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蛋白质复合物和功能模块预测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锦雄 钟诚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1-240,共20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模块化结构通常对应于蛋白质复合物或者蛋白质功能模块。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预测蛋白质复合物和功能模块不仅有助于理解生命有机体的细胞生物过程,而且可为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以及合理的药物开发提...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模块化结构通常对应于蛋白质复合物或者蛋白质功能模块。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预测蛋白质复合物和功能模块不仅有助于理解生命有机体的细胞生物过程,而且可为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以及合理的药物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本文通过回顾近二十年来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蛋白质复合物和功能模块预测算法研究的发展历程,按照静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SPIN)和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DPIN)两个方向分别梳理预测算法所涉及的方法和技术,同时归纳常用的数据集并分析所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蛋白质复合物 功能模块 预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5
2
作者 冀俊忠 刘志军 +1 位作者 刘红欣 刘椿年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77-593,共17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是生命活动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物分子关系网络,利用计算方法从PPI网络中检测功能模块是目前生物信息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功能模块检测过程的基本流程,说明了预... 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是生命活动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生物分子关系网络,利用计算方法从PPI网络中检测功能模块是目前生物信息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首先总结了功能模块检测过程的基本流程,说明了预处理和后处理的作用;其次,提出了一种模块检测方法的分类体系,并对其中一些代表性的检测算法进行了阐述;再次,给出了模块检测常用的数据库、评价指标和相关软件工具,并通过实验对代表性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最后,通过对该领域挑战性问题的分析预测了模块检测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功能模块检测 检测流程 分类体系 性能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化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中扬 李栋 +1 位作者 朱云平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4,共12页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可利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开始出现.这些数据为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模体、模块直到整个网络五个层次,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化研...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实验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可利用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开始出现.这些数据为进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模体、模块直到整个网络五个层次,综述了近年来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化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侧重于探讨蛋白质相互作用、模体、模块直到整个网络对蛋白质进化的约束作用,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不同于随机网络特性的起源和进化等问题.总结了前人工作给学术界的启示,探讨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进化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加权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赛 熊慧军 +2 位作者 赵碧海 李学勇 王晶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93-1900,共8页
一个蛋白质可能在不同条件或不同时刻与不同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这称为蛋白质的动态特性.蛋白质在分子处理的不同阶段参与到不同的模块,与其他的蛋白质共同完成某项功能.因此,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蛋白质功能预测的准确... 一个蛋白质可能在不同条件或不同时刻与不同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这称为蛋白质的动态特性.蛋白质在分子处理的不同阶段参与到不同的模块,与其他的蛋白质共同完成某项功能.因此,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蛋白质功能预测的准确率.结合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和时间序列基因表达数据,构建动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为降低PPI网络中假阴性对功能预测产生的负面影响,结合结构域信息和复合物信息,预测和产生新的相互作用,并对相互作用加权.基于构建的动态加权网络,提出一种功能预测方法 D-PIN(Dynamic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基于三个不同的酵母相互作用网络实验结果表明,D-PIN方法的综合性能比现有方法提高了14%以上.结果验证了构建的动态加权蛋白质相互网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加权网络 功能预测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蜂群信息流聚类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雷秀娟 田建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4-145,共12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聚类算法研究是充分理解分子的结构、功能及识别蛋白质的功能模块的重要方法.很多传统聚类算法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聚类效果不佳.功能流模拟算法是一种新型聚类算法,但该算法没有考虑到距离的作用效果并且需要...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聚类算法研究是充分理解分子的结构、功能及识别蛋白质的功能模块的重要方法.很多传统聚类算法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聚类效果不佳.功能流模拟算法是一种新型聚类算法,但该算法没有考虑到距离的作用效果并且需要人为地设置合并阈值,带有主观性.文中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蜂群优化机理的信息流聚类模型与算法.该方法中,数据预处理采用结点网络综合特征值的排序来初始化聚类中心,将蜂群算法的蜜源位置对应于其聚类中心,蜜源的收益度大小对应于模块间的相似度,采蜜蜂结点的所有邻接点按照结点网络综合特征值的降序排列,作为侦察蜂的搜索邻域.采用正确率、查全率等指标对聚类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并对算法的一些关键参数进行仿真、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算法不仅克服了原功能流模拟算法的缺点,且其正确率和查全率的几何平均值最高,能够有效地识别蛋白质功能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流 蜂群算法 聚类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高山草甸植物-传粉昆虫相互作用网络可视化及格局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郭彦林 孟庆繁 高文韬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147,共7页
