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7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对父母情绪的影响
1
作者 李潞玮 张志诚 +2 位作者 刘浩宁 杨莉 钱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7-514,共8页
目的:探究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对与父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472例,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ADHD-RS)评估儿童... 目的:探究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对与父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关系,以及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472例,采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量表(ADHD-RS)评估儿童ADHD症状严重程度,家庭亲子关系测验(PCRT)评估亲子关系,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及患者健康问卷(PHQ-9)评估家长焦虑、抑郁情绪,构建结构方程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ADHD-RS总分与PCRT、家长GAD-7、PHQ-9得分正向关联(r=0.19~0.29,均P<0.001)。PCRT得分在ADHD-RS总分和家长GAD-7和PHQ-9得分之间的中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2~0.03,均P<0.05)。PCRT得分在ADHD-RS注意缺陷得分和家长GAD-7、PHQ-9得分间的中介作用无统计学意义(β=0.01~0.02,均P>0.05)。PCRT得分在ADHD-RS多动/冲动症状得分和家长GAD-7和PHQ-9得分之间的中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2,均P<0.05)。结论:儿童ADHD症状与父母焦虑、抑郁症状相关,亲子关系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亲子关系 家长焦虑情绪 家长抑郁情绪 中介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哌甲酯联合运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注意力和行为的改善效果
2
作者 余祖琳 陶婷 +3 位作者 潘月瑢 王晓雪 方辉 高文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联合运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注意力、自我意识及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接受盐酸哌甲酯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运动干预分为联合干预组(n=49)、对照组(n=57)。采... 目的:探讨盐酸哌甲酯联合运动干预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注意力、自我意识及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接受盐酸哌甲酯治疗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联合运动干预分为联合干预组(n=49)、对照组(n=57)。采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Conners儿童行为问题量表父母卷(PSQ)测量两组儿童的注意力、自我意识及问题行为。结果:干预后,联合干预组儿童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中的反应时间、漏报、错报数目及PSQ各维度得分除焦虑抑郁外均低于对照组,综合反应控制商、综合注意力商、听觉反应控制商、视觉反应控制商、听觉注意商、视觉注意商得分、Piers-Harris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哌甲酯联合运动干预能有效提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注意力、自我意识,改善问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注意 自我意识 问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白质微结构特征的扩散峰度成像分析
3
作者 刘世鹏 程美英 +6 位作者 鲁钰 李思柯 王长浩 沈艳勇 周梁 冯刘娟 赵鑫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7,87,共7页
目的应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脑白质纤维束的微结构特征。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9名经我院首次诊断为ADHD的儿童[年龄(... 目的应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探讨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脑白质纤维束的微结构特征。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9名经我院首次诊断为ADHD的儿童[年龄(8.31±1.25)岁]和27名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儿童[年龄(8.85±1.21)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头颅磁共振平扫以及DKI扫描并对ADHD组儿童进行斯诺佩评估量表第四版(the Swanson,Nolan,and PelhamⅣScale,SNAP-Ⅳ)的评估。采用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分析研究ADHD儿童的白质纤维束损伤情况。经过后处理得到扩散张量和扩散峰度参数,并分析比较了这些参数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将组间有显著差异参数值与ADHD儿童的SNAP-Ⅳ量表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ADHD儿童的胼胝体的压部、膝部和体部,双侧丘脑后辐射(包括视辐射),右扣带束、右下纵束和下额枕束、右后放射冠、右外囊及右内囊后部,左前及左上放射冠、左内囊前后肢、穹窿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参数值降低(P<0.05),其他参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分析结果均经过多重比较校正。相关性分析发现,ADHD组儿童的胼胝体压部(r=-0.390,P=0.018)、右侧下纵束和下额枕束(r=-0.374,P=0.023)的平均FA值与ADHD儿童的SNAP-Ⅳ量表评分中的多动冲动得分具有负相关性。结论DKI技术能够揭示ADHD患儿的脑微结构异常,胼胝体压部、右侧下纵束和下额枕束的FA值降低与ADHD儿童的多动冲动相关。DKI技术可能为探索白质纤维束异常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注意缺陷多障碍 白质 扩散峰度成像 基于束的空间统计学方法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健身操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匡冬青 朱飞龙 +3 位作者 毕小羽 朱笑彤 姚方远 任园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5-441,共7页
