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97-1604,共8页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共有11个假定的Rab蛋白家族成员,本文选取了MoYpt51(MGG_06241)和MoYpt52(MGG_01185)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搜索多个大型蛋白互作数据库和文献,共得到数百个与核心蛋白互作的蛋白和互作对。利用信息...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共有11个假定的Rab蛋白家族成员,本文选取了MoYpt51(MGG_06241)和MoYpt52(MGG_01185)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搜索多个大型蛋白互作数据库和文献,共得到数百个与核心蛋白互作的蛋白和互作对。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高效制图平台将这些蛋白互作对构建成互作网络,得到若干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模块。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互作蛋白中,有的参与了蛋白降解的泛素途径(MGG_04053等)、囊泡介导的蛋白胞内运输(MGG_01238等),有的在蛋白、染色体的组装和修饰等过程(MGG_03677等)起重要作用。大部分假定互作蛋白定位于细胞质和质膜上,为其与目标蛋白互作提供了空间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MoYpt5蛋白 蛋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在霞 段仕 +5 位作者 孙燕勇 吕琦 付绍印 何小龙 张文广 刘永斌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1,共11页
【目的】整合分析多个绵羊睾丸转录组数据集,揭示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以期探索影响绵羊精子生成的关键基因,为绵羊的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74个绵羊睾丸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limma软件包进行差异基... 【目的】整合分析多个绵羊睾丸转录组数据集,揭示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及蛋白质互作网络关系,以期探索影响绵羊精子生成的关键基因,为绵羊的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74个绵羊睾丸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limma软件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使用WGCNA构建加权绵羊睾丸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并通过MCODE计算网络中重要基因;利用Metascape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插件AutoAnnotate识别基因集簇。【结果】最终筛选到11884个基因,构建237366对蛋白质互作关系;对2058个差异基因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产生46169对蛋白质互作关系,确定了4个得分最高的基因集合。对2058个差异基因构建加权共表达网络,共获得7个模块,其中Blue模块内有929个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发现显著富集于雄性配子产生、繁殖、精子发生、鞭毛运动和AMPK信号通路等,且富集结果高度连接并聚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最终确定了25个参与精子发生和精子细胞发育过程的关键基因。【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绵羊睾丸表达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和多维差异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最终找到与睾丸精子发生相关且有互作关系的25个基因,为绵羊繁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睾丸差异基因 蛋白网络 关键基因集 精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鸡热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姚毅 马红艳 +1 位作者 吕学斌 杨跃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3,共5页
为深入探讨鸡热应激反应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尝试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鸡的脑组织、肝组织、腿肌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脑组织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包含52个基因及124个互作,肝脏组织包含201个基因及466个互作,腿肌组织包含99个基因... 为深入探讨鸡热应激反应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尝试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鸡的脑组织、肝组织、腿肌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发现:脑组织差异基因互作网络包含52个基因及124个互作,肝脏组织包含201个基因及466个互作,腿肌组织包含99个基因及131个互作,且不同组织的互作基因分别富集到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中,例如细胞死亡、核酸绑定,细胞骨架等。进一步比较三个组织的蛋白互作网络,发现不同组织的交集网络包含大量的细胞骨架相关基因(脑与肝脏组织交集)、细胞外基质基因(脑与腿肌组织交集)、次级代谢相关以及核酸绑定相关基因(肝脏与腿肌组织交集)。研究还发现,HSPH1与BAG3的蛋白互作在三种组织中均存在。以上结果说明细胞死亡、细胞骨架以及核酸绑定等生物学功能以及相关基因在鸡热应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反应 基因表达 蛋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局部描述符的大规模蛋白质互作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桂元苗 王儒敬 +1 位作者 王雪 魏圆圆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3-280,共8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是生物体中众多生命活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互作预测是研究蛋白质互作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蛋白质互作预测性能,构建一个用于预测蛋白质互作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PPI。采用局部描... 