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性饲料体外蛋白质消化率测定的关键控制点 被引量:6
1
作者 张丽英 王燕华 隋连敏 《饲料工业》 2005年第19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动物性饲料 体外蛋白质 消化率 营养价值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处理温度对其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影响
2
作者 吴梦鸽 楚占营 +2 位作者 孟波 叶子弘 翟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0,共10页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在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筛选、药物靶点发现及功能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外泌体和蛋白质均被公认为是极易受处理温度变化影响的研究对象,然而以往研究通常将基于不同富集策略得到的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的差异... 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在重大疾病生物标志物筛选、药物靶点发现及功能机制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外泌体和蛋白质均被公认为是极易受处理温度变化影响的研究对象,然而以往研究通常将基于不同富集策略得到的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的差异直接归因于不同富集方法的富集选择性和富集效率的不同,关于外泌体富集处理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的影响尚未充分讨论.为探究样本处理温度对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的影响,本文在4,25,37,45,60和90℃6种温度条件下分别处理外泌体样本1h,随后系统分析了样本外泌体的形貌特征、颗粒粒径分布与浓度、特征蛋白质表征含量变化以及蛋白质组学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的外泌体在形貌和粒径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但随着温度升高,外泌体颗粒的浓度显著下降.当温度超过45℃时,外泌体标志性蛋白TSG101的表征含量显著下降,而外泌体特征膜蛋白CD9的表征含量则显著上升.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在4,25和37℃下处理的外泌体样本的蛋白质组学数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而45℃及以上温度处理的样本则表现出48种蛋白的显著差异.综上,在进行外泌体蛋白质组学分析时,应充分考虑温度变化对测量结果的潜在影响,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重现性与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温度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体外纯化蛋白分子的表面结构
3
作者 陈昭颖 方骁枫 +5 位作者 刘丹彦 陈梦琴 凌夕 赵洁旻 魏伟 吴育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199,共7页
目的以课题组纯化获得的蛋白样本为观察对象,对比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的观察结果,并总结AFM观察生物大分子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将蛋白样本使用PBS稀释... 目的以课题组纯化获得的蛋白样本为观察对象,对比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的观察结果,并总结AFM观察生物大分子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方法将蛋白样本使用PBS稀释至15 nmol·L^(-1),分别固定于载玻片、硅片和云母片上烘干,制成固相观察样本,SEM样本在观察前镀铂,使用AFM及SEM观察蛋白质表面结构,计算样本高度,对比结果差异。结果带正电的蛋白样本在观察时由于AFM探针的斥力会向右偏移;云母片能很好地消除蛋白正电荷从而避免样本移动;PBS能为蛋白样本提供良好的稳定环境,但PBS盐结晶会干扰探针运行和成像清晰度;SEM样本需要镀铂后观察,无法达到AFM的精度。结论使用AFM和SEM均可在体外环境直接观察蛋白质结构,AFM能提供更高精度的观察结果;在蛋白样本稳定性允许的情况下首选超纯水为溶剂载体,乙醇等挥发性液体也可作为溶剂载体,AFM的应用可为药理学生物大分子互作研究提供一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结构 蛋白质结构 超微结构 云母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压膨化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庆 张光 +4 位作者 杨春华 吕铭守 刘琳琳 王尚杰 石彦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0-234,共5页
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法研究挤压膨化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了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第五区温度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分析得出挤压膨化大米粉的最佳参数为:物料... 以大米粉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法研究挤压膨化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了物料含水量、螺杆转速、第五区温度对大米粉糊化度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分析得出挤压膨化大米粉的最佳参数为:物料含水量为18%,螺杆转速为190 r/min,第五区温度为190℃;在此实验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糊化度为90.72%,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82.80%,挤压膨化后大米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比未经挤压处理的大米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提高了10.31%。本研究为大米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粉 挤压膨化 糊化度 蛋白质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对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糊化度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程译锋 袁信华 过世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粉碎、调质和制粒对二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调质前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淀粉糊化度受粒度影... 