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基于风险与保护因素的大数据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邓丽芳 虞洋洋 +1 位作者 王姝怡 裴蓓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结合质性分析和机器学习对大数据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新时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和环境风险与保护因素,构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呈现出“心理症状”“日常适应”和“积极心理特质”三维取... 结合质性分析和机器学习对大数据文本进行分析,探讨新时代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和环境风险与保护因素,构建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环境生态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特征呈现出“心理症状”“日常适应”和“积极心理特质”三维取向,“抑郁”“焦虑”和“畏难”是研究生提及最多的负性情绪;“家庭冲突”“恋人矛盾”和“就业形势严峻”是研究生心理健康风险的重要来源,“良好的科研氛围”“和谐的导生关系”和“亲密关系稳定”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保护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教育工作者要重视通过情绪信号识别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风险,强化校园环境的保护作用,规避家庭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多方合力为研究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心理健康特征 环境风险因素 环境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协同共育大学生心理危机保护因素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蔡丽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7-90,共4页
随着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深入研究,消除危机前期的诱发因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视角逐步从风险视角转换为保护视角,力图通过培育大学生心理危机保护因素来构建心理危机免疫屏障。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 随着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深入研究,消除危机前期的诱发因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心理危机干预研究的视角逐步从风险视角转换为保护视角,力图通过培育大学生心理危机保护因素来构建心理危机免疫屏障。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场域,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因此,构建家校社协同共育大学生心理危机保护因素的育人模式具有重要价值,可通过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培育主体、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培育内容、扩展家校社协同育人培育方式等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危机保护因素的形成,共筑大学生心理保护免疫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危机保护因素 家校社 协同共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保护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吴子敬 刘叶 李小寒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接受过治疗的16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在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接受过治疗的16名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乳腺癌患者心理韧性的保护因素包括个人能力、疾病归因、社会支持、社会比较、生命意义和应对方式等6个主题,其中个人能力包括乐观的态度、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行为支持和情感支持;社会比较包括下行比较和上行比较;生命意义的来源包括心怀希望和帮助他人;应对方式包括面对、回避、情绪宣泄和宿命应对。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以积极的视角看待患者,引导患者从逆境中寻找积极的影响,帮助患者挖掘自身潜在资源,增强自我力量,激发心理韧性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心理韧性 保护因素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高专女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累积效应 被引量:15
4
作者 房辉 崔乃雪 +1 位作者 郭春红 曹枫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49-954,共6页
目的:探讨医学高专女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累积效应。方法:抽取济南市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全部女生1558人[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1)岁],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症状,得分作为结局变量;自编家庭社会经... 目的:探讨医学高专女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累积效应。方法:抽取济南市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0级全部女生1558人[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9±1)岁],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抑郁症状,得分作为结局变量;自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童年期创伤问卷(CTQ)、青少年侵害问卷自评版(JVQ)分别评定社会经济地位、童年期虐待经历和目击暴力经历,作为危险因素,将以上各变量的得分进行二分类转化,相加得危险因素指数(RFI);利用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10条目版(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分别评价心理弹性、积极应对、社会支持,得分作为保护因素,将得分进行二分类转化,相加得保护因素指数(PFI)。结果:SDS总分与CTQ总分、JVQ目击暴力得分呈正相关(r=0.34、0.18,均P<0.01);与社会经济地位、CD-RISC得分、SCSQ积极应对维度得分、SSRS总分呈负相关(r=-0.06~-0.57,均P<0.05);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除社会经济地位和SCSQ积极应对外,其他因素的标准回归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社会经济地位、CTQ总分、JVQ目击暴力得分可解释SDS总分变异的11.0%,CD-RISC得分、SSRS总分可解释14.4%。RFI与SD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β=0.28,P<0.01,R2=0.076);PFI与SDS总分呈负相关(β=-0.22,P<0.01,R2=0.201);二者存在交互作用(β=-0.07,P<0.01,R2=0.004)。