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砟轨道约束对高速铁路列车-桥梁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令坤 蒋丽忠 余志武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63-769,共7页
建立了38自由度高速列车(动车/拖车)空间振动模型,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和Kalker线性蠕滑理论,引进PEER-NGA强震记录,建立地震作用下的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钢轨-桥梁-支座-桥墩-桩土系统精细计算模型,考虑支座刚度和桩土作用及近... 建立了38自由度高速列车(动车/拖车)空间振动模型,基于非线性Hertz接触理论和Kalker线性蠕滑理论,引进PEER-NGA强震记录,建立地震作用下的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钢轨-桥梁-支座-桥墩-桩土系统精细计算模型,考虑支座刚度和桩土作用及近场地震效应的影响,以高速铁路32m跨简支箱梁桥和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编制了MATLAB程序,计算了有/无砟轨道约束下高速列车-桥梁时系统的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不考虑三层无砟轨道时列车-桥梁系统模型由于桥梁刚度过大,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系统的各项地震响应较列车-钢轨-桥梁系统有较大增加;对于有/无地震作用时,采用无砟轨道均可有效改进列车走行性能,近断层地震脉冲效应对有/无砟轨道约束系统动力响应及列车走行安全指标影响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约束 高速铁路 列车-桥梁系统 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事故致因系统论模型:认知-约束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汪送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为进一步完善事故致因理论,提供现代复杂系统事故预防新对策,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分析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历程,给出了发展新一代事故致因系统论模型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现代复杂系统事故成因与演化分析的认知-约束模型,并分... 为进一步完善事故致因理论,提供现代复杂系统事故预防新对策,从点—线—面—体的角度分析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发展历程,给出了发展新一代事故致因系统论模型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种面向现代复杂系统事故成因与演化分析的认知-约束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广义内涵、内在机制和应用步骤。该认知-约束模型涵盖了事故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全过程,是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高度统一,对于现代复杂系统的事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约束模型 复杂系统 事故致因 系统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混合系统安全约束最优能量流的分布式计算 被引量:4
3
作者 林舜江 唐智强 +2 位作者 谢煜铨 何森 宋雨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6-46,共11页
考虑了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之间存在燃气发电机和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耦合,建立了电-气混合系统安全约束最优能量流计算模型。模型以混合系统的总运行成本,即燃煤发电机组发电消耗燃煤的成本和天然气网从气源消耗天然气的成本之和为目标函... 考虑了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之间存在燃气发电机和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耦合,建立了电-气混合系统安全约束最优能量流计算模型。模型以混合系统的总运行成本,即燃煤发电机组发电消耗燃煤的成本和天然气网从气源消耗天然气的成本之和为目标函数,同时考虑了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中多个N-1故障的安全约束。首先,通过计及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间交易的影响,对原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分离,并采用一阶泰勒级数展开,分别实现了对燃气发电机和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耦合特性方程的线性化,使得可采用同步型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对安全约束最优能量流计算模型进行分布式求解;然后采用GAMS软件中的CONOPT求解器分别对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的最优能量流进行求解;最后以修改的IEEE39节点电力系统与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构成的电-气混合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和求解算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混合系统 最优能量流 N-1故障 安全约束 分布式计算 同步型AD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随机最优潮流 被引量:44
4
作者 张思德 胡伟 +3 位作者 卫志农 孙国强 臧海祥 陈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128,共8页
综合能源系统是未来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其中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的联系最为紧密,但随机因素的增加也给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针对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潮流问题,考虑风电场出力的随机性以及电力负荷、天然气... 综合能源系统是未来能源利用的发展趋势,其中电力系统和天然气系统的联系最为紧密,但随机因素的增加也给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针对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最优潮流问题,考虑风电场出力的随机性以及电力负荷、天然气负荷的随机性,建立其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采用基于半不变量法和内点法的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采用修改的IEEE 30节点电力网络与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络构建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分析比较了不同置信度水平和不同波动性情形下系统运行状态以及运行成本的变化,并与确定性情形对比,结果表明机会约束规划模型有助于提高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 电力系统 天然气系统 随机最优潮流 机会约束规划 半不变量 启发式算法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氢能绿证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机会约束优化调度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明健 陈胜 +3 位作者 王异成 卫志农 潘星 彭琰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6-213,共8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氢能产业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氢能生产、运输、存储的关键技术不断突破,电力网络和输氢网络之间有望呈现深度耦合。