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冶金生产流程的元素流对其资源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戴铁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0-838,共9页
为定量评价生产流程的资源效率,分析了不同元素的流动规律以及这种流动规律对该流程资源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衡量冶金生产过程中矿石等天然资源节约程度的重要指标——元素资源效率,给出了生产流程的基准元素流图,分析了偏离基准元素流图... 为定量评价生产流程的资源效率,分析了不同元素的流动规律以及这种流动规律对该流程资源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衡量冶金生产过程中矿石等天然资源节约程度的重要指标——元素资源效率,给出了生产流程的基准元素流图,分析了偏离基准元素流图的各股元素流对资源效率的影响,以及流程的资源效率与工序的资源效率之间的关系.以某钢厂年均生产数据为例,分析了生产流程的铁流对铁资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外界向中间工序输入回收资源,可提高流程资源效率;流程向外界排放废物,可降低流程资源效率;物料在某工序内部,或在上、下游工序之间循环,不影响流程资源效率,但使流程的能耗和成本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生产 工序 元素流 基准元素流 程资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层面元素流分析的环境影响模型
2
作者 赵涛 闫海清 苏青福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40-47,共8页
企业基础上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导致传统的单层面元素流分析不能适应企业向园区的过渡过程。根据某元素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流动状况,把元素流分析分为生产单元、回收单元、环境单元三个主要单元,并建立适合跨层面元素流分析的PRE-环境影... 企业基础上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导致传统的单层面元素流分析不能适应企业向园区的过渡过程。根据某元素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流动状况,把元素流分析分为生产单元、回收单元、环境单元三个主要单元,并建立适合跨层面元素流分析的PRE-环境影响模型。分析了某元素在生产单元中的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回收单元中的再资源化率和环境单元的再利用率,以及它们对自然资源投入量与废弃物的排放量两个因素的影响。最后,对某氯碱企业入驻园区前后的氯(CL)元素流进行比较研究,提出物质集成方案对企业CL元素流进行改善,结果表明企业在入驻园区后的CL元素利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CL元素的环境影响也得到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流分析 PRE-环境影响模型 物质集成 CL元素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铅冶炼过程铅元素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钟琴道 乔琦 +2 位作者 李艳萍 白璐 万斯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49-1555,共7页
针对粗铅冶炼生产过程中铅金属环境污染问题,应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建立了粗铅冶炼过程铅元素流分析框架.以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和分析配料、底吹炉、还原炉、烟化炉等工序含铅样品数据及企业台账数据,对生产过程... 针对粗铅冶炼生产过程中铅金属环境污染问题,应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建立了粗铅冶炼过程铅元素流分析框架.以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和分析配料、底吹炉、还原炉、烟化炉等工序含铅样品数据及企业台账数据,对生产过程中铅元素流进行全过程识别和追踪分析.结果表明:粗铅冶炼系统铅元素平衡系数为98.61%,铅回收率为98.28%,但铅直收率仅为74.39%,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单位粗铅产品烟尘、铅尘产生量分别为0.636和0.308 t/t;排放量最大的烟囱是还原炉-烟化炉烟囱,其次为岗位环保烟囱和底吹炉制酸烟囱,三者排放量分别占废气铅排放量的69.06%、25.81%、5.13%.针对粗铅冶炼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先提高铅直收率、降低烟尘率、减少无组织粉尘散逸、采用高效脱硫除尘协同防治技术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流分析 粗铅冶炼 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工艺 烟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效率的“元素流-价值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肖序 陈宝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0-95,共6页
在元素流和价值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资源效率,构造流程制造业生产工序与流程的资源效率和资源流成本的关系式,构建运用于流程制造业的"元素流-价值流"计算与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氧化铝生产企业。通过追踪元素的流动路径,... 在元素流和价值流分析的基础上引入资源效率,构造流程制造业生产工序与流程的资源效率和资源流成本的关系式,构建运用于流程制造业的"元素流-价值流"计算与分析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某氧化铝生产企业。通过追踪元素的流动路径,计算各工序和流程的资源效率和资源流成本,揭示废弃物损失的真实价值,挖掘循环经济潜力改善点;通过关系式的联动影响,对改善方案进行前期预测评估、中期动态监测、后期反馈控制,探索"元素流-价值流"的最优化路径,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流 价值 资源效率 资源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社会效应角度的元素流动态管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涛 赵双记 林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3174-3179,共6页
