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水剂施用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刘殿红 黄占斌 董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05-108,129,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深施、浅施、侧施、全施和不施(对照)等保水剂应用方法在充分供水和水分亏缺两种供水条件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效应。结果表明,除浅施处理外其它方式施用保水剂处理都能促进...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深施、浅施、侧施、全施和不施(对照)等保水剂应用方法在充分供水和水分亏缺两种供水条件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效应。结果表明,除浅施处理外其它方式施用保水剂处理都能促进马铃薯株高,水分胁迫下能促进马铃薯根系发育。在充分供水和水分胁迫下,深施保水剂使马铃薯产量较对照提高9.4%和16.6%,WUE提高12.82%和54.73%,侧施保水剂使马铃薯产量较对照提高39.4%和21.5%,WUE提高58.79%和59.46%;在水分胁迫下,全施保水剂使马铃薯产量和WUE较对照分别提高15.4%,5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sap) 马铃薯 生长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W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水剂对马铃薯生长及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罗云美 《云南农业》 2018年第4期73-76,共4页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保水剂不同施用方法和不同施用时期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找出马铃薯生产上合理的保水剂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穴施保...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水分胁迫条件下保水剂不同施用方法和不同施用时期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及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找出马铃薯生产上合理的保水剂施用方式。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穴施保水剂效果较好,苗期穴施保水剂增产明显,单株大薯重增加48.87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sap) 马铃薯产量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保水缓释肥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党民团 徐浩龙 《陕西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84-186,共3页
保水缓释肥料是未来肥料产业最具前景的重要方向之一,综述了近年来我国保水缓释肥料的研发进展,分析了相关研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保水缓释肥料开发应进一步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 超强保水剂(sap) 缓控释肥料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态修复工程的保水材料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孔德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195,共4页
保水材料的选用是决定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植被建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超吸水纤维(SAF)和保水剂(SAP)的保水性能开展各项测试,明确各产品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1)在去离子水中,SAF和SAP的饱和吸水倍率分别约为150 g·g^(... 保水材料的选用是决定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植被建植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超吸水纤维(SAF)和保水剂(SAP)的保水性能开展各项测试,明确各产品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1)在去离子水中,SAF和SAP的饱和吸水倍率分别约为150 g·g^(-1)和233 g·g^(-1),其达到饱和吸水倍率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5~20 min和180 min;(2)SAF和SAP的吸水倍率都受pH和盐分影响较大,吸水率随p H值的增加呈倒"Λ"型变化趋势,在中性条件下效果最优;水体中电解质浓度越高,吸水倍率越差;(3)在室外条件下,SAF对土壤中入渗水的截留效果和保水性能均优于SAP;因此建议在边坡植被恢复等工程中应优先选用SAF作为保水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吸水纤维(SAF) 保水剂(sap) 吸水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水措施对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林叶春 胡跃高 曾昭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60,共7页
结合地膜、保水剂和滴灌系统,研究其在不同土壤基质势下对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20 cm处不同土壤基质势下,露地未施保水剂处理有较好的生长势和较高产量,地膜覆盖并施用保水剂处理能提高大中薯率、商品薯率和灌溉... 结合地膜、保水剂和滴灌系统,研究其在不同土壤基质势下对马铃薯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20 cm处不同土壤基质势下,露地未施保水剂处理有较好的生长势和较高产量,地膜覆盖并施用保水剂处理能提高大中薯率、商品薯率和灌溉水利用率;土壤基质势在-20 kPa及-25 kPa下,马铃薯生长势、产量及块茎商品性差异不大,但较低的土壤基质势会削弱保水剂的保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晚播春马铃薯不适宜在整个生育期内覆盖地膜,采用保水剂与滴灌系统相结合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基质势(SMP) 滴灌 地膜覆盖 保水剂(sap) 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材料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6
作者 黄占斌 孙在金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5,共8页
环境材料是具有最低环境负荷、最大使用功能的人类所需材料,近年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受到重视。在农业生产中,环境材料主要为改善土壤微生态和促进作物生长的环境材料,以及环境友好型的化肥、农药和地膜等新型农资材料;在农... 环境材料是具有最低环境负荷、最大使用功能的人类所需材料,近年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受到重视。在农业生产中,环境材料主要为改善土壤微生态和促进作物生长的环境材料,以及环境友好型的化肥、农药和地膜等新型农资材料;在农业环境治理中,主要为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材料。本文就环境材料内涵及其在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分析,包括农业抗旱节水、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和盐碱地土壤改良等3个方面。(1)环境材料在农业抗旱节水中的应用主要是土壤保水剂和作物叶面抗蒸腾剂。土壤保水剂作用机理包括自身吸水、保水和释水原理、促进土壤改良和保持原理、提高肥料和农药等农化产品利用效率原理、调节植物生理节水效应原理,其合成技术研究比较成熟,但还需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作物叶面抗蒸腾剂取得一些进展,但仍处试验阶段,仅黄腐酸类产品应用较快;(2)环境材料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广泛,生物修复和化学固化修复技术进展较快,但对环境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在风险研究不足;(3)环境材料在改良盐碱地中的应用主要是加钙环境材料(石膏)和加酸环境材料(腐植酸),这些环境材料与聚丙烯酰胺(PAM)结合效果较好。此外,本文指出了环境材料在农业生产及其环境治理中应加强的研究方向:一是应加强新型环境材料的研发;二是加强环境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三是加强环境材料与生物技术和农业工程技术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材料 土壤保水剂(sap) 农业y环境治理 重金属污染 盐碱地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