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联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谷晓明 袁维堂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6-811,共6页
目的:评估机器人手术系统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TME)联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LND)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合并侧方淋巴结肿大的患者187例,其中46例接受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 目的:评估机器人手术系统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TME)联合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LND)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合并侧方淋巴结肿大的患者187例,其中46例接受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TME+LLND(机器人组),141例接受腹腔镜下TME+LLND(腹腔镜组)。随访至2022年3月。比较2组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保肛率高(71.7%vs 54.6%),手术时间短[(242.61±44.99) min vs(300.64±58.78) min],LLND时间短[(89.78±21.86) min vs(119.01±24.36) min],出血量少[(134.13±59.58) mL vs(371.21±181.11) mL],排气时间短[(2.96±0.82) d vs(3.75±1.10) d],术后住院时间短[(10.63±1.64) d vs(13.63±1.73) d],淋巴瘘发生率低(21.7%vs 38.3%)(P均<0.05);机器人组术后性功能及排尿功能评分均优于腹腔镜组(P<0.05)。机器人组侧方淋巴结清扫数多于腹腔镜组[(7.87±2.28)vs(5.69±2.39)](P<0.05)。2组患者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下TME+LLND治疗低位直肠癌合并侧方淋巴结肿大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手术 低位直肠癌 侧方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E原则的扩大侧方淋巴结清扫术在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赵江宁 张思奋 +1 位作者 罗湛滨 霍永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62-463,共2页
关键词 直肠系膜全切除 直肠癌 侧方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研究进展与相关争议
3
作者 周思成 姜玉娟 +4 位作者 赵巍 梅世文 梁建伟 汤坚强 刘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184-1188,共5页
盆腔侧方淋巴结(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LPLN)是中低位直肠癌常见的淋巴回流通路,有14%~30%的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同时合并LPLN转移。然而,术前诊断的遗漏和不规范的治疗是导致术后LPLN复发的常见原因,同时也是诊疗中的难点之一。... 盆腔侧方淋巴结(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LPLN)是中低位直肠癌常见的淋巴回流通路,有14%~30%的局部中晚期直肠癌患者同时合并LPLN转移。然而,术前诊断的遗漏和不规范的治疗是导致术后LPLN复发的常见原因,同时也是诊疗中的难点之一。目前,侧方淋巴结清扫术(lateral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LPLND)的价值与意义,在国际上尚存争议。近些年来,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与LPLND相互替代的治疗模式趋于融合,逐渐形成了一套精确化、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同时,随着外科器械设备的更新与淋巴结示踪剂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以往制约LPLND的因素逐渐消失,可逐渐在临床推广开展。但针对直肠癌LPLN转移的治疗策略、nCRT后LPLND的适应证、预后价值、有效清扫范围、安全性仍存在诸多问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侧方淋巴结清扫 侧方淋巴结转移 新辅助放化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度继续教育考试题目
4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95-696,共2页
关键词 NSCLC 手术 考试题目 前哨淋巴结 多柔比星 内分泌治疗 癌症 侧方清扫 继续教育 继续工程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