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中依赖RNA的RNA聚合酶6(RDR6)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冰月 陈华涛 +2 位作者 许晓明 崔瑾 陈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3-108,共6页
植物中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s)是个大家族,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6(RDR6)是其中的一份子,它能通过基因沉默途径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病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对RDR6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作用机制作一介绍,以期为RDR6的进一步研究... 植物中依赖RNA的RNA聚合酶(RDRs)是个大家族,而RNA依赖的RNA聚合酶6(RDR6)是其中的一份子,它能通过基因沉默途径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病性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对RDR6的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作用机制作一介绍,以期为RDR6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赖rna的rna聚合酶6 rna沉默 抗性 发育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西尼罗病毒NS5融合蛋白依赖RNA的RNA聚合酶特性鉴定
2
作者 李晓峰 陈水平 +4 位作者 姜涛 邓永强 秦成峰 于曼 秦鄂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0-636,共7页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非结构蛋白NS5是病毒基因组复制的关键蛋白.以病毒全长cDNA克隆为模板,PCR扩增获得NS5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活性区(NS5pol)及该蛋白完整的编码序列(NS5F),分别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至... 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非结构蛋白NS5是病毒基因组复制的关键蛋白.以病毒全长cDNA克隆为模板,PCR扩增获得NS5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活性区(NS5pol)及该蛋白完整的编码序列(NS5F),分别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的可溶性重组蛋白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结果显示,二者均为病毒特异蛋白,且纯度均在90%以上.进一步的体外RdRp分析及EMSA的结果表明,NS5pol和NSF5均有较高的RdRp活性,且该活性具有RNA模板序列和二级结构的特异性.获得的具有RdRp活性的NS5pol和NS5F为西尼罗病毒基因组复制相关元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罗病毒 NS5蛋白 rna依赖的rna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7 RNA聚合酶转录起始过程中嘌呤核苷酸结合机制
3
作者 谢昀 岳慧慧 +1 位作者 安然 梁兴国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74,共9页
转录起始是生物转录过程中的关键和限速步骤。为了探究转录起始过程中三磷酸核苷酸(NTP)嘌呤依赖性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变转录模板上起始序列+1和+2位的碱基(共16种碱基组合),研究T7 RNA聚合酶(T7 RNAP)对起始序列的偏好性,并通过将... 转录起始是生物转录过程中的关键和限速步骤。为了探究转录起始过程中三磷酸核苷酸(NTP)嘌呤依赖性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变转录模板上起始序列+1和+2位的碱基(共16种碱基组合),研究T7 RNA聚合酶(T7 RNAP)对起始序列的偏好性,并通过将产物的5′端与另一已知序列RNA的3′端连接以明确起始序列。研究发现,T7 RNAP在转录起始时对+1位有嘌呤依赖性,且对鸟嘌呤(G)的依赖性大于腺嘌呤(A);对于+1位由A起始的产物,其+2位必须为G才能被成功制备。目标产物+1位为非嘌呤时,无法从此位转录,但在这种情况下,若+2位为G,可从+2位起始转录,即产生长度缺失1个核苷酸的RNA产物,这可能是T7 RNAP通过弯折模板链进行的。研究还发现,T7 RNAP也可以通过结合嘌呤单核苷酸(如GMP)起始转录。综上所述,本文阐释了转录起始的机制:T7 RNAP先结合两个游离的核苷酸单体,当模板与其完全配对(同模板结合)时才催化形成第一个磷酸二酯键,且要求起始结合位是G或A。本研究阐明的转录起始新机制对深入研究遗传信息的表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 rna聚合 转录 启动子 序列偏好性 转录起始机制 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依赖性RNA聚合酶作为抗戊型肝炎病毒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何振文 刘丁语 +7 位作者 刘宝玲 张翩 王晓虎 王刚 黄元 陈晶 刘文俊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68-4577,共10页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造成急性肝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HEV基因组由5′非编码区、3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2、ORF3)和3′非编码区组成,仅在HEV-1中发现了ORF4,并与ORF1重叠。各种编码蛋白在HEV的复制和感染中发挥着不...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是造成急性肝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HEV基因组由5′非编码区、3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2、ORF3)和3′非编码区组成,仅在HEV-1中发现了ORF4,并与ORF1重叠。各种编码蛋白在HEV的复制和感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HEV的复制是由ORF1编码的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所介导的。HEV RdRp是由多个蛋白亚基组成的复合酶,具有7个保守基序,这些保守基序在RNA合成过程中发挥核苷酸识别、合成、延伸、修饰和稳定等作用,保证了RdRp的功能,在HEV的复制和转录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以RdRp作为抗HEV药物作用靶点的治疗方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是目前药物开发的一种主流思路。目前,已发现利巴韦林、索非布韦、2′-C-甲基胞苷(2CMC)等核苷类RdRp抑制剂和锌、GPC-N114等非核苷类RdRp抑制剂对HE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潜在的抗HEV药物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对HEV编码蛋白和HEV RdRp的结构与功能进行阐述,总结目前发现的对HEV有抑制作用的RdRp抑制剂,以期为HEV的药物开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HEV) rna依赖rna聚合(RdRp) 药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忠斌 王升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05-608,共4页
