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众对转基因农业技术态度形成中体制性信任的结构维度——基于微博平台互动评论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庞祯敬 叶子荣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4-122,共9页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微博上热点“转基因”主题文章的关涉政府的评论观点为原始资料,全面解构公众对转基因农业技术态度形成中体制性信任的结构维度。研究发现,公众对转基因农业技术态度形成中的体制性信任结构表现为以政府能力...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以微博上热点“转基因”主题文章的关涉政府的评论观点为原始资料,全面解构公众对转基因农业技术态度形成中体制性信任的结构维度。研究发现,公众对转基因农业技术态度形成中的体制性信任结构表现为以政府能力、政府价值、公众参与、信息公开、官员表现、规制公正性和规制完善性为代表的7大主范畴,可归结为契约型信任、互动型信任和规制型信任三种核心范畴,这三种信任形式分别服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衔接,能敏感作用于转基因农业技术的公众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农业技术 公众态度 体制信任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中信任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3
2
作者 邵兵家 何俊辉 孟宪强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80-80,95,共2页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信任体制 网站 顾客控制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武器抗争”与“差序政府信任”的解构——以H村机场噪音环境抗争为个案 被引量:9
3
作者 沈毅 刘俊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0,共12页
文章以H村村民针对机场噪音的环境抗争事件作为切入点,揭示了某种高频度、低烈度、缠访型的"韧武器抗争"的生成机制,及其长期拖延而可能造成的系统性信任问题。在一般的基层维权抗争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普通民众中往往存在着... 文章以H村村民针对机场噪音的环境抗争事件作为切入点,揭示了某种高频度、低烈度、缠访型的"韧武器抗争"的生成机制,及其长期拖延而可能造成的系统性信任问题。在一般的基层维权抗争事件及其处理过程中,普通民众中往往存在着对高层政府信任度较高,而对基层政府信任度较低的"差序政府信任"特点。但当抗争对象涉及诸如大中型国有企事业等体制内单位时,高层政府往往对其有着更为直接的产权归属或责任连带,其结果是问题诉求一旦得不到有效解决,常常使民众特别是底层民众陷入针对体制内单位及较高层级政府或部门的长期性"韧武器抗争"之中,最终不仅导致相关民众原有高强低弱的"差序政府信任"格局的解体,而且可能会引发其对于整体系统的"体制性信任"的缺失,即对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各级政府、专家系统等体制内单位的整体不信任。只有有效解决了长期性"韧武器抗争"得以形成的社会结构动因,才能有效建构各级政府与普通民众之间较为均衡的良性信任关联,进而最终保证基层社会的根本稳定与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武器抗争 环境抗争 差序政府信任 体制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信任:实证测量与全貌概览 被引量:87
4
作者 孟天广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共10页
伴随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政治信任成为分析中国治理转型的重要概念。本文利用1990-2009年间多次调查数据呈现了转型中国政治信任演变的全景图式。政治信任在转型期总体较高,中央政府和人大等象征性政府的信任度最高,地方政府、公务... 伴随着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变迁,政治信任成为分析中国治理转型的重要概念。本文利用1990-2009年间多次调查数据呈现了转型中国政治信任演变的全景图式。政治信任在转型期总体较高,中央政府和人大等象征性政府的信任度最高,地方政府、公务员等执行性政府的信任度略低;象征性政府的信任度居于世界前列,而执行性政府的信任度仍存在强化空间;政治信任在转型期经历了复杂变化,总体上略有下降,其根源在于政治信任生成的社会基础在发生变化,政治世代、社会结构的变迁是政治信任变化的基本动力。转型中国的政治信任存在"中央-地方"层化、信任政治机构多于政治人、信任"行政"与"司法"机构分化,以及体制性信任、机构信任和政治人信任高度同构等结构性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对于在转型期培育政治信任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信任 象征性政府 执行性政府 体制信任 机构性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商集成的途径及关键问题分析
5
作者 唐志英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15,28,共3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制造商与供应商集成是一种必然,为此提出利用集成层次选择供应商的途径,并指出集成中的关键问题,同时要求与供应商建立有效的信任体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并处理好各种潜在的风险。
关键词 共应商 集成途径 制造商 信息共享 信任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家族制企业发展的外部约束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1
6
作者 游旭平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家族制企业是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的主流模式。笔者认为 ,企业的家族制问题并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 ,更是个历史、文化问题。因此 ,我们需要从它存在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际交易模式和经济阶段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 ,... 家族制企业是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的主流模式。笔者认为 ,企业的家族制问题并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 ,更是个历史、文化问题。因此 ,我们需要从它存在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际交易模式和经济阶段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家族制企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序格局 社会文化特征 特殊主义 体制信任 职业经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