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立后破:制造业集聚能否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协同发展?
1
作者 纪玉俊 刘俊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6,共15页
以我国277个地级市为样本,利用反事实对照组探究经济系统与碳减排系统的主次关系,同时探讨制造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资源错配效应和创新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经... 以我国277个地级市为样本,利用反事实对照组探究经济系统与碳减排系统的主次关系,同时探讨制造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资源错配效应和创新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协同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经济系统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制造业集聚可以分别通过资源错配效应和创新增长效应影响其协同效果。因此,制造业集聚规模要保持适宜性,坚持先立后破原则,在确立碳减排目标时首先要保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更好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经济增长 碳减排 后破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先立后破”的缘起、要义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关锋 上官锦行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5,共10页
坚持“先立后破”的科学方法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破立”智慧由内在契合走向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引领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宝贵实践经验。具体到新质生产力发展问题上,坚持“先立后破”,既... 坚持“先立后破”的科学方法论,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破立”智慧由内在契合走向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引领中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宝贵实践经验。具体到新质生产力发展问题上,坚持“先立后破”,既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双重“尊重”,也是对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回应和落实,还是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基础和前提。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中真正贯彻“先立后破”的方法论原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使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更具可行性、协同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全面深化改革 科学方法论 后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好“先立后破”方法论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喜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8,共4页
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推进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先立后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原则。从历史维度看,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历了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的方法论转变。“先立后破”的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推进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先立后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原则。从历史维度看,我们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历了从“先破后立”到“先立后破”的方法论转变。“先立后破”的方法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实践深化,实现了方法论层面的创新突破。新征程上以“先立后破”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应坚持“立”字当头,以系统思维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持以“破”疏堵,把握好“时度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破” 破后 全面深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立后破”:我国经济政策思路的转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曾宪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先立后破”作为经济发展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政策的转型,很可能成为长期经济政策导向。“先立后破”与“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在内涵上有着明显区别,但是又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先立后破”的经济政策思路转换并非... “先立后破”作为经济发展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政策的转型,很可能成为长期经济政策导向。“先立后破”与“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在内涵上有着明显区别,但是又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先立后破”的经济政策思路转换并非突然而来,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经济发展实践与经济政策内在规律的主导作用,又受到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时期,“先立后破”经济政策转型,需要处理好以下重点领域: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与国际大循环优化提升、产业政策转型、民营经济发展、经济风险问题、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关系协调等。对策建议方面,需要注意切实平衡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高度注重政策的连续性与协同性,树立对“先立后破”政策的正确认识,坚持系统观念与科学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破” 经济发展思路 追随型经济 关键核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破后立”与“先立后破”——“两个结合”与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两种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关锋 上官锦行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5,共13页
如何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解答的现实重大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破立”思想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演进凝练出的变革智慧,也与唯物辩证法在世界观、人民观、方法论上存在自然的内在契合... 如何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解答的现实重大问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破立”思想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演进凝练出的变革智慧,也与唯物辩证法在世界观、人民观、方法论上存在自然的内在契合,成为中国共产党推进具体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的独特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变革现实、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将这种自然契合不断推向有机结合,先后探索形成了“先破后立”与“先立后破”两种适用于不同社会历史环境的社会变革与发展方法,二者各有其基本特征。概而言之,“先破后立”以“生死斗争、于民有损、以破促立”三种情况作为其适用条件,“先立后破”则是“稳中求进、以立争时、以立促破”要求下的方法选择。两种方法都是唯物辩证法在社会变革与发展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其实质就是依据现实变革环境的具体状况把握“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在新时代把握与运用好“破”与“立”的辩证关系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人民至上的基本原则,更好促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共产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破”思想 破后 后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破立并举”改革方法的理论建构与实践转化
6
作者 俞光瑞 王春玺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7-129,共13页
“破立并举”是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提出的原创性概念,但其基本思想和方法论精髓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段,经历了在实践上持续探索和在理论上不断建构的过程。经由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改造,破和立... “破立并举”是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中提出的原创性概念,但其基本思想和方法论精髓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段,经历了在实践上持续探索和在理论上不断建构的过程。经由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的理论改造,破和立这两个源自中国传统破立观的抽象概念被赋予了具有社会变革意义的全新理论内涵,构成“破立并举”改革方法的坚实基础。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启,“破立并举”改革方法的理论建构历经早期孕育、初步阐释、拓展深化和系统完善四个阶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基于社会变革的阶段性任务,对正确处理破和立辩证关系的实践探索和认识演进。“破立并举”改革方法既是具体意义上的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又是总体意义上的认识方法和思想方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主观能动与客观规律辩证统一、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辩证统一、战略坚定与策略灵活辩证统一,才能将“破立并举”由抽象方法投射运用到现实实践中,更好发挥思想指引作用,推进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举 后破 全面深化改革 方法论 理论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路径研究——基于稳中求进的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辉 陈煜斌 唐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2-315,共14页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超大发展中经济体的规模优势、国家创新系统的技术优势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优势,充分具备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力。但我国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面临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素市...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超大发展中经济体的规模优势、国家创新系统的技术优势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优势,充分具备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能力。但我国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也面临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要素市场发育不够充分、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等问题和挑战。“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稳”的主基调,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工作方法,将新发展理念作为路径遵循,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路径保障,将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同时,要把握“进”的大方向,以“技术—要素—产业”的耦合与质变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驱动,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结构载体,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支撑,以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筑竞争优势,在“先立后破”中实现稳与进的辩证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中求进 后破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不破不立”到“以立促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创新思考 被引量:23