结论:医学高专女生中,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期虐待、目击暴力等危险因素,及心理弹性、积极应对、社会支持等保护因素均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呈现累积效应;保护因素可以调节危险因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危险因素指数 保护因素指数 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业农民工健康状况及保护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廖传景 徐华炳 +1 位作者 毛华配 张进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MHS)、婚姻调适量表(MAT)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446名建筑业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健康较差,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婚姻调适处于良好状态;(2)文化程度与月收入越高,农民工的社会健康就越好...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MHS)、婚姻调适量表(MAT)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446名建筑业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健康较差,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婚姻调适处于良好状态;(2)文化程度与月收入越高,农民工的社会健康就越好;(3)农民工健康状况与婚姻调适、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婚姻调适水平的农民工健康状况差异显著;(4)文化程度、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婚姻调适对总体健康有正向预测效应;(5)婚姻调适通过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产生间接预测效应,文化程度对社会健康具有直接预测效应,还通过社会支持产生间接预测效应,社会支持在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6)受教育状况、婚姻调适状况、社会支持等都是建筑业农民工健康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农民工 健康状况 婚姻调适 社会支持 文化程度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困生抗逆力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分析——基于对266名学困生的问卷调查 被引量:12
6
作者 韩丽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125,共8页
文章利用北京市青少年抗逆力问卷调查,对266名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抗逆力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对应结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困生面临学业困境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风险,而其内在和外在保护因素相对较弱,无力平衡。文章... 文章利用北京市青少年抗逆力问卷调查,对266名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抗逆力风险因素与保护因素的对应结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困生面临学业困境及其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风险,而其内在和外在保护因素相对较弱,无力平衡。文章提出要积极提升学困生的抗逆力,帮助他们通过激发自身内在保护因素,发掘身边外在保护因素,找到应对学业困境、获得积极成长的力量与资源,文章对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困生 抗逆力 保护因素 风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微观到宏观: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保护因素分析——基于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万江红 李安冬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26-35,43,共11页
本文利用抗逆力理论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以弥补"问题"取向研究之不足,呈现留守儿童自身向上的生命力,从而为强调"增能"与"人在环境中"的社会工作介入提供实际的参考。本文基于对13个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参... 本文利用抗逆力理论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以弥补"问题"取向研究之不足,呈现留守儿童自身向上的生命力,从而为强调"增能"与"人在环境中"的社会工作介入提供实际的参考。本文基于对13个留守儿童的个案研究,参考Hunter的抗逆力层次模型,通过对比与归纳,从微观到宏观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来自于个人、家庭、学校、社区的抗逆力保护因素。笔者认为留守儿童环境中的保护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它们可以培养儿童积极的个人特质,消减风险因素的不良影响,推动留守儿童良好适应与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儿童 抗逆力 抗逆力层次模型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提示对乐观偏差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尹天子 黄希庭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16-422,共7页
人们在相对风险认知中表现出的乐观偏差现象已被广泛证实。基于以往研究的不一致结果及可能存在的混淆因素,本研究考察提示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对乐观偏差的影响。实验一采用自我-同辈直接比较的方法,实验二采用自我判断方法,通过提示条... 人们在相对风险认知中表现出的乐观偏差现象已被广泛证实。基于以往研究的不一致结果及可能存在的混淆因素,本研究考察提示保护因素和风险因素对乐观偏差的影响。实验一采用自我-同辈直接比较的方法,实验二采用自我判断方法,通过提示条件和无提示条件的比较发现,提示与将来事件相关的保护因素不影响乐观偏差,而提示风险因素能够显著降低乐观偏差,影响个人风险知觉,但是这种影响存在一定的有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因素 风险因素 乐观偏差 可能性 时间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和保护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徐银权 董亚 林振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IVH)的高危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PV-IVH早产儿及对照组的产前和产后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再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V-IV... 目的回顾性研究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IVH)的高危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PV-IVH早产儿及对照组的产前和产后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再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V-IVH发生的高危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共132例PV-IVH早产儿,6例未匹配到对照病例,最后共126对纳入分析;两组间胎龄、出生体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首次血气分析BE值〈-5 mmol/L(OR=1.986,95.0%CI:1.039~3.796)、机械通气(OR=2.913,95%CI:1.390~6.101)、生后第2周体质量增长≤10 g/d(OR=2.303,95%CI:1.164~4.558)为PV-IVH的高危因素,而既往怀孕≥1次(OR=0.426,95%CI:0.229~0.792)为PV-IVH的保护因素。