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CO_(2)低温加氢制烯烃合金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1
作者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5-85,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电子助剂Na和结构助剂Co共修饰的铁基催化剂,研究发现Na和Co的协同作用促进了铁催化剂原位碳化形成三斜相NaCoFe合金碳化物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制烯烃反应(CTO)。在进料量为1000 mL...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开发了电子助剂Na和结构助剂Co共修饰的铁基催化剂,研究发现Na和Co的协同作用促进了铁催化剂原位碳化形成三斜相NaCoFe合金碳化物催化剂,用于CO_(2)加氢制烯烃反应(CTO)。在进料量为1000 mL(g·h)和反应温度为240℃的条件下,CO_(2)转化率为22.0%,烯烃选择性为55.9%。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开发 催化剂 应用化学 合金催化剂 进料量 铁基催化剂 原位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GO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乙醇氧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信震宇 郭瑞华 +4 位作者 乌仁托亚 王艳 安胜利 张国芳 关丽丽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9-387,I0008-I0012,共14页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因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低以及友好环境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类电池仍面临催化剂成本高、稳定性差及催化活性低等问题。本研究选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载体,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并引入非...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因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噪声低以及友好环境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这类电池仍面临催化剂成本高、稳定性差及催化活性低等问题。本研究选用氧化石墨烯(GO)作为载体,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六水合氯铂酸为前驱体,并引入非贵金属Fe,通过调节Pt与Fe的摩尔比,利用微波加热合成法制备出二元合金催化剂PtFe_(x)/GO(x=1/6、1/5、1/4、1/3、1/2、1),在GO载体上原位负载纳米晶粒。原子半径小的Fe固溶到Pt晶格中,导致Pt晶格的相邻原子间距缩小,晶格收缩,从而形成Pt-Fe合金。当x=1/3时,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活性,其电催化活性面积为69.84m^(2)/g,氧化峰值电流密度为858.42A/g,并且Tafel斜率较小。1100s的计时电流测试下,PtFe_(1/3)/GO催化剂的稳态电流密度为194.80 A/g, CO的氧化峰电位为0.554 V,活化能为18.37 kJ/mol, 800圈测试后电流密度保持率为80.48%,优于商业Pt/C(JM)催化剂。研究表明,引入非贵金属Fe能够显著提升Pt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为Pt基催化剂材料的设计与潜在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 原位负载 二元合金催化剂 微波加热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Pd-TiO_(2)/Ti金属丝网催化剂CO-SCR性能及其反应机理
3
作者 刘婷婷 杨柳 +4 位作者 刘付浩 李馨宇 何函泽 李晶 刘宝丹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34-144,155,共12页
目的构建具有优异低温活性的CO-SCR催化体系,探索Cu引入对Pd基催化剂电子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调控Cu与Pd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催化剂对CO和NO的吸附行为,从而提升NOx转化效率及N2选择性等,为高效低温脱硝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 目的构建具有优异低温活性的CO-SCR催化体系,探索Cu引入对Pd基催化剂电子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影响机制。通过调控Cu与Pd之间的协同作用,优化催化剂对CO和NO的吸附行为,从而提升NOx转化效率及N2选择性等,为高效低温脱硝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微弧氧化、碱热处理、水热反应、离子交换和共沉淀等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钛网支撑的CuPd-TiO_(2)/Ti整体式催化剂,并用于低温CO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展示出了卓越的低温催化性能,主要得益于其较高的比表面积、优良的分散性以及Cu-Pd合金的催化活性。与单一Pd催化剂相比,CuPd-TiO_(2)/Ti催化剂表现出更强的NO吸附能力和更高的N2选择性。在120℃时,该催化剂实现了100%的NO_(x)转化率,并在200℃时达到100%的N_(2)选择性。此外,该催化剂在长期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抗硫能力。结论基于XPS、H_(2)-TPR和原位DRIFTS等表征技术,探讨了Cu-Pd合金的形成机制及其在反应过程中的催化机理。研究发现,Cu的引入通过电子转移促进Pd0物种的形成,提高其在TiO_(2)表面的分散性,并优化CO与NO的吸附行为,从而协同提升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和整体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Pd合金催化剂 金属丝网 CO-SCR 低温活性 氮氧化物 原位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β-不饱和醛酮选择加氢非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
4
作者 徐聪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61,共9页