目的:探讨有氧健身操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募集ADHD儿童40名(年龄范围9~11岁,平均9.83岁),随机分为干预组(n=21)与对照组(n=19... 目的:探讨有氧健身操运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市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募集ADHD儿童40名(年龄范围9~11岁,平均9.83岁),随机分为干预组(n=21)与对照组(n=19)。全体被试正常参加学校各项体育活动,干预组额外参加每周3次、每次60分钟、共8周的有氧健身操训练。实验前后分别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和三轴加速度记录仪测量儿童的睡眠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方法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睡眠各维度的水平;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自身实验前后睡眠情况的差异。结果:(1)组间比较:实验前,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睡眠特征无显著差异。实验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觉醒时间、平均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时间较短,睡眠效率较高(P<0.05);CSHQ总分、睡眠抵触和入睡延迟得分较低(P<0.05)。(2)组内比较:实验后,干预组觉醒时间和睡眠潜伏期时间显著缩短,睡眠效率显著提升(P<0.05);CSHQ总分、睡眠抵触、入睡延迟和白天嗜睡得分均降低(P<0.05);对照组实验后白天嗜睡得分有所降低(P<0.05)。结论:每周3次、每次60分钟、共8周的有氧健身操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ADHD儿童整体睡眠质量,对ADHD儿童睡眠问题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儿童 睡眠 有氧健身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养阴柔肝汤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高阳 艾义晓 +1 位作者 王珂 景国栋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清热养阴柔肝汤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96例,按照随... 目的 探讨清热养阴柔肝汤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7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8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患者选用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养阴柔肝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程度、执行功能、脑电波频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9.17%(35/4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44/48),与对照组ADHD患儿相比,观察组ADHD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多动指数、冲动问题、学习问题、品行问题、身心问题、焦虑等指标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RIEF行为管理指数、BRIEF元认知功能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RIEF行为管理指数、BRIEF元认知功能指数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热养阴柔肝汤联合脑电生物反馈加感统训练治疗儿童ADHD效果明显,对儿童的临床核心症状和执行功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养阴柔肝汤 脑电生物反馈 感统训练 注意缺陷多障碍 执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医学化的历史展演
6
作者 李伟玉 魏舒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医学化研究的经典案例,凸显医学向日常生活领域扩张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伴随医学化的全球化,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传入中国,进行本土化适应与发展。如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已成中国儿童常见精神障碍问题。研究...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医学化研究的经典案例,凸显医学向日常生活领域扩张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伴随医学化的全球化,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传入中国,进行本土化适应与发展。如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已成中国儿童常见精神障碍问题。研究从医学化视角切入,一方面回溯医学化的发展历史,梳理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西方的展演;另一方面聚焦中国,探究其传入路径、本土化适应与发展,尤其关注区别于西方药物市场的本土替代治疗市场发展,为理解医学化的全球化提供案例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注意缺陷多障碍 医学化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生物反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核心症状持续效应的meta分析
7
作者 陈继伟 王兴 朱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0-20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脑电生物反馈对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核心症状以及持续改善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5月1日公... 目的:系统评价脑电生物反馈对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核心症状以及持续改善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5月1日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Stata 17.0软件进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电生物反馈对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核心症状(SMD=0.35,95%CI:0.19~0.52,P<0.001)、学习能力(SMD=0.26,95%CI:0.05~0.48,P<0.05)和对立违抗行为(SMD=0.24,95%CI:0.07~0.42,P<0.01)的改善效果有统计学意义;在核心症状(SMD=0.31,95%CI:0.13~0.49,P<0.001)和学习能力(SMD=0.27,95%CI:0.06~0.49,P<0.05)的持续改善效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电生物反馈可以持续改善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核心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儿童 青少年 注意缺陷多障碍 核心 持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动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对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评价
