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节术中体表定位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斌杰 张永奎 +3 位作者 乐涵波 陈志军 陈城 李武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76-979,共4页
背景与目的:关于肺结节手术的定位,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在CT引导下的术前定位。我们通过研究,探讨一种更简便、安全、可靠的肺结节定位法,为需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的肺结节患者提供精确的定位。方法:56例肺小结节患者通过术前CT上测量肺... 背景与目的:关于肺结节手术的定位,目前报道较多的是在CT引导下的术前定位。我们通过研究,探讨一种更简便、安全、可靠的肺结节定位法,为需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的肺结节患者提供精确的定位。方法:56例肺小结节患者通过术前CT上测量肺小结节在胸壁体表可以定位的位置,进而行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中麻醉成功摆置体位后,作好标记,消毒、铺巾后,于术前定位点用静脉套管针刺入,嘱麻醉师膨肺,用电凝烧灼套管针金属内芯外端,使肺表面留下电灼定位点,胸腔镜下根据电凝烧灼点,确定结节的位置。统计定位准确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统计该胸壁体表定位法肺小结节定位点与结节的距离,结果准确定位的成功率为94.6%。其中3例患者术中发现小结节与定位点出现较大偏差(大于1.5 cm),有2例出现穿刺点活动性出血(发生率为3.6%),无其他并发症。结论:术中即时的肺结节体表定位法,区别于其他术前定位方法(如Hook-wire),该方法可以避免患者长时间暴露在放射线的辐射中,并减少患者疼痛及心理负担,减少术前定位环节。术中即时操作,并可避免其他有创定位法的各种并发症。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精准的胸腔镜肺结节术前定位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体表定位 胸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单建林 姜恒 +1 位作者 孙天胜 时述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7-349,共3页
目的:建立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方法。方法:取成人尸体标本48具(96侧上肢标本),显露桡神经深支,在前臂中立位,分别测量桡神经深支发出点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及其与肱骨外上髁和Lister结... 目的:建立桡神经深支的体表定位方法。方法:取成人尸体标本48具(96侧上肢标本),显露桡神经深支,在前臂中立位,分别测量桡神经深支发出点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及其与肱骨外上髁和Lister结节连线的水平距离、桡骨茎突与肱桡关节线的距离,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桡神经深支自桡神经主干发出的位置在肱桡关节上方平均为(15.4±2.5)mm。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部位均位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的尺侧,与连线的水平距离平均为(6.1±2.1)mm,与肱桡关节线的平均距离为(61.3±17.6)mm。结论:桡骨小头正前方或略偏外侧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近端的定位标志,肱桡关节线下方约6cm,肱骨外上髁与桡骨Lister结节连线尺侧约0.6cm可作为桡神经深支远端的定位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深支 肱桡关节 体表定位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7棘突的体表定位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磊 周鑫 +4 位作者 祁冀 张少群 汪国友 扶世杰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C_7棘突体表触诊定位的准确性,探讨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500名(男性354名、女性146名),由3名骨科主治医师应用触诊法,对其进行C_7棘突的体表定位并用铝片标记,再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然后观察C_...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人C_7棘突体表触诊定位的准确性,探讨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500名(男性354名、女性146名),由3名骨科主治医师应用触诊法,对其进行C_7棘突的体表定位并用铝片标记,再拍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然后观察C_7棘突的体表触诊定位准确率。同时,通过X线、CT三维重建测量C_6、C_7、T_1棘突的长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8.8%(494名)的被检者能通过体表触诊准确定位C_7,1.2%(6名,均为男性)的被检者体表触诊定位于C_6。在X线中,C_6的棘突长度为(2.97±0.11)cm,C_7为(3.16±0.16)cm,T_1为(3.20±0.15)cm;在CT三维重建中,C_6的棘突长度为(2.98±0.12)cm,C_7为(3.18±0.17)cm,T_1为(3.50±0.16)cm。无论是X线还是CT三维重建,三个椎体棘突长度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所测得的C_6、C_7、T_1棘突长度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_7棘突的体表触诊定位方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临床可利用颈椎X线、CT等辅助方法确保其诊治的准确性、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C7 棘突 体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对颅内小病灶的简易体表定位 被引量:5
4
