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胁迫恢复过程中不同回温速度对油茶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琪 王陈玉 +4 位作者 郑烨 张凌云 苏淑钗 夏建梅 孙永江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3,共9页
为探讨低温胁迫及不同回温速度对油茶光系统I(PSⅠ)和光系统II(PSⅡ)活性的影响,以2年生‘长林40’油茶嫁接苗为试验材料,低温(-5℃)胁迫24 h后,以30、5、2.5℃/h升温至室温(25℃),测定油茶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和对P 700+... 为探讨低温胁迫及不同回温速度对油茶光系统I(PSⅠ)和光系统II(PSⅡ)活性的影响,以2年生‘长林40’油茶嫁接苗为试验材料,低温(-5℃)胁迫24 h后,以30、5、2.5℃/h升温至室温(25℃),测定油茶叶片叶绿素荧光快速诱导动力学曲线和对P 700+氧化还原动力学曲线,并进行叶绿素荧光淬灭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24 h后,油茶叶片PSⅡ和PSⅠ的活性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光抑制。在恢复阶段,PSⅡ和PSⅠ活性对回温速度均比较敏感,PSⅡ活性随着回温速度的增加而加快;与此同时,PSⅠ活性在快速回温速度(30℃/h)下恢复较慢,在慢速回温速度(2.5℃/h)下恢复较快。快速回温促进了油茶叶片线性电子传递速率的恢复。温度回升越快恢复过程中的PSⅡ向PSⅠ传递的电子数量越多。而过多电子数量降低了P 700氧化水平,进一步加剧了PSⅠ的光抑制。因此,在油茶低温胁迫恢复过程中,较快的回温速度下PSⅡ活性恢复的加快会引起流向PSⅠ的光合电子的增加,进而加剧PSⅡ和PSⅠ活性的不匹配,生产中应当在低温发生之后采取措施防止温度回升过快,从而有利于油茶光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低温胁迫 抑制 光系统活性 回温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在小麦幼苗中的积累分布及其对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霞 唐运来 +2 位作者 周璐璐 陈梅 王丹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57-2463,共7页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铀[0、5、20、50、100mg.L-1 UO2(NO3)2.6H2O]对五叶期的‘西科麦3号’小麦幼苗于水培条件下处理7d,分析小麦对铀的吸收积累情况,并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及820nm光吸收曲线,分析铀对叶片光系统Ⅱ(PS...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铀[0、5、20、50、100mg.L-1 UO2(NO3)2.6H2O]对五叶期的‘西科麦3号’小麦幼苗于水培条件下处理7d,分析小麦对铀的吸收积累情况,并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OJIP曲线及820nm光吸收曲线,分析铀对叶片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Ⅰ)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对铀的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较小,吸收的铀主要集中在根部。(2)铀胁迫显著降低了小麦叶片捕光色素叶绿素b的含量,并显著影响小麦叶片两个光系统的活性;铀显著抑制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但是对PSⅡ的电子供体侧和受体侧电子传递活性及PSⅠ的活性则表现为促进作用。(3)低浓度的铀处理会影响小麦叶片中两个光合系统之间的平衡,对PSⅠ性能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PS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幼苗 生物富集 叶绿素荧 光系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早衰与晚衰品种在衰老过程中光系统活性的变化
3
作者 杨德翠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7-30,41,共5页
为了探讨牡丹在衰老过程中叶片光合机构活性的变化与光合能力的维持关系,本试验以早衰品种‘肉芙蓉’和晚衰品种‘卷叶红’为材料,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技术(JIP test)和820nm光吸收技术,研究牡丹在衰老过程中的净光合速率(... 为了探讨牡丹在衰老过程中叶片光合机构活性的变化与光合能力的维持关系,本试验以早衰品种‘肉芙蓉’和晚衰品种‘卷叶红’为材料,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技术(JIP test)和820nm光吸收技术,研究牡丹在衰老过程中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机构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衰老进程中,牡丹Pn和叶绿素含量以相同的趋势下降,肉芙蓉’快于‘卷叶红’的下降。通过对荧光参数的分析,发现牡丹叶在衰老时,PSⅡ电子受体侧受到的伤害大于电子供体测,而单位面积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RC/CSo)显著下降,同时PSⅠ的活性也大幅下降。无论PSⅡ还是PSⅠ的活性,肉芙蓉’的下降幅度都大于‘卷叶红’。由此得出:PSⅠ和PSⅡ光系统活性的快速下降和光合电子传递能力的衰退是牡丹叶片光合能力迅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衰老 光系统活性 叶绿素荧测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欧李叶片光系统活性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树青 任鹏达 +2 位作者 李连国 孙聪 郭金丽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6期6-12,共7页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下欧李叶片光系统活性及其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从微观角度揭示干旱胁迫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方法】以蒙原欧李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控水方式进行干旱胁迫,通过研究干旱胁迫下欧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和超微弱...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下欧李叶片光系统活性及其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从微观角度揭示干旱胁迫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方法】以蒙原欧李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控水方式进行干旱胁迫,通过研究干旱胁迫下欧李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和超微弱发光的变化,探索光系统活性与超微弱发光的关系。