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科学技术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张允熠
孙显元
吴静波
|
《江淮论坛》
CSSCI
|
2003 |
0 |
|
2
|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历史总结与思考 |
刘乃新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1 |
0 |
|
3
|
知识型劳动者是当代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 |
蒋伏虎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4
|
论现代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取向 |
刘林贵
|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5
|
用对立统一观认识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李红
王彬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2 |
0 |
|
6
|
谁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
郑科扬
|
《人民论坛》
|
2001 |
0 |
|
7
|
党必须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首要任务 |
宋容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8
|
国企党组织要以先进生产力代表为己任 |
张预华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9
|
关于在高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几点思考 |
刘建德
杜红荣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10
|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探析 |
党忠
|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
2002 |
0 |
|
11
|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新世纪的政策选择 |
李勇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0 |
0 |
|
12
|
“三个代表”思想: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在全球化时代的体现 |
吴家骥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3
|
继承·弘扬·发展·超越——论延安精神与“三个代表”的联系 |
曾成贵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1 |
0 |
|
14
|
落实“三个代表”要求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
赵存生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01 |
0 |
|
15
|
以“三个代表”为方向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
虞梅生
|
《求实》
|
2000 |
1
|
|
16
|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内涵 认真践行“三个代表”思想 |
侯保善
孙荣先
|
《学习论坛》
|
2000 |
0 |
|
17
|
把握“三个代表”思想 全面抓好党的建设 |
步正发
|
《求实》
|
2000 |
0 |
|
18
|
“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地位的形成 |
乔发进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9
|
实践“三个代表”必须做到“六个坚持” |
蒋勇
|
《人民论坛》
|
2001 |
0 |
|
20
|
以“三个代表”推进新时期团的工作 |
丁英杰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