α,β-不饱和醛酮选择性加氢反应为工业合成α,β-不饱和醇提供了一条经济、环保的工艺路线。为此,发展具有高选择性的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从金属活性中心设计、助剂添加和载体改性三种策略展开,简述了非贵金属催化剂结构... α,β-不饱和醛酮选择性加氢反应为工业合成α,β-不饱和醇提供了一条经济、环保的工艺路线。为此,发展具有高选择性的非贵金属加氢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从金属活性中心设计、助剂添加和载体改性三种策略展开,简述了非贵金属催化剂结构设计与优化的理论依据,综述了催化剂在不同反应体系中的催化性能与催化机理,并结合领域内前沿研究对催化剂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醛酮 选择加氢 非贵金属催化剂 合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料浆I/C比对PEMFC合金催化剂氧传质阻力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谢雨秋 郭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7-181,共5页
氧气传输阻力对燃料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该阻力的大小也与料浆配方的I/C比和催化剂种类密切相关。本工作研究了不同I/C比对不同型号低载量合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使用了极限电流法对燃料电池的氧传质阻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测试结... 氧气传输阻力对燃料电池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该阻力的大小也与料浆配方的I/C比和催化剂种类密切相关。本工作研究了不同I/C比对不同型号低载量合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使用了极限电流法对燃料电池的氧传质阻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虽然合金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高于纯铂催化剂(PtCo/C>PtRu/C>Pt/C),但是I/C比变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更为关键:PtRu/C催化剂极限电流密度最低,氧气传输能力受到I/C比的影响最严重,PtCo/C次之,Pt/C催化剂的氧气传输能力受到的影响最小。与之对应的,三种催化剂的电池性能依次为Pt/C≈PtCo/C>PtRu/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比 合金催化剂 氧传质阻力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催化剂在电解水制氢和氢燃料电池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易宇楠 倪雨茜 +4 位作者 张嘉宁 袁英 刘悦 王琳 阳耀月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2-71,共10页
发展绿色氢能和氢燃料电池被视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需要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且廉价的电催化剂。高熵合金(HEA)因其表面复杂性和成分可调性,为构建高性能的催化活性位点提供了可能。通过组分选择及调控,有望实现针对不同电化... 发展绿色氢能和氢燃料电池被视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需要开发高活性、高稳定性且廉价的电催化剂。高熵合金(HEA)因其表面复杂性和成分可调性,为构建高性能的催化活性位点提供了可能。通过组分选择及调控,有望实现针对不同电化学反应的表面活性位点的优化,进而大幅度提升HEA催化剂性能。近年来,HEA材料在电催化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有望成为理想的新型电催化剂。介绍了HEA催化剂的主要合成方法,总结了HEA催化剂在电解水制氢和氢燃料电池中的最新应用,展望了HEA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问题,以期为HEA催化剂的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催化剂 电解水制氢 氢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熵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7
作者 胡庆 姚振华 +1 位作者 胡茂从 孙玉澄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7,53,共5页
系统介绍了高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脱合金法、机械合金法、热还原法及其他方法,评述了高熵合金催化剂在电催化析氢反应、析氧反应及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提出了目前面临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高熵合金催化剂 制备方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对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石秋杰 陈昭萍 +2 位作者 罗来涛 李凤仪 王祥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1-506,共6页
以常压气相苯加氢为探针反应,首次考察了酸改性前后海泡石的加入对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的加氢及抗硫性能的影响;用TPR、TPD表征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测定了酸改性前后海泡石的比表面及孔径分布,并与活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加入海泡石... 以常压气相苯加氢为探针反应,首次考察了酸改性前后海泡石的加入对非晶态NiB合金催化剂的加氢及抗硫性能的影响;用TPR、TPD表征了催化剂的表面性质,测定了酸改性前后海泡石的比表面及孔径分布,并与活性进行了关联.结果表明,加入海泡石显著地提高了非晶态NiB合金的催化活性和抗硫性;提高的幅度随制备方法的不同而异.其原因为NiB与海泡石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改变了NiB合金的还原性能和吸附性能.酸改性后脱镁率在10%~36%范围内的海泡石的改性效果均比未改性的海泡石的效果好,这主要是因为随改性深度的增加,微孔逐渐向中孔扩展,更有利于苯加氢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表面性能 硼化镍 合金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在己内酰胺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汪颖 慕旭宏 +2 位作者 王宣 宗保宁 闵恩泽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31-634,共4页