【结果】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欧李叶片的最大荧光产量(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相对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PSⅡ潜在活性(Fv/F0)、天线转化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对照;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天线热耗散能量(D)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均高于对照;超微弱发光强度(UWL)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显示,干旱胁迫下,超微弱发光强度(UWL)与欧李叶片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天线转化效率(Fv′/Fm′)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天线热耗散能量(D)、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干旱胁迫下欧李叶片的光系统活性较对照下降,超微弱发光强度随之下降;超微弱发光强度随着光系统活性的下降而下降,说明超微弱发光的产生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超微弱发光强度变化与光系统活性的强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李 干旱胁迫 光系统活性 超微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季套袋微域温度环境对温室黄瓜果实品质及果面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翠敏 薛占军 +3 位作者 朱恩昌 王梅 高志奎 赵立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68,共6页
采用聚丙烯拉伸透明膜袋T和聚乙烯淋膜白纸袋W对日光温室黄瓜‘津优39’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日光温室黄瓜套袋对袋内微域温度环境、果实营养品质、果皮叶绿素含量、光系统Ⅱ(PSⅡ)动力学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套袋对黄... 采用聚丙烯拉伸透明膜袋T和聚乙烯淋膜白纸袋W对日光温室黄瓜‘津优39’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日光温室黄瓜套袋对袋内微域温度环境、果实营养品质、果皮叶绿素含量、光系统Ⅱ(PSⅡ)动力学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套袋对黄瓜果实生长速率未产生显著影响,而通过袋面打孔或顶底部开口处理调控降低了果袋内微域温度,且与未套袋处理的对照CK接近。套袋处理后的黄瓜弯瓜度和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并且夏季W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内维生素C含量,而套袋对其他季节果实内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套袋使瓜条更加顺直嫩绿,提高外观商品品质的同时并未对营养品质产生显著影响。然而,夏季的T袋内和冬季的W袋内,出现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明显降低,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相应升高的现象,呈现出光合机构在高温或低温逆境下光损伤现象加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套袋 营养品质 叶绿素荧 系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桃金娘光合特性与光系统PSII活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通文 高秀梅 韩维栋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801-2810,共10页
【目的】探明桃金娘在不同季节下光合特性与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以及光系统PSII活性变化情况。【方法】以3年生桃金娘为试验材料,在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冬季(1月)使用LCi-SD便携式光合仪、手持叶绿素荧光氟笔(FP110 PAR-F... 【目的】探明桃金娘在不同季节下光合特性与生理生态因子相关性以及光系统PSII活性变化情况。【方法】以3年生桃金娘为试验材料,在春季(4月)、夏季(7月)、秋季(10月)、冬季(1月)使用LCi-SD便携式光合仪、手持叶绿素荧光氟笔(FP110 PAR-Fluor Pen)进行测定。【结果】春季和冬季净光合速率(P_(n))都出现“光合午休”属于气孔限制引起,夏季P_(n)出现“光合午休”属于非气孔限制引起;气孔导度(G_(s))、空气相对湿度(HR)以及胞间CO_(2)浓度(C_(i))是影响春季P_(n)主要因子,有效光合辐射(PAR)是影响夏季P_(n)的主要因子,蒸腾速率(T_(r))、G_(s)、C_(i)是影响秋季P_(n)的主要因子,T_(r)、空气CO_(2)浓度(C_(a))是影响冬季P_(n)的主要因子;不同季节光系统PSII活性(F_(v)/F_(m))中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春季桃金娘天线色素捕获的能量(ABS/RC)最大;光稳态下夏季量子产率(QY)最大,秋季QY最小;暗处理下的QY夏季最大,春季最小,秋季非化学淬灭(NPQ)最高;春季和冬季桃金娘在光照强度100μmol/(m^(2)·s)时QY最大,夏季和秋季QY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减小;随着光照强度增加,不同季节桃金娘光系统PSII的F_(v)/F_(m)呈上升趋势。【结论】不同季节环境变化能导致桃金娘出现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光合午休”现象;不同季节下生理生态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均不同光系统桃金娘PSII活性(F_(v)/F_(m))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ABS/RC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光稳态下QY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最大QY为夏季>冬季>秋季>春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金娘 合特性 相关分析 系统PSII活性 非化学淬灭 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强下外源水杨酸对韭菜硝酸盐累积及PSⅡ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俊玲 高志奎 霍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韭菜叶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强下外源水杨酸(SA)对韭菜硝酸盐含量和光系统Ⅱ(PSⅡ)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氮还原动力泵硝酸还原酶(NR)活性逐渐升高,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叶面喷施SA后均可提高不同光强下NR活性,... 以韭菜叶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强下外源水杨酸(SA)对韭菜硝酸盐含量和光系统Ⅱ(PSⅡ)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氮还原动力泵硝酸还原酶(NR)活性逐渐升高,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叶面喷施SA后均可提高不同光强下NR活性,硝酸盐累积明显减小,在100%自然光下表现最为显著。10%~70%自然光下,外源SA可明显提高韭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吸收、光能利用和能量转化效率,促进了光系统Ⅱ的活性,而100%自然光下这种增加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 水杨酸 硝酸盐累积 光系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仙米光合活性对盐胁迫的反应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敦海 宋立荣 刘永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20-424,共5页
