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光泽 韩曈曈 +2 位作者 孔维府 南松剑 陈晓峰 《农业工程》 2024年第12期37-44,共8页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趋向精准化、智能化,而作物生长模型是发展精准农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作物的生长过程数字化、精确化,分析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生长模型为研究分析重点,阐述了作...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趋向精准化、智能化,而作物生长模型是发展精准农业必不可少的工具,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作物的生长过程数字化、精确化,分析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生长模型为研究分析重点,阐述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应用现状,分析作物生长模型目前发展中的局限性,并对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使用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 6.1.6 Advanced,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作物生长模型进行研究。以生长模型为主要关键词进行初级分析,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关键词进行二级分析,分别分析发文机构、关键词,计算中心度。作物生长模型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方面运用广泛,但两方面研究分析的重点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精准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2
2
作者 蒙继华 王亚楠 +1 位作者 林圳鑫 方慧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27,共16页
作物生长模型由最初的作物生长发育模型发展到农业决策支持模型,在科学研究、农业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过程,并按照模型主要驱动因子,将作物生长模型分为土壤因子、光合作用... 作物生长模型由最初的作物生长发育模型发展到农业决策支持模型,在科学研究、农业管理、政策制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过程,并按照模型主要驱动因子,将作物生长模型分为土壤因子、光合作用因子和人为因子驱动3类并分别进行了归纳阐述;然后对典型的模型分别从模型模块、时空尺度、可模拟的作物类型等方面进行列表式对比;并对作物生长模型在气候变化评估、生产管理决策支持、资源管理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极端条件、复杂农业景观和模型复杂度等挑战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认为遥感数据同化和孪生农场是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长势监测 作物估产 驱动因子 遥感 孪生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的区域作物单产模拟 被引量:37
3
作者 任建强 陈仲新 +2 位作者 唐华俊 周清波 秦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57-264,共8页
利用外部数据同化作物生长模型提高区域作物单产模拟精度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以遥感反演的叶面积指数(LAI)作为结合点,以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典型县市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尺度利用全局优化的复合形混合演化(SCE-UA)算法进行了遥... 利用外部数据同化作物生长模型提高区域作物单产模拟精度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以遥感反演的叶面积指数(LAI)作为结合点,以黄淮海粮食主产区典型县市夏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区域尺度利用全局优化的复合形混合演化(SCE-UA)算法进行了遥感反演LAI信息同化EPIC(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ed climate)模型的夏玉米作物单产模拟研究,最后进行区域作物单产模拟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整合SCE-UA全局优化算法的EPIC模型通过同化遥感反演的LAI进行夏玉米单产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37%,RMSE为0.44t/hm2。同时,通过与实际调查数据对比可知,模型模拟的夏玉米播种日期、种植密度和纯氮施用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4.16d、1.0株/m2和40.64kg/hm2,模拟的夏玉米播种日期的绝对误差为3d,模拟的夏玉米种植密度和纯氮施用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7.78%和-10.60%。上述误差可满足大范围农作物单产模拟的要求,证明了利用SCE-UA全局优化算法的EPIC模型同化遥感反演LAI数据进行区域作物单产模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作物生长模型 估产 叶面积指数 数据同化 全局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作物产量差估测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纯枝 宇振荣 +2 位作者 辛景峰 Driessen P.M 刘云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4-89,共6页
