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比值对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袁淑娴 林一凡 +3 位作者 赵艺璇 魏怡 鲁帅 卫海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2-357,共6页
背景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儿童内分泌常见疾病,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可分为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和缓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P-CPP)。RP-CPP具有极大危害,其与SPCPP在早期临床鉴别中存在困难,主要依靠随访... 背景 中枢性性早熟(CPP)是儿童内分泌常见疾病,近年来呈逐年增加趋势,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可分为快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RP-CPP)和缓慢进展型中枢性性早熟(SP-CPP)。RP-CPP具有极大危害,其与SPCPP在早期临床鉴别中存在困难,主要依靠随访中青春期发育进程及骨龄进展情况进行判断,目前缺乏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来预测RP-CPP。目的 探讨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值对RP-CP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10岁CPP女童(n=380),依据青春期发育进程等指标分为RP-CPP组(n=130)及SP-CPP组(n=250),对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行RP-CPP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LH/FSH比值对RP-CPP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RP-CPP组女童的身高、体质量、BM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双侧卵巢体积、LH基础值、雌二醇水平、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FSH峰值均高于SP-CP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H基础值(OR=0.882,95%CI=0.686~0.986,P=0.035)及LH峰值/FSH峰值(OR=0.492,95%CI=0.336~0.723,P<0.001)是CPP患者进展为RP-CPP的影响因素。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FSH峰值均与身高、IGF-1、LH基础值、雌二醇水平、LH峰值、卵巢容积及骨龄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LH基础值/FSH基础值、LH峰值/FSH峰值较其他指标对RP-CPP的预测价值更高,LH基础值/FSH基础值为0.63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258[灵敏度为43.1%,特异度为82.7%,ROC曲线下面积(AUC)=0.644],LH峰值/FSH峰值为1.39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276(灵敏度为74.6%,特异度53.0%,AUC=0.655),二者联合的预测模型优于单一指标预测模型(AUC=0.668)。对未进行临床干预患儿随访6个月后的基础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分析,随访6个月后RP-CPP组的身高增长、ΔLH、ΔFSH、骨龄增长及卵巢容积增长均多于SP-CPP组(P<0.05)。结论 LH基础值/FSH基础值及LH峰值/FSH峰值是RP-CPP的早期预测指标,当LH/FSH基础值≥0.63或LH峰值/FSH峰值≥1.39时,需考虑RP-CPP的可能性,并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可作为临床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治疗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卵泡激素 黄体生成 青春期发育 女童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热应激肉鸡血清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冯康梅 黄红 +7 位作者 赵雨晴 丁玉明 马莹莹 陈琪 刘思楠 王喜峰 刘德义 熊永洁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5期20-23,共4页
该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热应激肉鸡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科宝肉鸡120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热应激+枯草芽孢杆菌组300 mg/kg(HS+BS组)3组,... 该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对热应激肉鸡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科宝肉鸡120只,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CON组)、热应激组(HS组)、热应激+枯草芽孢杆菌组300 mg/kg(HS+BS组)3组,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HS组的血清FSH和LH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卵巢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含量显著升高;与HS组相比,HS+BS组的血清FSH和LH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卵巢组织中的HSP70含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表明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有效提高热应激肉鸡的血清FSH和LH含量,并降低HSP70的表达水平,有助于缓解热应激诱导的肉鸡生殖激素分泌失调,提高热应激时肉鸡的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热应激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α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 被引量:1
3