作者 韩丹 吴岩 +1 位作者 李劲宏 王国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颅内小病灶 CT 体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新生儿6F气囊导尿管置管体表定位点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芹 辛悦 +2 位作者 高学艳 谢红 黑明燕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3734-3735,共2页
[目的]探讨男性新生儿气囊导尿管适宜置入长度的体表定位点,避免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在某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男性新生儿31例,采用B超协助定位,探索体表定位点确定置入长度的准确性。[结果]以脐... [目的]探讨男性新生儿气囊导尿管适宜置入长度的体表定位点,避免尿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在某儿童专科医院住院治疗的男性新生儿31例,采用B超协助定位,探索体表定位点确定置入长度的准确性。[结果]以脐部下缘为体表定位点,可以较为准确地估算置入长度。[结论]初步探索男性新生儿导尿的体表定位点,并不断积累数据,以获得新生儿尿道长度的大样本数据,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男性 导尿 体表定位 气囊导尿管 置入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的体表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佘永华 康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为超声波检查门静脉或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门静脉的行程及其分叉位置的体表投影。结果:门静脉肝外段与身体的垂线呈约40°角;门静脉分叉位置在经右半胸宽中点的垂线与... 目的:为超声波检查门静脉或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例成人尸体标本上观测了门静脉的行程及其分叉位置的体表投影。结果:门静脉肝外段与身体的垂线呈约40°角;门静脉分叉位置在经右半胸宽中点的垂线与右锁骨中线上肝高中点的水平线的交点附近;门静脉右支分为前、后支的位置在剑突尖平面下方约2cm,右锁骨中线上肝高的中点附近;门静脉左支分出第1外侧支的位置在剑突尖稍下方的右侧约2cm。结论:在右腋中线剑突尖平面下方约2cm经皮经肝穿刺至锁骨中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体表定位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定位法对腋入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连主 蒋强 苏帆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57-859,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体表定位对腋入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前臂、腕、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神经体表定位组(Ⅰ组)和神经刺激器组(Ⅱ组):Ⅰ组先经神经刺激器的体表定位后行穿刺定位,Ⅱ组借助神经刺激器直接穿刺定位。... 目的探讨神经体表定位对腋入法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前臂、腕、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神经体表定位组(Ⅰ组)和神经刺激器组(Ⅱ组):Ⅰ组先经神经刺激器的体表定位后行穿刺定位,Ⅱ组借助神经刺激器直接穿刺定位。两组均采用0.45%罗哌卡因40ml对所定位的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肌皮神经进行阻滞,其中桡、尺、正中神经各10ml,肌皮神经5ml,另5ml皮下浸润上臂内侧的皮神经。臂丛神经阻滞成功被定义为注药30min后,肘部远端5支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完全。比较两组在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操作时间、穿刺次数、血肿发生率和术后满意度等差异。结果Ⅰ组阻滞成功率、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Ⅱ组(P<0.05)。I组操作时间、穿刺次数、血肿发生率明显少于II组(P<0.05)。结论使用神经刺激器的神经体表定位,能明显提高阻滞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穿刺次数,降低血肿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臂丛 腋路 神经刺激器 体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乳腺机对乳腺隐匿性病灶的二维体表定位法
8
作者 谭欢 曾勇明 +1 位作者 张静 厉红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8期882-883,共2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在许多大城市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一二位。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早期并无任何症状,不能扪及...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在许多大城市乳腺癌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一二位。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关键。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早期并无任何症状,不能扪及肿块。作常规乳腺摄影可发现单纯可疑钙化灶,小结节影伴钙化,局部结构紊乱等危险影象表现。对于这些未扪及的肿块,必须进行术前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隐匿性病灶 体表定位 乳腺机 乳腺癌患者 二维 女性恶性肿瘤 早期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小占位病变简易CT体表定位法
9
作者 韩丹 吴岩 李劲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942-943,共2页