传粉昆虫在显花植物起源和演化的早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东等,1998),对现存有花植物的生存、繁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显花植物中,大约有85%的物种属于虫媒传粉,利用传粉昆虫可显著地提高作物的产量。花通过提供花粉、花蜜等酬报以... 传粉昆虫在显花植物起源和演化的早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任东等,1998),对现存有花植物的生存、繁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显花植物中,大约有85%的物种属于虫媒传粉,利用传粉昆虫可显著地提高作物的产量。花通过提供花粉、花蜜等酬报以及休息、狩猎、觅偶交配和取暖的场所吸引访花昆虫访花,而昆虫在访花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携带了花粉,触动了柱头,对所访的花产生授粉作用(钦俊德,1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花植物 传粉昆虫 相互作用网络 结构格局 物种度 Pajek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短路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拓扑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敏 陈建二 王建新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4,共6页
为了进行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分析,应用最短路径技术对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DIP)中包括酵母在内的7个物种的8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了研究,包括对网络直径、特征路径长度、连通效率、顶点介数与顶点度的相关性以及高介数边... 为了进行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分析,应用最短路径技术对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库(DIP)中包括酵母在内的7个物种的8个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了研究,包括对网络直径、特征路径长度、连通效率、顶点介数与顶点度的相关性以及高介数边和长间隔边在网络连通中的作用的研究。分析发现,这些网络对随机移除一定数量的蛋白质顶点(或边)具有很好的健壮性,但对高介数顶点(或边)的确定性移除却相当脆弱,而且按顺序移除2%高介数顶点所引起的网络连通效率下降明显大于随机移除10%顶点所引起的网络连通效率变化;所研究的7个物种的网络都存在不同比例的边缺失替代路径,绝大多数网络在移除一定比例的长间隔边后网络连通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最短路径 特征路径长度 介数 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聚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模块探测 被引量:3
8
作者 梅娟 何胜 李炜疆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5-100,共6页
作者采用了基于模块性的图聚类算法来探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集团,在具有2 617个节点11855个相互作用的酵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探测出177个集团,同时采用慕尼黑信息中心(Munich Information Center,MIPS)的层次功能注释对其进行... 作者采用了基于模块性的图聚类算法来探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集团,在具有2 617个节点11855个相互作用的酵母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探测出177个集团,同时采用慕尼黑信息中心(Munich Information Center,MIPS)的层次功能注释对其进行了注释,并且验证得到的集团的确是内部连接紧密的子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模块性 聚类 功能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演化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骆嘉伟 梁成 +1 位作者 宋丹 李光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6-820,829,共6页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演化机制及模型对于理解生物系统的进化及组织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多种依赖不同演化机制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演化模型,这些模型有针对性地体现了真实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出现的某... 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演化机制及模型对于理解生物系统的进化及组织形成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到目前为止,已经出现了多种依赖不同演化机制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演化模型,这些模型有针对性地体现了真实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出现的某些拓扑特征,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对典型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演化模型进行研究,从模型的构建机理、演化模型及真实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总结了各个模型的特点。最后,对蛋白质网络演化模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为深入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演化模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演化模型 拓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几种聚类方法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正华 董蕴源 王勇献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6,共6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是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聚类问题,介绍了几种代表性的聚类分析方法,初步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点,指出了当前研究工作的困难与挑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谱聚类 信息流模拟聚类 整体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联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诱导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平秀 胡济安 孟祥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系统地认识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联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小鼠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NIA和公共基因芯片数据GES16749,构建并分析了RANKL联合M-CSF诱导小鼠... 目的系统地认识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联合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诱导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小鼠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NIA和公共基因芯片数据GES16749,构建并分析了RANKL联合M-CSF诱导小鼠单核细胞系RAW264.7分化成熟过程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在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BR1)、劳氏肉瘤原癌基因(SRC)、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MYC)和整合素β3(ITGB3)能够和多种蛋白质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是信号在网络中传导的重要承载分子。结论TGFBR1、SRC、MYC和ITGB3可能是RANKL联合M-CSF诱导破骨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关键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破骨细胞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蛋白-蛋白相互 作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DDoS攻击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康松林 詹煜 +1 位作者 樊晓平 施荣华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83-1290,共8页
