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负荷工况下汽轮机末级运行特性及其优化机制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彭世亮 王卫良 +3 位作者 吕俊复 柯希玮 刘志东 马庆中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8,共14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燃煤发电机组深度调峰和超低负荷运行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进而对汽轮机组低负荷安全运行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低负荷工况下汽轮机末级运行性能的深入分析,着重研究探...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燃煤发电机组深度调峰和超低负荷运行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进而对汽轮机组低负荷安全运行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基于低负荷工况下汽轮机末级运行性能的深入分析,着重研究探索了不同解决方案在超低负荷工况下的工作机理与优化效果。研究发现,当机组从中低负荷下降到超低负荷时,末级叶片附近出现间隙涡、回流涡和分离涡等涡群,其范围随着负荷的减小逐渐扩大。低负荷工况降低机组背压和低压缸切缸运行是弱化汽轮机涡流、提高末级性能的有效途径,二者结合使用效果更佳。例如,在20%热耗率验收(THA)工况条件下,将背压从4.9 k Pa降低到2.5 k Pa,使得末级涡群影响范围明显减小,转子叶片转矩从–38 N·m增加到73N·m,末级运行性能明显改善。在10%THA工况下,采用降低背压和低压缸切缸相结合可使叶顶间隙涡完全消失,回流涡和分离涡的径向长度都减小50%以上;优化后的动叶转矩增加了约130 N·m,末级运行性能改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低负荷工况 涡流 背压 切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能互补条件下转轮优化对水轮机低负荷区稳定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赵亚萍 郑小波 +1 位作者 张欢 郭鹏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7-76,共10页
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使得作为调能机组的水电机组频繁在水力效率低、振动剧烈的低负荷区运行,严重影响机组的寿命。该研究以多能互补系统中的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考虑工况权重系数的转轮多工况优化设计结果基... 多能互补系统中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使得作为调能机组的水电机组频繁在水力效率低、振动剧烈的低负荷区运行,严重影响机组的寿命。该研究以多能互补系统中的混流式水轮机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考虑工况权重系数的转轮多工况优化设计结果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优化前后转轮叶片的几何参数变化,不同负荷区的水轮机内部流动状态及压力脉动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叶片包角、安放角以及叶片长度均有所增加,叶片表面压力分布及转轮进出水边速度矩分布更加均匀,有助于改善水轮机低负荷区的空化性能、提高能量转换能力。转轮进出口安放角的增加很好地抑制了转轮进口背面脱流涡及出水边的脱流涡区,改善了尾水管的入流条件,使得尾水管涡带的强度和影响范围明显减小。叶片优化后,转轮内各频率的压力脉动幅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尾水管内压力脉动改善明显。尾水管内0.2f_(n)(f_(n)为转频)和14f_(n)压力脉动在低负荷工况(OP1)幅值降幅分别为45%和40%,额定工况(OP4)尾水管内0.2f_(n)压力脉动基本消除,14f_(n)压力脉动幅值降幅为31%。本文所得研究结果对多能互补系统中水轮机转轮的设计优化及运行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发电 混流式水轮机 压力脉动 多能互补 低负荷工况 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式涡轮增压对船舶柴油机工作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瑞 黄立 +3 位作者 沈刚 张文正 陈晓轩 李新瑞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7-84,共8页
为提升传统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低负荷工况性能及瞬态响应特性,以某船舶推进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并试验校准其一维数值仿真模型。提出了以系统综合油耗量最优为目标的分体式涡轮增压器运行策略确定方法,对比分析了采用分体式涡轮增压... 为提升传统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低负荷工况性能及瞬态响应特性,以某船舶推进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并试验校准其一维数值仿真模型。提出了以系统综合油耗量最优为目标的分体式涡轮增压器运行策略确定方法,对比分析了采用分体式涡轮增压后柴油机各主要性能及排放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以柴油机各限值参数为约束,采用离散网格法可有效确定柴油机各工况下压气机及涡轮最佳运行转速,使系统综合能耗达到最优水平。由于分体式涡轮增压系统能量转化环节较多,采用该增压方式后,柴油机推进特性50%、75%、100%负荷下,系统综合油耗量呈上升趋势。但在推进特性25%负荷下,系统综合油耗量较传统废气涡轮增压可降低3%。低转速下柴油机最大允许运行功率可显著升高,在400 r/min~600 r/min范围内可提升100%。瞬态特性方面,采用分体式涡轮增压后,柴油机转速由450 r/min加载至1 000 r/min所需时间可从70 s降低至1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体式涡轮增压 船舶柴油机 低负荷工况性能 瞬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线损的多参量修正算法 被引量:14
4
作者 汪应春 张宇轩 +3 位作者 王赞 杨建华 李红斌 明东岳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6-131,共6页
随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不断推进,输电线路线损计算准确性愈加重要。目前的线损计算方法未考虑负荷水平、时钟准确度以及计量装置配合影响,导致实际统计与计算结果差别较大,不利于线损管理的精益化发展。以现有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为基础,对... 随着线损精益化管理的不断推进,输电线路线损计算准确性愈加重要。目前的线损计算方法未考虑负荷水平、时钟准确度以及计量装置配合影响,导致实际统计与计算结果差别较大,不利于线损管理的精益化发展。以现有理论线损计算方法为基础,对统计线损影响量进行分析,提出多参量修正算法,提高线损计算的准确性,并以重庆—恩施50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线损 低负荷工况 对时误差 计量装置配合 多参量算法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用汽轮机配汽方式改造与试验
5
作者 冷骏 陈颖 +1 位作者 高怡秋 靳军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63,共5页
双列调节级在低负荷工况下的汽流弯应力是叶片强度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汽流弯应力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配汽方式对汽流力的影响。为降低动叶的汽流力,提出对发电用汽轮机配汽方式的改造方案。在第4、第5组阀不变的情况下,对前... 双列调节级在低负荷工况下的汽流弯应力是叶片强度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汽流弯应力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配汽方式对汽流力的影响。为降低动叶的汽流力,提出对发电用汽轮机配汽方式的改造方案。在第4、第5组阀不变的情况下,对前3组调节汽阀进行了重新设计,得到了改造后的流量特性。为验证配汽方式的改造效果,对发电用汽轮机进行了不同负荷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调节汽阀流量特性、喷嘴前压力等参数的试验值与计算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计算方法是合理准确的。通过对汽轮机调速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改造前后调速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配汽方式的改造不会对汽轮机调速控制系统带来明显影响,可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配汽 汽流弯应力 低负荷工况 调节阀 流量特性 调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