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旱作覆膜的增温保墒效果及其对生育性状影响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友贞 袁先江 +1 位作者 许浒 曹秀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1,共3页
通过对水稻旱作覆膜增温保墒效果的系统研究 ,表明水稻旱作覆膜具有显著的增温效果和较好的保墒作用。由于覆膜的增温保墒作用 ,旱作覆膜后的前期生长比不覆膜旱作、水作旺盛 ,分蘖盛期来得早 。
关键词 水稻旱作 覆膜 保墒效果 生育性状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在冬小麦全生育期内增温保墒作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吴从林 黄介生 沈荣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9,共3页
对冬小麦在不同灌水、不同覆盖处理条件下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可使大田表土产生明显增温 ,但在作物生育后期增温效果不明显 ;地膜覆盖在越冬期有明显的保墒效果 ,能加速冬小麦的分蘖和生长 ;反过来 ,覆盖的作物因... 对冬小麦在不同灌水、不同覆盖处理条件下的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可使大田表土产生明显增温 ,但在作物生育后期增温效果不明显 ;地膜覆盖在越冬期有明显的保墒效果 ,能加速冬小麦的分蘖和生长 ;反过来 ,覆盖的作物因返青之后的快速生长而使其在整个生育期并不节水 ,但却能使水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地膜覆盖 保墒 水分 试验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田药膜覆盖除草增温保墒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书珍 田士明 +1 位作者 韩春录 付宝余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3-44,共2页
棉花采用地膜覆盖技术是增产增收的一项有效措施。由于膜下温湿条件好,杂草生长十分旺盛,有些杂草甚至破膜而出,形成荒草田,严重影响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及推广应用。为此,我们在棉田进行了除草地膜的田间试验,其结果如下:
关键词 地膜覆盖 药膜 除草 保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木藜麦覆膜点播增温保墒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雒维萍 祁贵明 +1 位作者 史广艳 蔡玉琴 《青海农林科技》 2020年第3期107-108,F0003,共3页
利用2019年进行的格尔木市格尔木地区藜麦覆膜种植优越性对比试验观测数据,总结出藜麦覆膜种植的增温保墒的气候效应,通过规范覆膜点播技术方法和要点,进行藜麦覆膜种植的增温保墒技术示范推广效益预评价。为推广藜麦覆膜种植提供科学... 利用2019年进行的格尔木市格尔木地区藜麦覆膜种植优越性对比试验观测数据,总结出藜麦覆膜种植的增温保墒的气候效应,通过规范覆膜点播技术方法和要点,进行藜麦覆膜种植的增温保墒技术示范推广效益预评价。为推广藜麦覆膜种植提供科学理论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藜麦 保墒 覆膜种植 格尔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苗需增温保墒 油菜苗早做防冻
5
《农家致富》 2010年第2期27-27,共1页
1月初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遇强冷空气天气.给越冬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今年小麦苗情长势特点,要以增温保墒、促弱转壮、增加群体为目标.早抓早管,肥水并进,促苗早发.狠抓关键技术落实,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
关键词 保墒 油菜苗 防冻 麦苗 合理群体 越冬作物 强冷空气 生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任亮 任稳江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64-65,共2页
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甘肃发展起的一种既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获得高产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模式,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效应[1-3]。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09年起在会宁县大沟、中川、... 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甘肃发展起的一种既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获得高产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模式,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效应[1-3]。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09年起在会宁县大沟、中川、会师等年降水量250-400 mm的半干旱区乡(镇)进行了试验推广,折合平均产量31 035kg/hm^2,较传统种植栽培方式平均增产14.9%,最高增产达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 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保墒增温 甘肃发展 产量效应 半干旱区 改良土壤 中川 年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可降解地膜在红芯红薯上的应用效果研究——以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为例
7
