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光响应曲线模型对3种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实用性 被引量:18
1
作者 钱一凡 廖咏梅 +2 位作者 权秋梅 陈兰英 黎云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6-720,共5页
运用4种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对3种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提取了各光响应模型的主要特征参数并对比分析了各模型参数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同一种十大功劳的光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存在着差异;同一模型对不同十大功... 运用4种光合作用光响应模型对3种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提取了各光响应模型的主要特征参数并对比分析了各模型参数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模型对同一种十大功劳的光响应曲线的拟合结果存在着差异;同一模型对不同十大功劳的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也不同;但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3种十大功劳光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最佳。因此,在研究植物的光响应时,应考虑光响应模型对植物的整体拟合效果,不能以某个参数作为衡量标准来选取最优的光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曲线模型 十大功劳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光响应曲线拟合模型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多多 蒋少伟 +1 位作者 吴桂林 李君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6-412,共7页
本研究通过测量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并采用4种光响应模型对其光合特征参数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光响应曲线模型对胡杨适用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水分供应充足时... 本研究通过测量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叶片的光响应曲线,并采用4种光响应模型对其光合特征参数拟合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光响应曲线模型对胡杨适用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当水分供应充足时,胡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暗呼吸速率(Rd)的拟合效果最优,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光补偿点(LCP)的结果与实测值较接近;但当胡杨受到水分亏缺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P_(nmax)和光饱和点(LSP)的拟合效果最优,直角双曲线模型对Rd和LCP的拟合效果最佳。因此,水分条件有利时胡杨应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较好;水分亏缺条件下采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更为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 水分亏缺 响应曲线 光响应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鹃红山茶的光响应特性及其最适模型筛选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方秋 杨会肖 +1 位作者 徐斌 潘文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99-1603,共5页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是我国特有的山茶原生种,仅见于广东省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内,其树形优美、四季开花,在园林绿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鉴于当前对杜鹃红山茶光响应曲线模型的适合性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是我国特有的山茶原生种,仅见于广东省阳春市鹅凰嶂自然保护区内,其树形优美、四季开花,在园林绿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鉴于当前对杜鹃红山茶光响应曲线模型的适合性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选用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改进模型对杜鹃红山茶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杜鹃红山茶光合特性的适用性,筛选最佳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叶片光合速率与光强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对光响应曲线实测值与拟合值比较,发现二次多项式模型的拟合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而其余5种模型的拟合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但只有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拟合曲线出现光抑制现象;在各拟合曲线的光合参数中,只有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的P_(max)、I_(sat)、I_c、R_d值与实测值较吻合,相关系数R^2值最大,为0.998;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出杜鹃红山茶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为5.56μmol·m^(-2)·s^(-1),饱和光强(I_(sat))为1327.30μmol·m^(-2)·s^(-1),光补偿点(I_c)为29.44μmol·m^(-2)·s^(-1),暗呼吸速率(R_d)为1.909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α)为0.065,光合参数值表明,杜鹃红山茶具有较强的光能利用能力,符合阳生喜光植物的特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耐荫能力,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红山茶 光响应曲线模型 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供应对甘薯叶片光合与荧光特性的影响及其光响应模型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吴海云 郭琪琳 +2 位作者 王金强 李欢 刘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8-918,共11页
水分供应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不同水分处理对甘薯光合与荧光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鲜食型甘薯‘烟薯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分处理下甘薯叶片的光合-光响应过程及其荧光特性,并利用不同模型对光响应过程进... 水分供应对甘薯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为探讨不同水分处理对甘薯光合与荧光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鲜食型甘薯‘烟薯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水分处理下甘薯叶片的光合-光响应过程及其荧光特性,并利用不同模型对光响应过程进行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和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甘薯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当PAR≤1000μmol·m^-2·s^-1时,干旱及淹水处理Pn的降低主要受气孔限制,当PAR>1000μmol·m^-2·s^-1时,Pn的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荧光参数表明,干旱及淹水处理下甘薯叶片光系统Ⅱ(PSⅡ)对光的捕获及吸收能力下降,热耗散增加。光响应模型以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精度最高,且能拟合出饱和光强,适用于不同的土壤水分环境。模型拟合参数显示,所有处理甘薯叶片初始量子效率(α)为0.039~0.055,位于0~0.125的理论范围值内,干旱、淹水处理下甘薯叶片表现出显著的光饱和、光抑制现象,光能利用减弱,且淹水处理的光利用能力小于干旱处理。综合分析认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是甘薯不同水分条件下光响应变化最佳模型。干旱及淹水处理均会对甘薯光系统造成损伤,使甘薯光合能力下降,淹水比干旱更易于降低甘薯叶片对光的利用能力,高光强会加重甘薯水分的胁迫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水分供应 合特性 特性 光响应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光合特性对CO_(2) 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晓旭 张玉翠 +3 位作者 吴林 沈逸群 姜寒冰 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4-1041,共8页