基于输氢网络的详细模型,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和输氢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考虑电制氢的绿证效...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氢能产业迎来重要的发展阶段,氢能生产、运输、存储的关键技术不断突破,电力网络和输氢网络之间有望呈现深度耦合。基于输氢网络的详细模型,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和输氢系统联合优化调度模型。考虑电制氢的绿证效益,构建计及绿证交易的电-氢综合能源系统日前调度模型;在确定性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机会约束处理风电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构建电-氢综合能源系统的机会约束优化调度模型;通过算例测试验证所提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绿证价格和机会约束对调度结果的影响,并分析电制氢机组参与平抑波动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综合能源系统 输氢管网 绿证交易 电制氢 机会约束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频率约束的风-光-抽蓄互补发电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许丹莉 顾慧杰 +3 位作者 周华锋 张秋艳 谢俊 鲍永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5-123,共9页
该文研究考虑动态频率约束的风-光-抽蓄互补发电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在考虑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提供虚拟惯量、下垂控制以及备用的情况下,首先推导了抽蓄电站抽水工况和发电工况下系统的动态频率指标。其次,对比抽蓄电站抽水工况和发电... 该文研究考虑动态频率约束的风-光-抽蓄互补发电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在考虑风电场和光伏电站提供虚拟惯量、下垂控制以及备用的情况下,首先推导了抽蓄电站抽水工况和发电工况下系统的动态频率指标。其次,对比抽蓄电站抽水工况和发电工况下各频率指标的异同并进行聚合,以系统上网电量最大为目标,建立了考虑动态频率约束的风-光-抽蓄互补发电系统短期优化调度模型。最后,仿真分析表明,随着抽蓄机组装机容量的增加,系统上网电量增加,弃风弃光电量大幅减少,提高了风电和光伏的消纳水平;另外,验证了所提模型在增强风-光-抽蓄互补发电系统动态频率响应能力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蓄互补发电系统 短期调度模型 动态频率约束 抽水工况 发电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网动态精细化建模的区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机会约束最优能流计算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敬尧 王程 +3 位作者 许康平 毕天姝 王新刚 周专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9,共8页
随着国家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逐步实施,燃气发电在我国电力系统装机中占比不断提高,日益密切的电、气耦合关系使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受到更多关注。为此,研究了考虑气网动态精细化建模对含出力不确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区域电-气... 随着国家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逐步实施,燃气发电在我国电力系统装机中占比不断提高,日益密切的电、气耦合关系使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受到更多关注。为此,研究了考虑气网动态精细化建模对含出力不确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的区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运行策略的影响。提出考虑管道气流方向灵活可变的气网动态复频域建模方法,提升了电-气最优能流的计算精度;采用机会约束建立分布式新能源发电不确定性对电网和气网运行影响的模型;算例测试结果表明气网动态精细化模型可有效提升区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对运行不确定性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综合能源系统 气网动态 偏微分方程 风电不确定性 机会约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多约束条件下的电-氢-化耦合系统控制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许子怡 孙立政 +1 位作者 王丰 卓放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0,共7页
在电-氢-化耦合系统中,电解水制氢装置在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或参与电网平衡调控的同时,其变负载运行需满足多约束条件,以保证系统各环节安全稳定运行。针对电-氢-化耦合系统中各环节存在的耦合作用关系,详细介绍了系统核心环节——... 在电-氢-化耦合系统中,电解水制氢装置在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或参与电网平衡调控的同时,其变负载运行需满足多约束条件,以保证系统各环节安全稳定运行。针对电-氢-化耦合系统中各环节存在的耦合作用关系,详细介绍了系统核心环节——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模型,并提出一种考虑各环节多约束条件下的系统控制方法。对兆瓦级碱性电解槽的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包括电化学模型、热力学模型等,同时建立辅助设备压缩机、储氢罐的数学模型;综合考虑电解槽温度、电解槽压力、储氢罐压力、下游煤化工环节用氢等约束条件,提出电解水制氢系统的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电-氢-化耦合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RT-LAB半实物仿真平台,在不同的电网功率指令下,对电-氢-化耦合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并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 --化耦合系统 碱性电解槽 24脉波整流器 约束条件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控制-状态混合约束的时滞Volterra型积分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罗丽 潘立平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23-448,共26页
对带有控制-状态混合约束的一类受控时滞Volterra型积分系统,导出了其最优控制的一组必要条件和一组充分条件.