作者 张盛翔 孙福琴 +1 位作者 梁勇 罗刚华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5期70-71,共2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在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红芯红薯上的应用效果的差异。通过在猫营镇大河村的试验,比较了全生物降解地膜[1]和普通地膜对红芯红薯生长、产量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增温保...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在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红芯红薯上的应用效果的差异。通过在猫营镇大河村的试验,比较了全生物降解地膜[1]和普通地膜对红芯红薯生长、产量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在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生长方面表现良好,且较薄的降解膜能显著提高红薯产量,减少病虫害。与普通地膜相比,全生物降解地膜在红芯红薯种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地膜 红芯红薯 产量 降解性能 保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春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
8
作者 张相松 房晓燕 +3 位作者 颜晓 张凯 张磊 王献杰 《中国果菜》 2025年第7期61-68,共8页
本试验对比了10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春花生种植中连续三年的应用效果,系统评价其增温保墒、力学和降解性能及对春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鲁南地区推广的春花生专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结果表明,鲁南地区春花生对地膜的功能期要求... 本试验对比了10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春花生种植中连续三年的应用效果,系统评价其增温保墒、力学和降解性能及对春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鲁南地区推广的春花生专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结果表明,鲁南地区春花生对地膜的功能期要求约70 d,参试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诱导期在30~62 d不等,平均约40 d。相比不覆膜处理,参试的地膜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膜下10 cm土壤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积温,参试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增温保墒性能基本满足春花生对水热条件的要求,但低于标准PE地膜处理。该研究有利于指导全生物降解地膜科学使用,解决农田残膜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保墒 春花生 鲁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9
作者 冯福东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25-26,共2页
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冬末春初正是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从锄划镇压、肥水管理、预防早春冻害、科学除草、化控防倒伏、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阐述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借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加强小麦春季管... 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冬末春初正是小麦管理的关键时期。本文主要从锄划镇压、肥水管理、预防早春冻害、科学除草、化控防倒伏、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阐述小麦春季管理技术要点,借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加强小麦春季管理,为今年夏粮的丰产丰收奠定基础。1锄划镇压促小麦早返青,锄划是冬小麦增温提墒的重要手段。对冻害较重的麦田,早春适时搂麦或锄划,可去除枯叶,促新生叶早生快发。早春镇压可弥补土壤裂缝,夯实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增温保墒。因此,应抓住晴好天气的有利时机,适时适度镇压,并结合镇压开展锄划,可提高地温,减少水分蒸发,促进麦苗返青和根系生长。注意事项:土壤过湿不镇压,以免造成板结;有霜冻麦田不镇压,防止损伤麦苗;3叶前和拔节麦田不镇压,以免伤苗死苗。对旱情较重,影响小麦正常生长的麦田,应根据早春温度条件,在日均气温稳定通过3℃时,浇水补墒,促进表墒和底墒相接,抗旱保苗,为小麦返青拔节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苗返青 小麦返青 保墒 春季管理 晴好天气 日均气 病虫害防治 早春冻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不同地膜覆盖技术抗旱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成刚 水建兵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21期18-18,共1页
马铃薯不同覆膜技术,以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抗旱增产技术效果最好,与露地对照相比,土壤温度提高5.10℃,土壤水分提高4.60%~8%,平均产量增加40.70%,且对一年生杂草有显著的防除效果,平均防效率达到95.40%,并能有效减少青头薯的形成。
关键词 马铃薯 地膜覆盖 保墒 抗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节水保墒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风朝 杨军芳 《河北农业科技》 2004年第10期20-20,共1页
1黄腐酸黄腐酸是一种新型植物蒸腾抑制剂,能促进根系生长,具有抑制植物蒸腾、络合微量元素等多种生理生化效应.主要用法是叶面喷施和拌种.