传统的作物生长模型很难模拟大田的实际产量,因为大量的数据、复杂的数学运算以及误差传递限制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运用。目前为止实际产量仅能通过观测和实地调查获得。该文将NOAA-14AVHRR遥感获取的冠层温度信息引入作物生长模型,利... 传统的作物生长模型很难模拟大田的实际产量,因为大量的数据、复杂的数学运算以及误差传递限制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运用。目前为止实际产量仅能通过观测和实地调查获得。该文将NOAA-14AVHRR遥感获取的冠层温度信息引入作物生长模型,利用冠气温差计算作物水分胁迫系数,可以近似地估计区域作物实际生长速率和产量,进而建立了遥感-作物模拟复合模型PS-X,提出了估算区域作物实际产量的方法。PS-X模型可在不同层次模拟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在PS-1、PS-2、PS-X水平计算的分别是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水分限制下的生产力和实际产量。利用该模型,论文分别模拟了邯郸地区1998年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水分限制下的生产力和实际产量,并通过比较不同模拟水平下产量和农户调查产量进行区域产量差分析。结果表明:PS-1和PS-2水平之间的产量差主要由水分和土壤质地差异造成;PS-2与PS-X水平间的平均产量差异较大,占总产量差(PS-1与PS-X水平之差)的81.4%,主要由田间管理差异造成;对于平原地区,夏玉米产量估测精度可达90%以上;砂质土壤区估算冠层温度和水分胁迫系数比壤质、粘质土壤区要高,因此砂质土壤区模拟作物产量较低,这与PS-2计算结果、农户调查数据一致。研究证实,区域上应用遥感瞬时温度信息建立遥感-作物模拟复合模型进行估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温度 作物生长模型 产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的作物长势监测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峰 李存军 +3 位作者 董莹莹 王芊 王纪华 黄文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106,共6页
遥感观测和作物生长模型模拟是进行农作物长势监测的2种有效手段,并具有较好的互补性,构建二者的同化系统是目前农业遥感研究领域的热点。同化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集成,十分有必要将同化方法中的模型、算法、数据进行集成,构建基础作物模... 遥感观测和作物生长模型模拟是进行农作物长势监测的2种有效手段,并具有较好的互补性,构建二者的同化系统是目前农业遥感研究领域的热点。同化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集成,十分有必要将同化方法中的模型、算法、数据进行集成,构建基础作物模型同化系统平台,降低科学研究和应用的难度。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将同化系统构建所需的主要模型、算法、数据等进行有机结合和无缝集成,实现基于极快速模拟退火算法的遥感数据与CERES-Wheat作物生长模型的同化原型系统构建。此外,通过所开发的系统利用地面高光谱作为遥感数据,通过同化小麦叶面积指数对同化系统进行了检验和初步应用。同化LAI与实测结果较好的拟合度,表明所开发的同化系统基本可行,能为遥感技术与作物模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个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同化系统 高光谱数据 作物生长模型 极快速模拟退火算法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模型DSSAT3数据库组建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军 邵明安 +1 位作者 樊廷录 王立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0-126,共7页
介绍了 DSSAT3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组建了黄土高原地区 DSSAT3模型气象、土壤和作物品种参数数据库 ,包含了 2 8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资料数据、6 0种主要农耕土壤土种特性数据和 7种作物 1 3 6个品种的遗传特性数据 ,覆盖了黄土高原不同... 介绍了 DSSAT3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组建了黄土高原地区 DSSAT3模型气象、土壤和作物品种参数数据库 ,包含了 2 8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资料数据、6 0种主要农耕土壤土种特性数据和 7种作物 1 3 6个品种的遗传特性数据 ,覆盖了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类型区。还特别介绍了 CERES-小麦和 CERES-玉米模型品种遗传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取值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DSSAT3模型 数据库 作物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玉米生殖期冷害致灾因子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马玉平 王石立 李维京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42-1649,共8页
利用东北玉米生长模型(NEC_MaGM)结合历史冷害数据分析了东北玉米灌浆期低温和初霜冻的发生规律,探讨了两者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与实际冷害年份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灌浆期间较易出现15~16℃以下的急剧降温天气... 利用东北玉米生长模型(NEC_MaGM)结合历史冷害数据分析了东北玉米灌浆期低温和初霜冻的发生规律,探讨了两者对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与实际冷害年份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玉米灌浆期间较易出现15~16℃以下的急剧降温天气,对籽粒灌浆影响很大;出现在发育指数(DVS)为1.9之前且日平均温度连续5d低于16℃的低温将对玉米贮存器官干重(WSO)积累造成重大影响,其出现年份与实际冷害发生年份符合度较高,是发生大面积冷害的致灾因子之一;随着气候变暖,东北各地初霜冻日和新玉米品种的成熟期均在推迟,但初霜冻日的年际波动不断增大。模拟显示,初霜冻发生在玉米成熟前的频率也在增加,初霜冻对玉米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初霜冻对WSO积累影响严重的年份与历史上出现冷害的一些典型年份比较一致,也是重要的冷害致灾因子之一。灌浆期低温和初霜冻出现时间以及由此导致WSO的损失程度可以作为基于作物生长模型进行玉米冷害监测预测的重要指标。同时,作物生长模型可以成为研究农业气象灾害致灾因子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冷害 灌浆期低温 初霜冻 作物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夏玉米灌溉需求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毛振强 张银锁 宇振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19-426,共8页