在生产己内酰胺的后精制中 ,通过加氢使不饱和杂质饱和 ,使其物理性质与己内酰胺拉开 ,通过萃取和蒸馏将这些杂质除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SRNA -4 )用于己内酰胺加氢精制工业生产过程加氢效果好 ,减少催化剂消耗 ,降低己内酰胺的生产成... 在生产己内酰胺的后精制中 ,通过加氢使不饱和杂质饱和 ,使其物理性质与己内酰胺拉开 ,通过萃取和蒸馏将这些杂质除去。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SRNA -4 )用于己内酰胺加氢精制工业生产过程加氢效果好 ,减少催化剂消耗 ,降低己内酰胺的生产成本 ,提高己内酰胺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精制 已内酰胺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含量对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结构及催化二硝基甲苯加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闫少伟 范辉 +1 位作者 梁川 李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67-2073,共7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研究了Mo含量对二硝基甲苯加氢制备甲苯二胺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o含量(摩尔分数)≤6%时,Mo助剂使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选择性均达到100%.通过XRD,TEM,DSC,XPS,IC...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研究了Mo含量对二硝基甲苯加氢制备甲苯二胺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o含量(摩尔分数)≤6%时,Mo助剂使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显著提高,选择性均达到100%.通过XRD,TEM,DSC,XPS,ICP和H2-TPD技术对催化剂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Mo助剂含量的增加,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中不仅非晶态结构的无序程度增大,催化剂粒径逐渐由60 nm左右减小至15 nm左右,而且分布更加均匀,Ni吸附中心的H2吸附强度变弱,使氢物种更易于在催化剂表面流动并参与反应,同时Mo助剂还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当Mo含量为6%时,Ni-Mo-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最好,在2 MPa和110℃反应条件下,二硝基甲苯转化率达99.8%,甲苯二胺选择性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硝基甲苯 甲苯二胺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Ni-B Mo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用于二乙醇胺脱氢氧化制备亚氨基二乙酸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曾小君 杨高文 +1 位作者 徐肖邢 杨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08-610,616,共4页
用自制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一步催化脱氢氧化二乙醇胺合成亚氨基二乙酸 ,考察了催化剂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和pH值对亚氨基二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并与其它RaneyCu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使用CSGZ - 0 4非晶... 用自制的非晶态合金催化剂一步催化脱氢氧化二乙醇胺合成亚氨基二乙酸 ,考察了催化剂与二乙醇胺的质量比、反应温度、时间、压力和pH值对亚氨基二乙酸转化率的影响 ,并与其它RaneyCu类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使用CSGZ - 0 4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进行二乙醇胺脱氢氧化 ,当反应温度为 16 0~ 180℃、压力为 12~ 18MPa、pH值为 12 6 8、催化剂与二乙醇胺质量比为 16 5∶10 0、反应时间为 2 5~ 3h时 ,亚氨基二乙酸的收率≥ 98% ,CSGZ - 0 4催化剂重复使用2 4次时 ,亚氨基二乙酸的收率≥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醇胺 亚氨基二乙酸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脱氢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B超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油脂氢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秦振平 郭红霞 +1 位作者 樊世科 赵成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2-54,共3页
研究了Ni B超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大豆油的加氢性能 ;并与Raney Ni加氢催化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Ni 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对菜籽油、大豆油加氢具有很高的活性 ,其催化加氢性能优于Raney Ni催化剂。Ni
关键词 Ni-B超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油脂 氢化 催化活性 菜籽油 大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加氢精制己内酰胺水溶液新工艺的开发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克勇 汪颖 +1 位作者 赵成军 朱泽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1-24,共4页
针对SNIA工艺合成的粗己内酰胺精制的需要 ,开发了一种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循环加氢精制新工艺。小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该工艺可将原料的RIC值由 8.46降至 4以下 ,满足SNIA工艺对粗己内酰胺精制的要求 ,是一种有效的精制方法 。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己内酰胺 加氢精制 水溶液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非晶态N iCoB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大豆油加氢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峰 李东升 +3 位作者 唐龙 张理平 秦振平 王尧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0-673,共4页