收集人工条件下培养的葛仙米球形群体,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当浓度超过0.2mol/L后,叶绿素a荧光的可变部分(Fv)与最大荧光(Fm)之比值(Fv/Fm)与NaCl浓度呈负相关,光合放氧速率也随着NaCl浓度升高而降低.这两者随氯化... 收集人工条件下培养的葛仙米球形群体,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当浓度超过0.2mol/L后,叶绿素a荧光的可变部分(Fv)与最大荧光(Fm)之比值(Fv/Fm)与NaCl浓度呈负相关,光合放氧速率也随着NaCl浓度升高而降低.这两者随氯化钠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均呈现出两个阶段性:低NaCl浓度时的缓慢降低阶段和高NaCl浓度时的快速降低阶段.Fv/Fm比值的转折点在0.2mol/L,而光合放氧速率的在0.4mol/L,后者与海水的浓度接近.呼吸作用几乎不受NaCl的影响.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活性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均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仙米 盐胁迫 系统Ⅰ与系统活性 合作用 叶绿素a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季亚低温胁迫对油茶‘华硕’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高璐鑫 王琪 +2 位作者 陈雨晴 孙永江 张凌云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为探究亚低温胁迫对油茶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油茶‘华硕’2年生盆栽苗为试材,通过测定亚低温10℃/5℃(昼/夜)胁迫过程中油茶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和830 nm光吸收曲线,结合叶片超微结构观察,分析叶片叶绿素含量、光系统活性... 为探究亚低温胁迫对油茶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油茶‘华硕’2年生盆栽苗为试材,通过测定亚低温10℃/5℃(昼/夜)胁迫过程中油茶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和830 nm光吸收曲线,结合叶片超微结构观察,分析叶片叶绿素含量、光系统活性、碳同化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正常温度28℃/20℃(昼/夜),亚低温胁迫处理的油茶叶片PS II与PS I活性均发生抑制;亚低温胁迫下油茶叶片光合机构电子传递链活性显著降低,导致叶片光合机构的光合性能降低;随着亚低温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趋势,淀粉含量逐渐降低。因此,在亚低温胁迫下,过剩激发能会抑制油茶PSⅡ、PSⅠ的活性,导致光合电子传递活性降低,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细胞膜系统会受到显著伤害,但一定时间内,油茶叶片可以通过累积可溶性糖,维持亚低温胁迫下光系统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胁迫 油茶 合特性 生理特性 光系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烧对幼树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荣 胡海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5-49,共5页
以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3种幼树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火烧处理对幼树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如下:1)对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进行3种火烧处理T1、T2、T3(分别为:叶片被火烧、枝被火烧、茎... 以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3种幼树为研究对象,研究3种火烧处理对幼树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如下:1)对水曲柳、核桃楸和蒙古栎进行3种火烧处理T1、T2、T3(分别为:叶片被火烧、枝被火烧、茎被火烧)后,除了蒙古栎的T3处理新生叶净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外,其他处理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都显著提高。2)蒙古栎的T1、T2处理新生叶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水曲柳的T1处理新生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核桃楸的3种处理新生叶的水分利用效率无明显变化。3)蒙古栎的T1、T2处理新生叶的蒸腾速率显著提高,水曲柳和核桃楸的3种处理新生叶的蒸腾速率无明显变化。4)火烧后3种幼树新生叶的荧光参数的变化没有一定规律。研究表明火烧处理对幼树新生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与幼树被火烧的部位和幼树本身抗火特性等因素有关。对一些树种进行适当的火烧会促进树木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树 火烧处理 气体交换参数 叶绿素荧参数 系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秋眠级苜蓿越冬前后叶片光合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浩阳 刘美君 +2 位作者 卫丹丹 苗宇 张丽佳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3-991,共9页
本文通过对苜蓿叶片光系统活性、光合速率及气孔的测定,研究了越冬前后不同秋眠级苜蓿光合作用的变化,探讨苜蓿秋眠级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为苜蓿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苜蓿叶片的光合性能指数和最大光化学效率的日变化... 本文通过对苜蓿叶片光系统活性、光合速率及气孔的测定,研究了越冬前后不同秋眠级苜蓿光合作用的变化,探讨苜蓿秋眠级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为苜蓿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苜蓿叶片的光合性能指数和最大光化学效率的日变化趋势均呈U型,且两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苜蓿叶片光系统Ⅱ在中午产生光抑制,下午随着光强的减弱光抑制减轻,光合活性恢复。苜蓿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三峰曲线。不同秋眠级苜蓿叶片气孔结构越冬前无显著差异;越冬中气孔皱缩变窄且准格尔苜蓿变化更显著;越冬后气孔逐渐恢复且准格尔苜蓿气孔恢复较快。这表明,秋眠级较低的苜蓿在越冬低温后气孔结构恢复较快,光合作用恢复较快,有较强的抗低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眠级 苜蓿 合作用 光系统活性 合性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