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滑模移频法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孤岛检测混合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余运俊 王鹤官 +2 位作者 范文奕 黄荟瑾 石晓凤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37,共6页
由于孤岛现象带来的诸多危害,为保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电网实行孤岛检测。首先,对基于主动移相的滑模移频法与相位突变检测法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在检测盲区上存在的缺陷;然后以相位为出发点,将这两种方法有... 由于孤岛现象带来的诸多危害,为保证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必要对电网实行孤岛检测。首先,对基于主动移相的滑模移频法与相位突变检测法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在检测盲区上存在的缺陷;然后以相位为出发点,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提出一种混合式孤岛检测法。该混合法通过加入相位扰动来影响电网公共点相位和频率变化,以此变化来判断孤岛。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法能有效减小检测盲区,并且具有检测速度较快以及对电能质量影响较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检测 滑模频率偏移法 相位突变检测法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地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技术常见问题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绍震 杨春凤 李莹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295-297,共3页
针对沿海地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雷电防护方面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概述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装置,介绍了防雷装置被腐蚀、引下线裸露及雷电流经线路侵入等三大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与防护措施,旨在提升沿海地区并... 针对沿海地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雷电防护方面的常见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概述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装置,介绍了防雷装置被腐蚀、引下线裸露及雷电流经线路侵入等三大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与防护措施,旨在提升沿海地区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雷电防护能力,保障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建设与安全生产运营,减少雷电灾害对系统性能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防雷技术 沿海地区 外部防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设计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178
3
作者 董密 罗安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97-102,共6页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关键部件——逆变器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从电网、光伏阵列以及用户对逆变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各种不同的逆变器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比较其运行效率和控制效果。对于目前国内外光伏发...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关键部件——逆变器的结构设计与控制方法研究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从电网、光伏阵列以及用户对逆变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各种不同的逆变器拓扑结构与控制方法,比较其运行效率和控制效果。对于目前国内外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的研究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光伏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高效可靠运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逆变器 拓扑结构 最大功率点跟踪 孤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S320F240芯片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为 余世杰 +1 位作者 沈玉梁 苏建徽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31-33,共3页
详细分析介绍了在基于DSP芯片TMS32 0F2 40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所应用的控制方法。关键是预测控制方法和PI控制方法的结合。该控制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TMS320F240芯片 并网发电系统 控制方法 DSP 预测控制算法 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M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吉宇 王生强 +2 位作者 程亮 徐晓轶 郑建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6-153,共8页
传统的二、三电平变换器无法满足高电压、大容量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拓扑(MMC)的光伏发电系统。在此系统中,光伏阵列通过Boost电路后集成于MMC的各个子模块中,这样将有效地降低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电压应... 传统的二、三电平变换器无法满足高电压、大容量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拓扑(MMC)的光伏发电系统。在此系统中,光伏阵列通过Boost电路后集成于MMC的各个子模块中,这样将有效地降低了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电压应力,并且增加了系统的电压和容量。针对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改变子模块Boost电路中开关管的占空比来稳定子模块电容电压,并网系统的MPPT控制和并网控制则通过逆变电路来实现。此外,提出了该系统的保护控制策略。最后,搭建基于MMC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和实验样机,仿真和实验结果有效地证明了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并网发电系统 电流应力 MPPT控制 保护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被引量:63
6
作者 张明光 陈晓婧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3,共6页
为提高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控制策略。该策略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在电网电压跌落期间,采用直流卸荷电... 为提高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的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Through,LVRT)控制策略。该策略对光伏逆变器进行电压定向矢量控制,实现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在电网电压跌落期间,采用直流卸荷电路稳定直流侧电压,根据电压的跌落深度补偿一定的无功功率以支撑电压恢复。通过PSCAD/EMTDC软件对采取LVRT控制策略前后的各电气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光伏发电系统可以在电压跌落时保持并网运行,并补偿一定的无功功率以恢复并网点电压,实现低电压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电压定向矢量控制 逆变器 有功和无功功率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预测初探 被引量:8
7
作者 徐静 陈正洪 +1 位作者 唐俊 李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81-85,共5页