由于缺乏合适的HCV感染细胞模型 ,严重制约了HCV复制 ,特别是HCV复制的关键因子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RdRp)的研究 .对HCV序列比较分析并通过异源表达证明NS5B是HCV复制的RdRp .NS5BC端疏水性氨基酸区域以及NS5B与细胞膜形成复合体等影... 由于缺乏合适的HCV感染细胞模型 ,严重制约了HCV复制 ,特别是HCV复制的关键因子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RdRp)的研究 .对HCV序列比较分析并通过异源表达证明NS5B是HCV复制的RdRp .NS5BC端疏水性氨基酸区域以及NS5B与细胞膜形成复合体等影响NS5B溶解性 .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NS5B可以多种RNA分子为模板催化RNA复制 ,特别是能有效复制HCV全长 (+ )RNA .高浓度GTP激活HCVRdRp活性 .NS5BN/C端缺失突变和保守性A、B、C区中的点突变影响RdRp活性 ,但D区 345位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时RdRp活性明显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非结构蛋白NS5B rna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聚合酶Ⅱ大亚基羧基末端结构域:简单重复不简单
6
作者 李淇 董志诚 刘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28-1041,共14页
转录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步骤,由DNA依赖的RNA聚合酶执行。真核生物中,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由RNA聚合酶II(polymerase Ⅱ,Pol II)完成,Pol Ⅱ最大亚基RPB1羧基末端结构域(carboxy-terminal domain,CTD)包含特殊的串联七肽重复序列,这... 转录作为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步骤,由DNA依赖的RNA聚合酶执行。真核生物中,蛋白编码基因的转录由RNA聚合酶II(polymerase Ⅱ,Pol II)完成,Pol Ⅱ最大亚基RPB1羧基末端结构域(carboxy-terminal domain,CTD)包含特殊的串联七肽重复序列,这些序列对转录过程至关重要。本文系统回顾并总结了真核生物RPB1 CTD的序列特征、演化历程,及其在转录过程中的调控作用,特别是通过翻译后修饰的动态变化来参与调控转录和加工过程,以加深人们对真核生物基因转录的复杂调控机制的理解,并为RPB1 CTD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聚合 羧基末端结构域 转录 磷酸化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坦布苏病毒RNA依赖RNA聚合酶的真核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7
作者 韩凯凯 严若峰 +7 位作者 刘青涛 刘宇卓 李银 赵冬敏 黄欣梅 章丽娇 杨婧 付晨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4-210,共7页
旨在对鸭坦布苏病毒NS5蛋白功能基团RNA依赖RNA聚合酶进行真核表达,同时对其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首先查找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DTMUV基因序列,以RdRp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软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RT-PCR技术扩增RdRp基... 旨在对鸭坦布苏病毒NS5蛋白功能基团RNA依赖RNA聚合酶进行真核表达,同时对其蛋白结构和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首先查找GenBank数据库中收录的DTMUV基因序列,以RdRp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软件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RT-PCR技术扩增RdRp基因,回收PCR产物并与pCMV-N-Flag真核表达载体相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MV-Flag-RdRp,将测序无误的质粒转染至BHK-21细胞,通过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该蛋白在BHK-21细胞内的表达。同时针对RdRp蛋白,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构解析及功能预测。通过PCR方法成功扩增RdRp基因,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MV-Flag-RdRp经双酶切鉴定证明正确,进一步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重组质粒pCMV-Flag-RdRp在BHK-21细胞内正常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RdRp蛋白编码606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3091)H_(4810)N_(870)O_(894)S_(41),编码蛋白亲水性平均系数为-0.536,不稳定指数为42.15,含有丰富的磷酸化位点及O-糖基化位点。其二级结构包含46.37%的α-螺旋、12.54%的延伸链以及35.31%的无规则卷曲。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坦布苏病毒致病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rna依赖rna聚合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与非编码RNA(ncRNA)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丁超 张兰 +1 位作者 曹洁 于文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6-261,共6页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是一类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互补RNA链的聚合酶。