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的功能连续统
被引量:
5
1
作者
徐式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7,共16页
现代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主要有两种功能:"粘合"功能和"语义标示"功能,两种功能这处在一个连续统当中。本文针对现代汉语的"粘合-语义标示"功能七大高频关联标记在复句中的句法位置、小句中的主语前后...
现代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主要有两种功能:"粘合"功能和"语义标示"功能,两种功能这处在一个连续统当中。本文针对现代汉语的"粘合-语义标示"功能七大高频关联标记在复句中的句法位置、小句中的主语前后位置、参与者编码形式以及语义多功能性等四大参数上的句法、语义表现以及规律性分布特征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能连续统。连续统的最左端是具有强大"粘合"功能的关联标记,连续统的最右端是具有强大"语义标示"功能的关联标记,居中的关联标记则两种功能兼而有之。两种功能之间既具有一定的"对立-互补关系",又具有相容性。该连续统的提出旨在,一方面通过关联标记在连续统中的具体位置,解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句法和语义表现;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关联标记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复句
关联标记
功能连续统
粘合
语义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汉语方言偏正复句类型
2
作者
王玲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54-156,共3页
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发现新疆方言偏正复句有其独特之处,即关联词语不同。有时,普通话的几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一个或两个格式;有时,普通话的一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几个格式;有时,两者之间无对应表达。较之普通话,新疆汉语方言...
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发现新疆方言偏正复句有其独特之处,即关联词语不同。有时,普通话的几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一个或两个格式;有时,普通话的一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几个格式;有时,两者之间无对应表达。较之普通话,新疆汉语方言偏正复句更多的是使用意合法和紧缩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汉语方言
偏正复句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句问题论说
被引量:
6
3
作者
华萍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7-51,共15页
本文按顺序讨论下列问题:单句和复句的对立;关系词语;复句的分类系统。最后,在“余论”中讨论一下复句和逻辑的关系问题。一、单句和复句的对立 1.1 单复句对立的决定因素是分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分句的句子。复句可以分解为两个...
本文按顺序讨论下列问题:单句和复句的对立;关系词语;复句的分类系统。最后,在“余论”中讨论一下复句和逻辑的关系问题。一、单句和复句的对立 1.1 单复句对立的决定因素是分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分句的句子。复句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几个分句,单句不能。这就是说,复句的直接组成部分是分句,而单句的直接组成部分只能是句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折
复句
关系词语
分类系统
句式
单句
偏正复句
递进关系
因果关系
转折关系
基本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
被引量:
3
4
作者
范晓
《汉语学习》
1984年第1期21-25,共5页
现代汉语里有这样一些复句: (1)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石头上碰钉子,硬碰硬。 (4)老鼠爬称钩,自己称自己。 (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6)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嘴里倒不出。对这些复句如何进行分析...
现代汉语里有这样一些复句: (1)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石头上碰钉子,硬碰硬。 (4)老鼠爬称钩,自己称自己。 (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6)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嘴里倒不出。对这些复句如何进行分析,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曾经向一些同志请教过,大家的看法很不一致 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些句子是歇后语,是一种比喻的修辞现象,而不是语法现象。不错,这类句子是歇后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复句
直接成分
歇后语
主谓式
偏正
结构
特殊类型
非封闭性
句子
鹅毛
语法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作为标题的“半截复句”的修辞效果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习之
《汉语学习》
1985年第4期14-15,共2页
汉语中有一些复句,如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分句之间具有一种牵制性,说了一个(或一些)分句,一定要说出另一个(或一些)分句,否则就是说半截子话,给人以话未说完甚至莫名其妙的感觉。如果谁说这么一句“曲波不仅是作家”,那么...