用校正后的作物模拟模型 (PS12 3模型 )和河北曲周县 196 6~ 199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当地夏玉米的需水量和优化灌溉方案。结果表明 ,该地区玉米生长季灌溉需水量的年际变异高达 80 %以上。用模拟的蒸散量计算的 1999玉米... 用校正后的作物模拟模型 (PS12 3模型 )和河北曲周县 196 6~ 199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为依据 ,分析了当地夏玉米的需水量和优化灌溉方案。结果表明 ,该地区玉米生长季灌溉需水量的年际变异高达 80 %以上。用模拟的蒸散量计算的 1999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一般在 17~ 2 5 kg· hm- 2 · mm- 1 之间 ,雨养条件下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 ,可达 2 9kg· hm- 2 ·m m- 1 。在引入灌溉水利用效率 (IWUE)这一概念后 ,利用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分别探讨了经济上和生态上许可的玉米灌溉方案。根据对 34年历史资料的模拟灌溉试验结果 ,若仅从经济上许可的角度考虑 ,有 35 .5 %的年份适宜雨养 ,88.3%的年份只需 2次以下灌溉 ,82 .4 %的年份只需 10 0 mm以下的灌溉水 ;若从生态上许可的角度考虑 ,这些百分比分别为5 2 .9%、91.2 %和 97.1%。与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用水现状相比 ,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夏玉米 灌溉 水分利用效率 灌溉水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气象业务引入作物生长模型的前景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布春 刘文萍 +1 位作者 梅旭荣 李玉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15,共6页
国外作物生长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及其相关领域。我国作物生长模型的应用研究也日益成熟。目前,正从研究阶段向业务应用推广阶段转变。为了阐述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前景,以WOFOST模型为例,简要介绍了国外作物生长... 国外作物生长模型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及其相关领域。我国作物生长模型的应用研究也日益成熟。目前,正从研究阶段向业务应用推广阶段转变。为了阐述作物生长模型在农业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前景,以WOFOST模型为例,简要介绍了国外作物生长模型的核心模块、主要功能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气象业务可为开展作物生长模型应用提供的数据支持,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指出作物生长模型在拓展当前我国农业气象业务领域和提升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等方面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作物生长模型 WOFO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123作物生长模型的黑龙江海伦市玉米生产潜力计算 被引量:26
10
作者 吴绍洪 靳京 戴尔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3-97,共5页
在概括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PS123模型进行方法的改进,将PS123作物生长模型与常规方法相结合,计算黑龙江省海伦市玉米生产潜力,寻求一种更为客观、科学的生产潜力计算方法,也为PS123模型在东北地区不同作物中的应用奠... 在概括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PS123模型进行方法的改进,将PS123作物生长模型与常规方法相结合,计算黑龙江省海伦市玉米生产潜力,寻求一种更为客观、科学的生产潜力计算方法,也为PS123模型在东北地区不同作物中的应用奠定基础。选取海伦市1999~2001年数据进行计算,取平均值代表近年来该地区玉米生产潜力。结果显示修正的PS123模型科学、合理,计算简便;海伦市玉米的光合、光温、气候、气候-土壤生产潜力分别为54008、11998、9531、8006kg/hm2。与实际产量相比,光能、光温、气候资源利用率以及农业自然潜力利用率分别为10.7%、48.3%、60.9%、72.4%,海伦市玉米生产仍然有较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123作物生长模型 玉米生产潜力 海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IC农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志强 方伟华 +1 位作者 史培军 邓运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3-538,共6页
侵蚀-土地生产力影响评估模型(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EPIC)是美国农业部研制的水土资源管理和作物生产力评价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EPIC模型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农田、区域以及全球等不同尺度上的诸多领域... 侵蚀-土地生产力影响评估模型(erosion-productivity impact calculator,EPIC)是美国农业部研制的水土资源管理和作物生产力评价模型.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EPIC模型经过不断的发展完善,在农田、区域以及全球等不同尺度上的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了EPIC模型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模拟精度、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业旱灾风险研究等领域的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通过研究诸多作物限制因子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关系,已经很好地改善了EPIC模型的模拟精度,但突发性的环境变化对模拟精度的影响程度还不清楚;气象因子对作物影响的敏感性研究已较为完善,而气候的阶段性转折和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农业旱灾风险的研究主要是从灌溉制度上对农作物需水的数量和时间进行控制管理,运用EPIC模型从灾害系统的角度研究农业旱灾风险还比较少.