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粉碎、调质和制粒对二者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调质前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粉碎粒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而淀粉糊化度受粒度影响很小;调质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增加9%~12%和11%。15%,二者的增加值与粒度也呈负相关;制粒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进一步增加2%~3%和3%~5%。对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82%~83%,调质为13%~15%,制粒为3%~4%;对于淀粉糊化度,原料性质和粉碎贡献率为52%-56%,调质为30%~38%,制粒为1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粉碎 调质 制粒 蛋白质消化率 淀粉糊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粉碎粒度与能耗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王卫国 付旺宁 +2 位作者 黄吉新 卢萍 李爱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3-37,共5页
选择5种饲料原料(玉米、麸皮、豆粕、棉粕、菜粕),用小型锤片粉碎机在5种孔径(4.0mm、2.5mm、1.5mm、1.0mm、0.6mm)的筛片下进行粉碎,测定粉碎物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度和粉碎电耗,并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测定不同粉碎物的蛋... 选择5种饲料原料(玉米、麸皮、豆粕、棉粕、菜粕),用小型锤片粉碎机在5种孔径(4.0mm、2.5mm、1.5mm、1.0mm、0.6mm)的筛片下进行粉碎,测定粉碎物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度和粉碎电耗,并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体外消化法测定不同粉碎物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①5种饲料原料的粉碎物的对数几何平均粒度与粉碎机筛片孔径相关,但也与饲料原料的原始粒度有关;②粉碎能耗随粉碎物对数几何平均粒度的下降而急剧上升,粉碎机产量下降,以麸皮的电耗增加幅度最大;③粉碎物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粉碎物的增大而减小,并呈显著负相关(P<0.01)。其中,豆粕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对数几何平均粒度的减小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玉米、菜粕、棉粕和麸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粉碎粒度 筛片孔径 蛋白质消化率 电耗 锤片式粉碎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参数对饲料淀粉糊化度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程译锋 过世东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9,70,共7页
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膨化工艺参数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水分含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和机筒温度的适度增加都使淀粉糊化度、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增大;... 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蛋白酶两步法和β-淀粉酶法分别测定饲料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和淀粉糊化度,探讨了膨化工艺参数对二者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水分含量、喂料速度、螺杆转速和机筒温度的适度增加都使淀粉糊化度、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增大;机筒温度过高反而使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减小。适宜的膨化条件为:调质后水分26%-30%,喂料速度30-60 r/min,螺杆转速150-250 r/min,机筒温度120-135℃。在此条件下,饲料的淀粉糊化度为90%-92%,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90%-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膨化 蛋白质消化率 淀粉糊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淀粉糊化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昊 于纪宾 +4 位作者 于治芹 段海涛 倪海球 李俊 李军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40,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淀粉糊化度对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通过利用等量膨化玉米替代普通玉米达到制备不同淀粉糊化度饲料的目的,膨化玉米替代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0%、20%、30%。试验采用低温制粒方法,分别...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淀粉糊化度对肉鸡生长、屠宰性能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通过利用等量膨化玉米替代普通玉米达到制备不同淀粉糊化度饲料的目的,膨化玉米替代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10%、20%、30%。试验采用低温制粒方法,分别制备前期(1~3周)破碎料(淀粉糊化度分别为19%、33%、39%、48%)和后期(4~6周)颗粒饲料(淀粉糊化度分别为21%、34%、42%、51%)。试验选取864只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淀粉糊化度的饲料(按淀粉糊化度由低到高分别为Ⅰ、Ⅱ、Ⅲ、Ⅳ组),试验周期为42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淀粉糊化度的提高对肉鸡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在生长性能方面,1~3周Ⅱ、Ⅲ、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对照组料重比显著低于Ⅱ、Ⅲ组(P<0.05)。在4~6周生长性能方面,除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Ⅱ组外(P<0.05),在其他各项指标上各个处理组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屠宰性能方面,对照组胸肌率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在全净膛率、腿肌率、翅重率、肌胃率等方面4个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上述结果,本试验认为饲料淀粉糊化度由19%提高到51%可增加肉鸡1~3周平均日采食量,并且会使胸肌率提高0.59个百分点~1.33个百分点,但对其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以及总体生长、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糊化度 肉鸡 生长性能 蛋白质消化率 屠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麦条件对萌动燕麦β-葡聚糖质量分数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闵维 焦应申 +1 位作者 刘帆 李巨秀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52-56,共5页
