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及主要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秀启 尹国红 +2 位作者 郝浩浩 贾宝华 牛小沛 《甘肃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65-71,共7页
从硒对植物的作用、植物对硒的吸收利用、硒肥的应用效果、主要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 吸收 作物硒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山病高发区土壤-农作物硒元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赵君 张哲寰 +2 位作者 穆华一 王鑫 梁帅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0-258,共9页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传统认为克山病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硒或重金属超标有关。借助东北黑土地调查,笔者在克山县全县开展了土地质量调查,结果表明克山县地区土壤硒含量适量,且克山病高发区存在富硒土壤和富硒农作物,与传统...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传统认为克山病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硒或重金属超标有关。借助东北黑土地调查,笔者在克山县全县开展了土地质量调查,结果表明克山县地区土壤硒含量适量,且克山病高发区存在富硒土壤和富硒农作物,与传统认为克山病区土壤缺硒的认识相悖,此研究为克山病机理研究提供新素材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山病 高发区 土壤异常带 作物 新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农作物系统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熊佳毅 周卫军 +4 位作者 周雨舟 徐章倩 宁驰 欧阳凯 刘沛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1期43-52,共10页
为探明硒(Se)在土壤—农作物(水稻、玉米)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集并测定了1429组水田—水稻、1536组旱地—玉米样本,结合反距离权重插值、冷热点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硒... 为探明硒(Se)在土壤—农作物(水稻、玉米)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集并测定了1429组水田—水稻、1536组旱地—玉米样本,结合反距离权重插值、冷热点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硒的分布与富集特征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解析了成土母质、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有机质含量(SOM),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pH]、必需微量元素[铜(Cu)、锌(Zn)]、气候因素[海拔(ASL)、坡度(SLP)、年降水量(PRCP)与平均气温(TEMP)]与土壤硒、作物硒及作物富集因子(BCF)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田土壤平均硒含量0.66 mg/kg,富硒率80.13%;旱地土壤平均硒含量0.58 mg/kg,富硒率73.83%。(2)水田硒、旱地硒、稻米硒、玉米硒含量与水稻富集因子、玉米富集因子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46、0.31、0.38、0.17、0.13、0.07,空间自相关程度为中等,受空间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影响。(3)成土母质对土壤硒的空间变异有显著影响,成土母质对稻米硒含量的影响大于玉米硒含量,可能与作物的种类有关。(4)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表明,PRCP、ASL、TEMP与SOM是研究区土壤硒含量的主要预测因子;PRCP、TEMP与ASL是作物硒含量的主要预测因子;SOM、PRCP是水稻富集因子的主要预测因子,SOM、ASL、TEMP是玉米富集因子的主要预测因子。本研究为相关地区富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作物硒 生物富集因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农作物对汞污染危害的防治 被引量:3
4
作者 蒋崇菊 张颖 +2 位作者 梁英 尤铁学 董陆陆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1997年第3期133-134,共2页
本文通过对农作物喷施腐植酸复合硒肥生产富硒农作物,并用富硒粮饲喂大鼠,结果表明硒能有效地降低汞的蓄积,从而减轻汞污染的危害。
关键词 汞污染 危害 作物 污染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开阳地区富硒农作物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连国奇 仝双梅 秦趣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3期128-129,共2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对贵州开阳禾丰乡和冯三镇土壤和农作物的硒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农作物硒含量在0.007~0.71mg/kg,大部分达到了富硒、足硒等级,少部分为少硒、缺硒等级,农作物的含硒量与所种植土壤的含硒量、土壤中有效态硒...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对贵州开阳禾丰乡和冯三镇土壤和农作物的硒含量进行分析,发现农作物硒含量在0.007~0.71mg/kg,大部分达到了富硒、足硒等级,少部分为少硒、缺硒等级,农作物的含硒量与所种植土壤的含硒量、土壤中有效态硒、土壤pH密切相关,并对该区富硒作物的种植开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阳 作物 含量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盆地天然富硒作物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亚峰 马强 +4 位作者 姚振 沈骁 王帅 张富新 韩伟明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764-770,共7页
为查明青藏高原西宁盆地天然富硒作物的种类和特征,全面揭示碱性富硒土壤的潜在生态价值,科学探寻天然富硒土地利用方向,通过西宁盆地696件土壤和作物的协同调查,分析Se及Cu、Zn、Cd、Pb等14项指标,利用土壤环境调查、指标富集系数评价... 为查明青藏高原西宁盆地天然富硒作物的种类和特征,全面揭示碱性富硒土壤的潜在生态价值,科学探寻天然富硒土地利用方向,通过西宁盆地696件土壤和作物的协同调查,分析Se及Cu、Zn、Cd、Pb等14项指标,利用土壤环境调查、指标富集系数评价和作物富硒率统计等方法,开展天然富硒作物筛选。结果表明,西宁盆地富硒土壤呈碱性,肥力良好,环境清洁。依据地方标准,初步判定调查的17种作物中小麦、油菜籽、苦苣菜、芹菜、西蓝花、大蒜、苜蓿等7种作物达到了富硒水平。根据Se富集系数划分了强(牧草粮油类)、中(豆类)、弱(蔬菜水果类)3级聚Se作物,苜蓿、小麦和油菜籽属强富Se型作物。以小麦为代表,根据富硒率与根系土的线性相关关系推断,天然富硒小麦的富硒率要达到70%推荐值需在Se含量大于等于0.47 mg/kg的土壤中培育;根据不同元素富集系数间的相关关系推断,作物在富Se的同时,还有富含或含Cu、Zn、Sr等有益元素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富土壤 天然富作物 富集系数 西宁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在富硒农作物开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勉乔 姚新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7期47-49,共3页
介绍了基因工程在富硒作物开发应用的原理,总结了基因工程在我国富硒作物开发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基因工程 作物开发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果园富硒作物间作技术研究
8
