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身认知:写作针对性指导的底层逻辑 被引量:2
1
作者 范玉华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1,共4页
中学生写作,往往存在内容含混雷同、思维空间逼仄、表现手法简单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仅仅从写作技巧上对学生加以指导,效果非常有限。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写作教学,可有效提升写作指导的针对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激... 中学生写作,往往存在内容含混雷同、思维空间逼仄、表现手法简单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仅仅从写作技巧上对学生加以指导,效果非常有限。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写作教学,可有效提升写作指导的针对性。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激活、凝视并反思生活体验,通过结构化方式加以整理,再辅之以针对性写作技巧指导,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内容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写作指导 感受体验 写作知识 写作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课程实施中体验学习的缺失与回归 被引量:4
2
作者 房静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3-45,共3页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校本课程片面聚焦应试、远离学生生活、活动体验贫乏、课程补位功能旁落等弊端,体验学习的优势日益凸显。回归体验学习的校本课程实施策略:开展课前调研,开发生本取向的生活化课程资源;创设...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当前校本课程片面聚焦应试、远离学生生活、活动体验贫乏、课程补位功能旁落等弊端,体验学习的优势日益凸显。回归体验学习的校本课程实施策略:开展课前调研,开发生本取向的生活化课程资源;创设多样化课程情境,提供多元化体验方式;突出“行走”特点,搭建深度体验平台;强化自评与互评,在多元反省中深化体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实施 体验学习 课程资源 课程情境 体验方式 体验平台 体验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评《ChatGPT:AI革命》 被引量:1
3
作者 崔颖贺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6-I0006,共1页
我国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此情况下,人工智能也成了教育界的常客,被教师广泛地应用于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中。现如今,在化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有效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优化整... 我国科技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此情况下,人工智能也成了教育界的常客,被教师广泛地应用于多样的教学活动教学环节中。现如今,在化学教育教学工作开展期间,有效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优化整体的教学模式,丰富课上的教学资源,带给学生更加新奇的体验和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资源 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化学教育教学 教学中的运用 体验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凝:一种凝神会心的人文空间规划设计方式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树声 陈旭(图/文) +2 位作者 王树声(图/文) 李小龙(图/文) 石璐(图/文)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1.何谓“端凝”中国城市人文规划实践,善于将空间经营措置与人心体验紧密结合,使得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下蕴藏一种人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不同的人文空间有着不同的体验行为。“端凝”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端凝”原指端正认真、注意力集中... 1.何谓“端凝”中国城市人文规划实践,善于将空间经营措置与人心体验紧密结合,使得城市人文空间秩序下蕴藏一种人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不同的人文空间有着不同的体验行为。“端凝”便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端凝”原指端正认真、注意力集中;古人将之应用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重在通过端正场所秩序而聚景凝神,以达到在人文空间中修身正心的目的。如“端凝以观物变”、“人钟山水之秀,必端凝爽哲”等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空间 城市人文 注意力集中 规划实践 体验感受 体验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文学语言的独创性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茂叶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74,共5页
文学语言具有独创性,因为:一,作家的创作是从自己的感受体验出发的,作家独特的感受体验促使他寻找独特的语言来表达;二,隐喻的使用是作家从自己的主观心理感受出发发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或关联性,因而隐喻创造出了新颖别致的... 文学语言具有独创性,因为:一,作家的创作是从自己的感受体验出发的,作家独特的感受体验促使他寻找独特的语言来表达;二,隐喻的使用是作家从自己的主观心理感受出发发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某种相似性或关联性,因而隐喻创造出了新颖别致的文学语言;三,美的规律使作家在传达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心理感觉时考虑独特的审美语言形式。这三个因素使作家对语言的运用成为一种创造,并最终使文学语言成为一种独创性的审美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语言 独创性 感受体验 隐喻 审美语言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鉴赏中的个人创造——兼议接受美学的得失 被引量:2
6
作者 庄锡华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94-99,共6页
一艺术鉴赏是艺术联系社会,参与社会合力的环节。艺术家的积极创造总是包含一定的社会目的的,艺术家从事创作不是为了藏之名山,而是为了传世,影响人的精神、改良人的精神,进而推动人的生活实践。因此,艺术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读者和观众... 一艺术鉴赏是艺术联系社会,参与社会合力的环节。艺术家的积极创造总是包含一定的社会目的的,艺术家从事创作不是为了藏之名山,而是为了传世,影响人的精神、改良人的精神,进而推动人的生活实践。因此,艺术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读者和观众的鉴赏,实现艺术对人的精神的掌握;因而一部作品拥有的读者、观众的数量便是检验衡量该作品价值的一个有说服力的标志。因而马克思主义美学对艺术鉴赏给予了非同寻常的重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用了相当的篇幅说明这个问题。在艺术鉴赏者队伍中,少数成员因优越的个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鉴赏 艺术世界 艺术作品 艺术价值 个体经验 鉴赏水平 艺术审美 艺术创造 审美取向 感受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校中艺术教育的发展
7
作者 黄志成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8-29,共2页