作者 邵晨 秦卫军 +4 位作者 杨波 刘荣福 王禾 陈宝琦 邵国兴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92-192,共1页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 治疗 中晚期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应用国际共识(2019)推荐的促黄体生成素值对中国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林一凡 张英娴 +3 位作者 付东霞 袁淑娴 侯玉玮 卫海燕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背景2019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应用国际共识(简称国际共识)推荐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对明确或排除中枢性性早熟CPP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国内尚无验证。目的验证国际共识不同血清LH基础值截断值在中国CPP女童中的诊断水平,期望... 背景2019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应用国际共识(简称国际共识)推荐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对明确或排除中枢性性早熟CPP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国内尚无验证。目的验证国际共识不同血清LH基础值截断值在中国CPP女童中的诊断水平,期望能减少不必要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兴奋试验。设计诊断准确性研究。方法以中国《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版)》中LH(化学发光法)推荐值(LH峰值≥5 IU·L^(-1)且LH峰/FSH峰值≥0.6时结合临床)作为CPP诊断的金标准,以国际共识推荐的2个LH截断值(0.83和0.20 IU·L^(-1))为待测标准,纳入符合性早熟诊断标准、无月经初潮的、乳房发育Tanner≤Ⅲ期的、行GnRH兴奋试验的4~9岁女童,排除外周性性早熟等。采集患儿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青春期Tanner分期、性腺轴激素及性激素、骨龄、垂体MR和子宫卵巢超声等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不同血清LH基础值截断值诊断CP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352例性早熟女童进入本文分析,金标准诊断CPP 203例,单纯乳房发育(PT)149例;352例平均年龄(7.3±1.0)岁,平均身高(130.6±10.3)cm;CPP女童的年龄、身高、骨龄、血清LH基础值、卵泡刺激素(FSH)基础值、LH/FSH和雌二醇均高于PT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清LH基础值≥0.83 IU·L^(-1)的特异度(100%,95%CI:97%~100%)高于血清LH基础值<0.20 IU·L^(-1)(45%,95%CI:37%~53%)和~0.82 IU·L^(-1)(56%,95%CI:47%~63%)。血清LH基础值≥0.83 IU·L^(-1)的CPP女童乳房Tanner分期、骨龄、骨龄与实际年龄差值均高于<0.83 IU·L^(-1)的CPP女童,垂体高度小于<0.83 IU·L^(-1)的CPP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性早熟患儿性腺激素时,血清LH基础值≥0.83 IU·L^(-1)时结合临床可诊断CPP,无需行GnRH兴奋试验;LH<0.20 IU·L^(-1)不能作为CPP的排除标准,需结合临床特征选择性行GnRH兴奋试验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性早熟 黄体生成 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 性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的制备
5
作者 佟志刚 赵武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5-35,共1页
促黄体生成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的制备佟志刚,赵武红(天津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天津300070)亲和层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在脑垂体激素的纯化中,由于垂体诸激素的分子量相接近,化学... 促黄体生成素与促甲状腺激素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柱的制备佟志刚,赵武红(天津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天津300070)亲和层析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在脑垂体激素的纯化中,由于垂体诸激素的分子量相接近,化学结构相似,而导致纯化困难。本文中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 甲状腺激素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治疗隐睾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禄成 崔丽君 金明德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276-278,共3页
本文对治疗隐睾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共91例112侧隐睾,年龄为1~13岁,随机分为4组。研究结果表明,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滴鼻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睾丸完全下降率为36.8%,部分下降率为36.8%;促黄体生成素释放... 本文对治疗隐睾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共91例112侧隐睾,年龄为1~13岁,随机分为4组。研究结果表明,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滴鼻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睾丸完全下降率为36.8%,部分下降率为36.8%;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皮下注射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注,睾丸完全下降率18.9%,部分下降率为29.7%,两组存在显著差异;低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000U/疗程)治疗隐睾疗效不显著,阴囊发育状况和血清睾丸酮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疗法 隐睾 黄体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滑舌鳎促黄体激素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及其血清浓度测定 被引量:4
7
作者 柳学周 史宝 +2 位作者 王珊珊 徐永江 李晓晓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0-60,共11页