关键词 化学节水保墒措施 黄腐酸 保水剂 土面保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膜在花生栽培中的降解性能和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淑峰 孙梦姣 +1 位作者 王兴臻 王兴雨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6期194-198,272,共6页
为筛选出可供鲁东南地区花生大田种植适用的生物降解膜,本试验选取12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全生物降解膜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和大田生产表现,供试地膜均有一定程度的降解,能够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和提升产量,但各处理在降解性能、增温、保... 为筛选出可供鲁东南地区花生大田种植适用的生物降解膜,本试验选取12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全生物降解膜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和大田生产表现,供试地膜均有一定程度的降解,能够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和提升产量,但各处理在降解性能、增温、保墒、增产等方面具有较大差距。其中处理A2、A3、A12降解进程能够满足花生生长发育各阶段需求,降解率可达40%~50%,前期保温增墒效果明显,产量提升显著,建议可在鲁东南地区相似土壤条件下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膜 花生 降解性能 保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广地膜小麦栽培技术 增产粮食又节水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万华 苏凤贵 +3 位作者 王淑新 李向华 刘俊环 刘淑君 《天津农林科技》 1999年第5期8-12,共5页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的全称叫“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它起源于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8 年在全国已推广56.67 万hm2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增产潜力、节水效应十分明显,一般地膜小麦田从播种到拔节期,... 地膜小麦栽培技术的全称叫“小麦全生育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它起源于甘肃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8 年在全国已推广56.67 万hm2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增产潜力、节水效应十分明显,一般地膜小麦田从播种到拔节期,地温高出露地小麦田1~3℃,耕层土壤含水量比露地小麦田提高0.85 ~4 个百分点。每667m2 可增产粮食100kg 以上,节约灌溉用水100m3 以上,是一项值得在天津地区推广的农业高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节水 保墒 地膜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增产的有效手段——农用塑料应用
14
作者 张力 《农村科技》 1997年第11期17-17,共1页
近年来,我国的农膜覆盖栽培,不仅推广应用步伐明显加大,而且应用农艺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成为我国农业增产的有效手段。小麦地膜覆盖●改条播为穴播●改浮面为地面●改苗期为全生育期近几年,经过试验、研究,对小麦地膜覆盖栽培农艺进行了... 近年来,我国的农膜覆盖栽培,不仅推广应用步伐明显加大,而且应用农艺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成为我国农业增产的有效手段。小麦地膜覆盖●改条播为穴播●改浮面为地面●改苗期为全生育期近几年,经过试验、研究,对小麦地膜覆盖栽培农艺进行了三大改革,即:改条播为穴播,改浮面覆盖为地面覆盖,改苗期防寒覆盖为全生育期防寒增温保墒覆盖,加上配套良种、覆膜穴播机械和常规管理技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小麦地膜穴播栽培农艺,并相继在甘肃、内蒙古、新疆、山西、宁夏等省区试验示范成功。一般亩产增产小麦100千克上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栽培 农业 有效手段 试验示范 小麦地 覆膜穴播 推广应用 全生育期 管理技术 保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覆膜栽培增产机理的研究
15
作者 史永清 熊念曾 《内蒙古农业科技》 1989年第1期10-13,共4页
甜菜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国首先是在我区试验成功的。它之所以能在我区试验成功是和自然条件分不开的。我区的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春旱,春季低温、风大、蒸发量大,甜菜不易抓苗。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1951~1980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754.1毫米,降... 甜菜地膜覆盖栽培在我国首先是在我区试验成功的。它之所以能在我区试验成功是和自然条件分不开的。我区的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春旱,春季低温、风大、蒸发量大,甜菜不易抓苗。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1951~1980年平均年蒸发量为1754.1毫米,降雨量仅417.5毫米,且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地膜覆盖栽培有增温保墒等作用,使土壤中水、肥、气、热等因素相互协调,对甜菜的生长发育产生了综合效应,因而产量大幅度提高,一般可增产30~80%。为揭示甜菜覆膜栽培的增产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种子 产机理 覆膜栽培 保墒 地膜覆盖栽培 苗期叶片 年平均 叶丛 生长发育 干物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春季肥水管理措施
16
作者 郭乾坤 骆佳钰 《农家致富》 2024年第5期28-29,共2页
