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复冻融次数和不同保存温度对病毒滴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柯君 李佳 +7 位作者 邓乐君 陈灶妹 赵月 江丽 张俊辉 李伟达 李茹冰 李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1-65,共5页
为探讨在有宿主细胞的情况下,反复冻融和不同保存温度对病毒滴度的影响,将收集的含ST细胞培养的猪细小病毒和含Vero细胞培养的伪狂犬病病毒经过不同次数的反复冻融,测定其病毒滴度。将收集的猪细小病毒液和伪狂犬病病毒液分别在4、22、... 为探讨在有宿主细胞的情况下,反复冻融和不同保存温度对病毒滴度的影响,将收集的含ST细胞培养的猪细小病毒和含Vero细胞培养的伪狂犬病病毒经过不同次数的反复冻融,测定其病毒滴度。将收集的猪细小病毒液和伪狂犬病病毒液分别在4、22、-20、-80℃保存,间隔一段时间后测定半数组织细胞感染剂量(TCID_(50)),以了解病毒滴度。结果显示,含ST细胞的猪细小病毒和含Vero细胞的伪狂犬病病毒经过反复冻融3次之后,病毒滴度比未经冻融的病毒滴度分别提高了1.81lg和1.86lg。同一温度下,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病毒滴度均呈下降的趋势。在一定时间内,不同保存温度下病毒滴度有明显区别,但在-20℃和-80℃条件下保存的病毒滴度下降比4℃和22℃条件下保存的慢。因此,在培养病毒的时候可以用反复冻融3次的方法来提高病毒的滴度。4℃和22℃只能作为病毒的短期储存温度,-20℃和-80℃对于病毒来说是合适的保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病毒滴度 反复冻融 保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温度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的影响及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方式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庞礴 赵新全 +3 位作者 郭志林 屈雷 于鸿浩 郭松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8-1164,共7页
【目的】探索不同卵巢保存温度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以及两种培养方式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绵羊、山羊、牦牛、蒙古牛和奶牛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比较两种保存温度对5种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并以牦... 【目的】探索不同卵巢保存温度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以及两种培养方式对牦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通过对绵羊、山羊、牦牛、蒙古牛和奶牛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比较两种保存温度对5种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并以牦牛卵母细胞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培养方式对牦牛卵母细胞成熟率的影响。【结果】卵巢保存温度为20~25℃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显著高于卵巢保存温度26~30℃(P=0.021)。蒙古牛卵巢保存于20~25℃时,其卵母细胞成熟率极显著高于卵巢保存在26~30℃(P=0.001)。保存温度为20~25℃时,绵羊、牦牛和奶牛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都较高于卵巢保存温度为26~30℃时的成熟率。另外,牦牛卵母细胞在四孔板中成熟培养的成熟率与在35 mm培养皿中成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P=0.65)。【结论】绵羊、山羊、牦牛、蒙古牛和奶牛的卵巢保存于20~25℃为宜,该卵巢保存温度可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牦牛卵母细胞在四孔板中培养的成熟率高于在35 mm培养皿中成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保存温度 培养方式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成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Ca_3(PO_4)_2含量及菌种保存温度下SL01菌株的解磷及生长能力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剑峰 师尚礼 张淑卿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7,共4页
试验比较了不同保存温度和培养基Ca3(PO4)2含量下解磷根瘤菌SL01的生长和解磷能力。结果表明:固体培养条件下,增大Ca3(PO4)2添加量能促进菌落生长,8g·L-1处理菌落直径(d)为5g·L-1、3g·L-1、1g·L-1和0.5g·L-1... 试验比较了不同保存温度和培养基Ca3(PO4)2含量下解磷根瘤菌SL01的生长和解磷能力。结果表明:固体培养条件下,增大Ca3(PO4)2添加量能促进菌落生长,8g·L-1处理菌落直径(d)为5g·L-1、3g·L-1、1g·L-1和0.5g·L-1处理的116.9%、127.7%、130.1%和132.7%。0~8g·L-1的Ca3(PO4)2含量范围内,菌株的解磷能力无显著差异,故更适于以溶磷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来衡量菌株在固态环境如土壤中的解磷能力;其菌液最适宜于15℃下保存,4℃次之。不同保存温度下菌种的解磷能力为-18℃>-10℃>4℃>15℃>28℃>35℃;不同保存温度下SL01菌株的菌落直径为4℃>15℃>-18℃>28℃>-10℃>35℃;菌液在不同温度下保存60d后的活菌含量为15℃>4℃>28℃>-10℃>3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根瘤菌 解磷能力 生长能力 保存温度 菌落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分析比较不同保存温度下牦牛酸奶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麻和平 张文齐 +3 位作者 刘彩云 王洁 彭章普 邵建宁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9-133,共5页