为改善含高密度、多接入点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网运行特性,从能量管理和区域电网的运行调度两方面分析了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预测需求,探讨了区域建筑光伏发电量预测的关键技术,分析指出原理预报法建模困难。得出如下结论... 为改善含高密度、多接入点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电网运行特性,从能量管理和区域电网的运行调度两方面分析了建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发电量预测需求,探讨了区域建筑光伏发电量预测的关键技术,分析指出原理预报法建模困难。得出如下结论:采用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方法等人工智能方法是光伏发电量预测模型的主要发展方向;数值模式太阳能辐射预报的预测精度和空间尺度离电网调度运行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最后初步设计了建筑光伏的发电量预测系统,提出采用综合多个点的太阳能辐射预报结果进行区域太阳能辐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集成 并网发电系统 发电量预测 太阳能辐射预报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相位跟踪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安堂 张伟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54,共4页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实现与电网的同频同相跟踪,一般的模拟锁相环会存在固定相差的缺点,针对这一点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合成理论的模拟相位跟踪技术。分析了此种相位跟踪电路和矢量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这一功能的电路实...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实现与电网的同频同相跟踪,一般的模拟锁相环会存在固定相差的缺点,针对这一点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合成理论的模拟相位跟踪技术。分析了此种相位跟踪电路和矢量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这一功能的电路实现方法,并把这一电路成功运用于某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拟装置中。仿真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其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都能实现良好的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模拟锁相环 矢量合成 相位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冯鹤 谭涌波 付国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313-317,共5页
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大面积的露天发电区域、密集的汇流线路及高度敏感的控制、逆变设备,借助于现有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理论、规范,在深入研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损害源、损害类型及损失程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并网光... 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大面积的露天发电区域、密集的汇流线路及高度敏感的控制、逆变设备,借助于现有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理论、规范,在深入研究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损害源、损害类型及损失程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评估中,针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不同区域等效截收面积互相重叠,发电组件直击雷防护等级不明确等问题,根据电气-几何模型,应用作图法,给出了定量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雷电灾害风险分析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解耦控制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机电暂态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薛峰 蔡云峰 +1 位作者 徐宁 孟屹华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3-70,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模型。从光伏发电系统稳态潮流模型出发,兼顾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要求和现有光伏电磁暂态模型建模特点,将光伏输出的功率近似解耦,用滤波电路两端的电压相角差、逆变器调... 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模型。从光伏发电系统稳态潮流模型出发,兼顾电力系统机电暂态仿真要求和现有光伏电磁暂态模型建模特点,将光伏输出的功率近似解耦,用滤波电路两端的电压相角差、逆变器调制比分别计算并网有功、无功输出,模拟光伏发电系统在稳态和暂态过程中的内外部特性。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的UD模块中建立模型,通过在光照、电网故障扰动情况下的仿真结果和PSASP自带光伏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不但考虑了无功控制,还具有封装性好、计算速度快等优点,对大型光伏接入发电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在大规模光伏并网的相关研究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机电暂态仿真 功率解耦 暂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优化调度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宁 滕欢 李基康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59-165,共7页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对加大环保力度和优化能源结构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针对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经济性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余电充电比例因子为核心的协调调度策略,得到优化调度方案并进行经济性分析。在家庭并网光伏系统简化...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的代表,对加大环保力度和优化能源结构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针对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经济性角度出发,提出了以余电充电比例因子为核心的协调调度策略,得到优化调度方案并进行经济性分析。在家庭并网光伏系统简化结构上,结合多种成本和收益,建立了以用户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简要说明了传统调度策略的弊端和其改进方法;考虑在多种运行方式下,综合分时电价、粒子群优化算法并结合协调调度策略在Matlab环境下对上述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对某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优化调度模型 分时电价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HHT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保护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宏波 陈臣 +2 位作者 王勋 伦利 闫俊丽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12,共6页
当光伏发电系统所连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光伏电源的故障电流会发生暂态突变,但由于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作用,短路电流的幅值较小,因而传统的保护方法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一定适用。为寻求适合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保护方法,建立了基于PS... 当光伏发电系统所连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光伏电源的故障电流会发生暂态突变,但由于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作用,短路电流的幅值较小,因而传统的保护方法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一定适用。为寻求适合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保护方法,建立了基于PSCAD/EMTD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对其短路电流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故障电流的波形进行分解,提出一种基于HHT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保护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有光伏发电的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该保护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保护 故障分析 H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解析逆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新 张耀明 +1 位作者 李小燕 郑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57-962,共6页
首先采用解析逆系统理论对模型电流动态环节的可逆性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解析逆系统,消除了电流分量之间的耦合,从而实现电流环的高动、静态性能控制。然后设计了直流母线电压调节器,提出了基于电流解析逆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发电系统结构... 首先采用解析逆系统理论对模型电流动态环节的可逆性进行了分析,推导出解析逆系统,消除了电流分量之间的耦合,从而实现电流环的高动、静态性能控制。然后设计了直流母线电压调节器,提出了基于电流解析逆控制的光伏并网逆变发电系统结构。最后,采用Matlab/Aimulink对整个系统进行仿真研究,验证了所提系统结构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逆变发电系统 电流解析逆控制 解耦及线性化 直流母线电压调节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数学模型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徐维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21,共5页