8
作者 王珂 李优娟 李东昊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分析平动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对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36例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选例时间设置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对照... 目的分析平动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对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136例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选例时间设置在2020年1月-2023年1月。对照组采用盐酸哌甲酯、生物反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平动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疾病相关血液指标、疾病相关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血清胃泌素(serum gastrin,GA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康纳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积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量表(swanson nolanand pelham-I scales,SNAP-IV)评分、康纳父母评定量表评分降低,两组间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更低;两组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皮质醇(cortisol,COR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血浆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升高,两组间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动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有助于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调节疾病相关血液指标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临床 血液指标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评估中应用的进展(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杰 崔静静 胡珍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8-533,共6页
本文回顾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ADHD患者在任务态和静息态下的皮层激活异常,并探讨了fNIRS在ADHD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潜力,为未来ADHD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 生物标志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联合DHA补充干预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研究
10
作者 张玥 张丽珊 +3 位作者 丁肖媛 沈植旻 卞邹吉 余晓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0-577,共8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补充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2021年4月—5月,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浦东...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补充对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2021年4月—5月,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川沙镇及合庆镇共8所幼儿园1412名4~6岁学龄前儿童,采用Conner′s量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iagnosis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DSM-Ⅴ)及Swanson、Nolan和Pelham等开发的父母及教师评定量表(Swanson,Nolan,and Pelham Scale,versionⅣ,SNAP-Ⅳ量表)评估儿童注意力及多动症状,通过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排除其他神经发育性障碍。入组82例ADHD学龄前儿童,充分告知干预措施后,依据家长意愿分为营养干预组(n=64)与对照组(n=18)。对照组接受行为常规宣教;营养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每天补充维生素D 800 IU、DHA 400 mg。分别于入组时、3个月和12个月随访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DHA水平,采用Conner′s量表、SNAP-Ⅳ量表及DSM-Ⅴ评估ADHD核心症状。结果·营养干预组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血清25(OH)D和DHA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升高(均P<0.05);营养干预组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的ADHD核心症状评分,包括Conner′s量表冲动-多动评分及多动指数评分、SNAP-Ⅳ量表注意力评分及多动/冲动评分、DSM-Ⅴ注意缺陷评分及多动/冲动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显著降低(均P<0.05)。对照组3个月及12个月随访时血清25(OH)D及DHA水平、ADHD核心症状评分与入组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随访时,营养干预组SNAP-Ⅳ量表及DSM-Ⅴ的多动/冲动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5);12个月随访时,营养干预组Conner′s量表中的品行问题、冲动-多动评分及多动指数评分,SNAP-Ⅳ量表和DSM-Ⅴ中的多动/冲动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均P<0.05)。结论·维生素D联合DHA营养干预可显著提高学龄前ADHD患儿的血清25(OH)D和DHA水平,及改善ADHD核心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学龄前 维生素D 二十二碳六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活动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功能的系统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同念 任杰 +1 位作者 肖辉 范小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3-1139,共7页