颅内小占位病变是指直径≤3cm的病变。在神经外科手术时如果不在体表准确定位就可能造成创口过大或进入颅内找不到病变等不良后果。我院在头颅CT扫描中,共用过四种方法进行简易体表定位,现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CT机为Sei... 颅内小占位病变是指直径≤3cm的病变。在神经外科手术时如果不在体表准确定位就可能造成创口过大或进入颅内找不到病变等不良后果。我院在头颅CT扫描中,共用过四种方法进行简易体表定位,现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CT机为SeimonsDR3和GESytec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小占位病变 CT 体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沟上段及其邻近沟回的体表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东华 薛德麟 雷霆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在MRI和CT图像上观测中央沟上段及其邻近沟回的特征,进行精确体表定位。方法:30例成人头颅和扫描无颅脑器质性病变10份CT,100份MRI片,在头颅正中矢状面上观测头颅外形和平行于耳眦线平面以上100mm内的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及中垂... 目的:探讨在MRI和CT图像上观测中央沟上段及其邻近沟回的特征,进行精确体表定位。方法:30例成人头颅和扫描无颅脑器质性病变10份CT,100份MRI片,在头颅正中矢状面上观测头颅外形和平行于耳眦线平面以上100mm内的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及中垂线。在横位图像上观测中央沟上段及其邻近沟回的特征和二维坐标参数。结果:成人头颅近似标准球形。在82%头颅上平行耳眦线平面的正中点的的投影在垂直耳眦线过外耳道的直线上,另外18%偏离基线面中垂线小于7mm。上段中央沟在耳眦线平面上70~95mm。84%额上沟与中央前沟相交呈倒T字征,交点在前后中线旁24~27mm,耳眦线平面的中垂线前2~6mm。中央沟上段起点前后中线旁1~15mm,耳眦线平面的中垂线后12~28mm,手结征98%。中央后沟在中央沟之后8~13mm与其平行。结论:每人上段中央沟及其邻近沟回的特征能被MRI精确体表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段中央沟 体表定位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体表定位垂直穿刺的效果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营 韩明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7期551-552,共2页
关键词 股静脉 体表定位 静脉采血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T行C_4~C_6横突体表定位研究
12
作者 李占奋 刘福山 +1 位作者 王军 张广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 C4-C6横突 体表定位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主要皮血管的体表定位 被引量:26
13
作者 高建华 罗力生 +2 位作者 陈林峰 郝廷智 关国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4年第3期161-163,共3页
在100侧成人的股前外侧皮区,用超声多普勒仪探测了主要皮血管的声点。有92%的声点分布在以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连线中点为圆心,3cm为半径的圆内,其中在圆的外下1/4区最为集中,占80%。提示临床设计股前外侧皮瓣时可参考此划线区进行主... 在100侧成人的股前外侧皮区,用超声多普勒仪探测了主要皮血管的声点。有92%的声点分布在以髂前上棘至髌骨外上缘连线中点为圆心,3cm为半径的圆内,其中在圆的外下1/4区最为集中,占80%。提示临床设计股前外侧皮瓣时可参考此划线区进行主要皮血管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临床设计 声点 点字声调符号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血管 动脉穿支 体表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颈静脉在体表定位方法的探索
14
作者 罗克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1979年第8期11-13,共3页
猪的颈部粗短、皮厚、皮下脂肪和结缔组织丰厚,颈静脉不象马、牛、羊等动物的容易显露。因此,在临床上给猪进行静脉注射药液或局部采血,过去和目前多在耳静脉或前腔静脉两个部位进行。在耳静脉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虽然比较安全和简便,... 猪的颈部粗短、皮厚、皮下脂肪和结缔组织丰厚,颈静脉不象马、牛、羊等动物的容易显露。因此,在临床上给猪进行静脉注射药液或局部采血,过去和目前多在耳静脉或前腔静脉两个部位进行。在耳静脉注射药液或采血,操作虽然比较安全和简便,但仅适用于耳静脉粗大而显露的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静脉 局部解剖 前腔静脉 体表定位 操作方法 入针 进针 进针深度 第一肋 耳静脉 颈静脉沟 颈沟 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 Innova CT重建在体表区域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嵇 朱炯 +2 位作者 池嘉昌 沈加林 许建荣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讨DSA结合Innova CT重建在体表区域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占位性病变患者21例,作体表区域定位后行旋转DSA采集,重建Innova CT图像,制订精确穿刺方案,在DSA导向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经皮肺穿刺活... 目的探讨DSA结合Innova CT重建在体表区域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肺占位性病变患者21例,作体表区域定位后行旋转DSA采集,重建Innova CT图像,制订精确穿刺方案,在DSA导向下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结果经皮肺穿刺活检取材41次,40枚标本取得组织病理结果,阳性率97.6%,其中1例术中发生气胸,发生率4.8%。