根据其来源可分为病毒RdRP和细胞RdRP,病毒RdRP对病毒基因组复制及病毒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宿主细胞RdRP主要参与RNA干...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是一类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互补RNA链的聚合酶。根据其来源可分为病毒RdRP和细胞RdRP,病毒RdRP对病毒基因组复制及病毒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有重要作用,宿主细胞RdRP主要参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现象。越来越多研究证明RdRP的功能与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密不可分,本文对病毒RdRP、细胞RdRP与ncRNA调控之间的关系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同时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诱发的肝癌机制提出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依赖的rna聚合(RdRP) 非编码rna(ncrna) rna干扰(rnaI) 丙型肝炎病毒(H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的分离和鉴定
9
作者 周宁一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73-78,共6页
从酿酒酵母A_(364A)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经超声波处理、磷酸纤维素P11吸附分离和DEAE-Sephadex A25层析等步骤,获得四个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活性峰。根据层析行为和对α-鹅膏蕈碱的敏感性,确定四个活性峰依次分别为RNA聚合酶IA、IB、Ⅱ... 从酿酒酵母A_(364A)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经超声波处理、磷酸纤维素P11吸附分离和DEAE-Sephadex A25层析等步骤,获得四个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活性峰。根据层析行为和对α-鹅膏蕈碱的敏感性,确定四个活性峰依次分别为RNA聚合酶IA、IB、Ⅱ和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酿酒 聚合 DNA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RNA依赖的R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抑制剂筛选 被引量:14
10
作者 苏彦雷 段绪红 +2 位作者 许文成 赵玲 关世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3,I0011,I0012,共9页
目的从理论上筛选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抑制剂。方法依据SARS-CoV-2的RNA聚合酶与SARS聚合酶结构(6NUR)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以SARS的RNA聚合酶为模板构建SARS-CoV-2的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利用分子对接软... 目的从理论上筛选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抑制剂。方法依据SARS-CoV-2的RNA聚合酶与SARS聚合酶结构(6NUR)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以SARS的RNA聚合酶为模板构建SARS-CoV-2的RNA聚合酶的三维结构,利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研究选中15个化合物与模型靶酶的相互作用,评估化合物对SARS-CoV-2的RNA聚合酶的抑制活性。结果研究发现,所选化合物均与靶酶的活性位点有一定相互作用,其中瑞德西韦活性形式、法匹拉韦活性形式、黄酮及异黄酮类化合物与靶酶的相互作用较强,以瑞德西韦活性形式与靶酶的结合能最低(为-7.9kal/mol),化合物1、2、8、13、14与酶的结合作用相对弱,提示对靶酶的抑制活性弱于瑞德西韦等,而化合物15没有酶抑制活性。结论通过虚拟筛选,得到了SARS-CoV-2 RNA聚合酶的一些抑制剂,其中的某些中药"活性成分"与目前临床上应用方剂的疗效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与清肺排毒汤等中医药治疗方案相互佐证。本研究为开发实施有效的抗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具体作用机制可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rna聚合 抑制剂 筛选 分子对接 瑞德西韦 法拉匹韦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的结构特征及其靶向抑制剂的开发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欣阳 谭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3-421,共9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自2019年爆发以来,SARS-CoV-2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大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目前,已有的疫苗尚...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自2019年爆发以来,SARS-CoV-2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大流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目前,已有的疫苗尚不能提供完全的机体免疫保护。因此,开发广谱有效的抗病毒抑制剂是当下热门的研究方向。SARS-CoV-2属于RNA病毒,其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RNA 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在不同RNA病毒中具有高度保守性,是抗病毒抑制剂研发的重要靶标。RdRp是RNA病毒复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右手杯状结构特征。本文重点介绍近年爆发并持续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RdRp的结构特征,以及靶向抑制剂的研发进展。同时,选取了其它几种有代表性的致病RNA病毒:流感病毒、轮状病毒、人类鼻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寨卡病毒,介绍了它们RdRp的结构特征及其靶向抑制剂的开发。本研究比较了抑制剂靶点结构的异同及抑制效果差异,并分析了可能导致该差异的原因。