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菇多糖金属离子对其结构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王慧 王岸娜 +1 位作者 董赵微 朱俊友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9-124,共6页
本实验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螯合脱除香菇多糖中的内源性金属离子,研究脱除金属离子香菇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抗氧化活性变化。分别用硫酸-苯酚法、考马斯亮蓝法和间羟基联苯法检测脱金属离子前后香菇多糖总糖、蛋白质和糖醛酸含量,... 本实验利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螯合脱除香菇多糖中的内源性金属离子,研究脱除金属离子香菇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抗氧化活性变化。分别用硫酸-苯酚法、考马斯亮蓝法和间羟基联苯法检测脱金属离子前后香菇多糖总糖、蛋白质和糖醛酸含量,并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香菇多糖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和高级结构。同时利用动物实验测定脱除金属离子前后香菇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脱除金属离子后香菇多糖的总糖含量和糖醛酸含量升高,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和分布发生变化,单糖组成不变,但比例发生改变。脱除金属离子后,香菇多糖表面结构变得松散,螺旋结构发生改变。小鼠血清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脱除金属离子后,香菇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降低。综上,金属离子脱除会破坏香菇多糖结构并使其体内抗氧化活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金属离子 结构 体内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地牛蒡根总黄酮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群群 王燕 +2 位作者 李飞艳 邱艳明 毛群芳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3期9-16,共8页
以江苏徐州A和山东苍山B两地的牛蒡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牛蒡根中的总黄酮,并用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法对其进行纯化后,从体外和体内2个方面研究牛蒡根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地牛蒡根总黄酮均有很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 以江苏徐州A和山东苍山B两地的牛蒡根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牛蒡根中的总黄酮,并用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法对其进行纯化后,从体外和体内2个方面研究牛蒡根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地牛蒡根总黄酮均有很强的总抗氧化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A:0.542±0.049 mg/mL,B:0.642±0.058 mg/mL;A:0.761±0.068 mg/mL,B:1.04±0.098 mg/mL;A:0.793±0.084 mg/mL,B:1.06±0.12 mg/mL。金属离子螯合能力IC_(50)分别为A:27.48±0.24μg/mL,B:29.40±0.32μg/mL,其能显著提升小鼠血清和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ization capacity,T-AOC)、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同时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两地的牛蒡根总黄酮体内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差异。由此说明,两地的牛蒡根总黄酮均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体内抗氧化能力,且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根 总黄酮 体外氧化活性 体内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花序乙醇提取物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汪河滨 苏华 张博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6期112-114,共3页
探讨胡杨花序乙醇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分别用165 mg/kg BW、330 mg/kg BW、660 mg/kg BW剂量组的胡杨花序提取物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试验小鼠每日灌胃,检测小鼠血清和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与对... 探讨胡杨花序乙醇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分别用165 mg/kg BW、330 mg/kg BW、660 mg/kg BW剂量组的胡杨花序提取物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试验小鼠每日灌胃,检测小鼠血清和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花序提取物灌胃各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的SOD活力显著提高(P<0.05),同时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胡杨花序可以提高小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花序 体内抗氧化活性 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叶总黄酮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安银 郝志录 +1 位作者 张君 白红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38-1443,共6页
【目的】以胡杨叶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黄酮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胡杨叶中的总黄酮,并采用CCl_4肝损伤小鼠模型测定胡杨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胡杨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可以显著提... 【目的】以胡杨叶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黄酮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方法】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胡杨叶中的总黄酮,并采用CCl_4肝损伤小鼠模型测定胡杨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胡杨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SOD、GSH-PX的活性,并降低它们的MDA含量。【结论】胡杨叶中的总黄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活性,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叶 总黄酮 超声辅助法 体内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种籽中总黄酮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焱 黄苇 +2 位作者 卢明剑 胡志敏 吕秋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3-208,共6页
以西番莲种籽中的总黄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D-半乳糖氧化损伤动物实验模型,测定模型小鼠肝、肾组织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 以西番莲种籽中的总黄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D-半乳糖氧化损伤动物实验模型,测定模型小鼠肝、肾组织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蛋白羰基含量等指标,研究其体内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种籽中的总黄酮可显著提高氧化损伤模型小鼠肝、肾组织的T-SOD及CAT、GSH-Px活力(P<0.05),显著降低MDA、蛋白质羰基含量(P<0.05),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以甲醇-0.25%甲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对西番莲种籽中黄酮成分进行分析。根据准分子离子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参考文献,推测出4种西番莲种籽黄酮成分分别为2-(3,4-二羟基苯基)-5,7-二羟基-6-异戊基-4H-苯并吡喃-4-酮、2-(4-羟基苯基)-3,6-二甲氧基-8,8-二甲基-4H,8H-吡喃并[2,3-f]苯并吡喃-4酮、5-羟基-2-(4-羟基-3-甲氧苯基)-3-甲氧基-7-((3-甲基-2-丁烯-1-基)氧代)-4H-苯并吡喃-4-酮、7-((4-甲氧苄基)氧代)-3-(2-甲氧苯基)-2-羧酸乙酯-4H-苯并吡喃-4-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种籽 黄酮 体内抗氧化活性 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花棘豆总黄酮体内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帅 陈根元 +3 位作者 蒋慧 席琳乔 张玲 马春晖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3-136,共4页
试验以小花棘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提取小花棘豆中总黄酮,并使用肝脏损伤小鼠模型(四氯化碳造模)测定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总黄酮可以显著... 试验以小花棘豆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声波协助提取法提取小花棘豆中总黄酮,并使用肝脏损伤小鼠模型(四氯化碳造模)测定小花棘豆总黄酮提取物在体内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小花棘豆总黄酮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脑组织中脂褐素(LP)含量。因此,小花棘豆总黄酮具有一定的体内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棘豆 总黄酮 体内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