提出了考虑跟踪闭锁角与步进跟踪方式的自动跟踪式光伏阵列模型,并验证该模型是准确的。运用仿真软件分析了跟踪式光伏阵列运行特性、跟踪闭锁现象及步进跟踪控制方式对光伏阵列工作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整体模型,验证了... 提出了考虑跟踪闭锁角与步进跟踪方式的自动跟踪式光伏阵列模型,并验证该模型是准确的。运用仿真软件分析了跟踪式光伏阵列运行特性、跟踪闭锁现象及步进跟踪控制方式对光伏阵列工作特性的影响。给出了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整体模型,验证了该模型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数学模型 太阳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监控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卫平 张炜 +1 位作者 毛鹏 付得意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3-637,共5页
为实现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操作和实时监控,分析了应用于工业控制的Modbus通信协议,介绍了TPC7062K型号的触摸屏,利用MCGS组态软件完成了触摸屏控制界面的设计。以触摸屏作为主机,DSP作为从机,实现了两者之间基于Modbus协议的串口通信... 为实现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操作和实时监控,分析了应用于工业控制的Modbus通信协议,介绍了TPC7062K型号的触摸屏,利用MCGS组态软件完成了触摸屏控制界面的设计。以触摸屏作为主机,DSP作为从机,实现了两者之间基于Modbus协议的串口通信。通过实验验证: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传输稳定可靠且实时性好,实现了良好的人机交互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MODBUS协议 触摸屏 串口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PT的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娟 江天博 +1 位作者 杨奕 程景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05-2407,2444,共4页
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设计了含PV、并网逆变器和控制器三个模块的5 k 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控制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在外界环境突变情况下,对比分析了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和定步长... 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设计了含PV、并网逆变器和控制器三个模块的5 k W单相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控制器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方法,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在外界环境突变情况下,对比分析了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和定步长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效果以及系统并网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光照强度突变时,采用定步长电导增量法,并网谐波电流总畸变率超出3%,不满足并网要求,而采用变步长电导增量法,在温度和光照强度突变时,均可快速、准确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且并网谐波电流总畸变率低于3%,功率因数接近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变步长电导增量法 最大功率跟踪 谐波电流总畸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频下垂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惯量阻尼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素娥 吴永斌 +2 位作者 熊连松 张东辉 张仪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5,39,共7页
针对光伏以低惯量、弱阻尼的特征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基于功频下垂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借鉴经典电气转矩分析法,从物理机制层面上分析影响系统惯量、阻尼以及同步能力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控制... 针对光伏以低惯量、弱阻尼的特征大规模接入电网,给电网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的问题,基于功频下垂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借鉴经典电气转矩分析法,从物理机制层面上分析影响系统惯量、阻尼以及同步能力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控制参数的影响规律而言,惯量特性主要受功率环的比例系数Kp影响,且随Kp的增大而增强;阻尼特性受频率下垂系数Dp影响比较明显,且随Dp的增大而减弱;同步特性只受功率环的比例积分系数Ki影响,且随Ki的增大而增强。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功频下垂控制 电气转矩分析法 惯量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新型载波同相层叠PWM方法的飞跨电容型光伏发电并网技术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军 王琨 +2 位作者 翟登辉 冯琳 李国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4-139,共6页
针对飞跨电容型三电平光伏逆变器载波移相算法线电压谐波较高,无法灵活控制飞跨电容电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载波同相层叠PWM方法的飞跨电容型光伏发电并网方案。通过增加零电平向量分配环节,平衡飞跨电容电压,降低光伏逆变器线电... 针对飞跨电容型三电平光伏逆变器载波移相算法线电压谐波较高,无法灵活控制飞跨电容电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载波同相层叠PWM方法的飞跨电容型光伏发电并网方案。通过增加零电平向量分配环节,平衡飞跨电容电压,降低光伏逆变器线电压谐波。阐述了新型载波同相层叠算法基本原理,分析了该方案降低光伏逆变器线电压THD的优点。通过Matlab/Simulink数字仿真和实验样机,验证了基于新型载波同相层叠方法的飞跨电容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能够有效跟踪最大输出功率,保证直流电压稳定,降低光伏系统输出线电压谐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波层叠PWM方法 载波移相PWM方法 飞跨电容逆变器 电容电压平衡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CAD并网光伏发电系统MPPT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超 郭晓芸 陈进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09-212,220,共5页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基于PSCAD构建了并网光伏发电仿真系统,应用扰动观察法对系统进行实时MPPT控制。根据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采用幅相控制以实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通过简易的PQ解耦提高了系统功率因数,系统整体实现了MP... 针对光伏发电系统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基于PSCAD构建了并网光伏发电仿真系统,应用扰动观察法对系统进行实时MPPT控制。根据光伏并网系统的结构,采用幅相控制以实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通过简易的PQ解耦提高了系统功率因数,系统整体实现了MPPT-电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MPPT控制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CAD 并网发电系统 MPPT BUCK降压 幅相控制 扰动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晓聪 方建安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9期104-107,共4页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成本的不断降低,人们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具有非线性,以及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一般较低"等问题,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模型设计时增加一...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以及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成本的不断降低,人们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具有非线性,以及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一般较低"等问题,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模型设计时增加一级DC/DC变换器,以提高输出电压,利于后级DC/AC逆变器的控制。控制策略采用了模糊PID控制,并利用Matlab/Simulink对模糊PID算法和该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糊PID控制以及增加一级DC/DC变换器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发电系统 DC/DC变换器 模糊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