结论DSA结合Innova CT重建引导体表区域定位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定位准确,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在诊断肺占位性病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区域定位 活检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钼靶定位体表标记在触诊阴性乳腺钙化灶开放活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栗辰 王芹芹 张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定位体表标记在触诊阴性乳腺钙化灶开放活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9月~2023年8月,对63例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钼靶显示有可疑钙化灶65个,采用自创的乳腺钼靶定位体表标记方法,行开放活检手术,分析可疑钙化灶的完整切...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定位体表标记在触诊阴性乳腺钙化灶开放活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9月~2023年8月,对63例临床触诊阴性而乳腺钼靶显示有可疑钙化灶65个,采用自创的乳腺钼靶定位体表标记方法,行开放活检手术,分析可疑钙化灶的完整切除成功率及病理结果。结果65个乳腺钙化灶经定位后均完整切除。其中一次完整切除钙化灶64个(98.5%),1个病灶2次手术完整切除。术中钼靶可见切缘>2 mm且<1 cm。病理诊断良性病变47个(乳腺增生16个,纤维腺瘤14个,硬化性腺病6个,导管内乳头状瘤3个,乳腺黏液性囊肿1个,非典型增生5个,小叶原位癌2个),恶性病变18个(导管原位癌15个,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2个,浸润性非特殊型癌1个)。结论对于触诊阴性乳腺钙化灶活检,乳腺钼靶定位体表标记可以满足定位要求,简单易学,且花费少,安全性高,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钼靶 乳腺钙化灶 体表定位 开放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体表区域定位法穿刺活检术(附126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成新 谭光喜 +3 位作者 秦觅 杨成 陈晓林 张晓磷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4期248-249,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自制简易栅栏定位装置体表区域定位 ,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优缺点。方法 :把废旧导管剪成2cm长 10节 ,间距 1cm固定于 2cm× 16cm的长胶布上制成简易栅栏条定位器。将栅栏条放置在将要穿刺区 ,使栅栏条纵形与人体长轴平... 目的 :探讨用自制简易栅栏定位装置体表区域定位 ,CT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优缺点。方法 :把废旧导管剪成2cm长 10节 ,间距 1cm固定于 2cm× 16cm的长胶布上制成简易栅栏条定位器。将栅栏条放置在将要穿刺区 ,使栅栏条纵形与人体长轴平行 ,然后定位及轴位扫描 ,使病灶中心与栅栏条断面在同几层面上出现 ,这样 ,栅栏单条长及多根横行排列的栅条加CT扫描的断面可同时在Z、X、Y轴上显示病灶 ,确定穿刺点。结果 :病灶刺中率为 10 0 % ,一次刺中率为 92 .1%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用栅栏条体表区域定位CT活检是一种简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定位 活检 CT引导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部CT体表病灶定位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吴疆 李宏伟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8-428,共1页
关键词 头部CT 体表病灶定位 OM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经皮定位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谢涛 肖金苗 +1 位作者 张立东 罗显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67-668,共2页
上肢及手部手术多在臂丛神经(N)阻滞下进行.而传统的肌间沟臂丛N阻滞,体表定位后肓探寻找异感,不仅对麻醉医师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不适及不良后果如:血肿、气胸等。穿刺时为了一过地寻找激惹神经时出现所谓的异感... 上肢及手部手术多在臂丛神经(N)阻滞下进行.而传统的肌间沟臂丛N阻滞,体表定位后肓探寻找异感,不仅对麻醉医师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不适及不良后果如:血肿、气胸等。穿刺时为了一过地寻找激惹神经时出现所谓的异感,反复穿刺及变换穿刺针的位置.更加重了患者的不适和损伤。用神经刺激定位在N阻滞中的应用在临床开展多年,但都是使用神经刺激刺专用穿刺针,虽然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但在操作过程中还是会给患者造成不适(触电感、肌肉紧张等)。我们采用德国PAJUNK神经刺激器,经体表皮肤定位.并与传统解剖定位进行肌间沟臂丛N阻滞,并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神经刺激器 神经刺激定位 体表定位 穿刺成功率 穿刺针 手部手术 麻醉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常用体表骨性标志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黎明 金建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2-1355,共4页
表面解剖学(surface anatomy)是研究人体深层结构与表面关系的科学,它借助于人体的表面形态特征,如骨性标志、肌性标志、皮纹标志和一些标志线来确定深部脏器和结构的体表定位、大小、范围和走向,为体格检查和技术操作、手术定位... 表面解剖学(surface anatomy)是研究人体深层结构与表面关系的科学,它借助于人体的表面形态特征,如骨性标志、肌性标志、皮纹标志和一些标志线来确定深部脏器和结构的体表定位、大小、范围和走向,为体格检查和技术操作、手术定位等提供比较强的应用性解剖知识,是解剖学知识走向实际应用的桥梁和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标志 体表定位 应用 康复治疗 表面解剖学 表面形态特征 深层结构 深部脏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