春季气候变化大,干旱涝渍、“倒春寒”等不利天气频发,小麦春管要坚持促弱转壮、控旺转稳、抗旱防渍、抗冻防寒,为构建合理群体、搭好丰产架子、夺取夏粮小麦丰收夯实基础。一、适时镇压,保墒增温早春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冬季... 春季气候变化大,干旱涝渍、“倒春寒”等不利天气频发,小麦春管要坚持促弱转壮、控旺转稳、抗旱防渍、抗冻防寒,为构建合理群体、搭好丰产架子、夺取夏粮小麦丰收夯实基础。一、适时镇压,保墒增温早春镇压可压碎土块,弥封裂缝,沉实冬季冻融疏松的土壤,保墒增温,促进根土密接;同时对麦苗造成适度损伤,抑制地上部分生长,起到控旺转壮的作用。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的原则,因苗因土因墒科学镇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墒增温 肥水管理 倒春寒 春季气候 涝渍 控旺 防寒 麦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冬季管理技术要点
17
作者 李敏 王世俊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3期36-36,共1页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受秋季降雨偏多影响,小麦播期比常年推迟10~15 d,但当前整体看晚播苗不弱,主体麦田群体充足,个体健壮,接近常年。现将冬季小麦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镇压锄划增温保墒。1.1返青后及早镇压锄划。冬前锄划可以松土保...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最南部,受秋季降雨偏多影响,小麦播期比常年推迟10~15 d,但当前整体看晚播苗不弱,主体麦田群体充足,个体健壮,接近常年。现将冬季小麦管理技术总结如下。1镇压锄划增温保墒。1.1返青后及早镇压锄划。冬前锄划可以松土保墒,改善土壤的透气情况,提高土壤温度;麦苗解冻变软后及早进行镇压,以踏实土壤,促根生长。1.2对11月份以后播种的麦田进行搂麦,对播种过深憋在土里不能出土的麦苗、已经发芽的“土里捂”或“一根针”麦田,要采取竹耙或者铁丝耙子与麦垄垂直横向搂开表层土壤,帮助出苗,使其及早露出地表,促进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墒 小麦播期 松土保墒 改善土壤 土壤 麦苗 土里 麦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市农用薄膜回收处理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
18
作者 凤旭鸣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2期19-21,共3页
农用薄膜是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增温保墒效果明显。但农用薄膜使用后如不及时回收处理就会形成白色污染,如何正确有效地回收处理农用薄膜,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安徽省芜湖市农用薄... 农用薄膜是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材料,其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增温保墒效果明显。但农用薄膜使用后如不及时回收处理就会形成白色污染,如何正确有效地回收处理农用薄膜,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安徽省芜湖市农用薄膜使用量为2186.4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薄膜 回收处理 安徽省芜湖市 保墒 当前农业生产 白色污染 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垄膜沟灌模式对春玉米田水热运移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旭斌 冯浩 +2 位作者 董勤各 钟佳旺 赵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0-109,116,共11页
河套灌区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早春温度偏低影响春玉米生长,为改善灌区春玉米水热环境,以不同覆膜与灌溉组合为研究对象,探究适宜的保墒增温和提质增效的覆膜灌溉耕作模式,为河套灌区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试验布... 河套灌区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早春温度偏低影响春玉米生长,为改善灌区春玉米水热环境,以不同覆膜与灌溉组合为研究对象,探究适宜的保墒增温和提质增效的覆膜灌溉耕作模式,为河套灌区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试验布设4个处理:畦灌+不覆膜(CK)、畦灌+透明地膜覆盖(QB)、沟灌+透明地膜垄体覆盖(GB)、沟灌+黑色地膜垄体覆盖(GH),以探究不同覆膜灌溉方式下春玉米田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变化规律、春玉米产量及水热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垄膜沟灌可提高表层土壤含水率和根区储水量。播后61d,GH、GB和QB处理根区土壤储水量分别较CK增加36.01%、36.61%和21.37%,且垄膜沟灌显著高于覆膜畦灌。播后133 d,GH根区土壤储水量较CK和QB增加19.02%和17.40%。垄膜沟灌有效提高日均土壤温度,GB生育期日均土壤温度较QB和CK平均增加1.01℃和1.59℃,GH较QB和CK平均增加0.86℃和1.44℃。垄膜沟灌土壤有效积温显著高于畦灌处理,其中GB较QB和CK提高7.78%和16.70%;GH较QB提高6.26%,较CK提升14.46%。春玉米产量呈现出与百粒重结果相同的显著性差异,其中QB较CK提升16.19%,GB较QB提升13.64%,较CK提升32.04%。GB处理下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土壤有效积温生产效率(TUE)较QB提升25.79%和5.41%,较CK提升45.69%和13.66%。GB可有效提升根区土壤储水量及温度,改善春玉米水热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籽粒产量。综上,建议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推行沟灌+透明地膜垄体覆盖技术,以提高春玉米产量及水热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模式 灌溉方式 垄膜沟灌 水热特性 保墒增温 根区土壤储水量 土壤有效积 春玉米产量 水热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常用的抗旱保树措施
20
作者 邢光耀 《山西果树》 2004年第5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苹果 抗旱保树措施 肥水穴贮 疏花疏果 果园覆草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土壤保墒增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