最后,本文总结讨论了目前针对RdRp抑制剂相关研究的瓶颈问题,为未来针对突发性的RNA病毒传染病的抗病毒抑制剂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依赖的rna聚合(RdRp) 抗病毒抑制剂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及其有效单体白藜芦醇对RSV的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李佳曦 汪受传 +1 位作者 徐建亚 徐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及其有效单体白藜芦醇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分离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NP)进行体外转录,并在转录过程中应用放射性核苷酸标记,同位素检测RSV的mRNA全长转录本,从而... 目的研究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及其有效单体白藜芦醇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RNA聚合酶转录活性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分离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体(RNP)进行体外转录,并在转录过程中应用放射性核苷酸标记,同位素检测RSV的mRNA全长转录本,从而观察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及其有效单体白藜芦醇对RSV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正常细胞组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组放射性核苷酸辐射强度有显著差异(P<0.01),而白藜芦醇组转录掺入的放射性核苷酸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1),而各含药血清组差异不显著。结论金欣口服液有效单体白藜芦醇对RSV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可能是金欣口服液抗RSV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欣口服液 白藜芦醇 呼吸道合胞病毒 rna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RNA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扬 廖昊 +8 位作者 邓中平 卞丹丹 任艳 蒋莹莹 刘霜 陈煜 鲁凤民 段钟平 郑素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35-1040,共6页
目的评价S(Shengxiang)公司、X(Xinbo)公司两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定量检测HBV RNA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从2007年7月—2008年8月组建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前瞻性随访患者队列中,选取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2... 目的评价S(Shengxiang)公司、X(Xinbo)公司两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定量检测HBV RNA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从2007年7月—2008年8月组建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前瞻性随访患者队列中,选取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20例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未转换患者20例,采用S公司和X公司两种real-time PCR定量检测方法,回顾性检测基线、12周、24周及48周血清样本HBV RNA。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法评价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S试剂检测132份血清样本,X试剂检测154份血清样本,两种试剂对送检样本中HBV RNA检出率均为100%。两种试剂共同检测血清样本131份,在基线、随访12周、24周及48周分别检测34、29、35及33份血清,X试剂检测HBV RNA定量数据分别为(5.75±1.64、5.43±1.73、5.13±1.54、4.76±1.55)log_(10)拷贝/mL,均高于S试剂(4.80±1.48、4.52±1.53、4.10±1.50、3.92±1.43)log_(10)拷贝/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48、t=5.341、Z=-5.086、Z=-4.762,P值均<0.001)。两种方法相关性分析中,r及ICC值分别为0.915(95%CI:0.836~0.957)与0.771(95%CI:-0.021~0.931)、0.849(95%CI:0.701~0.927)与0.733(95%CI:0.138~0.902)、0.951(95%CI:0.905~0.975)与0.776(95%CI:-0.058~0.942)、0.933(95%CI:0.867~0.967)与0.804(95%CI:-0.014~0.944)(P值均<0.05)。Bland-Altman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中96.18%(126/131)的样本差异位于平均差±1.96标准差之间。结论X试剂的HBV RNA定量结果高于S试剂定量结果,但两种real-time PCR定量检测HBeAg血清学转换和未转换CHB患者HBV RNA结果的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rna 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表达T7RNA聚合酶IBRS-2细胞系的建立以及利用该细胞系对SVDV的体内拯救 被引量:7
14
作者 郑海学 田宏 +4 位作者 靳野 吴锦艳 尚佑军 刘湘涛 谢庆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9-456,共8页
利用PCR从!溶原性细菌DE3中扩增出T7RNA聚合酶基因,定向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T7BABEpuro.把该重组质粒与pVSV-G共感染GP2-293包装细胞系,形成假型病毒.通过polybrene介导假型病毒感染IBRS-2细胞,利用嘌呤霉... 利用PCR从!溶原性细菌DE3中扩增出T7RNA聚合酶基因,定向克隆进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T7BABEpuro.把该重组质粒与pVSV-G共感染GP2-293包装细胞系,形成假型病毒.通过polybrene介导假型病毒感染IBRS-2细胞,利用嘌呤霉素进行传代筛选,形成细胞系IBRST7.对不同代次的IBRST7细胞基因组进行PCR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T7RNA聚合酶基因在细胞传代过程中能稳定存在,并能表达目的蛋白的mRNA.