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园区内元素流的管理不仅可以对园区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建议,同时可以为园区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在动态管理模型的基础上,从社会效应角度引入反馈机制对动态管理模型加以修正,使得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同时,以... 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园区内元素流的管理不仅可以对园区规划和建设提供指导建议,同时可以为园区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在动态管理模型的基础上,从社会效应角度引入反馈机制对动态管理模型加以修正,使得分析结果更具客观性。同时,以氯碱化工生态工业园区的CL元素流管理为例,验证了修正的动态管理模型及其反馈机制的有效性。最后,应用Matlab对CL元素流进行SIMULINK动态仿真,并对园区未来CL元素流的实际输出量与社会需求量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流 动态管理 社会效益 Cl元素 投入产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元素物质流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敏鹏 郭宝玲 +2 位作者 刘昱 夏旭 陈吉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891-6900,共10页
磷是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非金属矿物资源。为了分析人类活动对磷流动的扰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磷元素的物质流分析和模拟。综述了磷元素物质流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磷元素物质流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 磷是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非金属矿物资源。为了分析人类活动对磷流动的扰动,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磷元素的物质流分析和模拟。综述了磷元素物质流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内外磷元素物质流研究的特点和不足,并展望了未来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从研究尺度看,现有磷元素的物质流研究以全球尺度和国家尺度为主,区域和城市尺度以及企业和产品尺度的研究较少。从研究问题看,现阶段研究主要关注农业或者食品生产和消费对磷流动的影响,对林业、钢铁和能源部门略有涉及。从模型特征看,现有研究以分析流量变化的静态模型为主,考虑存量变化的动态模拟较少。从研究的发展方向看,未来磷物质流的相关分析将关注五大问题:(1)考虑不同驱动力和存量变化的动态模拟;(2)不同层次和尺度的磷足迹研究;(3)磷与其他元素相比对社会经济的重要性;(4)全球变化背景下不同部门磷依赖的脆弱性;(5)磷和其他元素的耦合研究。为了适应未来的研究需求,磷的物质流模拟重点在于开发动态模型,并将物质流分析与多种手段结合,以预测全球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变化以及其他重要变化对磷流动的扰动及其相应的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元素流分析 磷足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流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钟琴道 李艳萍 乔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395-7398,7403,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质流分析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分析工具。该文阐述了物质流分析的基本概念,根据研究对象将物质流分析划分为整体物质流分析和元素流分析。整体物质流分析主要用于评估经济系统中大宗物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物质流分析逐渐成为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和分析工具。该文阐述了物质流分析的基本概念,根据研究对象将物质流分析划分为整体物质流分析和元素流分析。整体物质流分析主要用于评估经济系统中大宗物质的输入、输出或强度;元素流分析则主要对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或具有重要经济意义元素的流动和库存进行分析。重点综述了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应用进展,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物质流分析研究中的不足和问题,最后对物质流分析应用的前景和应用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分析 可持续发展 整体物质分析 元素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6年中国铜实际消费量核算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欢 文博杰 +1 位作者 代涛 李强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3-68,81,共7页
中国是铜资源消费大国,测算中国铜的实际消费量对准确把握铜消费情况以及铜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元素流分析方法,对中国2011~2016年铜资源在生产、消费和贸易过程中铜物质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2011~2016年中国铜的实... 中国是铜资源消费大国,测算中国铜的实际消费量对准确把握铜消费情况以及铜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元素流分析方法,对中国2011~2016年铜资源在生产、消费和贸易过程中铜物质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了2011~2016年中国铜的实际消费量,并与当年精炼铜的表观消费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6年中国铜的净进口量在不断增加,铜的实际消费量约是精炼铜表观消费量的90%。中国在大量进口铜资源的同时,应加强国内铜矿资源的勘探,减少生产损失,加大国内废杂铜资源的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资源 元素流分析 实际消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