为了比较甘南牧区不同保存温度下牦牛酸奶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种不同保存温度下甘南牧区牦牛酸奶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α多样性... 为了比较甘南牧区不同保存温度下牦牛酸奶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种不同保存温度下甘南牧区牦牛酸奶细菌的16S rRNA V3-V4区基因序列进行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等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保存温度下甘南牧区牦牛酸奶细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各分类水平细菌群落组成基本相同,仅组成比例存在一定差异。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75.87%、7.20%和3.52%,优势细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61.82%和1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酸奶 细菌多样性 乳酸菌 不同保存温度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采集保存温度下甘南牧区牦牛酸奶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齐 麻和平 +3 位作者 刘彩云 王洁 彭章普 邵建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3-169,共7页
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种不同采集保存温度条件下采集自甘南牧区牦牛酸奶扩增真菌ITS2区序列进行测序,进行OTU聚类、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等分析,比较不同采集保存温度下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甘... 采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种不同采集保存温度条件下采集自甘南牧区牦牛酸奶扩增真菌ITS2区序列进行测序,进行OTU聚类、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等分析,比较不同采集保存温度下样品的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甘肃甘南牧区牦牛酸奶真菌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其丰度占总数的82.09%~99.25%;真菌菌属中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丰度占总数23.98%~63.49%,克鲁维酵母菌属(Kluyveromyces)丰度占总数16.08%~31.89%,毕赤酵母属(Pichia)丰度占总数3.39%~35.21%,为样品中的优势菌属。4种不同采集保存温度条件下采集甘南牧区牦牛酸奶样品真菌多样性分析比较后无显著差异,各分类水平下,不同组别菌群组成基本相同,各菌群在不同组别中只是占比不同。各分类水平真菌群落组成基本相同,仅组成比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酸奶 真菌多样性 不同采集保存温度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温度对红山茶组物种及品种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志玲 李纪元 范正琪 《浙江林业科技》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采用固体培养基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的红山茶组3个物种及山茶6个品种的花粉发芽力.结果表明,3个物种冷冻温度下贮藏效果比冷藏温度效果好,室温密封条件下花粉的发芽率讯速下降;6个山茶品种在室温条件下,花粉发芽力下降较快,冷藏温度... 采用固体培养基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的红山茶组3个物种及山茶6个品种的花粉发芽力.结果表明,3个物种冷冻温度下贮藏效果比冷藏温度效果好,室温密封条件下花粉的发芽率讯速下降;6个山茶品种在室温条件下,花粉发芽力下降较快,冷藏温度贮藏花粉效果也不理想,冷冻温度(-18℃)密封贮藏1a后发芽率保持在34.83%;鲜花枝水培3 ~ 4d内发芽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温度 红山茶组物种 品种类型 花粉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温度和时间对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柏梁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7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保存温度和时间对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集3名健康志愿者的肘静脉血液各20 mL,分为两管各10 mL后于4℃和25℃保存,分别于采血后2、6、12、24、48 h分离PBMC,行台盼蓝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 目的观察保存温度和时间对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集3名健康志愿者的肘静脉血液各20 mL,分为两管各10 mL后于4℃和25℃保存,分别于采血后2、6、12、24、48 h分离PBMC,行台盼蓝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存活率(重复3次取平均值)。结果随时间延长,4℃保存条件下分离的PBMC存活率无明显下降趋势,且均维持在85%以上,各时间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5℃保存者PBMC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但24 h内均保持在85%以上,仅48 h时存活率下降显著(P<0.05)。结论静脉血在4℃或25℃保存条件下,24 h内进行PBMC分离提取均可获得较高存活率;而4℃保存者可酌情延长至48 h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单个核细胞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羊鲜精保存温度和稀释液的筛选 被引量:1
8
作者 常永梅 王芳 +2 位作者 赵静 马元梅 李景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4期23-24,共2页