关键词 时滞Volterra型积分系统 控制-状态混合约束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向架-车体-座椅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及分析
10
作者 于曰伟 周长城 赵雷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6-205,共10页
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座椅系统与传统轨道客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大系统加以考察,建立轨道客车转向架-车体-座椅耦合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并推导模型的振动微分方程;根据转向架-车体-座椅耦合系统垂向振动微分方程组,通过变量变换,给出轨... 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将座椅系统与传统轨道客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大系统加以考察,建立轨道客车转向架-车体-座椅耦合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并推导模型的振动微分方程;根据转向架-车体-座椅耦合系统垂向振动微分方程组,通过变量变换,给出轨道客车转向架-车体-座椅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的数值分析方法。通过与传统轨道客车垂向动力学模型得到的垂向随机响应进行对比,验证轨道客车转向架-车体-座椅耦合系统垂向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为轨道客车的振动特性分析及车辆悬挂系统参数和座椅悬置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客车 转向架-车体-座椅耦合系统 垂向动力学模型 数值分析方法 耦合振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成本约束的电力信息-物理相依系统鲁棒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世明 马斐 高彦丽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3-632,共10页
针对复杂网络视角,考虑到电力网络存在扩建等现实问题,研究受成本约束下如何增设站点从而优化负荷分布、改善系统的鲁棒性。基于华中地区某省电力网的拓扑结构数据,构建了电力网与信息网部分一一对应的相依网络模型,并采用非线性负载-... 针对复杂网络视角,考虑到电力网络存在扩建等现实问题,研究受成本约束下如何增设站点从而优化负荷分布、改善系统的鲁棒性。基于华中地区某省电力网的拓扑结构数据,构建了电力网与信息网部分一一对应的相依网络模型,并采用非线性负载-容量模型作为系统的级联失效模型。考虑实际电力网中超前规划新增厂站的现实情况,提出4种可能的增设电力节点及其信息设备对应的节点配置优化策略,并对华中某省电力网及IEEE 118总线的电力信息-物理系统在4种节点配置策略下的电力负荷优化及系统鲁棒性进行仿真及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以配置的物理节点连接网络中大电力负荷及小电力负荷节点为基准时,仅需配置较少的节点就能达到既定的优化度。本结论对于电力系统在建设与规划过程中将有限资源进行较优分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理论 电力信息-物理系统 相互依存网络 节点配置优化 电力负荷优化 鲁棒性 成本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关键故障筛选的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混合控制方法 被引量:24
12
作者 梅建春 卫志农 +3 位作者 张勇 马洲俊 陈胜 孙国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31,共9页
电网与气网耦合日益加深,分析电网或气网故障对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计及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互补特性,提出一种考虑关键故障筛选的混合控制方法。该方法为一种迭代算法:主问题针对预... 电网与气网耦合日益加深,分析电网或气网故障对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计及电-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互补特性,提出一种考虑关键故障筛选的混合控制方法。该方法为一种迭代算法:主问题针对预想故障集中的关键故障集,提出最优预防控制策略;子问题基于主问题控制策略,针对预想故障集中关键故障外的其他故障进行优化校正,并根据切负荷阈值筛选出其中关键故障添加至关键故障集。最后,以IEEE24节点电力系统和25节点天然气系统为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互联综合能源系统 混合控制 关键故障筛选 切负荷 N-1安全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预报-校正内点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徐进东 丁晓群 +1 位作者 覃振成 李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6-40,共5页
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预报-校正技术,使改进后的非线性预报-校正内点法获得了较纯原-对偶内点法更大的迭代步长,从而加速了算法的收敛。应用该方法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时能有效处理目标函数中的大量不等式约束。IEE... 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预报-校正技术,使改进后的非线性预报-校正内点法获得了较纯原-对偶内点法更大的迭代步长,从而加速了算法的收敛。应用该方法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时能有效处理目标函数中的大量不等式约束。IEEE14节点、IEEE30节点、IEEE57节点和IEEE118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快、鲁棒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预报 电力系统 优化研究 无功 -对偶内点法 不等式约束 校正技术 目标函数 有效处理 优化问题 仿真结果 节点系统 算法收敛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物流系统中的随机定位-路径问题 被引量:32
14
作者 代颖 马祖军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2012年第2期212-217,223,共7页
为了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考虑应急物资需求和救援车辆旅行时间的随机性,以及应急物资需求的紧迫性,基于机会约束规划方法建立了一个应急物流系统中带时间窗的随机定位-路径问题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结合禁忌搜索和... 为了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考虑应急物资需求和救援车辆旅行时间的随机性,以及应急物资需求的紧迫性,基于机会约束规划方法建立了一个应急物流系统中带时间窗的随机定位-路径问题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结合禁忌搜索和蒙特卡罗方法的混合遗传算法,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上述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物流系统 定位-路径问题 机会约束规划 混合遗传算法 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机会约束的区域电力一体化环境协同治理不确定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炜煜 李超慈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10,共9页
随着我国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区域电力一体化环境污染物协同治理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治理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电力一体化发展与环境协同治理为视角,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碳排放权交易... 随着我国对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区域电力一体化环境污染物协同治理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治理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电力一体化发展与环境协同治理为视角,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国家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控制政策基础上,通过引入区间-机会约束规划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构建区域电力-大气耦合规划不确定优化模型,旨在探寻区域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治理机制,为区域电力一体化协调发展和污染物协同治理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区域电力系统规划 污染物减排 不确定性 区间-机会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砟轨道结构层对高速铁路列车-桥梁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令坤 左一舟 陈亮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7,共3页