利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半滑舌鳎脑垂体中促黄体激素(LH)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670 bp,开放阅读框为477 bp,编码158个氨基酸。与其他脊椎动物的LH成熟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半滑舌鳎LH与鲽形目和鲈形目同源性高58%~68%。... 利用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半滑舌鳎脑垂体中促黄体激素(LH)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670 bp,开放阅读框为477 bp,编码158个氨基酸。与其他脊椎动物的LH成熟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半滑舌鳎LH与鲽形目和鲈形目同源性高58%~68%。另外,半滑舌鳎LH含有1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和1个N-糖基化位点(19~21 NQT)。实时荧光定量组织表达分析表明,LH mRNA在脑、垂体、卵巢等组织中表达,垂体中表达量最丰富,其他组织尤以脑、性腺表达量较高,推测半滑舌鳎LH可能具有广泛的垂体外生理功能;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繁殖周期雌性半滑舌鳎LH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H mRNA在Ⅱ~Ⅵ各繁殖周期的脑、垂体、卵巢3种组织都有表达,但表达水平有差异,在Ⅳ、V期表达量最丰富,说明LH主要促进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及排卵。利用125I标记的放射免疫测定(RIA)技术检测繁殖周期半滑舌鳎血清LH浓度,结果表明LH在V期含量最丰富,也说明LH主要促进卵母细胞最终成熟及排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黄体激素(lh) CDNA克隆 实时荧光定量PCR 放射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重组促黄体生成素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勇 夏国良 +2 位作者 雷蕾 卜淑敏 谢辉蓉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人的重组促黄体生成素 (r hLH)对性成熟前的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 (invitrofertilization ,IVF)后的分裂、以及IVF胚的体外培养 (invitroculture ,IVC)过程中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用性成熟前的清洁级昆明小鼠 ,分别用r hF... 目的 探讨人的重组促黄体生成素 (r hLH)对性成熟前的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 (invitrofertilization ,IVF)后的分裂、以及IVF胚的体外培养 (invitroculture ,IVC)过程中发育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用性成熟前的清洁级昆明小鼠 ,分别用r hFSH(人的重组促卵泡素 2 0IU) ,r hFSH +r hLH(各 2 0IU)或 2 0IUr hLH对其进行超排处理 ,通过对从各处理组小鼠卵巢中手工器械分离出来的卵丘 卵母细胞复合体 (cumulusenclosedoocyte,CEO)进行体外受精之后 ,进一步观察这些CEO经IVF后的受精分裂状况 ,以及IVC后的发育情况。结果 r hFSH +r hLH处理组小鼠卵母细胞IVF率 (72 .2 % )极显著高于r hFSH单独处理组 (39.9% )或r hLH单独处理组 (37.2 % )的相应指标 ;r hFSH +r hLH处理组和r hFSH单独处理组的IVF胚 ,发育至 8~ 16细胞阶段的比例 (8~ 16细胞率 )趋于一致 (2 5 .15 %∶2 7.18% ) ,但是都极显著高于r hLH处理组的 8~ 16细胞率 (17 2 4% ) ;r hFSH处理组IVF胚发育至 16~ 32细胞阶段的总比例 (16~ 32细胞率∶33 0 1% ) ,极显著高于r hFSH +r hLH处理组及r hLH单独处理组的指标 (1.75 %和 0 )。结论 在IVF条件下 ,r hLH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受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F lh FSH 处理 黄体生成 体外受精 细胞 性成熟 发育 超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刺鳅促黄体生成素基因克隆及其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小琪 钟东明 +3 位作者 何佩莹 张明清 周惠强 舒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06-1713,共8页
【目的】克隆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促黄体生成素(LH)基因及明确其表达规律,为进一步阐明LH基因在大刺鳅性腺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及揭示大刺鳅的生殖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ACE克隆大刺鳅LH基因cDNA全长序列,从Ge... 【目的】克隆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促黄体生成素(LH)基因及明确其表达规律,为进一步阐明LH基因在大刺鳅性腺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及揭示大刺鳅的生殖调控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ACE克隆大刺鳅LH基因cDNA全长序列,从GenBank中选择硬骨鱼类、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物种的LH氨基酸序列,通过ClustalX 2.1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以MEGA 6.0中的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大刺鳅LH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性腺发育期的表达情况。【结果】大刺鳅LH基因c DNA序列全长799 bp,包括224 bp的5’非编码区(5’-UTR)、131 bp的3’非编码区(3’-UTR)和44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147个氨基酸残基,第1~22位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信号肽区域。大刺鳅LH氨基酸序列C-末端区域高度保守,但N-末端区域与其他硬骨鱼类、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存在明显差异。大刺鳅LH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鱼类的LH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其中与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亲缘关系最近。大刺鳅LH基因在其脑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在其他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P<0.05);在卵巢、心脏、肝脏和精巢中的相对表达量次之;大刺鳅LH基因在不同发育期卵巢和精巢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一致,从Ⅱ期开始其相对表达量随之增加,至V期时达峰值。【结论】大刺鳅LH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保守区域,其基因在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尤其在脑组织和性腺中具有较高表达量,提示LH的靶基因可能在脑-垂体-性腺轴上,参与大刺鳅的性腺发育调控,主要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成熟并刺激排卵或排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鳅 黄体生成素(lh) 性腺发育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鳗鲡重组促黄体生成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黎敏 张勇 +5 位作者 李阳源 黄海 李波 李文笙 陈国华 林浩然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6-90,96,共6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花鳗鲡垂体cDNA中分别扩增出GTHα、LHβ基因,再利用搭桥技术,中间以lin-ker将两个基因连接成单个基因LHβα。