为研制优良稀释液和保存温度,对5种不同配方的稀释液在常温和低温下进行保存效果观察实验。观察精子活力变化情况及顶体完整率、畸形率,结果藏羊鲜精的最佳保存温度为0~5℃,最佳稀释液配方是:取75mL的每100mL双馏水中果糖3g、葡萄... 为研制优良稀释液和保存温度,对5种不同配方的稀释液在常温和低温下进行保存效果观察实验。观察精子活力变化情况及顶体完整率、畸形率,结果藏羊鲜精的最佳保存温度为0~5℃,最佳稀释液配方是:取75mL的每100mL双馏水中果糖3g、葡萄糖3g,柠檬酸钠1.5g的基础液加卵黄25mL,2.5%VB12,在这种情况下,精液保存的效果做好,稳定性强,取用方面,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羊 鲜精 稀释液 保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卵巢运输、保存温度及时间对其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乔利敏 郭彤 +5 位作者 乔富强 姚华 张京和 雷莉辉 关伟军 侯引绪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3-566,共4页
为研究绵羊卵巢不同运输温度、保存温度及时间对其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将采集卵巢随机分别置于(10~15),(20~25),(30~35)℃3种不同温度生理盐水中运输到实验室培养,然后优选较好运输温度将采回卵巢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保存... 为研究绵羊卵巢不同运输温度、保存温度及时间对其卵母细胞孤雌发育能力的影响,将采集卵巢随机分别置于(10~15),(20~25),(30~35)℃3种不同温度生理盐水中运输到实验室培养,然后优选较好运输温度将采回卵巢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分别保存在4,(14~18),(25~30)℃生理盐水中,保存15~17h后进行成熟培养并孤雌激活。结果表明:(1)在不同运输温度的卵母细胞中,温度为20~25℃时卵母细胞能够进行最好的发育,其成熟率和囊胚率分别为67.44%,35.93%;(2)将绵羊卵巢在14~18℃保存15~17h,对卵母细胞的成熟率(61.81%)、孤雌激活后囊胚的发育率(29.03%)均无显著影响,而将卵巢保存在4℃或25~30℃却显著降低了卵母细胞的成熟率(41.90%,18.40%)与卵裂率(9.09%,13.04%),没有发育到囊胚。从而得出,绵羊卵巢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长距离运输适宜温度为20~25℃。卵巢在14~18℃保存过夜,不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卵巢 运输温度 保存温度 卵母细胞 发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液体菌种的保存期与保存温度的关系试验初报
10
作者 刘贵巧 《食用菌》 2003年第4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食用菌 液体菌种 保存 保存温度 关系 菌种成活率 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温度与检测时间对ELISA检测血液抗-HIV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恩勇 孙海英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保存温度 检测时间 ELISA 检测 血液 抗-H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猪精液稀释液配方及运输与保存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钱盾元 蔡恬一 +1 位作者 平炳坤 许国林 《养猪》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精液 夏季 运输 保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保存条件对水中13种有机磷农药测定的影响
13
作者 白石 熊锋 +2 位作者 柳熙 郭娅 袁文博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66-68,86,共4页
为探究不同保存条件对水中13种有机磷农药测定的影响,针对有机磷农药加标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通过测试不同避光条件、保存温度、酸碱度、保存时间下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讨论各保存条件对敌敌畏、甲拌磷、二嗪... 为探究不同保存条件对水中13种有机磷农药测定的影响,针对有机磷农药加标样品,采用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通过测试不同避光条件、保存温度、酸碱度、保存时间下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讨论各保存条件对敌敌畏、甲拌磷、二嗪农、内吸磷、异稻瘟净、乐果、毒死蜱、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对硫磷、稻丰散、丙溴磷、三唑磷13种有机磷农药测定的影响,确定最优保存条件。应选择棕色玻璃瓶采集水样、调节水样pH至6~8、0~5℃避光保存,第5天内完成前处理分析,有机磷农药各组分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2.8%~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测定 避光条件 保存温度 酸碱度 保存时间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温度对血液保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西春 张雅莉 曹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X期159-159,共1页
目的:分析不同的保存温度对全血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对存放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血液测定其FHb的含量变化。结果:储存天数≤20d、16℃对血液保存的质量影响不大。随温度升高,放置时间如果>20d,对血液保存时效及血液质量有明显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的保存温度对全血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对存放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血液测定其FHb的含量变化。结果:储存天数≤20d、16℃对血液保存的质量影响不大。随温度升高,放置时间如果>20d,对血液保存时效及血液质量有明显影响。结论:为提高血液质量,在血液保存时应引起重视,积极提倡冷链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 红细胞 保存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保存BHK_(21)细胞和IBRS_2细胞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燕雯 王玉智 +4 位作者 陈兴芳 马爱容 李平 高金梅 王茜 《中国兽药杂志》 2003年第12期57-57,共1页
在保存传代细胞种时,大多采用液氮长期保存。细胞种需短期保存时,采用适宜的温度存放不但可避免保护剂(二甲基亚砜)对细胞种活力的影响,而且还可减少制作程序。