汉语中有一些复句,如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分句之间具有一种牵制性,说了一个(或一些)分句,一定要说出另一个(或一些)分句,否则就是说半截子话,给人以话未说完甚至莫名其妙的感觉。如果谁说这么一句“曲波不仅是作家”,那么听者一定还等着下句,因为这句表明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后面呢。语法上要求这类递进复句说出“不仅…”部分,还要说出“而且…”部分,也就是说出了一般意思之后,还要说出进一层的意思,否则结构上不完整,只是“半截复句”。至于因果之类偏正复句,说出偏句一定要说出正句,因为正句是全句的正意所在,偏句只是从种种关系上说明、限制正句的。但是为了取得特殊表达效果,一些文章特别是新闻报道和小说的标题常常采用这种违反语言结构规律的“半截复句”。这不同于一般的语法错误(其实不能说是“错误”),因为这是人们为了收到特定的修辞效果,故意使用的。下面我们就简略地谈谈它的修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句
标题
修辞效果
正句
分句
偏句
小说
作家
递进
复句
偏正复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句分类初探
被引量:
4
6
作者
郭昭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张静先生说:“讲语法的人最感头痛的是复合句的分类,也就是各分句之间的关系问题(因复合句分类一般都是按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分的).到底各分句之间有多少种关系,某种句子算做某种关系,各语法家说法也不一致.”张先生的苦闷是有代表性的,...
张静先生说:“讲语法的人最感头痛的是复合句的分类,也就是各分句之间的关系问题(因复合句分类一般都是按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分的).到底各分句之间有多少种关系,某种句子算做某种关系,各语法家说法也不一致.”张先生的苦闷是有代表性的,岂只讲语法的人有“最感头痛”的感觉,恐怕学语法的人更特为尤甚了;研究语法的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可见复句分类无论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上,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句
分类
偏正复句
意义关系
语法特征
研究语法
句子
复合句
语言事实
虚词
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复句的定义和复句的分类——对“暂拟体系”复句部分的修改建议
7
作者
李志霄
《齐鲁学刊》
1981年第4期89-94,共6页
本文打算就以下两个问题对“暂拟体系”的复句部分提些修改建议:一、复句的定义应如何下;二、复句应分哪些类。一、复句的定义应如何下?代表“暂拟体系”的主要著作是这样给复句下定义的:
关键词
汉语
偏正复句
并列关系
复句
分类
句子成分
修改建议
语调
让步关系
因果关系
主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说现代汉语的冠语
8
作者
陈泽林
吴荣爵
《汉语学习》
1984年第2期21-26,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句子结构中,大量存在着这样的格式:修饰成分+主谓结构。例如: (1) [慢慢地],他‖苏醒过来了。 (2) [忽然],人们‖发出了一阵笑声。 (3) [下午],我们‖开小组会。 (4) [桌上],他‖放了很多东西。 (5) [在...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句子结构中,大量存在着这样的格式:修饰成分+主谓结构。例如: (1) [慢慢地],他‖苏醒过来了。 (2) [忽然],人们‖发出了一阵笑声。 (3) [下午],我们‖开小组会。 (4) [桌上],他‖放了很多东西。 (5)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6) [当葡萄熟了的时候],克里木‖会心地笑了。 (7) [关于人口问题],代表们‖已经讨论过了。 (8) [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家‖都赞成这个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句
现代汉语
主谓结构
主语
偏正复句
介词
修饰成分
谓语
发生的时间
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杂文的语体特证
9
作者
谢红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08-120,共13页
几乎所有提到杂文的文章都同意杂文大师鲁迅关于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这一观点。从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杂文即文学政论语体是一种交融语体。杂文的本质特征是汇情、理于一炉,融文艺、政论为一体,既以情感人,又以理服人,是文学...
几乎所有提到杂文的文章都同意杂文大师鲁迅关于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这一观点。从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杂文即文学政论语体是一种交融语体。杂文的本质特征是汇情、理于一炉,融文艺、政论为一体,既以情感人,又以理服人,是文学性与理论性、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它具有文学语体和政论语体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特征
非语言手段
逻辑思维
偏正复句
句子长度
破折号
字数
感叹号
定语
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果·假设·条件
10
作者
高更生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9年第5期84-88,共5页
一、“因为……所以……”(一)课文内容(1)因为他工作很忙,所以我不愿意为这件小事情去打扰他。这是个偏正复句。前一分句说原因(或理由、根据),是偏分句,后一分句说结果,是正分句;用“因为”和“所以”联结起来。这种复句,反映的是事...