以裸燕麦为材料,以燕麦发芽前后的β-葡聚糖质量分数、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浸麦温度、浸麦厚度及浸麦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制备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高、β-葡聚糖质量分数可观的萌动燕麦原料提供... 以裸燕麦为材料,以燕麦发芽前后的β-葡聚糖质量分数、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浸麦温度、浸麦厚度及浸麦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制备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高、β-葡聚糖质量分数可观的萌动燕麦原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浸麦厚度和浸麦时间对萌动燕麦β-葡聚糖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影响,但浸麦温度越高,萌动燕麦β-葡聚糖质量分数则降低越多;萌动燕麦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则随着浸麦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浸麦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浸麦工艺:采用浸四断八的浸麦方式,浸麦温度11℃、浸麦厚度15 mm、浸麦时间16 h。在此条件进行制麦,燕麦的蛋白质消化率提高了58.02%,β-葡聚糖质量分数降低了8.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动燕麦 浸麦 发芽 β-葡聚糖质量分数 蛋白质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辅助蛋白质体外折叠:分子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滇楠 王君 +2 位作者 刘志霞 张敏莲 刘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63-1069,共7页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蛋白质折叠过程热力学特性的影响,蛋白质分子构建采用HP模型并引入了方阱类势函数.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蛋白分子的某些折叠中间态会陷入局部能量最低状态而无法完成折叠;... 采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蛋白质折叠过程热力学特性的影响,蛋白质分子构建采用HP模型并引入了方阱类势函数.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蛋白分子的某些折叠中间态会陷入局部能量最低状态而无法完成折叠;弱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对模型蛋白的稳定性影响小,但可有效地帮助处于局部能量最低状态的蛋白折叠中间态通过能量壁垒而实现折叠;强疏水性表面活性剂则可与蛋白质形成高稳定性的复合物而阻止折叠的进行,需将其脱除才能使折叠过程重新开始.模拟结果还显示: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会使蛋白质折叠中间态更加丰富,从而能够光滑折叠过程中的能量阱;表面活性剂与变性环境对于蛋白质的折叠具有协同效应.模拟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结果具有一致性,显示分子模拟的方法在揭示蛋白质折叠过程的微观机理以及表面活性剂类折叠助剂的分子设计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HP模型 表面活性剂 折叠中间态 动态MonteCarlo模拟 蛋白质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体外磷酸化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斌 宋宜 +1 位作者 董燕 孙志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调节方式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建立鉴定蛋白质磷酸化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ATM)是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损伤 ,并起... 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调节方式在细胞信号传递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建立鉴定蛋白质磷酸化的可靠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ATM)是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损伤 ,并起始诸多DNA损伤信号反应通路的主开关分子 .电离辐射 (IR)细胞学反应中 ,ATM激酶可通过磷酸化活化 p5 3蛋白 ,原核表达 p5 3融合蛋白 ,免疫沉淀IR活化的野生型ATM蛋白 ,进行蛋白质的体外磷酸化反应 .实验验证了ATM对 p5 3蛋白的磷酸化作用 .这一方法的建立可为研究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蛋白激酶对底物的磷酸化作用及筛查激酶底物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手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化 去磷酸化 细胞信号转导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用绵羊常用精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与瘤胃非降解蛋白质体外小肠消化率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富丽霞 马涛 +3 位作者 刁其玉 成述儒 孙卓琳 李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641-2651,共11页