目的系统评估身体活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功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PsycINFO、Web of Science和SPORTDiscus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结... 目的系统评估身体活动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睡眠功能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PsycINFO、Web of Science和SPORTDiscus数据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8月。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来自中国、德国、土耳其和美国,涉及311例参与者,研究设计均为随机对照试验,来源于心理学、医学和运动科学等领域期刊。研究对象年龄4~12岁,主要健康状况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混合型等。纳入研究PEDro量表评分5~8分,整体研究质量中等~良好。干预类型主要包括体育课程、适应性身体活动和运动康复。干预时间每次30~60 min,每周1~3次,持续2~12周,干预强度为中等~高。身体活动能改善ADHD和ASD儿童睡眠质量、缩短睡眠潜伏期和提高睡眠效率。定期参与体育课程或团体体育活动能改善儿童睡眠质量和效率,同时改善社交能力和情绪调节。适应性身体活动能有效改善ASD儿童睡眠行为,并有助于调节情绪和缓解焦虑。运动康复能改善ADHD儿童睡眠质量,减少夜间觉醒次数。结论身体活动能改善ADHD和ASD儿童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缩短睡眠潜伏期,提升儿童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孤独谱系障碍 儿童 身体活 睡眠功能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对立违抗障碍儿童大脑皮质形态学特点 被引量:5
12
作者 司飞飞 刘璐 +5 位作者 李海梅 董敏 曹庆久 孙黎 钱秋谨 王玉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的大脑皮质形态学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ODD儿童16例,不共患ODD的ADHD儿童20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36例正常对照儿...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对立违抗障碍(ODD)儿童的大脑皮质形态学特点。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共患ODD儿童16例,不共患ODD的ADHD儿童20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36例正常对照儿童。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估智商。所有被试进行脑磁共振成像扫描及数据采集,采用FreeS urfer软件分析大脑皮质形态学指标。结果:ADHD伴ODD组[(6528.1±857.5)mm^(3)vs.(7591.2±657.3)mm^(3)]、ADHD不伴ODD组[(6867.2±841.3)mm^(3)vs.(7591.2±657.3)mm^(3)]左外侧颞上回脑区皮质体积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ADHD伴ODD与ADHD不伴ODD两组间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组左外侧颞上回脑区皮质体积与ODD症状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皮质厚度、表面积和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外侧颞上回皮质体积减小可能是ADHD儿童的重要脑结构异常指征,共患ODD未改变这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注意缺陷多障碍 对立违抗障碍 大脑皮质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童脑血流特征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13
作者 张心怡 刘宁宁 +3 位作者 李海梅 王玉凤 刘璐 钱秋谨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20,共7页
目的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分析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患儿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特征差异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 目的基于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分析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e disorder,ADHD)患儿脑血流(cerebral blood flow,CBF)特征差异及其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以2015年7月—2019年1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就诊的ADHD患儿为ADHD组,并以2021年1月—12月普通中小学在读学生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完成伪连续ASL序列扫描以测定CBF,并采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BRIEF)家长版评估执行功能。比较不同亚型ADHD患儿与健康对照儿童CBF差异。对于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区,提取其CBF值,与BRIEF评分构建线性回归模型,以进一步明确差异脑区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最终纳入ADHD男童134例[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ADHD predominantly inattentive subtype,ADHD-I)83例,混合型ADHD(ADHD combined subtype,ADHD-C)51例],健康对照男童25名。组间比较显示,ADHD-C患儿左侧颞中回CBF较ADHD-I患儿(P=0.010)、健康对照儿童(P<0.001)显著降低,而ADHD-I患儿与健康对照儿童之间无显著差异(P=0.280)。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月龄、总智商评分后显示,ADHD-C患儿左侧颞中回CBF与BRIEF中的计划/组织评分呈负相关(β=-0.062,P=0.030)。结论ADHD-C男童左侧颞中回CBF显著低于ADHD-I男童和健康对照男童,且降低的局部CBF可能与ADHD-C在组织和计划能力方面的执行功能缺陷有关,该结果为进一步理解ADHD亚型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亚型 脑血流 执行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管理训练的方案构建及其对注意缺陷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效果
14
