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柔嫩艾美耳球虫Serpin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超 顾有方 +3 位作者 杜玲 宫鹏涛 李建华 张西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0-275,共6页
为评价Serpin基因重组表达产物对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感染的效果,克隆和表达E.tenella Serpin基因,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和复性,制备免疫原。设计了重组蛋白肌肉注射组、重组蛋白口服组、重组蛋白滴鼻组... 为评价Serpin基因重组表达产物对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enella)感染的效果,克隆和表达E.tenella Serpin基因,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纯化和复性,制备免疫原。设计了重组蛋白肌肉注射组、重组蛋白口服组、重组蛋白滴鼻组3个试验组以及红、白对照组。分别于7、14和28日龄对雏鸡进行3次免疫,35日龄时用3×104个E.tenella孢子化卵囊攻虫,第7天末宰杀,对各组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卵囊减少率、ACI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免疫组的平均增重与红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以重组蛋白肌肉注射组增重最多,相对增重率为66.73%,优于其他免疫组;各免疫组卵囊产量较红对照组均有显著的下降,其中重组蛋白肌肉注射组卵囊减少率最高,为30.01%;各免疫组ACI均明显高于红对照组,其中以重组蛋白口服组最高,但仍低于160,暗示Serpin蛋白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球虫疫苗保护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SERPIN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疫苗对羊的免疫保护效果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余金霞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2年第4期49-50,共2页
为了掌握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对峰堆乡5个村2020和2021年度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调查,共调查羊512只,5个村两年最高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6.15%,最低合格率分别为84.00%和84.85%。
关键词 羊口蹄疫 疫苗免疫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IBD中等毒苗加IBD灭活苗接种有母源抗体雏鸡的免疫保护效果实验
3
作者 张富库 高伶慧 《中国动物保健》 2006年第10期44-45,43,共3页
用IBD中毒苗饮水,灭活苗注射的方法可以降低雏鸡IBD母源抗体对免疫的干扰,能有效的防治IBD的暴发和流行,使易感鸡群得到理想的免疫保护。
关键词 免疫保护效果 母源抗体 IBD 灭活苗 雏鸡 中等毒 实验 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蜡螟幼虫和小鼠感染模型筛选猪链球菌血清2、3和9型三价灭活疫苗候选菌株
4
作者 朋璐 张衡 +6 位作者 庞思琪 乔竹林 张小芬 谭臣 宋云峰 周锐 黎璐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077-4090,共14页
旨在评估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血清2、3、9型强毒株制备的三价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使用大蜡螟幼虫感染模型和小鼠感染模型,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中筛选出血清2、3和9型强毒株各1株(SS1803、SS1803024、SS1696),检测其生长曲线... 旨在评估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血清2、3、9型强毒株制备的三价灭活疫苗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使用大蜡螟幼虫感染模型和小鼠感染模型,从临床分离的猪链球菌中筛选出血清2、3和9型强毒株各1株(SS1803、SS1803024、SS1696),检测其生长曲线和毒力因子。将菌株分别灭活及混合灭活后与佐剂混合,用4×10^(7)CFU、8×10^(7)CFU SS1803、2×10^(8)CFU、5×10^(8)CFU SS1803024、1×10^(8)CFU、5×10^(8)CFU SS1696及三价灭活苗(2×10^(7)CFU SS1803^(+)1.5×10^(8)CFU SS1803024^(+)3×10^(7)CFU SS1696)分别对BALB/c小鼠进行两轮免疫,采集血清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分别用3种菌株致死剂量攻毒后观察小鼠免疫保护率,同时用亚致死剂量攻毒三价苗免疫组,测定小鼠血、脑、肺、脾的组织载菌量和细胞因子IL-6、IL-12水平,并观察脑、肺、脾、肾中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显示:3株疫苗候选菌株的毒力基因鉴定分别为SS1803: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SS1803024: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SS1696:gapdh^(+)/sly-/fbps^(+)/orf2^(+)/mrp^(-)/89K^(-)/gdh^(+)/epf^(-)。单价和三价疫苗免疫组均能产生对应免疫血清型的IgG抗体,以产生IgG1型抗体为主。三价疫苗免疫组能对2、3、9型3个菌株攻毒分别提供83.3%、66.7%和66.7%的保护率,能显著降低感染后小鼠组织中的载菌量,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组织病变程度。本研究筛选临床流行率高的2、3、9型强毒株,联合制备三价灭活疫苗,能够对小鼠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为猪链球菌多价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疫苗候选菌株 三价灭活疫苗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蓝耳病的防控策略与案例分析
5
作者 何静平 《猪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32-34,共3页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又称猪蓝耳病)和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当前对中国养猪产业影响最显著的三种病毒性疾病。这三种疾病因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或没有疫苗,导致多数猪场都面临这三种疾病感染的风...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又称猪蓝耳病)和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当前对中国养猪产业影响最显著的三种病毒性疾病。这三种疾病因疫苗免疫保护效果不理想或没有疫苗,导致多数猪场都面临这三种疾病感染的风险。其中,PRRS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占猪各类传染病总损失的30%以上。