DDo S攻击一直严重威胁着网络的安全,针对DDo S攻击的检测与防御是网络安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功能预测特点,设计了一个DDo S攻击检测及追踪方案.该方案在分时统计的基础上创建RTCT值,并在服务器端根据不... DDo S攻击一直严重威胁着网络的安全,针对DDo S攻击的检测与防御是网络安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利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功能预测特点,设计了一个DDo S攻击检测及追踪方案.该方案在分时统计的基础上创建RTCT值,并在服务器端根据不同的RTCT值来生成不同的个体,利用特征熵值构建个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与目标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比来检测是否有攻击发生;当有攻击发生的时候,分解RTCT值并锁定攻击源.该方案对DDo S攻击的检测较为敏感,在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中能够准确的检测出DDo S攻击并锁定攻击源,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了该机制是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OS攻击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RTCT值 分时统计 特征熵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RAQ联用串联质谱鉴定食管鳞状细胞癌差异表达蛋白质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云岗 张天 +9 位作者 谷娟 王广超 向慧妮 刘瑞敏 晁玮霞 贾彩云 韩大正 杨文义 马远方 齐义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92,共8页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结果不仅具有重复性差和覆盖率低等缺陷,并且针对数十至百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子的分析非常具有挑战性,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N)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 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结果不仅具有重复性差和覆盖率低等缺陷,并且针对数十至百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分子的分析非常具有挑战性,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N)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使各种组学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本研究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 TRAQ)联用串联质谱技术鉴定了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244个(ESCC中,升高和降低的蛋白质分别为119个和125个),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与肿瘤十大特征相关的17个GO条目;以该17个条目包含的117个蛋白质为种子蛋白搜索STRING(http://www.string-db.org)数据库,构建包含96个存在相互作用的PPIN和21个离散蛋白质。用Cyto Hubba算法确定34个中心节点蛋白质和36个瓶颈蛋白质,非重复49个中心节点和/或瓶颈蛋白质中含7个目前已报道的癌基因表达蛋白(PPP2R1A、CTNNB1、ENO1、EZR、TPM4、COL1A1、TPM3),确定与该7个癌蛋白直接相互作用的4个蛋白质(FN1、ITGB1、TAGLN和YWHAZ)可能为参与食管癌变的关键蛋白质,并应用Western印迹实验验证了FN1、ITGB1、TAGLN和YWHAZ等4个关键蛋白质在ESCC中具有显著的表达差异,表明PPIN分析是确定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分子的有效途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中心节点蛋白质 瓶颈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的图聚类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敏 武学鸿 +1 位作者 王建新 潘毅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36,共13页
随着可获得的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迅速增长,从系统水平上对细胞机制的基本组件和结构的理解成为了一种可能。如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通过分析此类复杂的相互作用数据来反映细胞组织、进程以及功能的规律。基于图理论的聚类... 随着可获得的大规模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迅速增长,从系统水平上对细胞机制的基本组件和结构的理解成为了一种可能。如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通过分析此类复杂的相互作用数据来反映细胞组织、进程以及功能的规律。基于图理论的聚类方法是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的有效手段。本文将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网络)的图模型、聚类算法、评估方法及应用几个方面描述PPI网络聚类分析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讨论该方向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图聚类方法 蛋白质复合物 蛋白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秀丽线虫和大肠杆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近似二分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蕴源 王正华 王勇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01-706,共6页
在深入分析啤酒酵母、秀丽线虫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近似二分模式的挖掘,改进已有模型并提出了二分系数这一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所提出的模型比先前的模型效果略好,可以有效地... 在深入分析啤酒酵母、秀丽线虫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近似二分模式的挖掘,改进已有模型并提出了二分系数这一评价标准.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所提出的模型比先前的模型效果略好,可以有效地挖掘出PPI网络中的近似二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近似二分模式 蛋白质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聚类算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冲 雷秀娟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67-357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特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聚类模型与算法以期提高其辨识准确率。在该算法中将聚类中心作为抗原,将邻接的节点作为抗体,通过计算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亲和度,将其作为记忆细胞把节点划分到聚类中;然后选择优秀...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特性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聚类模型与算法以期提高其辨识准确率。在该算法中将聚类中心作为抗原,将邻接的节点作为抗体,通过计算抗体与抗原之间的亲和度,将其作为记忆细胞把节点划分到聚类中;然后选择优秀抗体作为疫苗,尝试将疫苗注入聚类模块并进行更新,通过与注射前的模块适应度进行比较,不断更新记忆细胞。对PPI数据集上的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功能流算法(FLOW)相比,所提方法的正确率和查全率的几何平均值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免疫系统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聚类 记忆细胞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发育谱法研究牛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17