结论首次血气分析BE值〈-5 mmol/L、机械通气、生后第2周体质量增长≤10 g/d为早产儿PV-IVH发生的高危因素,需加强对早产儿PV-IVH发生高危因素的认识,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高危因素 保护因素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向痴呆进展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周媛媛 周香莲 +1 位作者 王杰 王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4149-4156,共8页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痴呆中晚期治疗效果欠佳,早期识别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既往认知功能障碍归因学研究多集中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阶段或痴呆阶段,本文聚焦MCI向痴呆进展阶...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展,痴呆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痴呆中晚期治疗效果欠佳,早期识别认知功能障碍已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既往认知功能障碍归因学研究多集中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阶段或痴呆阶段,本文聚焦MCI向痴呆进展阶段,探索进展期可能的认知功能危险性因素及其保护性因素,以期为阻止或减缓认知功能障碍的进展提供公共预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痴呆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抑郁症病人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颖 唐蕊 +2 位作者 张燕丽 林小敏 李欣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9-651,共3页
[目的]探究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及其在自杀意念转化为自杀企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希望特质量表(DHS)、生存理由量表中文版(RFL-C)、成人自杀意念问卷(ASIQ)对314例抑郁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症病人ASIQ得... [目的]探究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及其在自杀意念转化为自杀企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希望特质量表(DHS)、生存理由量表中文版(RFL-C)、成人自杀意念问卷(ASIQ)对314例抑郁症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抑郁症病人ASIQ得分为34.15分±30.22分,BDI-Ⅱ得分为2 7.5 3分±6.7 5分,DHS总分为4 0.2 1分±1 0.0 6分,RFL-C总分为1 9 0.3 2分±47.04分。抑郁症病人自杀意念与抑郁呈正相关(P<0.05),与生存理由、希望特质呈负相关(P<0.05);当在控制抑郁评分的情况下,希望特质、生存和应对信念因子是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P<0.05);希望特质能够阻止自杀意念转化为自杀企图。[结论]帮助抑郁症病人去寻找积极的生存理由,提高病人的希望特质来增强对自杀意念危险因素的抵抗,有助于对抑郁症病人进行自杀危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意念 抑郁 生存理由 希望特质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残疾保护因素及生化相关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宇迪 吕雨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3期293-296,共4页
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的特点,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疾病之一。文章综述了卒中后残疾的主要保护因素和生化相关危险因素,其中保护因素分别从生物学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汇总,为建... 卒中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的特点,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疾病之一。文章综述了卒中后残疾的主要保护因素和生化相关危险因素,其中保护因素分别从生物学因素,心理、行为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汇总,为建立卒中后残疾患者干预及健康管理模式提供思路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残疾 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和列线图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林 王亦雄 +1 位作者 潘辉 徐扬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目的】对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独立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妊娠晚期缺铁性贫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获得IDA的有效干预方案。【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的孕妇为调查对... 【目的】对孕妇妊娠期缺铁性贫血(IDA)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独立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妊娠晚期缺铁性贫血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以期获得IDA的有效干预方案。【方法】将2022年7月—2023年12月在扬州市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的孕妇为调查对象,采取统一调查问卷结合监测血常规的方法跟踪孕妇直至分娩,入组500例,最终完成482例。根据孕晚期有无IDA分为IDA组与非IDA组。对可能影响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R软件建立预测发生的列线图模型。【结果】482例妊娠晚期女性发生IDA有96例,发生率为19.92%;单因素分析显示,经济独立情况、孕前体质指数、孕次及孕期有无正规补铁与妊娠晚期IDA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济独立(P=0.031,OR=0.583)、孕期正规补铁(P<0.001,OR=5.337)是IDA的保护因素;孕前低体质指数(P=0.021,OR=2.375),孕次≥3次(P=0.015,OR=2.253)是IDA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IDA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4,最佳截断值为-1.481,预测灵敏度为81.2%,特异度分别为75.1%。【结论】妊娠晚期IDA发病率较高;孕前低体质指数、孕次大于3次是妊娠晚期IDA的危险因素;经济独立、正规补铁是妊娠晚期IDA的保护因素。可利用上述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取预防性措施研究降低妊娠晚期IDA发病率的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晚期 缺铁性贫血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蒋梦若 孙力祺 +3 位作者 彭立嗣 金震东 李兆申 黄浩杰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4-480,共7页