然后利用双酶切、连接,将LHβα基因连接到载体pPICZαA中,构建出促黄体生成素的酵母共表达载体pPICZαA...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从花鳗鲡垂体cDNA中分别扩增出GTHα、LHβ基因,再利用搭桥技术,中间以lin-ker将两个基因连接成单个基因LHβα。然后利用双酶切、连接,将LHβα基因连接到载体pPICZαA中,构建出促黄体生成素的酵母共表达载体pPICZαA-LHβα。再利用电转化法将其转入到酵母野生型菌株X-33中,在含不同浓度的zeocinYPDS平板上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克隆经φ=0.7%甲醇诱导表达,表达产物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分析,得到所表达的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鳗鲡 黄体生成激素 LINKER 共表达载体pPICZαA-lhβα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温和光照调节对五条鰤性成熟及脑垂体促性腺激素fshβ和lhβ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文刚 刘立明 +4 位作者 王九龙 张建柏 于文松 真鍋颯一郎 迟守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2-48,共7页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分析综合运用水温和光照调节对其性腺发育成熟度及与繁殖相关的促卵泡激素基因(fshβ)和黄体生成素基因(lhβ)表达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水槽放置20尾鱼),...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分析综合运用水温和光照调节对其性腺发育成熟度及与繁殖相关的促卵泡激素基因(fshβ)和黄体生成素基因(lhβ)表达的影响,试验设置对照组和处理组(每组水槽放置20尾鱼),对照组为自然水温和光照饲养,处理组在水温恒定20℃和光照10L∶14D条件下饲养,试验时间为2018年1月20日—3月20日,每月采样一次,比较各阶段试验鱼的性腺指数(GSI)、性腺发育成熟度、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以及血清中类固醇激素雌二醇(E_(2))和睾酮(T)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对照组鱼在各采样阶段其GS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性腺发育为未成熟阶段,处理组鱼在试验进行1个月和2个月后,其GS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性腺发育为成熟阶段;试验进行1个月和2个月后,对照组鱼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基因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处理组鱼脑垂体中fshβ基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进行2个月后,处理组鱼脑垂体中lhβ基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进行1个月和2个月后,对照组鱼血清中E_(2)和T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处理组鱼血清中E_(2)和T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综合运用水温和光照调节有利于促进五条鰤脑垂体中fshβ和lhβ含量的增加,从而促进其血清中E_(2)和T浓度的上升,最终诱导其性腺发育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条鰤 水温 光照 性成熟 卵泡激素基因 黄体生成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腺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阎晓玲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903-903,共1页
促性腺激素腺瘤是垂体良性肿瘤,由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组成。该细胞合成卵泡刺激素(FSH)和(或)黄体生成素(LH)或呈现出沿促性腺激素途径分化的不同阶段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几种组织学形态,大多数促性腺激素腺瘤由较一致的... 促性腺激素腺瘤是垂体良性肿瘤,由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组成。该细胞合成卵泡刺激素(FSH)和(或)黄体生成素(LH)或呈现出沿促性腺激素途径分化的不同阶段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见几种组织学形态,大多数促性腺激素腺瘤由较一致的高的极向性细胞组成,肿瘤细胞形成窦隙状排列的血管周围假"菊形团"样结构(图1);另一种呈不常见的乳头状排列。少数肿瘤细胞弥漫性排列,呈圆形或多角形。部分小至中等大小的肿瘤细胞表现出很小程度的极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 腺垂体 菊形团 光学显微镜 黄体生成 卵泡刺激素 肿瘤性 弥漫性 组织学形态 至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树迎 侯衍猛 《山东畜牧兽医》 2008年第5期1-2,共2页
优化和提高动物繁殖性能是动物生产的主题,在品种改良、地方品种的保护以及优良品种的推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调控动物繁殖性能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对生殖内分泌机理的掌握与运用。众所周知,垂体是影响动物繁殖的重要内分泌器官... 优化和提高动物繁殖性能是动物生产的主题,在品种改良、地方品种的保护以及优良品种的推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调控动物繁殖性能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对生殖内分泌机理的掌握与运用。众所周知,垂体是影响动物繁殖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其所合成分泌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TH),包括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对动物的性发育、性成熟、性周期和妊娠分娩过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其合成分泌规律、生理调节机理及其特异性受体的分布和分子表达规律的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激素 受体 内分泌机理 动物生产 繁殖性能 内分泌器官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丘脑下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RH)的类似物对家鱼催产效果的进一步探讨