A series of ultrafine amorphous NiCoB alloys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XRD,TEM and BET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hase,morphology,particle size and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for the hydrog... A series of ultrafine amorphous NiCoB alloys was prepared by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XRD,TEM and BET technique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phase,morphology,particle size and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for the hydrogenation of soybean oi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ir activitie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Raney Ni,Moreover,with the increasing of Ni/Co molar ration,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versus Ni/Co ration passe through a maximum at Ni/Co=0.5,at which the grain size and specific surface area were 20nm and 46.9m2·g-1,respectively.As an high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amicable catalyst,ultrafine amorphous NiCoB alloys can be used to the hydrogenation of soybean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B合金催化剂 超细非晶态 化学还原法 大豆油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糠醛气相加氢制2-甲基呋喃的新型合金催化剂研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高玉晶 李国安 孟祥春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研究糠醛气相加氢制 2 -甲基呋喃的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通过实验获得该催化剂的最佳合金组成 ,探讨活化温度、碱液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催化剂经反应评价糠醛转化率达 1 0 0 % ,2 -甲基呋喃选择性达 94.65% .并通过 SEM对该催化... 研究糠醛气相加氢制 2 -甲基呋喃的合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通过实验获得该催化剂的最佳合金组成 ,探讨活化温度、碱液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催化剂经反应评价糠醛转化率达 1 0 0 % ,2 -甲基呋喃选择性达 94.65% .并通过 SEM对该催化剂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加氢 合金催化剂 甲基呋喃 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P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硝基苯液相加氢性能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庆彦 王明明 +1 位作者 张凯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8-637,共10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镍-钨-磷(Ni-W-P)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物理吸附仪(BET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中W含量和反应...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镍-钨-磷(Ni-W-P)非晶态合金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物理吸附仪(BET法)、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中W含量和反应工艺条件对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助剂W的加入,Ni-W-P非晶态合金的无序程度增大,比表面积增大,颗粒粒径减小,热稳定性得到提高;硝基苯的转化率随W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保持不变,苯胺的选择性先增大后减小,当W的添加量为6%(摩尔分数)时,硝基苯转化率和苯胺选择性均为100%。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用量7.5%(催化剂相对于硝基苯的用量),H2压力1.0MPa,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90min,硝基苯转化率和苯胺选择性均达到100%。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硝基苯转化率高达99%,苯胺选择性保持在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表征 助剂 催化加氢 苯胺 硝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合金电催化剂上甲酸氧化的原位FTIR反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声培 黄桃 +3 位作者 甄春花 张麒 贡辉 孙世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275,共3页
