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添加和刈割条件下羊草光合-CO_(2)响应过程及模型比较研究
1
作者 杨斯琪 鲍雅静 +6 位作者 叶佳琦 吴帅 张萌 徐梦冉 赵钰 吕晓涛 韩兴国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0-172,共13页
草原植物光合作用受氮添加和刈割等草原管理措施的影响。依托内蒙古草甸草原的氮添加(0、2、5、10、20和50 g N·m^(-2)·a^(-1))和刈割(刈割和非刈割)交互处理的野外控制试验,测定其优势物种羊草的光合-CO_(2)响应过程。探究... 草原植物光合作用受氮添加和刈割等草原管理措施的影响。依托内蒙古草甸草原的氮添加(0、2、5、10、20和50 g N·m^(-2)·a^(-1))和刈割(刈割和非刈割)交互处理的野外控制试验,测定其优势物种羊草的光合-CO_(2)响应过程。探究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和Michaelis-Menten模型对叶片光合-CO_(2)响应曲线的拟合效果,以及光合特性对氮添加和刈割的响应。结果表明: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初始羧化效率和光呼吸速率最接近实测值;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CO_(2)饱和点、CO_(2)补偿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的拟合效果最好;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适度氮添加能提高羊草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初始羧化效率和CO_(2)饱和点并降低CO_(2)补偿点,提升羊草对CO_(2)的利用效率;随CO_(2)浓度的升高,氮添加浓度为20 g N·m^(-2)·a^(-1)并刈割的羊草净光合速率增幅较大,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CO_(2)饱和点、水分利用效率和较低的CO_(2)补偿点。综上,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较适用于氮添加和刈割条件下羊草的CO_(2)响应曲线拟合,在内蒙古草原施氮20 g N·m^(-2)·a^(-1)并刈割最有助于提高羊草光合能力,有利于增大生态系统固碳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氮添加 刈割 光合-co_(2)响应曲线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模型对无患子叶片光合响应参数计算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赟齐 高世轮 +3 位作者 卫星杓 史文辉 马仲 苏淑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40,共9页
【目的】旨在探究光合模型对无患子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响应参数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得到合适的光合响应应用模型和合理的光合响应参数。【方法】本研究以福建建宁地区进入稳定结实期的无患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 【目的】旨在探究光合模型对无患子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响应参数计算结果的影响,并得到合适的光合响应应用模型和合理的光合响应参数。【方法】本研究以福建建宁地区进入稳定结实期的无患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修正模型和指数修正模型来拟合无患子冠层不同部位叶片的光响应曲线,采用直角修正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Michaelis-Menten模型来拟合CO_2响应曲线,通过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来检验光合响应模型的拟合精度,采用Duncan多重比较法检验不同模型和不同部位叶片光合响应参数的差异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1)4种模型对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的优劣为:直角修正模型>指数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3种模型对CO_2响应曲线拟合优劣的结果类似:直角修正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Michaelis-Menten模型。(2)层级间叶片光合响应参数的差异显著性因模型而有别,各模型得到的方向间叶片光合响应参数值的差异均不显著。(3)模型对初始量子效率、光响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CO_2响应最大净光合速率和CO_2饱和点的影响更大,层级对光补偿点、初始羧化效率、CO_2补偿点和光呼吸速率的影响更大,方向对光合响应参数无显著影响,光饱和点、CO_2饱和点、初始羧化效率和CO_2补偿点还受到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结论】相对于其他模型,直角修正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无患子光合响应曲线,得到的光合响应参数也较准确;模型对所有光合响应参数的影响是极显著的,模型的筛选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冠层光合 响应曲线 CO2响应曲线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光合特性对CO2 浓度与土壤含水量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晓旭 张玉翠 +3 位作者 吴林 沈逸群 姜寒冰 沈彦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4-1041,共8页