一、“因为……所以……”(一)课文内容(1)因为他工作很忙,所以我不愿意为这件小事情去打扰他。这是个偏正复句。前一分句说原因(或理由、根据),是偏分句,后一分句说结果,是正分句;用“因为”和“所以”联结起来。这种复句,反映的是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叫作因果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间的因果关系很明确,有时也可以不用“因为”和“所以”,如上例就可以省去不用;也有时候,只用“因为”,或者只用“所以”。表示原因除用“因为”外,还常用“由于”。表示结果除用“所以”外,还常用“因此”等。有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关联词语
因果
复句
文化
偏正复句
条件
复句
假设
复句
假设关系
课文内容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的功能连续统
被引量:
5
1
作者
徐式婧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37,共1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类型学视角下汉语条件句历时演变的动因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8BYY171)
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汉语复句中的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9YJ160003)资助
文摘
现代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主要有两种功能:"粘合"功能和"语义标示"功能,两种功能这处在一个连续统当中。本文针对现代汉语的"粘合-语义标示"功能七大高频关联标记在复句中的句法位置、小句中的主语前后位置、参与者编码形式以及语义多功能性等四大参数上的句法、语义表现以及规律性分布特征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能连续统。连续统的最左端是具有强大"粘合"功能的关联标记,连续统的最右端是具有强大"语义标示"功能的关联标记,居中的关联标记则两种功能兼而有之。两种功能之间既具有一定的"对立-互补关系",又具有相容性。该连续统的提出旨在,一方面通过关联标记在连续统中的具体位置,解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句法和语义表现;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关联标记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偏正复句
关联标记
功能连续统
粘合
语义标示
Keywords
subordinate complex sentence
connective marker
continuum of function
cohesion
semantic indication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汉语方言偏正复句类型
2
作者
王玲
机构
新疆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5期154-156,共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疆汉语方言与维吾尔语比较研究"(03BYY036)
文摘
用田野调查的资料,发现新疆方言偏正复句有其独特之处,即关联词语不同。有时,普通话的几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一个或两个格式;有时,普通话的一个格式对应新疆汉语方言的几个格式;有时,两者之间无对应表达。较之普通话,新疆汉语方言偏正复句更多的是使用意合法和紧缩句。
关键词
新疆汉语方言
偏正复句
类型
Keywords
Xinjiang Chinese dialect, Subordinate complex sentences, Type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句问题论说
被引量:
6
3
作者
华萍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7-51,共15页
文摘
本文按顺序讨论下列问题:单句和复句的对立;关系词语;复句的分类系统。最后,在“余论”中讨论一下复句和逻辑的关系问题。一、单句和复句的对立 1.1 单复句对立的决定因素是分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分句的句子。复句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几个分句,单句不能。这就是说,复句的直接组成部分是分句,而单句的直接组成部分只能是句子成分。
关键词
转折
复句
关系词语
分类系统
句式
单句
偏正复句
递进关系
因果关系
转折关系
基本关系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
被引量:
3
4
作者
范晓
出处
《汉语学习》
1984年第1期21-25,共5页
文摘
现代汉语里有这样一些复句: (1)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石头上碰钉子,硬碰硬。 (4)老鼠爬称钩,自己称自己。 (5)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6)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嘴里倒不出。对这些复句如何进行分析,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我曾经向一些同志请教过,大家的看法很不一致 有一种意见认为:这些句子是歇后语,是一种比喻的修辞现象,而不是语法现象。不错,这类句子是歇后语。
关键词
偏正复句
直接成分
歇后语
主谓式
偏正
结构
特殊类型
非封闭性
句子
鹅毛
语法现象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作为标题的“半截复句”的修辞效果
被引量:
1
5
作者
胡习之
出处
《汉语学习》
1985年第4期14-15,共2页
文摘