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 猪蓝耳病 病毒性疾病 免疫保护效果 非洲猪瘟病毒 养猪产业 养猪业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种类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田克恭 遇秀玲 +3 位作者 周智 倪建强 顾小雪 翟新验 《北方牧业》 2010年第22期27-27,共1页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近期分离株致病性与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1.1近期分离毒株的致病性2009年分离毒株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将2009年分离的具有代表意义的HP-PRRSVSC株和JL株与2006年分离的HP-PRRSV代表株JXA1株分别接种同窝40天龄的仔...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近期分离株致病性与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1.1近期分离毒株的致病性2009年分离毒株的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将2009年分离的具有代表意义的HP-PRRSVSC株和JL株与2006年分离的HP-PRRSV代表株JXA1株分别接种同窝40天龄的仔猪各5头进行攻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 猪蓝耳病 活疫苗 分离毒株 应用 种类 免疫保护效果 致病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喘康复散”与卵黄抗体复合气雾剂治疗传染性支气管炎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龚伟 蔡尔问 +4 位作者 方希修 崔惠忠 邓锦兰 周根来 谢志华 《中国动物保健》 2005年第10期37-39,共3页
研究观察中草药“禽喘康复散”与卵黄抗体复合气雾剂对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选用20周龄伊莎蛋鸡200只,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I、II、III和Ⅳ,分别吸入中草药与卵黄抗体配比为1︰1,1︰0.8,1︰0.5,1︰0.2的复合气雾剂,连用7天后... 研究观察中草药“禽喘康复散”与卵黄抗体复合气雾剂对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选用20周龄伊莎蛋鸡200只,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I、II、III和Ⅳ,分别吸入中草药与卵黄抗体配比为1︰1,1︰0.8,1︰0.5,1︰0.2的复合气雾剂,连用7天后观察对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攻毒后观察各组免疫保护效果,并在临床上加以观察利用。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与卵黄抗体复合气雾剂(配比1︰1)能促进蛋鸡法氏囊发育,对传染性支气管炎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在临床应用中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卵黄抗体 气雾剂 蛋鸡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卵黄抗体 治疗效果 气雾剂 体复合 试验组 康复 免疫保护效果 免疫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痘病毒载体多价基因工程疫苗及禽流感等亚单位疫苗研制
8
作者 王云峰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8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疫苗研制 鸡痘病毒 基因工程疫苗 病毒载体 亚单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多价 免疫保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学家创制非洲猪瘟候选疫苗
9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5,共1页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分离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 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分离了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创制了非洲猪瘟候选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证明其中两个候选疫苗株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临床前中试产品工艺研究初步完成。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在疫苗实验室阶段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试与临床试验,以及疫苗生产的各项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候选疫苗 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学家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免疫保护效果 细胞分离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已创制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
10
作者 李晨 《中国食品》 2019年第12期156-156,共1页
5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称哈兽研)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非洲猪瘟疫苗科研攻关负责人介... 5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称哈兽研)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非洲猪瘟疫苗科研攻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主要取得五项进展:一是分离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揭示了我国非洲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组特点和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候选疫苗 中国农业科学院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猪瘟疫苗 免疫保护效果 培养系统 细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观园
11
《北方牧业》 2013年第9期11-11,共1页
农科院揭示H7N9病毒来源抓紧研制禽用疫苗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科研团队最新研究认为,在我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该研究团队介绍,这是国际范围内首... 农科院揭示H7N9病毒来源抓紧研制禽用疫苗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科研团队最新研究认为,在我国导致人感染的新型H7N9流感病毒与同一时期存在于活禽市场上的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该研究团队介绍,这是国际范围内首次从病原学角度揭示了新型H7N9流感病毒的来源。同时,该实验室正在评估已有储备的H7亚型禽流感病毒禽用疫苗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免疫保护效果。同时加紧研制专门针对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用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7亚型禽流感病毒 大观园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禽用疫苗 免疫保护效果 科研团队 农科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