运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FTIRS)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甲酸在三种不同电极上的电催化特性。结果表明甲酸在碳载铂电极(Pt/GC)上的电催化氧化机理与本体铂电极(Pt)相类似,即可以通过活性中间体或毒性中间体氧化至CO_2。Pt/GC对甲酸... 运用原位红外反射光谱(FTIRS)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甲酸在三种不同电极上的电催化特性。结果表明甲酸在碳载铂电极(Pt/GC)上的电催化氧化机理与本体铂电极(Pt)相类似,即可以通过活性中间体或毒性中间体氧化至CO_2。Pt/GC对甲酸的氧化比Pt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活性。Pt/GC表面以Sb吸附原子修饰的电极(Sb-Pt/GC)上,甲酸氧化的起始电位(E;)提前至-0.10V,氧化电流峰电位(Ep)提前至0.34V,氧化峰电流(jp)值增加了7.28倍,半峰宽(FWHM)为0.30V。同样,Surface al-loy/GC电极上,E_I为-0.12V,E_p为0.32V和j_p为7.25mA·cm^(-2),相对Pt/GC分别负移了0.22,0.02V和增大了8.15倍,半峰宽(FWHM)为0.5V。表明Sb-Pt/GC和Surface alloy/GC电极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毒性中间体CO的生成,而且还可以显著地提高其对活性中间体的氧化的电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红外反射光谱 表面合金催化剂 甲酸 氧化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脂加氢催化剂Ni-B/SiO_2非晶态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凌霞 刘寿长 霍胜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6-68,共3页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B/SiO_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应用于大豆油加氢制备硬化油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镍含量、还原剂KBH_4用量及浓度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镍含量在20%,KBH_4:Ni^(2+)=1.5:1(摩尔比),KBH_4浓度为2mol/L的条件...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Ni-B/SiO_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应用于大豆油加氢制备硬化油脂。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镍含量、还原剂KBH_4用量及浓度对催化剂加氢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镍含量在20%,KBH_4:Ni^(2+)=1.5:1(摩尔比),KBH_4浓度为2mol/L的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最高;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加氢催化剂 Ni—B/SiO2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制备 化学还原法 大豆油 催化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土负载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顺酐选择加氢制γ-丁内酯反应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健 张春光 +1 位作者 彭立 孙鲲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6,共5页
以硫酸改性凹凸棒土(PAL)为催化剂载体,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Ni-B/PAL-X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进行了XRD,TEM,XPS,BET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和反应条件对顺酐选择加氢制γ-丁内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3MPa、反应温度200... 以硫酸改性凹凸棒土(PAL)为催化剂载体,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Ni-B/PAL-X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并进行了XRD,TEM,XPS,BET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和反应条件对顺酐选择加氢制γ-丁内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3MPa、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2h的条件下,以Ni-B/PAL-8为催化剂,顺酐转化率达到100%,γ-丁内酯收率达到96.4%;经过硫酸改性后的凹凸捧土载体的棒状、针状结构以及其较高的比表面积是Ni-B/PAL-8催化剂顺酐选择加氢制γ-丁内酯高活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顺酐 Γ-丁内酯 选择性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Pt/C及Pt合金/C催化剂的衰退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5
20
作者 蔡超 陈亚男 +1 位作者 傅凯林 潘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26,共7页
成本和耐久性依然是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发展的两大瓶颈。首先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Pt/C催化剂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并给出了可能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Pt/C催化剂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尤其是在汽车应用中是不稳定... 成本和耐久性依然是制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商业化发展的两大瓶颈。首先综述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Pt/C催化剂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降解情况,并给出了可能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Pt/C催化剂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尤其是在汽车应用中是不稳定的,通常无法用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而Pt合金催化剂因具有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性能和相对较好的耐久性,被认为有望解决成本和耐久性这两大难题,因此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应用。但如何改善合金催化剂的耐久性依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文章最后详细综述了PtxCoy合金催化剂可能的衰退机理,以及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t合金催化剂耐久性的Pt单层结构和Pt核壳结构,这对催化剂的合成和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PT/C催化剂 Pt合金催化剂 耐久性 Pt单层结构 Pt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