作者 沈庆航 徐加豹 +1 位作者 江明锋 钟金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7,共10页
旨在对牛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研究,除了为牛的后基因组学提供研究基础外,其研究成果还可运用到牛的生产实践中。本研究通过系统发育谱法,利用线虫、酵母和人的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对牛的蛋白相互作用进行预测。结果,得到了一个包含2 95... 旨在对牛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进行研究,除了为牛的后基因组学提供研究基础外,其研究成果还可运用到牛的生产实践中。本研究通过系统发育谱法,利用线虫、酵母和人的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对牛的蛋白相互作用进行预测。结果,得到了一个包含2 953个蛋白、3 034对相互作用关系的牛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该网络具有scale-free属性,同时对预测出的ENSBTAP00000011562等23个未知功能蛋白进行了诠释。通过结合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蛋白的已知功能信息对脂代谢相关蛋白的局部网络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了脂代谢相关机理,为改进牛奶质量和提高牛奶产量提供了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网络 功能预测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的聚类方法
18
作者 彭利红 廖波 刘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32-133,164,共3页
依据人类AD(Alzheimer's Disease)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基于算术平均最小值——AAMV(Arithmetic Average Minimum Value)的K-means聚类方法对蛋白质进行聚类并预测4个孤立蛋白质的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结果与用Maryland... 依据人类AD(Alzheimer's Disease)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利用基于算术平均最小值——AAMV(Arithmetic Average Minimum Value)的K-means聚类方法对蛋白质进行聚类并预测4个孤立蛋白质的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所得结果与用Maryland Bridge法及Korbel法所得结果非常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算术平均最小值 K-means聚类方法 准则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指导下青黄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探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存 刘丽娟 +5 位作者 周超 庄静 孙月 王璐 朱帅 孙长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29-1633,I0012,I0013,共7页
目的:通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分析与体外实验验证两部分,探讨青黄散治疗CML的有效分子学机制。方法:筛选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得CML相关基因,STRING用于... 目的:通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分析与体外实验验证两部分,探讨青黄散治疗CML的有效分子学机制。方法:筛选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得CML相关基因,STRING用于进一步文本挖掘并构建CML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互作数据读入Cytoscape后,插件Centi Sca Pe和Cluster Viz用于实现拓扑和聚类分析,DAVID数据库富集关键通路信息。然后针对关键基因c-myc设计体外实验,制备青黄散含药血清,MTT法检测阴性对照组(无药血清)与实验组(5%、10%和20%青黄散含药血清)在24、48、72 h对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法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构建了由416个节点(蛋白质)和2792条边(相互作用)组成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得出关键基因c-myc。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有效的抑制K562细胞增殖,且青黄散含药血清能有效抑制c-myc的表达,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L是一个受多基因调控、多信号通路传导的复杂疾病,c-myc很可能是关键节点,而青黄散对K56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机制之一是降低c-myc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黄散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C-MY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烟花算法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行行 冀俊忠 杨翠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6,共10页
针对群智能聚类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问题上运行时间长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烟花算法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方法(Fireworks Algorithm for Functional Module Detection i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 针对群智能聚类方法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问题上运行时间长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烟花算法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功能模块检测方法(Fireworks Algorithm for Functional Module Detection i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简称FWA-FMD).首先结合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和基因本体的功能注释信息,基于标签传播思想将每个烟花个体初始化为一种候选的功能模块划分.其次在每一代进化过程中,利用具有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自调整能力的爆炸操作对每个烟花个体进行优化,并同时采用精英保留和轮盘赌策略选择下一代烟花个体.最后通过将最优烟花个体中标签相同的节点划分到同一功能模块,以得到最终的功能模块检测结果.在酵母菌和人类两个物种的4个公共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数据集上的功能模块检测结果,分别用两种标准功能模块数据集作为基准来评价的实验表明:FWA-FMD算法不但求解时间少于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和细菌觅食算法,而且在多项评价指标上与一些代表性算法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更好地识别功能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 功能模块检测 烟花算法 标签传播 爆炸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