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右莰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雪情 宫秀群 +2 位作者 王侠 王其为 陆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509,共5页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痴呆的第二种常见形式,给患者生活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改善VaD患者认知功能是临床治疗迫切需要的,但目前VaD没有明确的特效治疗方法。依达拉奉右莰醇作为一种新型神经保护剂,通过多种机制保护神经...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痴呆的第二种常见形式,给患者生活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改善VaD患者认知功能是临床治疗迫切需要的,但目前VaD没有明确的特效治疗方法。依达拉奉右莰醇作为一种新型神经保护剂,通过多种机制保护神经细胞,其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已得到国内外临床研究的证实。文章就依达拉奉右莰醇在VaD治疗中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依达拉奉右莰醇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调控Nrf2/HO-1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晚丽 李作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52-358,共7页
目的 依达拉奉通过抗氧化效应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右莰醇抗氧化作用强于依达拉奉,文章主要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EAE小鼠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40只雌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依达拉奉通过抗氧化效应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研究表明依达拉奉右莰醇抗氧化作用强于依达拉奉,文章主要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EAE小鼠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40只雌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EAE模型组:制备EAE模型;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制备EAE模型+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12.5 mg/kg);依达拉奉干预组:制备EAE模型+依达拉奉干预(10 mg/kg),每组10只。均采用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14 d。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并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HE和LFB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改变;生化检测脑组织匀浆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ROS)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病,其余各组不同程度发病。与EAE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及依达拉奉干预组发病潜伏期延长、进展期缩短、高峰期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降低,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更明显(P<0.05)。EAE模型组脊髓组织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大片髓鞘脱失,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及依达拉奉干预组脊髓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程度减轻,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最轻。与空白对照组MDA含量[(1.21±0.38)nmol/mg·pro],ROS含量[(361.9±58.24)ηnmol/mg·pro],SOD活性[(25.99±3.82)U/mg·pro]及CAT活性[(5.47±0.47)U/mg·pro]相比,EAE模型组MDA含量[(6.38±0.49)nmol/mg·pro]及ROS含量[(695.05±46.67)ηnmol/mg·pro]升高,SOD活性[(7.47±2.4)U/mg·pro]及CAT活性[(0.74±0.3)U/mg·pro]降低(P<0.05)。与EAE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和依达拉奉干预组MDA含量[(2.26±0.35)、(3.44±0.29)nmol/mg·pro]及ROS含量[(468.96±27.05)、(584.69±66.12)ηnmol/mg·pro]降低,SOD活性[(18.45±1.41)、(13.14±2.76)U/mg·pro]及CAT活性[(3.96±0.18)、(1.76±0.28)U/mg·pro]升高,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效果更明显(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AE模型组Nrf2和HO-1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EAE模型组相比,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及依达拉奉干预组Nrf2和HO-1表达水平升高,依达拉奉右莰醇干预组更明显(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EAE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效果强于依达拉奉,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右莰醇对Nrf2/HO-1具有更强的调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依达拉 脑脊髓炎 自身免疫性 实验性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龙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AA、GFAP、UCH-L1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倩 王淼 +3 位作者 吕月 卢雅丹 高颖 李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年第10期247-250,共4页
目的 分析芪龙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protein, SA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 目的 分析芪龙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serum amyloid protein, SAA)、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 1,UCH-L1)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2年1月-2024年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联合组(45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治疗,联合组采用芪龙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SAA、GFAP、UCH-L1、脑部血流灌注情况,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干预期间,联合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面色[白光]白、言语謇涩、半身不遂、气短乏力评分,血清SAA、GFAP、UCH-L1水平降低,且组间比较联合组更低(P<0.05)。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治疗1周、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联合组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大脑中动脉舒张压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 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PSV)、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水平升高,且组间比较联合组更高(P<0.05)。治疗期间,研究对象均未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进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类似(P>0.05)。结论 芪龙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神经功能,可能机制为调节SAA、GFAP、UCH-L1表达,控制神经细胞损伤,改善脑部血流灌注情况,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龙胶囊 依达拉奉右莰醇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淀粉样蛋白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崁醇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4
作者 吴芝璇 王茂娟 李作孝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7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依达拉奉组和依达拉奉右崁醇组,每组44只,后3组构建急性ICH模型,每组按...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血肿周围脑组织病理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7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依达拉奉组和依达拉奉右崁醇组,每组44只,后3组构建急性ICH模型,每组按评估时间分为1、3、7和14 d 4个小组,每个小组11只。造模2 h后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和ICH组(生理盐水6 mL/kg)、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6 mg/kg)、依达拉奉右莰醇组(依达拉奉右莰醇7.5 mg/kg),随后每12 h给药1次直至14 d。各组大鼠分别采用mNSS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生化法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免疫组化法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CD16、CD206含量。结果:假手术组、ICH组、依达拉奉组、依达拉奉右莰醇组在3 d(病情高峰期)时间点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0.6±0.5)、(14.0±1.6)、(9.8±0.8)、(10.4±1.1);脑含水量(%)分别为:(63.2±2.14)、(85.61±1.43)、(81.48±1.9)、(76.77±1.44);NO含量(单位μmol/gprot)分别为:(2.45±0.46)、(9.98±0.54)、(8.77±0.36)、(7.92±0.43);T-AOC含量(单位mM/mgprot)分别为:(0.67±0.02)、(0.74±0.03)、(0.78±0.02)、(0.84±0.03);CD16含量(单位iod值定量)分别为(143.8±15.82)、(3673.81±166.33)、(2970.74±132.75)、(2521.69±140.74);CD206含量(单位iod值定量)分别为:(548.46±93.68)、(726±97.81)、(915.28±100.33)、(1119.51±160.52);依达拉奉右茨醇组的上述指标与假手术组、ICH组、依达拉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可以减轻脑出血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血肿周围脑组织水肿及氧化应激,调节小胶质细胞的极化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依达拉 脑出血 氧化应激 小胶质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