14
《水产科技情报》 1976年第11期8-14,共7页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以一些水产养殖场为基地,在生产第一线与渔工老师傅们一道,在1976年家鱼人工繁殖的催产季节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对应用LRH类似物提高家鱼催产效果又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家鱼 催产效果 季节 激素 人工繁殖 释放 基地 丘脑 黄体生成 类似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催产家鱼的试验
15
《水产科技情报》 1975年第9期5-6,共2页
十几年来,在家鱼人工繁殖生产中一直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OG)和鱼类的脑垂体(PG)这类催情剂,但随着淡水养鱼事业的发展,需要量越来越大,因此,其来源较为困难;同时,其杂质含量也较高,给亲鱼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 十几年来,在家鱼人工繁殖生产中一直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OG)和鱼类的脑垂体(PG)这类催情剂,但随着淡水养鱼事业的发展,需要量越来越大,因此,其来源较为困难;同时,其杂质含量也较高,给亲鱼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用人工合成的LRH,在家鱼催情产卵上获得成功,为家鱼人工繁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鱼 催情 激素类似物 淡水养鱼 需要量 人工繁殖 试验 黄体生成激素 生产中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尿促性腺激素参考范围社区调查 被引量:4
16
作者 杭飚 杭胤 +8 位作者 马亚萍 夏冰洋 黄敏 李楠楠 岳春晓 张小英 贡大伟 周寒阳 徐庄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506-2512,共7页
目的建立学龄前儿童(3~7岁)尿黄体生成素(ULH)和尿促卵泡素(UFSH)参考范围,观察其性别、年龄特点。方法于2015年5—7月,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社区3~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生长发育标准,分别计算儿童... 目的建立学龄前儿童(3~7岁)尿黄体生成素(ULH)和尿促卵泡素(UFSH)参考范围,观察其性别、年龄特点。方法于2015年5—7月,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社区3~7岁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依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生长发育标准,分别计算儿童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和年龄别体质指数(BMI)Z评分(BAZ),3种指标均在-2SD^2SD为符合本调研入组的体格发育标准。睡前排空膀胱,留取过夜晨尿,记录留尿时段,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ULH和UFSH,同时检测肌酐(Cr)。结果共纳入1 105例研究对象,其中3岁90例、4岁390例、5岁373例、6~7岁252例。男、女童ULH检出率分别为5.30%(31/585)和11.54%(60/520),UFSH检出率分别为99.83%(584/585)和99.04%(515/520)。男童和女童ULH、U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55,P<0.001;Z=-19.644,P<0.001)。不同年龄女童UF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岁、6~7岁UFSH水平均分别低于3岁、4岁(P<0.05)。1 105例学龄前儿童中,-2SD<HAZ≤0即长期营养状况差者409例,0<HAZ<2SD即长期营养状况好者696例。长期营养状况差和长期营养状况好者ULH、U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018,P=0.309;Z=-1.114,P=0.265)。1 105例学龄前儿童中,-2SD<WAZ≤0即短期营养状况差者484例,0<WAZ<2SD即短期营养状况好者621例。短期营养状况差和短期营养状况好者U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72,P=0.637)。短期营养状况差和短期营养状况好者UFSH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1,P=0.046)。结论学龄前儿童ULH检出率低,ULH和UFSH参考范围具有性别、年龄特点;学龄前女童UFSH随年龄升高有下降趋势,6岁时趋缓;短期营养状况差的儿童UFSH可升高;而长期营养状况不影响UF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龄前 性腺激素细胞 尿 黄体生成 卵泡刺激素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影响垂体促性腺激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晓晨 刘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9,共19页
通过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排入环境的多种农药、阻燃剂、多氯联苯、塑料包装成分、防腐剂、工业副产物和重金属等化学物质,已被证明是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EDCs),通过各种途径干扰内分泌系统,例如作用下丘脑-垂体... 通过工业和农业生产活动排入环境的多种农药、阻燃剂、多氯联苯、塑料包装成分、防腐剂、工业副产物和重金属等化学物质,已被证明是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EDCs),通过各种途径干扰内分泌系统,例如作用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HPG)轴。垂体是HPG轴中联系下丘脑与性腺的重要内分泌器官,合成和分泌2种促性腺激素,即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和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在调控性成熟与生殖发育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垂体促性腺细胞作为EDCs作用的靶标,LH和FSH的合成、分泌、转运或者代谢受到干扰,可能会引起生殖系统的内分泌紊乱,影响性成熟和生殖功能,甚至增加生殖障碍等相关疾病风险。已有一些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和动物实验报道EDCs暴露与人体及哺乳动物体内LH和FSH水平改变相关,但影响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却相对有限。本文对近年来EDCs影响促性腺激素的环境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以及毒理学机制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垂体 性腺激素 黄体生成 卵泡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单钠对大鼠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冬梅 杨荪 +1 位作者 王蓬文 周以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给新生期大鼠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其青春期(52日龄)及成年期(100日龄)的垂体及黄体生成素(LH)细胞的变化。