一、艺术教育的发展过程艺术教育作为美国学校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当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极力主张在民族发展中,学校应教诸如缝纫、编地毯、做家具等一些有用的技艺。然而,系统地在学校进行艺术教育起始... 一、艺术教育的发展过程艺术教育作为美国学校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初期。当时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极力主张在民族发展中,学校应教诸如缝纫、编地毯、做家具等一些有用的技艺。然而,系统地在学校进行艺术教育起始于19世纪初期美国东部的几个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 艺术教师 艺术课程 艺术教学 艺术训练 感受体验 绘画教学 温菲尔德 绘画风格 教育工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草科技点靓绿水青山
8
作者 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20年第17期10-15,共6页
炎炎夏日,野草繁茂,在贵州荔波,来自贵州大学林学院的调研团队正在开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模式的调研。他们走访了解茂兰景区设施条件、发展现状,了解当地村民对景区发展的看法及游客在景区的体验感受。这是由... 炎炎夏日,野草繁茂,在贵州荔波,来自贵州大学林学院的调研团队正在开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模式的调研。他们走访了解茂兰景区设施条件、发展现状,了解当地村民对景区发展的看法及游客在景区的体验感受。这是由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主办,主题为"科技装扮绿水青山,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旅游 森林康养 绿水青山 贵州荔波 贵州大学 景区 体验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师口语教学中的朗读问题
9
作者 李娟霞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4期106-108,共3页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所开设的教师口语课主要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培养学生口语教学的能力,朗读则是教师口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把...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所开设的教师口语课主要是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口语表达的技巧,培养学生口语教学的能力,朗读则是教师口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把文本中的无声文字变成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朗读训练对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 朗读训练 朗读者 书面语言 语言艺术 朗读水平 普通话学习 审美因素 停连 感受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式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大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4期104-105,共2页
艺术形式是人创造的.要揭示艺术形式的奥秘,不能不去研究创造艺术形式的主体和主体对艺术形式的运用.对形式感与艺术创作关系的研究,属于这种工作.形式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形式美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美感定势.它是特定的艺术传统的熏陶... 艺术形式是人创造的.要揭示艺术形式的奥秘,不能不去研究创造艺术形式的主体和主体对艺术形式的运用.对形式感与艺术创作关系的研究,属于这种工作.形式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形式美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美感定势.它是特定的艺术传统的熏陶以及一定的自然形式和社会生活现象在主体审美意识中的积淀.对于艺术家来说,对艺术形式审美规范的接受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感 艺术创作 艺术形式 艺术家 形式规范 美感定势 审美规范 自然形式 感受体验 规范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作中的“撞车”现象
11
《文艺理论研究》 1984年第2期135-136,共2页
近来,创作中出现了“撞车”现象,王蒙在《且说“撞车”》(《文汇报》84年1月18日)一文中,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作了具体分析: 我的处女作是《青春万岁》。我写此书时不断反复翻阅苏联小说《青年近卫军》《大学生》《一年级大学生》《三... 近来,创作中出现了“撞车”现象,王蒙在《且说“撞车”》(《文汇报》84年1月18日)一文中,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作了具体分析: 我的处女作是《青春万岁》。我写此书时不断反复翻阅苏联小说《青年近卫军》《大学生》《一年级大学生》《三个穿灰大衣的人》。特别是《青年近卫军》对我影响颇大。但我不担心“撞车”。关键在于,我要写的作品,确实是自己从大量的生活经验、生活感受中提炼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年级大学生 生活经验 具体分析 创作经验 生活感受 处女作 文汇报 青年 感受体验 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往方知来
12
作者 庆年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共1页
七十年前,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但是我是红旗下长大的一代,是与共和国一道成长的一代。在六十几年的岁月里,亲身感受和体验了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春风和煦与冰天雪地,也见证了狂飚突进与踯躅徘徊。回顾以往,半个多世纪中国教育... 七十年前,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但是我是红旗下长大的一代,是与共和国一道成长的一代。在六十几年的岁月里,亲身感受和体验了国家发展进程中的春风和煦与冰天雪地,也见证了狂飚突进与踯躅徘徊。回顾以往,半个多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百姓受教育机会的不断增加。上世纪50年代末,我所在的省会城市区一级开始试办幼儿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教育机会 新中国诞生 春风和煦 幼儿园 感受体验 省会城市 教育的发展 冰天雪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要懂得自我反思
13
作者 钟亚 《农家致富》 2023年第10期62-62,共1页
你会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吗?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经过实验调查显示,家长反思能力不仅关系到育儿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同时还影响亲子互动的质量以及儿童早期乃至一生的心理健康。家长反思能力指的是父母理解自己孩... 你会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吗?武汉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经过实验调查显示,家长反思能力不仅关系到育儿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同时还影响亲子互动的质量以及儿童早期乃至一生的心理健康。家长反思能力指的是父母理解自己孩子的能力,是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能够将其当作一个独立的,具有自己想法、感情和思想的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子互动 感受体验 自我反思 实验调查 反思能力 养育子女 心理健康 儿童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