汉语中有一些复句,如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分句之间具有一种牵制性,说了一个(或一些)分句,一定要说出另一个(或一些)分句,否则就是说半截子话,给人以话未说完甚至莫名其妙的感觉。如果谁说这么一句“曲波不仅是作家”,那么听者一定还等着下句,因为这句表明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后面呢。语法上要求这类递进复句说出“不仅…”部分,还要说出“而且…”部分,也就是说出了一般意思之后,还要说出进一层的意思,否则结构上不完整,只是“半截复句”。至于因果之类偏正复句,说出偏句一定要说出正句,因为正句是全句的正意所在,偏句只是从种种关系上说明、限制正句的。但是为了取得特殊表达效果,一些文章特别是新闻报道和小说的标题常常采用这种违反语言结构规律的“半截复句”。这不同于一般的语法错误(其实不能说是“错误”),因为这是人们为了收到特定的修辞效果,故意使用的。下面我们就简略地谈谈它的修辞效果。
关键词
复句
标题
修辞效果
正句
分句
偏句
小说
作家
递进
复句
偏正复句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句分类初探
被引量:
4
6
作者
郭昭穆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文摘
张静先生说:“讲语法的人最感头痛的是复合句的分类,也就是各分句之间的关系问题(因复合句分类一般都是按各分句之间的关系分的).到底各分句之间有多少种关系,某种句子算做某种关系,各语法家说法也不一致.”张先生的苦闷是有代表性的,岂只讲语法的人有“最感头痛”的感觉,恐怕学语法的人更特为尤甚了;研究语法的人那就更不用说了.可见复句分类无论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上,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否很好地解决。
关键词
复句
分类
偏正复句
意义关系
语法特征
研究语法
句子
复合句
语言事实
虚词
新体系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复句的定义和复句的分类——对“暂拟体系”复句部分的修改建议
7
作者
李志霄
出处
《齐鲁学刊》
1981年第4期89-94,共6页
文摘
本文打算就以下两个问题对“暂拟体系”的复句部分提些修改建议:一、复句的定义应如何下;二、复句应分哪些类。一、复句的定义应如何下?代表“暂拟体系”的主要著作是这样给复句下定义的:
关键词
汉语
偏正复句
并列关系
复句
分类
句子成分
修改建议
语调
让步关系
因果关系
主语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说现代汉语的冠语
8
作者
陈泽林
吴荣爵
出处
《汉语学习》
1984年第2期21-26,共6页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汉语句子结构中,大量存在着这样的格式:修饰成分+主谓结构。例如: (1) [慢慢地],他‖苏醒过来了。 (2) [忽然],人们‖发出了一阵笑声。 (3) [下午],我们‖开小组会。 (4) [桌上],他‖放了很多东西。 (5) [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6) [当葡萄熟了的时候],克里木‖会心地笑了。 (7) [关于人口问题],代表们‖已经讨论过了。 (8) [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家‖都赞成这个方案。
关键词
分句
现代汉语
主谓结构
主语
偏正复句
介词
修饰成分
谓语
发生的时间
词组
分类号
H19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杂文的语体特证
9
作者
谢红华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108-120,共13页
文摘
几乎所有提到杂文的文章都同意杂文大师鲁迅关于杂文是“文艺性的政论”这一观点。从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杂文即文学政论语体是一种交融语体。杂文的本质特征是汇情、理于一炉,融文艺、政论为一体,既以情感人,又以理服人,是文学性与理论性、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它具有文学语体和政论语体的特点。
关键词
语体特征
非语言手段
逻辑思维
偏正复句
句子长度
破折号
字数
感叹号
定语
标点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果·假设·条件
10
作者
高更生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9年第5期84-88,共5页
文摘
一、“因为……所以……”(一)课文内容(1)因为他工作很忙,所以我不愿意为这件小事情去打扰他。这是个偏正复句。前一分句说原因(或理由、根据),是偏分句,后一分句说结果,是正分句;用“因为”和“所以”联结起来。这种复句,反映的是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叫作因果关系的复句。两个分句间的因果关系很明确,有时也可以不用“因为”和“所以”,如上例就可以省去不用;也有时候,只用“因为”,或者只用“所以”。表示原因除用“因为”外,还常用“由于”。表示结果除用“所以”外,还常用“因此”等。有时候。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关联词语
因果
复句
文化
偏正复句
条件
复句
假设
复句
假设关系
课文内容
原因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汉语偏正复句关联标记的功能连续统
徐式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汉语方言偏正复句类型
王玲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句问题论说
华萍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谈一种特殊类型的复句
范晓
《汉语学习》
198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谈作为标题的“半截复句”的修辞效果
胡习之
《汉语学习》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复句分类初探
郭昭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复句的定义和复句的分类——对“暂拟体系”复句部分的修改建议
李志霄
《齐鲁学刊》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试说现代汉语的冠语
陈泽林
吴荣爵
《汉语学习》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杂文的语体特证
谢红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因果·假设·条件
高更生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