结果:青春期和成年期给药组大鼠的垂体质量分别为(3.26±0.51)mg和(5.... 给新生期大鼠皮下注射10%谷氨酸单钠(MSG),观察其青春期(52日龄)及成年期(100日龄)的垂体及黄体生成素(LH)细胞的变化。结果:青春期和成年期给药组大鼠的垂体质量分别为(3.26±0.51)mg和(5.21±0.72)m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46±0.81)mg和(12.04±1.23)mg(P<0.01);给药组的LH细胞面积(像素值)分别为998.00±161.56和1105.56±219.83,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662.30±141.46和1892.11±212.29(P<0.01)。但各期给药组单个细胞内LH含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LH及卵泡刺激素(FSH)的浓度给药组各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给药组弓状核神经细胞明显减少,分布稀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单钠 性腺激素细胞 黄体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中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对于IVF/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露 张红 +1 位作者 姚兵 陈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5,共6页
目的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重组黄体生成素(LH)的添加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文中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中添加LH对IVF/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科行早卵泡期长效长方... 目的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重组黄体生成素(LH)的添加尚未达成统一共识。文中探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中添加LH对IVF/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生殖医学科行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的患者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共计508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根据促性腺激素(Gn)用药方案将患者分为r-FSH+HMG组[患者在促排卵方案中添加重组人卵泡激素(r-FSH)及人绝经促性腺激素(HMG)]和r-FSH+HMG+r-LH组[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使用了r-FSH、HMG以及重组黄体生成素(r-LH)]。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以及助孕结局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BMI、不孕年限、基础性激素水平(FSH、LH、PRL、E2、T、P)、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Gn总量、Gn使用天数、r-FSH和HMG使用剂量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FSH+HMG+r-LH组Gn总费用显著高于r-FSH+HMG组(P<0.05)。在Gn启动日时,r-FSH+HMG+r-LH组的血清LH水平显著降低(P<0.05)。在HCG扳机日时,r-FSH+HMG+r-LH组的血清LH水平显著降低,卵泡数显著增多(P<0.05)。r-FSH+HMG+r-LH组的MII卵数、MⅡ卵率显著高于r-FSH+HMG组(P<0.05),其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具有升高的趋势(P>0.05)。r-FSH+HMG+r-LH组的胚胎着床率显著升高(P<0.05),其β-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具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针对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联合使用r-FSH+HMG+r-LH进行促排卵,不仅可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率,促进胚胎着床,还可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重组人卵泡刺激素 人绝经性腺激素 重组人黄体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繁殖力新疆山羊发情周期血清FSH和LH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全凯丽 刘建新 +2 位作者 吕雪峰 邢巍婷 郑文新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分泌变化规律,试验选择新疆山羊高繁殖力母羊17只和低繁殖力母羊14只,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母羊发情周期血清中FSH和LH浓度。结果表明:高、低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 为了探究不同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激素(LH)分泌变化规律,试验选择新疆山羊高繁殖力母羊17只和低繁殖力母羊14只,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母羊发情周期血清中FSH和LH浓度。结果表明:高、低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中FSH和LH浓度均呈脉冲波动式分泌,高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1,5,13,21天出现4个波峰,L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2,5,11,21天出现4次波峰;低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1,5,21天出现3个波峰,LH浓度在发情周期第5,13,21天出现3次波峰。在发情期和发情前期母羊血清中FSH和LH浓度均高于发情后期和间情期,高、低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和LH浓度均在发情前期(>17~21 d)开始升高,在发情期(0~48 h)当天达到峰值之后呈波动式下降趋势,且高繁殖力母羊发情周期4个阶段血清中FSH和LH浓度均高于低繁殖力母羊。高、低繁殖力母羊血清中FSH和LH基础浓度均在发情期最高,间情期最低。说明不同繁殖力新疆山羊母羊发情周期中FSH和LH分泌变化规律一致,高繁殖力母羊在整个发情周期中FSH和LH浓度高于低繁殖力母羊且波峰数量多于低繁殖力母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山羊 生殖激素 卵泡激素(FSH) 黄体激素(lh)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