根据EPIC模型应用研究的现状,以及国内进行EPIC模型研究的良好数据平台,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可能导致的气候渐变和突变的背景下,提出IPIC模型在以下研究方向有着重要的发展前景:1)气候极端事件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2)气候渐变对农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降尺度后的未来气候情景与EPIC模型的结合应用研究;4)恢复农业旱灾承灾体脆弱性曲线,减轻农业旱灾风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IC模型 作物生长模型 气候变化 农业旱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冬小麦作物生长模型对产量气候风险的评估 被引量:50
12
作者 孙宁 冯利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以北京地区冬小麦生产为例,介绍了两种作物生长模型——小麦生长模拟模型WheatSM和农业生产模拟系统(小麦模型)APSIM-Wheat在作物生产气候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在对WheatSM和APSIM-Wheat进行参数调试和验证的基础上,用北京地区1955~2... 以北京地区冬小麦生产为例,介绍了两种作物生长模型——小麦生长模拟模型WheatSM和农业生产模拟系统(小麦模型)APSIM-Wheat在作物生产气候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在对WheatSM和APSIM-Wheat进行参数调试和验证的基础上,用北京地区1955~2000年的历史时期气候资料,以日为时间步长,进行多年冬小麦生产的模拟,分析不同气候年型下冬小麦产量的风险。其中,利用WheatSM的模拟结果评估了北京地区热害对冬小麦产量造成的风险,结果表明,5月平均气温≥21℃时为灌浆期高温年型,热害造成的减产至少在13.1%以上;利用APSIM-Wheat的模拟结果评估了北京地区干旱造成的冬小麦产量风险,结果表明,当全生育期降水量<100mm,缺水量>169.40mm时,北京冬小麦全生育期严重干旱,冬小麦产量在4t·hm-2以下。以上研究结果符合生产实际,可为北京地区不同气候年型下冬小麦生产的动态决策和减轻灾害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作物生长模型 气候风险评估 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作物生长模型区域应用中升尺度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布春 王石立 马玉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9-91,共3页
系统研究总结了小区或田间尺度上开发的作物生长动力模拟模型应用于更大区域尺度和更高级系统水平时 ,易发生环境变量的时空变异、响应变量的空间归并以及由于空间平均、时间变异和现有模型未考虑的新特性及其新过程时所产生的偏差等升... 系统研究总结了小区或田间尺度上开发的作物生长动力模拟模型应用于更大区域尺度和更高级系统水平时 ,易发生环境变量的时空变异、响应变量的空间归并以及由于空间平均、时间变异和现有模型未考虑的新特性及其新过程时所产生的偏差等升尺度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 作物生长模型 区域应用 尺度 环境变量 时空变异 响应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作物生长模型的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评估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洪泉 苏志诚 屈艳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31-236,共6页
在阐述干旱灾害风险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评估的难点型———DNDC模型模拟作物逐日生长,得到最终的粮食产量。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不同气象条行估计,进而计算作物粮食因旱损失,实现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分析。... 在阐述干旱灾害风险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评估的难点型———DNDC模型模拟作物逐日生长,得到最终的粮食产量。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对不同气象条行估计,进而计算作物粮食因旱损失,实现农业干旱灾害风险动态分析。研究选择辽宁省为研代表,空间分析单元为县级行政区,利用15年的序列数据进行粮食因旱损失评估,模型模拟辽在15%左右。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西北部地区干旱灾害风险高于其他地区,这也与辽宁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灾害 风险 作物生长模型 农业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作物生长模型发展综述 被引量:97
15
作者 谢云 James R Kiniry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0-195,共6页
伴随着系统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从 6 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至今经历了从幼稚走向成熟 ,从经验走向机理 ,从理论走向实用的发展历程。目前正在逐渐成为土地资源评价、农作物生产管理决策。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生理过程 模拟 模型应用 模型优化 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设施园艺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伍德林 毛罕平 李萍萍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40,共5页
