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 被引量:20
1
作者 山田敬三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鲁迅 儒勒·凡尔纳 明治时期 文学翻译 《地底旅行》 《月世界旅行》 科学小说 翻译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凡尔纳科幻小说中的英雄家族
2
作者 韩旭 《学海》 2003年第5期181-183,共3页
关键词 儒勒·凡尔纳 法国 科幻小说 英雄家族 科学精神 人物刻画 人物性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启蒙的科学——从鲁迅对凡尔纳小说的翻译说起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0,共6页
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心游记》是鲁迅初涉译坛的代表作。鲁迅由日译本转译,采用当时流行的"意译"手法,以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对凡尔纳原作增删修改,使译文带有强烈的"再创作"色彩。本文梳理两部译作文本,特别... 科学小说《月界旅行》和《地心游记》是鲁迅初涉译坛的代表作。鲁迅由日译本转译,采用当时流行的"意译"手法,以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对凡尔纳原作增删修改,使译文带有强烈的"再创作"色彩。本文梳理两部译作文本,特别是鲁迅对原作叙述视角、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改动,讨论鲁迅的翻译策略和他对科学小说的认识,以及鲁迅的科学观、翻译观与晚清"小说界革命"的渊源,并结合鲁迅在文学生涯初始阶段的科普文章创作,讨论他早期如何将科学作为启蒙的一种方式,强调科学在改良读者精神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儒勒·凡尔纳 科学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法国文坛上的中国名片——三部太平天国题材作品的文本比较研究
4
作者 李家宝 桑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19世纪,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开放,中法文化之间的交流渠道逐渐畅通,法国文坛上的中国题材作品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朱迪特·戈蒂埃的《皇龙》、儒勒·凡尔纳的《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保尔·克洛岱尔的《第七日的... 19世纪,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开放,中法文化之间的交流渠道逐渐畅通,法国文坛上的中国题材作品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朱迪特·戈蒂埃的《皇龙》、儒勒·凡尔纳的《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遭遇》、保尔·克洛岱尔的《第七日的休息》就先后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背景,将国家危机、政治冲突、宗教殖民等要素熔铸其中,在暴力与文明、革新与守旧、宗教与政治的冲突中逐步构建出一个日薄西山、风雨飘摇的中华帝国形象。三位作家从各自不同的审美旨趣与政治立场出发,通过对法国社会上已有的中国素材进行创造性的选取与编排,使这个与时代背景及国际政局息息相关的末日帝国形象跃然纸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故事 中华帝国形象 太平天国题材作品 朱迪特·戈蒂埃 儒勒·凡尔纳 保尔·克洛岱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唤醒“人之子”——鲁迅启蒙思想在少儿题材译介中的复杂展开
5
作者 李延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6,共8页
1902年3月,鲁迅心怀"立中国强固之根基,建中国伟大之事业"(1)的壮志,负笈东瀛。就读弘文学院时期,他就对国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多数留学生倾心于"实业救国",鲁迅却是"内倾型",思考的重心是... 1902年3月,鲁迅心怀"立中国强固之根基,建中国伟大之事业"(1)的壮志,负笈东瀛。就读弘文学院时期,他就对国民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多数留学生倾心于"实业救国",鲁迅却是"内倾型",思考的重心是人自身。《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等,当是凝聚其启蒙思想独特性的重要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作品 童话故事 望·蔼覃 《小约翰》 科幻小说 月界旅行 儒勒·凡尔纳 启蒙思想 爱罗先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林
6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87年第4期70-70,共1页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书从作者来看,列宁居首位,他的著作译版达406版次;儒勒·凡尔纳的230版次;列·托尔斯泰的144版次;格林兄弟的108版次;杰克·伦敦的98版次;马克·杜温的85版次。从著作来看,英国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女...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书从作者来看,列宁居首位,他的著作译版达406版次;儒勒·凡尔纳的230版次;列·托尔斯泰的144版次;格林兄弟的108版次;杰克·伦敦的98版次;马克·杜温的85版次。从著作来看,英国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女皇》居首位,译版达179版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次 列·托尔斯泰 侦探小说 书林 开本 儒勒·凡尔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