8
作者 蓝志勇 张腾 李廷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如何突破制度瓶颈,继续深化改革,是中国行政改革者依然面对的严峻问题。文章回顾了从本世纪初就开始的行政审批改革历程、研究和总结了行政改革的经验;指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实上已经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应该突破传统上"不破不... 如何突破制度瓶颈,继续深化改革,是中国行政改革者依然面对的严峻问题。文章回顾了从本世纪初就开始的行政审批改革历程、研究和总结了行政改革的经验;指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事实上已经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应该突破传统上"不破不立,先破后立"的惯性思维,在行政改革领域开始"先立后破","以立促破"的思考和策略,加快以新除旧的现代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批 不破不 后破 促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人类社会中的破与立
9
作者 张明正 《中州学刊》 1985年第6期47-48,共2页
破与立的问题尽管长期以来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其中一些理论问题并没有搞清楚。比如怎样在不同意义上区分破与立,即是说它们仅仅指的具有实践品格的行为呢?还是包括观念中的摒弃与预立?究竟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呢?还是先立后破、立中有破... 破与立的问题尽管长期以来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其中一些理论问题并没有搞清楚。比如怎样在不同意义上区分破与立,即是说它们仅仅指的具有实践品格的行为呢?还是包括观念中的摒弃与预立?究竟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呢?还是先立后破、立中有破呢?……所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试对这个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与 人类社会 施加于 物质性 批判旧世界 实践品格 后破 客体 新思潮 胡耀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之路径思考 被引量:31
10
作者 侯梅芳 梁英波 徐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其提出的战略背景,明确了其重要意义,阐述...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能源领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势在必行。为了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分析了其提出的战略背景,明确了其重要意义,阐述了其内涵特征,提出了其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型能源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抓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国家能源安全和国家竞争力的有力保障;②新型能源体系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根本宗旨,以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为基本前提,具有理念更新、能源结构更新、技术创新、治理创新、产业革新、电力革新等内涵特征;③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路径包括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文化、加快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体制机制保障等。结论认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的方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自给率,特别是油气自给率,确保能源转型平稳有序、能源保障安全可靠,可以为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的国家能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能源体系 碳达峰碳中和 绿色低碳 能源自给率 油气自给率 后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宜勇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64,共8页
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破解了许多历史性难题,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形成了许多历史性的经验。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基础和... 新时代以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破解了许多历史性难题,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形成了许多历史性的经验。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强经济治理和社会治理,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维护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中求进 以进促稳 后破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价值取向、路线图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昌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15,共6页
本文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为指导,首先从多个维度定位我国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为深化财税改革提供政策背景分析。其次,阐释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全景路线图,即主要涉及完善央地财政关系、规范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健全预算管理... 本文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为指导,首先从多个维度定位我国深化改革的价值取向,为深化财税改革提供政策背景分析。其次,阐释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全景路线图,即主要涉及完善央地财政关系、规范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发挥分税制的制度优势、优化税制结构、构建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深化税收征管数字化改革等重点改革内容。最后,对我国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提出四项建议:一是构筑“先立后破”的财税改革逻辑,二是财税改革要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三是实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财税改革,四是把控财税改革的风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税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后破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白沙“勿忘勿助”功夫的历程与内涵——兼论陈白沙儒学与禅学价值观之不同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红卫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4-28,共5页
"勿忘勿助"是陈白沙儒学体证的核心功夫,"勿忘"是提撕唤醒的功夫,"勿助"是祛除私欲的功夫。主静或静坐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主要形式,"敬"与"一"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两个核心概念。在... "勿忘勿助"是陈白沙儒学体证的核心功夫,"勿忘"是提撕唤醒的功夫,"勿助"是祛除私欲的功夫。主静或静坐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主要形式,"敬"与"一"是陈白沙体证功夫的两个核心概念。在陈白沙实现心与理的凑泊之前与之后,"勿忘"指向的对象有所不同。陈白沙的"勿忘"功夫指向善、仁、理,是实,禅学的坐忘指向空;陈白沙的"勿助"功夫是祛除私欲,禅学的体悟工夫是一种私意安排,因而陈白沙儒学的价值观与禅学的价值观有本质的不同,关于陈白沙的"流禅说"是没有根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勿忘 勿助 先立其大 静坐 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代栓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6-58,共3页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围绕九个重点任务对2024年全国经济工作进行了谋篇布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服务新发展... 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围绕九个重点任务对2024年全国经济工作进行了谋篇布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服务新发展格局,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行动指南;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让科技创新根植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土壤,培育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引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后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赞论佛教徒人生观之改造
15
作者 李华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1,共5页
巨赞是中国现当代最重要的佛教改革家之一。他认为广大佛教徒应树立"先立乎其大者"的人生观,为此,要实现三种改造:在理想境界上从执着到断执的改造,在信仰问题上从旧观念到大乘菩萨行的改造,在践行问题上从消极避世到弘扬爱... 巨赞是中国现当代最重要的佛教改革家之一。他认为广大佛教徒应树立"先立乎其大者"的人生观,为此,要实现三种改造:在理想境界上从执着到断执的改造,在信仰问题上从旧观念到大乘菩萨行的改造,在践行问题上从消极避世到弘扬爱国主义的改造。其人生佛教不仅及时引导了转型社会中的佛教徒,还促进佛教与社会、与人生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赞 乎其大者” 执着 大乘菩萨行 爱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