作物生长模型是温室生产智能化操作与管理软件的核心部分,对温室设施中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调控和发挥设施农业优质高效的生产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目前国内设施园艺作物生长模型和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生产应用进行了综述,认为近年来国... 作物生长模型是温室生产智能化操作与管理软件的核心部分,对温室设施中作物生长环境参数的调控和发挥设施农业优质高效的生产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对目前国内设施园艺作物生长模型和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生产应用进行了综述,认为近年来国内在温室栽培的黄瓜、番茄、甜瓜等作物的生长模型和应用上建立了一系列综合、完整的体系,在建模技术及算法上均有创新。但在模型的适应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而促进我国设施园艺作物生长模型的进一步研究和提高实用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作物生长模型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同化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必慧 于堃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9-13,共5页
卫星遥感技术能大面积、周期性地实时获取地表农作物信息,并且通过适当的反演方法能够定量地提供作物在区域尺度上的状况;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物理数学方法从机制上定量地描述作物生长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单点上对叶面积指数... 卫星遥感技术能大面积、周期性地实时获取地表农作物信息,并且通过适当的反演方法能够定量地提供作物在区域尺度上的状况;作物生长模型应用物理数学方法从机制上定量地描述作物生长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单点上对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产量等具有很好的模拟准确性。利用数据同化算法,将作物生长模型与遥感信息进行同化,已经成为当前农作物长势监测和产量预算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在简要回顾遥感数据和作物模型2种经典耦合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连续同化和顺序同化2种不同同化方式的研究进展,并对数据同化算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信息 作物生长模型 同化应用 数据同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型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申宿慧 贾仰文 +1 位作者 杨贵羽 秦昌波 《水电能源科学》 2008年第5期18-20,23,共4页
介绍了典型作物生长模型的特点及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该模型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开发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分布式水循环(水文)模型和作物生长模型的耦合研究有助于探索作物产量预报的新方法、提高作物模型预报准确率... 介绍了典型作物生长模型的特点及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该模型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开发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分布式水循环(水文)模型和作物生长模型的耦合研究有助于探索作物产量预报的新方法、提高作物模型预报准确率,为研究作物种植结构对水文系统的影响及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水文水资源 流域水循环 分布式水文模型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型ALMANAC的验证与应用初探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99-104,共6页
介绍了作物生长模型ALMANAC的结构和功能,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修订,验证了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该模型可用于本区作物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最后,指出了模型在探查资源生产潜力、优化作物栽培方案和研究环境变化对作... 介绍了作物生长模型ALMANAC的结构和功能,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修订,验证了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适用性,该模型可用于本区作物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最后,指出了模型在探查资源生产潜力、优化作物栽培方案和研究环境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ALMANAC 验证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FOST作物生长模型的冬小麦干旱影响评估技术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建平 赵艳霞 +2 位作者 王春乙 杨晓光 王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62-1769,共8页
为了反映作物与干旱的相互关系,人为再现干旱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选择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对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在区域上进行适应性进行分析、检验的基础上,然后利用区域作物模型实现干旱灾害对作物影响定量分析和... 为了反映作物与干旱的相互关系,人为再现干旱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选择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为研究对象,对作物生长模型WOFOST在区域上进行适应性进行分析、检验的基础上,然后利用区域作物模型实现干旱灾害对作物影响定量分析和动态评估。以减产率和气象条件作为灾害严重程度划分的标准,利用数值模拟试验,确定导致减产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量值,对研究区干旱灾害进行影响评估,包括典型灾害年份影响评估和年代际灾害影响评估,并给出了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冬小麦 干旱 评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