本研究探讨了10种肉用绵羊常用精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与瘤胃非降解蛋白质(RUDP)体外小肠消化率的相关关系,旨在为估测肉用绵羊可代谢蛋白质(MP)提供依据。选用14月龄、平均体重为(49.27±3.12)kg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肉... 本研究探讨了10种肉用绵羊常用精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与瘤胃非降解蛋白质(RUDP)体外小肠消化率的相关关系,旨在为估测肉用绵羊可代谢蛋白质(MP)提供依据。选用14月龄、平均体重为(49.27±3.12)kg的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杜寒杂交肉用绵羊羯羊6只,采用尼龙袋法和改进三步体外法测定10种肉用绵羊常用精饲料中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蛋白质(CP)的瘤胃降解率以及RUDP体外小肠消化率,并对RUDP体外小肠消化率与精饲料养分含量及其瘤胃有效降解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精饲料的瘤胃有效降解率不同,DM、OM和CP有效降解率受精饲料中DM、OM、CP、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的影响,DM、OM和CP有效降解率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高粱、玉米、大麦、小麦、燕麦、菜籽粕、花生粕、棉籽粕、豆粕、玉米干酒糟及其可溶物(c DDGS)的RUDP体外小肠消化率分别是84.69%、86.23%、84.23%、84.10%、80.10%、89.25%、92.86%、92.31%、89.26%、87.31%,均在80%以上,且均高于瘤胃降解率。精饲料养分含量与RUDP体外小肠消化率(Y)的回归方程如下:Y=363.345+0.324CP+0.441NDF+0.061OM+0.215ADF-3.301DM[决定系数(R2)=0.896];RUDP体外小肠消化率(Y)与DM有效降解率(X1)、CP有效降解率(X2)及OM有效降解率(X3)的回归方程如下:Y=104.962+0.131X1+0.937X2-1.503X3(R2=0.814)。综上所述,基于10种肉用绵羊常用精饲料RUDP体外小肠消化率与养分含量或养分瘤胃有效降解率的强相关关系,可以通过饲料原料的养分含量或者养分有效降解率有效估测RUDP体外小肠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绵羊 精饲料 瘤胃降解率 瘤胃非降解蛋白质小肠消化率 可代谢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外体蛋白质在植物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芮海云 刘清泉 沈振国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91,共4页
质外体是植物细胞质膜外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其中的液体(质外体汁液),主要由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蛋白质和木质素组成,广泛参与植物对各种逆境胁迫的响应。主要综述了质外体结构蛋白、多糖代谢蛋白、氧化还原蛋白... 质外体是植物细胞质膜外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其中的液体(质外体汁液),主要由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蛋白质和木质素组成,广泛参与植物对各种逆境胁迫的响应。主要综述了质外体结构蛋白、多糖代谢蛋白、氧化还原蛋白及胁迫响应蛋白在植物重金属耐性中的作用,以期对植物重金属耐性的机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重金属耐性 逆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鱼纯鱼肉重组工艺以及制品蛋白质体外消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怡洁 何芳 +3 位作者 俞吉 徐星 杨荣华 戴志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21,27,共6页
研究了带鱼纯鱼肉的重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在5℃反应温度下,以谷氨酰胺转胺酶用量、作用时间和NaCl用量3个因素为工艺参数,以鱼肉重组制品的凝胶强度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谷氨酰胺... 研究了带鱼纯鱼肉的重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在5℃反应温度下,以谷氨酰胺转胺酶用量、作用时间和NaCl用量3个因素为工艺参数,以鱼肉重组制品的凝胶强度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谷氨酰胺转胺酶用量1.25%,作用时间为2.97 h,NaCl用量为1.01%。在优化工艺条件下,鱼肉重组制品的凝胶强度为2 437.41 g.mm,其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89.14%,稍高于其他实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鱼肉 凝胶强度 重组 谷氨酰胺转胺酶 响应面 蛋白质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蛋白质饲料的体外营养价值评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捷 于凌娇 何玉华 《养殖与饲料》 2019年第7期10-13,共4页
采用凯氏定氮法、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作用于5种饲料原料(豆粕、血粉、鱼粉、DDGS、羽毛粉),并测定其粗蛋白的含量、溶解度及体外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的含量依次为:羽毛粉〉血粉〉鱼粉〉豆粕>DDGS;豆粕、血粉、鱼粉、DDG... 采用凯氏定氮法、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分别作用于5种饲料原料(豆粕、血粉、鱼粉、DDGS、羽毛粉),并测定其粗蛋白的含量、溶解度及体外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的含量依次为:羽毛粉〉血粉〉鱼粉〉豆粕>DDGS;豆粕、血粉、鱼粉、DDGS、羽毛粉的溶解度分别为:83.56%、56.4%、34.01%、14.33%、7.99%;豆粕、鱼粉、血粉、DDGS、羽毛粉中粗蛋白在消化道不同部位消化率均不相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粗蛋白在体外的消化率呈现动态增加的趋势。在消化28h后,豆粕中粗蛋白的体外消化率为84.69%,显著高于其他4种;血粉、鱼粉、DDGS、羽毛粉中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为63.19%、61.56%、48.77%和1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鱼粉 血粉 DDGS 羽毛粉 蛋白质消化率 蛋白质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细胞蛋白质芯片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狄翠霞 张红 +1 位作者 杨立娜 王小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4,共7页