作者 衡惠 郑莹灿 +4 位作者 贺英 苏红 赵芸萱 崔飞娟 杨国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0-488,共9页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训练对注意缺陷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大学生核心症状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注意缺陷型ADHD大学生目标管理训练方案。在2024年3-6月,通过陆军...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训练对注意缺陷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大学生核心症状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注意缺陷型ADHD大学生目标管理训练方案。在2024年3-6月,通过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重庆市3所大学发布广告,招募注意缺陷型ADHD大学生共68人,采用计算机随机化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34人)和对照组(34人)。试验组接受连续7周,每周1次,每次2 h的目标管理训练,对照组暂不接受训练。使用成人多动症症状自评问卷(Adult ADHD Self-Report Scale,ASRS)、情绪调节困难问卷(Dysregulation of Emotions Rating Scale,DERS)、七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7,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自我关怀问卷(Self-Compassion Scale,SCS)、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在训练前1周内(前测)、训练后1周内(后测)对2组被试进行评估。结果①2轮专家咨询的专家权威系数(Cr)为0.83,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081(P<0.01)、0.226(P<0.001),变异系数均<0.3,专家咨询结果可靠。目标管理训练包含1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②7周目标管理训练后组别和时间交互作用显示,试验组在注意缺陷症状(Waldχ^(2)=28.35,P<0.001)、情绪调节困难(Waldχ^(2)=23.81,P<0.001)、焦虑(Waldχ^(2)=22.79,P<0.001)、抑郁(Waldχ^(2)=20.52,P<0.001)、自我关怀(Waldχ^(2)=9.36,P<0.01)和生活满意度(Waldχ^(2)=3.97,P<0.05)等指标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目标管理训练能显著改善注意缺陷型ADHD大学生的核心症状,降低焦虑、抑郁水平,增强情绪调节、自我关怀能力,提高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心理健康 目标管理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早期两歧双歧杆菌BD-1干预可缓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雌性大鼠幼年期的多动行为
15
作者 杨洋 王凯 +6 位作者 柳鉴修 周志谟 贾雯 吴思谋 李金星 何方 程如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10,共9页
目的研究生命早期两歧双歧杆菌BD-1干预对幼年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雌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雌性新生Wistar-Kyoto(WKY)大鼠(空白对照组,n=8)和SHR(模型组,n=6)灌胃生理盐水,同时对雌性新生SHR灌胃BD-1(1... 目的研究生命早期两歧双歧杆菌BD-1干预对幼年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雌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模型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雌性新生Wistar-Kyoto(WKY)大鼠(空白对照组,n=8)和SHR(模型组,n=6)灌胃生理盐水,同时对雌性新生SHR灌胃BD-1(109 CFU/d,实验组,n=6)。3周龄时停止灌胃并采集粪便,7周龄时进行旷场实验并采集粪便,随后处死大鼠。对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测序,对纹状体多巴胺转运体和酪氨酸羟化酶、前额皮质活化小胶质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脾脏和血液中Treg细胞数量。结果SHR在旷场中的运动距离高于WKY(P<0.0001),BD-1干预降低了SHR的运动距离(P<0.01)。SHR纹状体中多巴胺转运体(P<0.05)和酪氨酸羟化酶(P<0.05)表达低于WKY,BD-1干预增加了SHR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P<0.05)。BD-1干预减少了SHR前额皮质活化小胶质细胞数(P<0.01)、增加了SHR脾脏中Treg细胞数(P<0.01)。BD-1干预增加了SHR肠道菌群α多样性、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促进Muribaculaceae生长、抑制Clostridia_UCG-014生长。结论生命早期两歧双歧杆菌BD-1干预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调节外周免疫、抑制神经炎症、改善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功能,从而缓解宿主后期多动行为,为ADHD的早期预防和精神益生菌的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两歧双歧杆菌BD-1 微生物-肠-脑轴 生命早期 神经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分类的多分辨率时空融合图卷积网络
16
作者 宋笑影 郝春雨 柴利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7-1936,共10页
神经发育障碍疾病患者的精准分类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挑战,对于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基于图卷积网络(GCNs)的方法通常采用单一分辨率空间特征,忽视了多分辨率下的空间信息以及时间信息。为了克服上述局限性,该文提出... 神经发育障碍疾病患者的精准分类是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挑战,对于疾病诊断和指导治疗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基于图卷积网络(GCNs)的方法通常采用单一分辨率空间特征,忽视了多分辨率下的空间信息以及时间信息。为了克服上述局限性,该文提出一种多分辨率时空融合图卷积网络(MSTF-GCN)。在多个分辨率空间下构建多个大脑功能连通性网络,使用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提取最优空间特征。为了保留全局时间信息并使网络具有捕获信号不同层次变化的能力,将全局时间信号及其差分信号输入到时间卷积网络中学习复杂时间维度的依赖关系,提取时间特征。结合时空信息构建群体图,利用多通道图卷积网络灵活地融合不同分辨率的群体图数据,最后融入非成像数据信息生成有效的多通道多类型时空融合分类特征,有效提升了MSTF-GCN模型的分类性能。将MSTF-GCN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者分类识别,在ADHD-200数据集两个成像站点上的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75.92%和82.95%,实验结果优于已有的流行算法,验证了MSTF-GCN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辨率时空融合图卷积网络 时空融合 多分辨率 注意缺陷多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肠轴理论指导下宁心安神汤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干预效果及对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分析
17