光合作用是衡量植物对环境响应的重要指标,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量化光合特征,可从生理机制方面揭示出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自身的调节与适应机制。本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冬小麦在4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灌浆期旗叶的光响应曲线,... 光合作用是衡量植物对环境响应的重要指标,通过光响应曲线拟合量化光合特征,可从生理机制方面揭示出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自身的调节与适应机制。本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冬小麦在4种不同处理条件下灌浆期旗叶的光响应曲线,采用直角双曲线模型(RHM)、非直角双曲线模型(NRHM)、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RHMM)、指数模型(EM)和指数改进模型(MEM)对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分析了不同CO_2浓度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各处理下冬小麦光响应曲线和光响应曲线参数的拟合值都与实测值较为接近,拟合效果最好;随着CO_2浓度升高,各水分处理下冬小麦表观量子效率(α)、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增大,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R_d)降低,即CO_2浓度升高能有效增加冬小麦的光能转化率和光能利用范围,提高冬小麦的光合能力;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冬小麦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升高,但表观量子效率(α)、光饱和点(LS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降低,即冬小麦虽然能通过提高初始光合效率抵消一部分干旱胁迫的影响,但干旱胁迫仍会降低冬小麦光合能力;此外,CO_2浓度的增加能抵消部分冬小麦因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CO2 浓度升高 干旱胁迫 响应曲线模型 光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桫椤对光照和CO_2的响应曲线及其模型拟合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杜凌 丁波 +1 位作者 徐德静 王鹏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7期56-61,共6页
以濒危植物桫椤为研究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光合-光响应曲线,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3种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并探讨不同模型对桫椤光响应及CO_2响应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修... 以濒危植物桫椤为研究材料,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光合-光响应曲线,应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3种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并探讨不同模型对桫椤光响应及CO_2响应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桫椤光响应参数为0.077,Pnmax、Iisat、Ic、Rd分别为8.162、917.96、16.021、-0.975μmol/m2·s,CO_2响应参数为0.035,Cisat、Pmax、Γ、RP分别为1577.624、14.170、61.666、-2.028μmol/m2·s。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能很好地拟合桫椤的光响应及CO_2响应数据,并能较准确地直接计算出光合参数,同时能很好地处理桫椤产生光抑制部分的光响应数据,高光强下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不能处理光抑制问题。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下光饱和点和CO_2饱和点高于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最大净光合速率表现相反。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光呼吸速率和CO_2补偿点介于直角双曲线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之间,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最接近。桫椤具有一定的耐阴性,能适应一定低光照的环境条件,对CO_2的适应范围较宽。修正直角双曲线模型是拟合桫椤光合-光响应曲线的理想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对桫椤植物光能利用效率进行模拟,为桫椤植物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桫椤 光合作用 响应曲线 CO2响应曲线 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 拟合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株桉树内生真菌对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谢安强 洪伟 +3 位作者 吴承祯 文笑 洪滔 陈灿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7,共7页
采用菌液浇施的方法接种10株桉树内生菌于尾巨桉幼苗。接种30 d后,用GFS3000气体交换—荧光测量系统进行光合作用各项指标的测定。光响应研究表明,不同菌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变化范围为9.31-16.37μmol.m-.2s-1;不同菌株的光饱和点变化... 采用菌液浇施的方法接种10株桉树内生菌于尾巨桉幼苗。接种30 d后,用GFS3000气体交换—荧光测量系统进行光合作用各项指标的测定。光响应研究表明,不同菌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变化范围为9.31-16.37μmol.m-.2s-1;不同菌株的光饱和点变化范围为1 007.23-1 408.65μmol.m-.2s-1;初始量子效率的变化范围为0.023-0.034;暗呼吸速率变化范围为0.01-1.97。CO2响应研究表明,不同菌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变化范围为14.45-36.0μmol.m-.2s-1;不同菌株的CO2饱和点变化范围为1 449.49-2 000μmol.mol-1。不同菌株CO2补偿点变化范围为39.72-203.79μmol.mol-1。温度响应研究表明,不同菌株最大净光合速率不尽相同,变化范围为6.69-15.30μmol.m-.2s-1。通过对接种后植株的光响应、CO2响应和温度响应的研究,得出菌株7在各个响应中,光合作用能力均较大程度地高于对照,表明其对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效能具有很大的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作用 模型 桉树 光合速率 响应 CO2响应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