蛋白质芯片是生物技术和功能蛋白组学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生产蛋白的方法周期长且费用高.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和蛋白芯片的结合,避免了基因的克隆、蛋白的表达、纯化和保存等繁琐过程,使整个无细胞蛋白芯片的制备过程快捷、迅速和高... 蛋白质芯片是生物技术和功能蛋白组学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生产蛋白的方法周期长且费用高.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和蛋白芯片的结合,避免了基因的克隆、蛋白的表达、纯化和保存等繁琐过程,使整个无细胞蛋白芯片的制备过程快捷、迅速和高效.本文详细综述了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及其分类、无细胞表达系统在制备蛋白质芯片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无细胞蛋白质芯片在蛋白组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无细胞蛋白质表达系统 体外蛋白质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细胞系统原位制备蛋白质芯片及其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章杰 刘琼明 +1 位作者 许丹科 贺福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7,共7页
主要介绍了目前在生物芯片表面进行蛋白质无细胞表达与定向制备蛋白质芯片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基因植入芯片的方法、蛋白质体外不同表达的途径、蛋白质固定的策略以及可能的应用发展前景等.蛋白质芯片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和检测迅速等优... 主要介绍了目前在生物芯片表面进行蛋白质无细胞表达与定向制备蛋白质芯片的研究进展,包括各种基因植入芯片的方法、蛋白质体外不同表达的途径、蛋白质固定的策略以及可能的应用发展前景等.蛋白质芯片以其高通量、高灵敏和检测迅速等优点正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蛋白质的高效表达与纯化、蛋白质在芯片表面的有效固定与蛋白质活性的保持等内容是蛋白质芯片技术发展的关键.采用纳米生物技术与无细胞表达系统,已经可以在生物芯片表面通过植入基因的方式制备相关的蛋白质芯片,从而为蛋白质芯片的原位制备开辟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无细胞蛋白质表达 体外蛋白质表达 原位制备蛋白质阵列 无细胞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挤压蒸煮对鱼肉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8
18
作者 路红波 刘俊荣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30,共2页
采用胃蛋白酶—胰酶复合处理法对原料鱼肉、蒸煮和罐藏处理的鱼肉产品,以及热塑挤压蒸煮的鱼肉制品进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测定,分析比较各种鱼肉制品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挤压蒸煮对鱼肉蛋白质的消化率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鱼肉蛋白质 挤压蒸煮 蛋白质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蛋白原料体外蛋白消化速率、肽含量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岳冬 唐玲 肖伟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99,共6页
试验旨在探讨仔猪饲料中常用蛋白原料的蛋白消化速率、肽含量和功能,为准确评价蛋白原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参考。选取秘鲁蒸汽鱼粉、去皮豆粕、大豆浓缩蛋白、膨化大豆、酵母水解物、发酵豆粕、大豆酶解蛋白7种常用蛋白原料,通过体外胃-胰... 试验旨在探讨仔猪饲料中常用蛋白原料的蛋白消化速率、肽含量和功能,为准确评价蛋白原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参考。选取秘鲁蒸汽鱼粉、去皮豆粕、大豆浓缩蛋白、膨化大豆、酵母水解物、发酵豆粕、大豆酶解蛋白7种常用蛋白原料,通过体外胃-胰蛋白酶两步法设定不同消化时间点,采集消化液测定氮含量,计算蛋白消化速率。选取秘鲁蒸汽鱼粉、酵母水解物、发酵豆粕、大豆酶解蛋白4种蛋白原料,通过HPLC色谱法、ABTS法、持钙能力检测法分别对150~1 000 Da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持钙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秘鲁蒸汽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发酵豆粕在24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去皮豆粕在15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膨化大豆在21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酵母水解物在12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大豆酶解蛋白在60 min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大豆酶解蛋白、酵母水解物在90 min时,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5种蛋白原料(P<0.05)。4种饲用蛋白原料150~1 000 Da肽含量由大致小、总抗氧化及持钙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酵母水解物、大豆酶解蛋白、发酵豆粕、鱼粉。研究表明,通过胃-胰蛋白酶两步法、HPLC色谱法、ABTS法、持钙检测法可以准确测定蛋白原料体外蛋白消化速率、小分子肽含量、总抗氧化能力、持钙能力,深加工酶解的蛋白原料消化速率快、功能性强,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蛋白原料 体外蛋白质消化速率 肽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通道ClC-2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体外磷酸化
20
作者 郑雅娟 辛华 王维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检测ClC-2是否能被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方法从含有家兔ClC-2cDNA的质粒pSPORT1中PCR扩增ClC-2胞浆内的羧基端DNA编码序列,构建重组载体pGEX-4T-1/ClC-2CT;... 目的检测ClC-2是否能被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方法从含有家兔ClC-2cDNA的质粒pSPORT1中PCR扩增ClC-2胞浆内的羧基端DNA编码序列,构建重组载体pGEX-4T-1/ClC-2CT;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后,通过Gluthathion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并行融合蛋白的体外磷酸化实验。结果酶切、测序鉴定重组载体pGEX-4T-1/ClC-2CT构建正确,并纯化得到GST/ClC-2CT融合蛋白。而且该融合蛋白能被MAPK磷酸化,而GST不能被MAPK磷酸化。结论氯通道ClC-2能被MAPK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通道ClC-2 融合蛋白质 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蛋白质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