基于非线性弹性Hertz接触理论和Kalker蠕滑理论,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精细化计算模型,以高速铁路32 m跨简支箱梁桥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编制了MATLAB程序分别计算有(无)无砟轨道列车—桥梁系统的动力响应及... 基于非线性弹性Hertz接触理论和Kalker蠕滑理论,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无砟轨道—桥梁精细化计算模型,以高速铁路32 m跨简支箱梁桥和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编制了MATLAB程序分别计算有(无)无砟轨道列车—桥梁系统的动力响应及列车走行安全指标并作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桥梁的动力响应,不考虑无砟轨道时结构变位等动力响应减小;对于列车的动力响应,不考虑无砟轨道时,多数列车动力响应及走行安全指标有较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约束 高速铁路 列车-桥梁系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线性化与改进二阶锥松弛的电-气互联系统多目标优化调度 被引量:15
17
作者 徐玉琴 方楠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00-2812,共13页
该文以考虑电转气设备与燃气轮机的电-气互联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以系统运行成本、污染气体排放量、系统削峰填谷指标及购电购气费用为优化对象的四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分段线性化及改进二阶锥松弛将混合整数非凸非线性模型转换为混... 该文以考虑电转气设备与燃气轮机的电-气互联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以系统运行成本、污染气体排放量、系统削峰填谷指标及购电购气费用为优化对象的四目标优化调度模型。通过分段线性化及改进二阶锥松弛将混合整数非凸非线性模型转换为混合整数凸优化模型,并通过增强ε-约束实现目标降维,形成三目标优化问题,利用法线平面交叉法得到一系列均匀分布的Pareto前沿,根据熵权双基点法筛选出最优运行方案。最后,在改进的IEEE 30节点电力系统与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系统上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该文建立的模型能得到有效的优化运行方案,为调度人员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互联系统 多目标安全约束优化调度 混合整数凸优化 PARETO 前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椅耦合的转向架垂向悬挂系统阻尼比协同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长城 于曰伟 赵雷雷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96,共8页
针对高速列车转向架垂向悬挂系统中存在的阻尼匹配问题,根据1/4车体-座椅垂向行驶振动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转向架垂向悬挂系统阻尼比协同优化设计仿真模型.以人体振动舒适性最佳为目标,建立了转向架一系和二系垂向悬挂系统... 针对高速列车转向架垂向悬挂系统中存在的阻尼匹配问题,根据1/4车体-座椅垂向行驶振动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转向架垂向悬挂系统阻尼比协同优化设计仿真模型.以人体振动舒适性最佳为目标,建立了转向架一系和二系垂向悬挂系统阻尼比协同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以轨道高低不平顺作为输入激励,以一系及二系悬挂垂向行程和一系悬挂动静态力之比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转向架车体-座椅耦合的转向架垂向悬挂系统阻尼比协同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设计实例及仿真验证可知,优化后高速列车的乘坐舒适性显著提高,座椅垂向振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了21.7%,表明所建立的优化设计方法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转向架 垂向悬挂系统 协同优化 转向架-车体-座椅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DR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鲁棒优化调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健 张玉晓 +3 位作者 朱永胜 熊壮壮 谢加新 祝方圆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72,共7页
针对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高和系统间耦合性能低等情况,提出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模型,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和加强电、气能量之间灵活转换。通过建立考虑价格约束系数的电-气需求侧负荷响应模型,并采用二阶锥和McC... 针对在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新能源渗透率高和系统间耦合性能低等情况,提出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鲁棒优化模型,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和加强电、气能量之间灵活转换。通过建立考虑价格约束系数的电-气需求侧负荷响应模型,并采用二阶锥和McCormick法将原始混合整数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利用场景筛选规则加入新能源的不确定性,采用修改的IEEE33节点电力网和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络互联系统,分析比较该模型的利润、电转气能力和弃电率,以及系统的鲁棒性等,验证了模型在消纳新能源和加强电-气耦合性上的优势,并能更好应对新能源的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综合能源系统 价格约束系数 需求侧负荷响应 场景筛选规则 电转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的建模与求解
20
作者 肖峻 王聪 宋晨辉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32,共10页
安全域是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能流安全域没有考虑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高碳”风险。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首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以及碳排放流模型;其次,提出了综合... 安全域是综合能源系统安全分析的重要手段,现有的能流安全域没有考虑系统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高碳”风险。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考虑碳流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首先,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量流以及碳排放流模型;其次,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定义;进而,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能碳安全域模型;再次,给出了基于二分修正仿真的能碳安全域的求解与观测方法;最后,通过电-气耦合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安全域 碳排放 碳流约束 -气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