为了鉴定T7RNA聚合酶在IBRST7细胞内是否具有转录活性,扩增口蹄疫病毒(FMDV)的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片段和EGFP基因,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c(+)中,构建了T7启动子控制下转录的具有非帽依赖性表达的重组质粒pIERS-EGFP-ET,把该质粒转染IBRST7细胞,能够在紫外显微镜下观察到绿色荧光,说明EGFP得到了表达,表明IBRST7细胞系内的T7RNA聚合酶具有转录活性.然后,利用该细胞系成功拯救出具有感染性的猪水泡病病毒(SVDV),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鉴定.该细胞系的建立为利用T7RNA聚合酶转录系统体内高效拯救病毒提供了基础.该拯救病毒的策略使RNA拯救简化为一步快速的拯救方法,为进一步探索SVDV病毒致病的分子机制及研制新型SVD疫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rna聚合 IBRST7细胞系 假型病毒 SVDV 病毒拯救 逆转录病毒载体 感染性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的分离与纯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曲章义 赵育莹 +2 位作者 崔洪波 石浜明 谷鸿喜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流感病毒 rna聚合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T7 RNA聚合酶为基础的病毒拯救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郑海学 常艳艳 +2 位作者 靳野 刘湘涛 谢庆阁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1期62-65,共4页
文章界定了与病毒拯救相关的一些概念,对T7RNA聚合酶(RNAP)为基础的病毒拯救系统研究进行概述。介绍了体外拯救方法及其缺点,并以最常用的痘病毒载体表达T7RNAP为基础的体内拯救方法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对病毒拯救的研究进展及缺点,进一... 文章界定了与病毒拯救相关的一些概念,对T7RNA聚合酶(RNAP)为基础的病毒拯救系统研究进行概述。介绍了体外拯救方法及其缺点,并以最常用的痘病毒载体表达T7RNAP为基础的体内拯救方法为例,介绍了该方法对病毒拯救的研究进展及缺点,进一步介绍了无痘病毒表达T7RNAP细胞系的RNA病毒拯救体系的建立和研究,为病毒拯救,特别是以T7RNAP为基础的病毒拯救试验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 rna聚合 病毒拯救 感染性克隆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RNA聚合酶编码区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芮伟 张其鹏 +4 位作者 石磊 卢铭 景霞 国强华 尚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5期137-138,共2页
关键词 SARS 冠状病毒 rna 聚合编码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RNA聚合酶亚单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卉 闫华 +2 位作者 侯征 于茜 罗晓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1,共5页
细菌的转录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分子共同调控的复杂过程,其中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是催化转录合成RNA的重要酶。作为RNAP中一个独立的亚单位,σ因子(sigma factor)在转录起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σ因子参... 细菌的转录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分子共同调控的复杂过程,其中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是催化转录合成RNA的重要酶。作为RNAP中一个独立的亚单位,σ因子(sigma factor)在转录起始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σ因子参与了转录起始的各个过程,包括启动子的定位、启动子的解链、起始RNA合成、脱离启动子等过程。由于其在细菌转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σ因子正在成为抗菌药物研究的新靶点。本文对σ因子的结构、分类、功能以及以它为中心的调控网络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聚合 Σ因子 转录起始 抗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耐利福定与细菌RNA聚合酶变异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显志 张欣凤 +1 位作者 蒋天蓉 王浴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11-314,共4页
选用结核杆菌H37Rv,于体外诱导筛选获得耐利福定(1250μg/ml)菌株,检测了利福定抗结核杆菌活性及其与6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交叉耐药性;以3H-尿苷进行掺入实验,发现利福定明显抑制3H-尿苷掺入敏感菌,而对掺入耐药菌则无抑制;提取及分析... 选用结核杆菌H37Rv,于体外诱导筛选获得耐利福定(1250μg/ml)菌株,检测了利福定抗结核杆菌活性及其与6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交叉耐药性;以3H-尿苷进行掺入实验,发现利福定明显抑制3H-尿苷掺入敏感菌,而对掺入耐药菌则无抑制;提取及分析结核杆菌RNA聚合酶,发现敏感菌酶活性受利福定明显抑制,耐药菌酶活性则未见抑制。结果提示:结核杆菌耐利福定与耐药菌RNA聚合酶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定 结核杆菌 rna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7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大鼠肝tRNA^(Ile)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璐 钟雄霖 +1 位作者 彭朝晖 徐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8-82,共5页
采用PCR技术从rec M1 3mp1 8中扩增出 1 2 0bp的大鼠肝tRNAIle合成基因片段 ,经限制性内切酶BstNⅠ酶切后作为模板 ,利用T7RNA聚合酶在体外无细胞体系转录由T7启动子带动的大鼠肝tRNAIle基因 ,生成不含修饰碱基的tRNAIle,并对体外转录... 采用PCR技术从rec M1 3mp1 8中扩增出 1 2 0bp的大鼠肝tRNAIle合成基因片段 ,经限制性内切酶BstNⅠ酶切后作为模板 ,利用T7RNA聚合酶在体外无细胞体系转录由T7启动子带动的大鼠肝tRNAIle基因 ,生成不含修饰碱基的tRNAIle,并对体外转录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回收的tRNA产量可达DNA模板量的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na T7 rna聚合 体外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