蛋白质相互作用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是生物体中众多生命活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互作预测是研究蛋白质互作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蛋白质互作预测性能,构建一个用于预测蛋白质互作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PPI。采用局部描述符将氨基酸序列编码成具鉴别性的特定维数向量;使用训练集训练DPPI模型,并使用测试集对DPPI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价;根据测试和评价的结果调整各参数,优化DPPI模型;使用优化后的DPPI模型,来对蛋白质互作进行预测。结果表明,DPPI模型编码简单、代码简洁,实验获得的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作为大规模蛋白质互作预测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局部描述符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挖掘结直肠癌致病基因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慧慧 唐旭清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4-661,共8页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发达国家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本文通过生物分析进行结直肠癌致病基因的识别。首先,基于GEO中GSE9348基因表达数据集,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出P<0.05,Fold change>2的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发达国家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本文通过生物分析进行结直肠癌致病基因的识别。首先,基于GEO中GSE9348基因表达数据集,利用R语言的LIMMA包筛选出P<0.05,Fold change>2的结直肠癌差异基因339个;其次,基于OMIM数据库中已知结直肠癌的致病基因和STRING数据库,获得差异表达基因与致病基因的蛋白质互作网络;接着利用Cytoscape软件的ClusterONE插件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模块分析,获得一个含有53个基因的子网络;最后,通过对子网络的拓扑分析,获得了FOS、CCND1、CEBPB、EGR1和NOS3等5个新结直肠癌致病基因。同时,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和文献挖掘对新发现的致病基因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蛋白网络 聚类分析 网络拓扑分析 功能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GSKIP基因ceRNA调控网络及其蛋白互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代红梅 刘志朋 +5 位作者 张霞 杨忠 曾日彬 王配 常勇诚 霍金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4-661,共8页
利用RT-PCR技术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睾丸组织中扩增出GSKIP全长编码序列并分析其分子特征,对GSKIP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其与非编码RNA(miRNA和lnRNA)间的调控关系,并构建ceRNA转录调控网络,进一步分析GSKIP蛋白的基本功能,构建多物种进... 利用RT-PCR技术从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睾丸组织中扩增出GSKIP全长编码序列并分析其分子特征,对GSKIP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其与非编码RNA(miRNA和lnRNA)间的调控关系,并构建ceRNA转录调控网络,进一步分析GSKIP蛋白的基本功能,构建多物种进化树和相互作用蛋白网络.通过RT-PCR获得了BMI GSKIP CDS区全长420 bp,该基因含4个外显子;基因功能分析表明,GSKIP主要参与Wnt信号通路;基因靶向作用分析表明,猪GSKIP受ssc-miR-181c、ssc-miR-181b、ssc-miR-181a、ssc-miR-335和miR-644-5p等5个miRNA的靶向调控;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GSKIP包含1个DUF727结构域,α螺旋在二级结构中占比最高;多物种进化分析表明,BMI GSKIP氨基酸序列在哺乳动物中较为保守,与绵羊和牛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BMI GSKIP与10个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IP 功能注释 竞争性内源RNA 调控网络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克隆及互作蛋白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佩佩 苗晶晶 +2 位作者 刘力铷 姚琳琳 潘鲁青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9-15,共7页
采用RACE技术克隆鉴定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雌激素相关受体(rpERR)基因的cDNA序列。rpERR基因全长序列为2 34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453 bp,编码48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4.5 kDa。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菲律宾蛤... 采用RACE技术克隆鉴定了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雌激素相关受体(rpERR)基因的cDNA序列。rpERR基因全长序列为2 34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453 bp,编码48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4.5 kDa。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菲律宾蛤仔ERR与脊椎动物ERRγ同源性相近,与其他无脊椎动物聚为一个分支,与虾夷扇贝的ERR同源性最高。rpERR含有核受体超家族通常的6个结构域。通过qRT-PCR技术检测发现ERR在菲律宾蛤仔的鳃、消化盲囊、性腺、闭壳肌和外套膜组织中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性腺中的表达量最高。运用酵母双杂交技术对菲律宾蛤仔酵母cDNA文库进行互作蛋白筛选、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菲律宾蛤仔ERR互作蛋白为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根据rpERR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各组织中表达特征以及互作蛋白推测其功能可能涉及性腺发育与物质能量代谢等重要生物学过程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 酵母双杂交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