目的探索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法收集2014-2021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型AIP患者164例,2型AIP患者34例。根据AIP患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38例... 目的探索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复发的危险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法收集2014-2021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型AIP患者164例,2型AIP患者34例。根据AIP患者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38例)与非复发组(160例),分析两组间的差异;进一步筛选有明确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的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AIP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19.19%(38/198)的AIP患者出现复发;1、3、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6.57%、9.09%、12.63%;1型AIP患者的复发率高于2型AIP患者[21.95%(36/164)vs 5.88%(2/34),P=0.030]。在112例有明确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的患者中,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OR=0.544,95%CI 0.321~0.924,P=0.024)和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OR=0.797,95%CI 0.704~0.902,P<0.001)为AIP复发的潜在相关因素。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与AIP复发独立关联(OR=0.813,95%CI 0.713~0.926,P=0.002)。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与AIP复发呈负相关(r=-0.545,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时间对AIP复发有较好的预测价值,AUC值为0.873(95%CI 0.800~0.945,P<0.001)。结论长期维持规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是AIP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可显著减少AIP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复发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糖皮质激素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石智尧 武时瑜 +4 位作者 任少键 刘懿禅 尹艺杰 高宇 王晞星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8-535,共8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胰腺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的608例患者,...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为胰腺癌中医辨证及标准化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在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或临床诊断为胰腺癌的608例患者,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资料纳入回归分析,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胰腺癌中医证候的影响因素。结果608例胰腺癌患者首发症状以腹痛(32.40%)、腹胀(23.85%)、神疲乏力(16.12%)、消瘦(10.03%)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纳差(75.97%)、腹痛(67.27%)、神疲乏力(61.84%)、腹胀(57.40%)、消瘦(53.62%)等。性别(χ^(2)=62.823,P<0.001)、病程(χ^(2)=14.868,P=0.011)、临床分期(χ^(2)=21.006,P<0.001)、淋巴转移(χ^(2)=12.205,P=0.032)、手术(χ^(2)=38.008,P<0.001)、化疗(χ^(2)=21.384,P<0.001)、放疗(χ^(2)=17.510,P=0.004)、免疫治疗(χ^(2)=18.573,P=0.002)在胰腺癌各中医证候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为男性是气血亏虚证(OR=0.081,95%CI:0.031~0.213,P<0.001)、气滞血瘀证(OR=0.100,95%CI:0.041~0.247,P<0.001)、阴虚内热证(OR=0.158,95%CI:0.057~0.444,P<0.001)的保护因素、是湿热蕴结证(OR=2.378,95%CI:1.074~5.266,P=0.033)的危险因素;病程<1年为气血亏虚证(OR=0.167,95%CI:0.073~0.383,P<0.001)、脾肾阳虚证(OR=0.183,95%CI:0.089~0.378,P<0.001)、阴虚内热证(OR=0.164,95%CI:0.070~0.385,P<0.001)的保护因素;临床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者为湿热蕴结证(OR=2.793,95%CI:1.259~6.196,P=0.012)、气滞血瘀证(OR=7.863,95%CI:2.808~22.020,P<0.001)的危险因素;淋巴转移为气血亏虚证(OR=4.005,95%CI:1.477~10.861,P=0.006)的危险因素;接受手术治疗为气血亏虚证(OR=4.151,95%CI:1.916~8.995,P<0.001)、脾肾阳虚证(OR=5.352,95%CI:2.436~11.759,P<0.001)、气滞血瘀证(OR=2.334,95%CI:1.071~5.088,P=0.033)、阴虚内热证(OR=4.167,95%CI:1.789~9.707,P<0.001)的危险因素;接受化学治疗为湿热蕴结证(OR=0.188,95%CI:0.082~0.428,P<0.001)的保护因素;接受放射治疗为湿热蕴结证(OR=2.571,95%CI:1.151~5.746,P=0.021)、阴虚内热证(OR=8.384,95%CI:3.348~20.997,P<0.001)的危险因素;接受免疫治疗为气血亏虚证(OR=2.114,95%CI:1.021~4.379,P=0.044)的危险因素。结论性别,病程,临床分期,是否有淋巴转移,是否接受过手术、化疗、放疗、免疫治疗是影响胰腺癌中医证候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证候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保护性和危险性因素及其累积效应 被引量:57
16
作者 金灿灿 邹泓 李晓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0,共9页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受多种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的影响,探讨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累积效应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可以从领域、与结果的关联性和稳定性程度等角度进行划分;危...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受多种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的影响,探讨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的累积效应对于预防和干预青少年社会适应不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危险性和保护性因素可以从领域、与结果的关联性和稳定性程度等角度进行划分;危险性因素的累积效应模型主要有叠加、恶化、饱和及中介模型,保护性因素的理论模型主要有补偿、保护和挑战模型,但实际应用中较少考虑各类模型的整合;社会适应不良的干预趋向于采用包括个体、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在内的多元综合性生态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社会适应 保护因素 危险性因素 累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桂珍 王艳郁 +3 位作者 孙宏伟 孟斌 田雪 吕世欣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8,共4页