关键词 BHK21细胞 IBRS2细胞 细胞传代 保存温度 细胞活力 兽用生物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存贮温度对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肖定东 刘文畅 +2 位作者 郭衍硕 罗国芝 谭洪新 《渔业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7,共11页
为探究存贮温度对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的影响,试验收集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养殖池中的生物絮团,分别密封保存于室温25 ℃(T25组)、低温4 ℃(T4组)、 冷冻-20 ℃(T-20组)和超低温冷冻-80 ℃(T-80组)条件下,为期28 d。初始... 为探究存贮温度对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的影响,试验收集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 )养殖池中的生物絮团,分别密封保存于室温25 ℃(T25组)、低温4 ℃(T4组)、 冷冻-20 ℃(T-20组)和超低温冷冻-80 ℃(T-80组)条件下,为期28 d。初始收集到的生物絮团对硝酸盐氮的去除速率为0.71±0.03 mg /(L·h)。保存前7 d,仅T-80组的生物絮团去除速率出现衰减。保存时长超过14 d以后,仅T4组的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未衰减。保存至第28天,T4组生物絮团对硝酸盐氮的去除速率为0.72±0.01 mg/(L·h),显著高于T25组0.52±0.02 mg/(L·h)、T-20组0.57±0.03 mg/(L·h)和T-80组0.52±0.02 mg/(L·h)。显微结构观察表明,生物絮团保存 7 d与初始相比,T4组和T25组未出现明显变化,死亡细胞比例增加缓慢;保存至第28天,T4组生物絮团轻微变质,死亡细胞比例低,其他组别均出现生物絮团严重变质、死亡细胞比例较高的情况。综上,4 ℃是生物絮团反硝化性能短期保存的适宜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絮团 反硝化性能 保存温度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鸡疫苗的温度应有别
17
作者 郑延平 《养殖技术顾问》 2002年第8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保存温度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褐指藻浓缩液长期保存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朱明 阎斌伦 +1 位作者 滕亚娟 张学成 《水产科技情报》 2003年第6期246-249,共4页
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长期保存对三角褐指藻浓缩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的低温下长期(2个月以上)保存后,三角褐指藻获得较高的存活率(70%以上);并且在恢复生长时保持较高的比生长率,因此0~10℃是三角褐指藻长期保存的最佳... 实验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的长期保存对三角褐指藻浓缩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的低温下长期(2个月以上)保存后,三角褐指藻获得较高的存活率(70%以上);并且在恢复生长时保持较高的比生长率,因此0~10℃是三角褐指藻长期保存的最佳温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褐指藻 浓缩液 长期保存技术 保存温度 存活率 比生长率 海洋微藻 海洋浮游动物饵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保存条件对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邰文静 葛锁华 胡井喜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日常工作中全程C-反应蛋白标本保存的条件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取2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全血标本进行分装后分为5组,A组为立即检测组;B组和C组分别为在4℃保存1 d和10 d;D组和E组分别为在-20℃保存1 d和10 d。每组标本上机检测2次... 目的探讨日常工作中全程C-反应蛋白标本保存的条件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取2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全血标本进行分装后分为5组,A组为立即检测组;B组和C组分别为在4℃保存1 d和10 d;D组和E组分别为在-20℃保存1 d和10 d。每组标本上机检测2次取其平均值,B,C,D,E组结果分别与A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B组检测结果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E组的9项检测结果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保存的标本,在1 d内对检验结果没有影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保存时间 保存温度 全血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霜霉病菌长期保存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双 姜彩鸽 +2 位作者 王国珍 樊仲庆 张怡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8年第5期30-33,共4页
为了解决葡萄霜霉病菌的活体保存问题,本文开展了多种保存方法的研究。采用5%二甲基亚砜低温冷冻保存、液氮冷冻保存和琼脂粉包裹冷冻保存等三种方式,调查不同低温条件和不同保存时间对孢子囊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保护剂处理... 为了解决葡萄霜霉病菌的活体保存问题,本文开展了多种保存方法的研究。采用5%二甲基亚砜低温冷冻保存、液氮冷冻保存和琼脂粉包裹冷冻保存等三种方式,调查不同低温条件和不同保存时间对孢子囊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保护剂处理后葡萄霜霉病菌单斑病叶保存于-80℃中30 d,5%二甲基亚砜处理的孢子囊经回接后发病面积百分率为69.32%,其致病性明显高于液氮冷冻处理和琼脂粉包裹处理;低温保存条件下,-80℃中保存的孢子囊回接后致病性明显高于-20℃的处理;三种保存方式均表现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致病性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霜霉病菌 保存 保存温度 保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