作者 桑华建 吴正伟 +3 位作者 王淑花 李方政 王吉奎 张绪兵 《果农之友》 2004年第1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山区 果园间作 作物 花生 马铃薯 萝卜 肥水管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土壤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敏 徐生发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4期84-88,共5页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富硒资源评价项目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内土壤有效态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农作物调查结果,分析富硒土壤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硒含量范围在0.006~0.071 mg/kg,平均值为0.018 mg/kg;有效... 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富硒资源评价项目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区内土壤有效态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合农作物调查结果,分析富硒土壤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态硒含量范围在0.006~0.071 mg/kg,平均值为0.018 mg/kg;有效态硒占土壤总硒的比例为1.69%~11.49%;有效态硒含量与土壤硒全量、有机质含量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与土壤pH值呈弱负相关性。研究区内有发展富硒产业的潜力,其中不同农作物的富硒能力表现为油菜>茶叶>水稻。对比发现,当土壤硒含量>0.3 mg/kg时即可作为开发富硒农作物的潜力区,并通过调整土壤p H、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有效态硒含量,促进农作物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效态 作物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中市代表性农作物与土壤Se含量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玥琳 陈文德 胡冀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1-464,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与数据分析,对四川省巴中市各区县代表性作物及产地根系土壤Se元素含量和作物对Se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中地区平均硒含量为0.165μg/g,高于四川地区土壤平均值。巴中市各县区中土壤平均含硒量最高的... 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与数据分析,对四川省巴中市各区县代表性作物及产地根系土壤Se元素含量和作物对Se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中地区平均硒含量为0.165μg/g,高于四川地区土壤平均值。巴中市各县区中土壤平均含硒量最高的是通江县(0.018 9μg/g),最低的是南江县(0.007 2μg/g)。不同土壤类型硒含量大小顺序为黄棕壤>黄壤>紫色土。不同耕作程度土壤硒含量大小顺序为水耕>旱作>水旱。经检测,巴中富硒作物有木耳、茶叶、水稻。茶叶对硒的富集系数最大,为24.48%,其次是水稻,为14.31%,番茄富集系数最小,为0.24%。巴中市代表性作物中木耳、茶叶、水稻属于富硒作物,茶叶、水稻对硒富集能力最强,可在巴中富硒地区广泛种植以获得富硒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元素 土壤 作物 富集特征 巴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富硒土壤资源分布特征和来源解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冯辉 张学君 +1 位作者 张群 杜丽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3-704,共12页
北京是典型的硒缺乏地理分布区,但近些年研究成果表明局部地区土壤达到富硒水平,掌握该区富硒分布特征对于开展北京地区的富硒环境研究和开发利用富硒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1615km^2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 北京是典型的硒缺乏地理分布区,但近些年研究成果表明局部地区土壤达到富硒水平,掌握该区富硒分布特征对于开展北京地区的富硒环境研究和开发利用富硒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北京大清河流域生态涵养区1615km^2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原子荧光光谱(AFS)等方法测定了研究区1297件表层土壤、25组玉米及对应根系土壤和15件岩石中Se等地球化学指标;利用相关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GIS技术,研究土壤和农作物中硒含量特征、富硒成因来源以及土壤硒与碳铁磷等其他元素的关系,评价富硒土地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含量区间为0.055~0.465mg/kg,背景值为0.257mg/kg,呈现富硒特征,厘定出360.4km^2富硒土地资源。当地种植的玉米硒含量变化范围为0.028~0.70mg/kg,几何均值为0.20mg/kg,80%的玉米样本为富硒农产品,且土壤富硒与作物富硒空间分布一致,指示土壤硒是作物体内硒的重要供给来源。研究认为,地质背景和成土母质是研究区富硒土地资源分布的主控因素,河流相沉积的暗色岩系是重要的土壤硒来源。富硒土地整体环境质量清洁安全,仅3.23km^2(面积占比0.2%)土壤重金属(镉汞铅)含量超风险管控值,在土地开发过程中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岩石 作物 生态涵养区 分布特征 原子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对重金属拮抗作用与富硒产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包荣坤 朱发厅 +1 位作者 喻世晏 徐世文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第10期53-55,共3页
硒(Se)是人和动植物必需的有益微量营养元素,研究表明,硒对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外源施加硒至土壤或植物上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含硒量,降低重金属元素含量,从而保证动物和人体能摄取足够的硒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本文叙述了... 硒(Se)是人和动植物必需的有益微量营养元素,研究表明,硒对重金属元素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外源施加硒至土壤或植物上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含硒量,降低重金属元素含量,从而保证动物和人体能摄取足够的硒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本文叙述了硒对植物、动物重金属中毒的拮抗作用机制,以及富硒农作物、富硒动物产品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更好开展富硒产品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产品 作物 动物产品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山好水好粮油 好品牌好实力打造好信心
13
《黑龙江粮食》 2018年第6期19-19,共1页
双鸭山市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近年来,宝清县围绕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目标,积极开展富硒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和食用菌、中草药、瓜果、蔬菜、鸡蛋等试验研究及技术推广,共建设高标准富硒农作物... 双鸭山市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近年来,宝清县围绕打造"中国北方富硒食品之都"目标,积极开展富硒水稻、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和食用菌、中草药、瓜果、蔬菜、鸡蛋等试验研究及技术推广,共建设高标准富硒农作物种植基地100多个,总面积30万亩,其中水稻20万亩、大豆8万亩、玉米5500亩、小麦4500亩、杂粮等其他作物1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作物 粮油 信心 品牌 食品 中国北方 双鸭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