青少年自杀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以青少年自杀行为和保护性因素为线索,回顾了国内外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研究概况,并对其进行总结概括。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积极的应对方式、心理韧性、社会支持、朋辈心理... 青少年自杀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以青少年自杀行为和保护性因素为线索,回顾了国内外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研究概况,并对其进行总结概括。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积极的应对方式、心理韧性、社会支持、朋辈心理辅导、宗教信仰及活着的理由等方面,并且对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简要论述,进一步探讨青少年自杀的防护体系,以期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提供帮助,降低青少年自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杀 自杀行为 自杀意念 自杀计划 自杀未遂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肠道CRKP定植和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翟誉 李庆蓉 +4 位作者 李江 何薇 和平安 吕梅 杨旭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肠道定植与定植后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CRKP感染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病房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 h内进行CRKP首次筛查,此外在... 目的 分析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肠道定植与定植后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CRKP感染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病房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 h内进行CRKP首次筛查,此外在住院期间每周进行一次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肛拭子主动筛查,并监测CRKP菌株感染情况。分析定植组、非定植组和感染组新生儿临床数据。对肠道定植菌及定植后继发感染新生儿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CRKP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共有1 438例新生儿进行了CRE主动筛查,174例新生儿CRKP阳性,CRKP定植率为12.1%。174例定植新生儿中有35例继发感染,发病率为20.1%。新生儿CRKP肠道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OR=2.050,95%CI:1.200~3.504,P=0.009)、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OR=1.889,95%CI:1.086~3.288,P=0.024)、鼻胃管喂养(OR=2.317,95%CI:1.155~4.647,P=0.018);保护因素为母乳喂养(OR=0.506,95%CI:0.284~0.901,P=0.021)、口服益生菌(OR=0.307,95%CI:0.147~0.643,P=0.002)、灌肠(OR=0.334,95%CI:0.171~0.656,P=0.001)。新生儿CRKP肠道定植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19.869,95%CI:1.778~222.029,P=0.015)和住院时间延长(OR=1.118,95%CI:1.082~1.157,P<0.001)。耐药基因结果显示CRKP菌株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均为blaKPC-2,且同属于ST11型。同源性关系结果分析显示肠道CRKP定植与定植后继发感染菌株高度同源。结论 新生儿住院期间CRKP肠道定植可能会增加CRKP感染的风险。因此,可通过重点关注新生儿肠道定植及定植后继发感染的危险与保护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CRKP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定植 感染 新生儿 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保护故障因素的电网脆弱性评估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海翔 吕飞鹏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08-3213,共6页
电网中存在的某些脆弱环节对电力系统大规模停电和连锁故障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已有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保护故障因素的电网脆弱性评估模型。基于风险理论和保护事故链模型提出了保护风险重要度的概念,并以此定义了单元... 电网中存在的某些脆弱环节对电力系统大规模停电和连锁故障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已有脆弱性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保护故障因素的电网脆弱性评估模型。基于风险理论和保护事故链模型提出了保护风险重要度的概念,并以此定义了单元保护脆弱度,该指标量化了保护不正确动作对电网中单元脆弱性的影响程度;由此,提出了结合电气介数与单元保护脆弱度的电网脆弱性评估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有效地计及保护故障因素对电网单元脆弱性的影响,克服了考察角度单一的弊端,更加全面地评估了电网的脆弱环节,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故障因素 电气介数 风险重要度 单元保护脆弱度 脆弱性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援助热线自杀者亲友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20
作者 刘梓康 李星雪 +4 位作者 郎俊莲 赵丽婷 王若飞 魏子达 梁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索心理援助热线自杀者亲友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2023年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中的自杀者亲友来电,通过询问来电者2周内是否有自杀想法来评估来电者当下是否有自杀意念。收集来电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 目的探索心理援助热线自杀者亲友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09-2023年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中的自杀者亲友来电,通过询问来电者2周内是否有自杀想法来评估来电者当下是否有自杀意念。收集来电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采用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评估来电者的抑郁程度,通过访谈评估痛苦感、希望感、自杀未遂史以及生活事件等自杀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电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60例自杀者亲友来电。50.3%(181例)来电者报告该次来电前2周内有自杀意念。受教育年限(OR=0.86,95%CI:0.79~0.94)、高希望感(OR=0.19,95%CI:0.11~0.32)是来电者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而自杀未遂史(OR=2.01,95%CI:1.20~3.36)、高痛苦感(OR=3.28,95%CI:1.92~5.61)、高抑郁情绪(OR=1.73,95%CI:1.05~2.84)是来电者自杀意念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理援助热线自杀者亲友的自杀未遂史、高痛苦感、高抑郁情绪是自身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援助热线 自杀 自杀意念 自杀未遂 抑郁 危险因素 保护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