作者 袁帅 刘婧 +2 位作者 鲍远军 黄肇华 许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脑肠轴理论指导下宁心安神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纳入102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盐酸哌甲酯... 目的分析脑肠轴理论指导下宁心安神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纳入102例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采用盐酸哌甲酯片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宁心安神汤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症状评分、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Swanson,nolan and pelham-Ⅳrating scales,SNAP-Ⅳ)、数字划消失实验(NCT)失误率、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以及肠道菌群指标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49/51),远高于对照组的78.43%(40/51)(P<0.05);治疗后观察组多动不宁、神思涣散、多言多语、性急易怒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SNAP-Ⅳ评分、NCT失误率低于对照组,CBC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菌、粪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肠球菌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肠轴理论指导下宁心安神汤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效果明确,可调节其肠道菌群平衡,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含量,能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注意能力及认知功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理论 宁心安神汤 注意缺陷多障碍 肠道菌群 盐酸哌甲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父母情绪调节困难和儿童情绪调节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岳鑫鑫 刘若楠 +4 位作者 刘倩溶 李海梅 王玉凤 刘璐 钱秋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的情绪调节特点及其对ADHD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方法:纳入14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及其父母之一,68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之一。采用情绪调节困难量...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的情绪调节特点及其对ADHD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方法:纳入140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及其父母之一,68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之一。采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情绪调节问卷(ERQ)和儿童情绪调节量表(ERC)对父母和儿童情绪调节分别进行评估。结果:ADHD儿童父母DERS的策略使用、冲动控制和目标行为得分较正常对照组高(均P<0.05)。ADHD儿童ERC情绪不稳得分与父母的策略使用和冲动控制得分正相关,ERC儿童情绪调节得分与父母的策略使用、冲动控制和目标行为得分负相关(均P<0.01)。ERC儿童情绪调节得分在父母策略使用、冲动控制得分与儿童情绪不稳得分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ADHD儿童父母存在多个维度的情绪调节缺陷,可对ADHD儿童情绪调节产生影响而加重情绪不稳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情绪调节 父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粗大动作技能与执行功能发展的特点及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宋以玲 任园春 +4 位作者 朱飞龙 匡冬青 曹庆久 林杨 王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招募90例ADHD儿童,从该小学另募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90例... 目的探讨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招募90例ADHD儿童,从该小学另募集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90例。采用儿童粗大动作发展测试量表第三版(TGMD-3)评估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采用Stroop色词测验(SCWT)、Rey-Osterrich复杂图形测验(ROCFT)、连线测验(TMT)分别评估儿童的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结果ADHD儿童TGMD-3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t=-6.275,P<0.001),SCWT、ROCFT、TMT测试结果均差于正常儿童(|t|≥1.986,P≤0.05)。ADHD儿童的TGMD-3得分与字义反应时(r=-0.261)、字义错误数(r=-0.404)、颜色错误数(r=-0.326)呈负相关(P<0.05),与延时结构记忆得分(r=0.228)呈正相关(P<0.05),与TMT-A反应时(r=-0.255)、TMT-A错误数(r=-0.329)、TMT-B反应时(r=-0.214)、TMT-B错误数(r=-0.474)呈负相关(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DHD儿童的TGMD-3得分仅对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测试结果具有预测作用(P<0.05),解释率分别为8.7%和22.5%。结论ADHD儿童的粗大动作技能和执行功能均存在发育滞后,且两者之间有一定关联,其中,粗大动作技能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粗大作技能 执行功能 作发展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干预对学龄儿童青少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畅爽 黄欢 +4 位作者 郭绍瑜 金志娟 张叶涵 孙晓姣 全明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2-586,共15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学龄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运动干预因其无副作用和操作简便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改善学龄儿童青少年ADHD各类损害。通过系统梳理ADHD不同层次...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学龄儿童青少年最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运动干预因其无副作用和操作简便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改善学龄儿童青少年ADHD各类损害。通过系统梳理ADHD不同层次损害间的关系并综述运动干预的作用发现,ADHD由外至内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核心症状、执行功能障碍和脑功能障碍,且急性与长期运动对ADHD各损害均表现出积极的改善作用。因此,建议将运动干预作为学龄儿童青少年ADHD治疗的必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障碍 学龄儿童青少年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