光合作用是衡量植物对环境响应的重要指标,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量化光合特征,可从生理机制方面揭示出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自身的调节与适应机制。本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冬小麦在4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灌浆期旗叶的光响应曲线,... 光合作用是衡量植物对环境响应的重要指标,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量化光合特征,可从生理机制方面揭示出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自身的调节与适应机制。本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冬小麦在4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灌浆期旗叶的光响应曲线,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RHM)、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M)、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RHMM)、指数模型(EM)和指数改进模型(MEM)对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了不同CO_(2)浓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各处理下冬小麦光响应曲线和光响应曲线参数的拟合值都与实测值较为接近,拟合效果最好;随着CO_(2)浓度升高,各水分处理下冬小麦表观量子效率(α)、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增大,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R_d)降低,即CO_(2)浓度升高能有效增加冬小麦的光能转化率和光能利用范围,提高冬小麦的光合能力;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冬小麦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升高,但表观量子效率(α)、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降低,即冬小麦虽然能通过提高初始光合效率抵消一部分干旱胁迫的影响,但干旱胁迫仍会降低冬小麦光合能力;此外,CO_(2)浓度的增加能抵消部分冬小麦因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CO_(2) 浓度升高 干旱胁迫 光响应曲线模型 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对油茶春梢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兰兰 颜妙珍 +2 位作者 冯名开 赖家业 崔芸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65-3173,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对油茶春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油茶林种植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岑软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含氮素形态配比的叶面肥处理,即N1~N4处理,分别添加尿素(酰胺态氮)、硫酸铵和硝酸钾按1:1(硝... 【目的】探讨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对油茶春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油茶林种植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岑软3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含氮素形态配比的叶面肥处理,即N1~N4处理,分别添加尿素(酰胺态氮)、硫酸铵和硝酸钾按1:1(硝铵态氮)、硫酸铵(铵态氮)、硝酸钾(硝态氮),含纯氮量一致均配比中微量元素和生长物质,以只添加中微量元素与生长物质的处理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的油茶叶片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含量,并用直角双曲线模型等4种模型对不同处理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评价不同氮形态叶面肥的肥效。【结果】在1000μmol/(m^(2)·s)光强下,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可提高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_(2)浓度(C_(i)),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N2)的P_(n)、G_(s)和T_(r)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Ci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实测光响应曲线中,随光照强度增加,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能使G_(s)、T_(r)和P_(n)值上升、Ci值下降,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Gs、T_(r)和P_(n)上升更快,而Ci则表现为下降更快;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比较,得出最佳模型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得出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提高叶片的表观量子效率(α)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值,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α和Pn-max提高幅度最大,分别为0.072和8.5473μmol/(m^(2)·s);同时降低光补偿点(LCP)值,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LCP值最小;提高了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其中铵态氮与硝态氮混施处理的含量最高。【结论】不同氮形态叶面肥处理均有利于提高油茶春梢叶片光合作用,效果最佳的是以铵态氮与硝态氮混合配施的叶面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春梢 氮形态 配方叶面肥 合特性 光响应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序橐吾的光合特性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国禹 董然 赫微微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3,共3页
采用C IRAS—2光合仪对1年生复序橐吾(Ligularia jaluensisKom.)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光响应曲线采用叶子飘新模型进行拟合;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复序橐吾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 采用C IRAS—2光合仪对1年生复序橐吾(Ligularia jaluensisKom.)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光响应曲线采用叶子飘新模型进行拟合;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复序橐吾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在夏季呈双峰型,有光合"午休"现象,午休现象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复序橐吾净光合速率与叶片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外界CO2摩尔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胞间CO2摩尔分数呈显著负相关。复序橐吾光饱和点为747.49μmol.m-2.s-1、光补偿点为19.06μmol.m-2.s-1、最大净光合速率为4.95μmol.m-2.s-1及表观量子效率为0.067 mol/mol,表现出阴生植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序橐吾 合特性 影响因子 响应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农三叶草1号、白三叶及2个杂种F1代株系的光合特性分析
8
作者 郭月 王明玖 +1 位作者 刘嘉伟 周莹 《草学》 2018年第5期40-49,共10页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蒙农三叶草1号、白三叶及2个杂种后代F1代株系进行了光合测定,对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其中,蒙农三叶草1号为杂交母本,属于高加索三叶草的育成品种(Ta);白三叶为杂交父本(Tr),2个杂种F1代株系分别是多叶型(A1...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蒙农三叶草1号、白三叶及2个杂种后代F1代株系进行了光合测定,对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其中,蒙农三叶草1号为杂交母本,属于高加索三叶草的育成品种(Ta);白三叶为杂交父本(Tr),2个杂种F1代株系分别是多叶型(A1)和三叶型(A2)。使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函数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模拟光响应参数,用于比较每个参数的拟合值和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关系,以此来确定供试材料的光合特性。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模拟的各供试材料光合参数值与实际测量值吻合度较好。当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在0~400μmol·m^(-2)·s^(-1)范围内时,PAR的增加使得光合速率(Pn)上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其他条件满足时,Pn的唯一影响因素是PAR的高低。在供试材料中,A1有最强的光合能力,A2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处于Tr和Ta之间,弱于Ta而强于Tr。其余3种模型不能有效地处理光抑制条件下植物的光响应问题。其中,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模拟的饱和光强比实际测量值低;指数函数模型是运用假设值所对应的光合强度为饱和光强的方法来计算得到的光补偿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不能求解饱和光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农三叶草1号 白三叶 多叶型株系 光响应曲线模型 最大净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