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厚壁筒柱面受双曲余弦分布压力、端面受常力之解及圆筒无限长时的极限 被引量:9
1
作者 单锐 刘助柏 刘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1526-1529,共4页
在三维空间中构建了一个既满足双调和方程又满足边界条件的新应力函数 ,对厚壁圆筒在柱面上受双曲余弦分布压力、端面受正压力总和为常力的情况 ,给出了解析解。避免了长期以来利用均布压力近似代替变力来求解轴对称问题所造成的误差。... 在三维空间中构建了一个既满足双调和方程又满足边界条件的新应力函数 ,对厚壁圆筒在柱面上受双曲余弦分布压力、端面受正压力总和为常力的情况 ,给出了解析解。避免了长期以来利用均布压力近似代替变力来求解轴对称问题所造成的误差。同时 ,给出了压力沿轴向不变时的极限 ,导出了厚壁圆筒著名的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曲余弦分布压力 新应力函数 双调和方程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强余弦分布的同轴型光纤位移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金远强 马惠萍 周岩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81,共3页
在分析了发射光纤出射端光强分布的几种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光强余弦分布的假设,并据此建立了单光纤对数学模型,设计出用于叶轮泵转轴径向跳动测量的同轴型光纤束位移传感器,建立了光纤束传感器调制函数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传感器的输... 在分析了发射光纤出射端光强分布的几种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光强余弦分布的假设,并据此建立了单光纤对数学模型,设计出用于叶轮泵转轴径向跳动测量的同轴型光纤束位移传感器,建立了光纤束传感器调制函数的数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对测试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动态测试,结果表明:在转轴转速保持5 000 r/m in时,5m in内其稳定性优于±10μm,满足设计要求。可见发射光纤出射端光强余弦分布假设与实际相符,对光强调制型光纤传感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光强 余弦分布 径向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CC矩形薄板面内半余弦分布压力下的屈曲 被引量:1
3
作者 谈梅兰 姜丽红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7-631,共5页
针对四边固支(all edges clamped,CCCC)的弹性矩形薄板在两对边半余弦分布压力下的面内应力分布以及屈曲问题,基于辛弹性力学的平面矩形域Hamilton体系下的实数型面内应力分布通解,依据必须满足的应力边界条件,借助符号运算软件Maple,... 针对四边固支(all edges clamped,CCCC)的弹性矩形薄板在两对边半余弦分布压力下的面内应力分布以及屈曲问题,基于辛弹性力学的平面矩形域Hamilton体系下的实数型面内应力分布通解,依据必须满足的应力边界条件,借助符号运算软件Maple,得到不同长宽比矩形薄板在半余弦分布压力下合理的面内应力分布。考虑到应力分布表达式的复杂性,运用Galerkin法,根据CCCC矩形薄板弯曲的位移边界条件,给出不同长宽比弹性矩形薄板在半余弦分布压力下的屈曲载荷系数。通过与已有文献结果的比较表明,文中求解方法更为有效和正确。基于所给出的结果,可望为解决矩形薄板在非线性分布载荷下的面内应力分布以及屈曲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 HAMILTON体系 辛弹性力学 余弦分布载荷 矩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导间隔余弦分布的光学相控阵研究
4
作者 郭亚平 赵江 李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2,共5页
为了提高稀疏光学相控阵的精度和效率,采用输出波导间隔成余弦分布的结构,基于绝缘体上硅平台设计出1×16光学相控阵;结合有效折射率法和2-D有限差分传播法进行了远场强度分布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边瓣抑制比从89.72%减小到41.46%,... 为了提高稀疏光学相控阵的精度和效率,采用输出波导间隔成余弦分布的结构,基于绝缘体上硅平台设计出1×16光学相控阵;结合有效折射率法和2-D有限差分传播法进行了远场强度分布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边瓣抑制比从89.72%减小到41.46%,主瓣半峰全宽从1.20°被压缩到0.81°;这种设计方法能够显著抑制栅瓣,进一步压缩主瓣。该研究在机器人避障、无人驾驶、目标探测等光束偏转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光学相控阵 余弦分布 远场强度分布 光束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分布余弦函数
5
作者 石金娥 江成顺 郑维行 《数学年刊(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5-578,共14页
设X是Banach空间;本文研究了X上定义的拟分布余弦函数:2G(φ)G(Ψ)=G(φ*Ψ)+G(φ(?)Ψ),(?)φ,Ψ∈D;在D上引入了一种新的运算“(?)”并研究了拟分布余弦函数、积分余弦算子函数和二阶抽象Cauchy问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分布余弦函数 积分余弦算子函数 生成元 巴拿赫代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弦振幅加权定向地震波束形成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健 姜弢 +2 位作者 徐学纯 葛利华 贾海青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29-1737,共9页
可控震源进行地震勘探时,可以利用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TSBBRA)来提高信噪比。如果背景噪声很强,需要增大TSBBRA方法控制参数N来提高信噪比,但伴随的问题是波束会变窄,当主波束不能覆盖整个接收排列时,会造成单炮记录上... 可控震源进行地震勘探时,可以利用基于接收阵列的时域地震波束形成方法(TSBBRA)来提高信噪比。如果背景噪声很强,需要增大TSBBRA方法控制参数N来提高信噪比,但伴随的问题是波束会变窄,当主波束不能覆盖整个接收排列时,会造成单炮记录上有效波束范围较窄,仍难以满足数据处理过程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接收阵列的余弦振幅加权定向地震波束形成方法(SDBCAD)。SDBCAD方法通过在接收端对各单炮记录进行余弦振幅加权,然后进行时域延时叠加形成定向地震波。论文合成了TSBBRA方法与SDBCAD方法下的地震数据,结果表明在TSBBRA方法的主波束无法覆盖整个观测系统时,合理利用SDBCAD方法可令地震波束展宽,更好覆盖接收排列。可见,SDBCAD方法在控制波束形态上具有适当展宽定向地震波束的能力,合理利用可改善数据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余弦振幅分布 定向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结合相似度优化的三维工程模型检索算法 被引量:4
7
作者 庄廷 张旭堂 侯珍秀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0-724,共5页
为提高三维模型的检索准确度,针对工程三角网格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点间距离和法向夹角余弦联合分布及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的检索算法。在模型表面构造若干随机点并计算各点之间的距离和法向夹角余弦,然后以距离和余弦为坐标轴建立距离... 为提高三维模型的检索准确度,针对工程三角网格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点间距离和法向夹角余弦联合分布及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的检索算法。在模型表面构造若干随机点并计算各点之间的距离和法向夹角余弦,然后以距离和余弦为坐标轴建立距离一余弦二维网格,统计各网格中的随机点数量,得到三维模型的距离-余弦联合形状分布矩阵,用分布矩阵之间的L_2距离表示模型之间的相似度。为了体现形状分布矩阵中各元素对模型相似度影响的差异性,采用一种基于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的方法对相似度计算过程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有效提高工程三角网格模型检索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模型检索 基于内容的检索 多特征联合 距离-余弦分布 相似度计算 二进制PSO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